過去5年,在台獲得居留許可的港人有4.3萬人;英國BNO簽證開放進入第四年,估近20萬港人移居英國。這一波移民,多半帶著強烈的香港認同離開家鄉,在異地卻苦尋不得給後代的粵語教育資源。
移居英國的港人中,半數育有子女,但英國華人社區中文學校多數未教粵語;在台灣,國小生必填的「本土語文調查表」羅列數十種新住民語言,卻也沒有粵語。對海外港人家長來說,「融入在地」和「傳遞香港認同」都很重要,他們怎麼挑選、自製粵語繪本,經營共學社群,把文化傳下去?
2023年7月,考量香港政治情勢轉變,原本在香港從事戲劇演藝工作的Jamie和先生帶著2歲、6歲的孩子舉家搬到英國。抵英約3個月後,某天Jamie聽見6歲的大兒子半夜說夢話,「發現他已經改講英語了!」孩子適應新環境的速度令她驚喜,卻也引發她的焦慮:孩子會不會漸漸喪失理解中文和粵語的能力?語言作為文化載體,香港文化的傳承會否斷在自己這一代?
Jamie離港前打包了家裡所有中文書籍、絕版香港報紙,以便在英國和孩子共讀,也和先生繼續用粵語和孩子溝通。但她說:「好多時候小朋友很快就自己『轉channel』──直接講英語給我們聽。我問他,『你可以說中文嘛?』他就會發脾氣,不想再解釋了,因為他想不到那句中文怎麼講,即使我大兒子來(英國)之前,已經會自己閱讀一點中文了呢!」
2022年考量政治因素而離開香港的Alice(化名)亦有類似顧慮。移居英國時兒子約2歲,透過與香港家人的視訊,才慢慢理解「其他家人在一個叫香港的地方」。Alice和先生也堅持在家裡和孩子說粵語,「但他有時會問,『媽媽,為什麼一定要說廣東話?為什麼一定要?』我試過在接他放學時,堅持要他和我說廣東話,他卻回我,『媽媽,我今天好累了,我不想說廣東話。』」
這反映了移民家庭在新環境下的常見情形:剛開始學習語言的孩子身處兩種文化之間,對離散港人父母來說,怎麼讓下一代持續學粵語、香港文化,了解根源,是整個家的挑戰。
相對於1980年代的移民,2019年後的香港移民更加小心謹慎。呂青湖舉例,她曾在研究過程中訪談到一位教授,移民前花費大半年的時間,以嚴謹的統計方法分析英國各個學區學校的排名、犯罪率,決定移民後的居住城市。這一波白領移民也對於自己可能「去專業化」更有心理準備、知道移民後可能要做藍領的工作,「他們長期留在海外的機率很高,因為看不到香港的未來。」呂青湖也觀察到:
「新一波移民的人,對香港的認同多了政治的元素。比如海外的一些移民在跟別人做朋友之前,會先講一些(2019年)運動的術語,試探大家的政治立場。」
《追新聞》與教育組織時代公民教育(COOTL)於2023年初發布的調查報告則指出,透過BNO簽證計畫移英的港人,最關注的前兩項教育議題分別是「如何承傳香港的文化/歷史」,其次是「子女對新學習環境的適應」。
呂青湖指出,文化傳承可以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徑進行,若要理解海外港人家長如何傳承香港文化,日常生活的實作值得留意:「Informal(非正式)的途徑會有很多involve(涉及)小朋友的部分。比如小朋友會觀察父母,並問剛剛講什麼,不見得是很刻意地傳遞訊息。」
以她自身為例,2021年移居台灣後,她還是聽很多廣東歌;每年農曆新年,全家每年自製港式蘿蔔糕,「我孩子就會說,這個是香港的!他知道這和台灣的蘿蔔糕不一樣——台灣的(口感)比較粉、幾乎全是白色;我們的有更多料在裡面。做完(港式蘿蔔糕)之後我和老公會送給各自的同事。教育方式一直都是不刻意的,都在我們身上。」
除了日常生活的實作,海外港人家長亦十分看重讓孩子維持雙語(粵語、英語)的能力。呂青湖解釋,「香港文化比較國際化,不只是廣東話而已。比如我家就跟香港大多數的中產家庭一樣,我和他(兒子)是用英文、他爸和他是用廣東話溝通,來台灣後兒子再學習這裡的語言。」
不過,維持孩子的雙語能力並不容易。
移居英國的Jamie觀察她身邊的香港家庭,每個家庭的優先順序不同,有的擔心孩子英語跟不上,在家全用英語溝通,有的卻希望孩子繼續講粵語。曾在香港中學教授英文10多年的Liv,2020年11月和先生帶著兒子移居澳洲,她也觀察,「有些家長希望小朋友完全融入當地,加上小朋友讀書以英語為主,也擔心講廣東話不太融入本地生活圈,沒什麼動機去講廣東話。」
具備語言相關專業的Zoe最後決定自己教,每天陪孩子學寫中文字。她認為,如果孩子不懂中文,沒辦法很深入了解中華文化。但Zoe知道自己算個例外,「其實很多家長沒有時間,也不懂得教中文的方法,等到時間過了,小孩子的中文愈來愈不好,就會放棄。」
Kate便是英國其中一個粵語故事時間的共同創辦人。這個不超過5人的團隊,在正職工作之餘,以志工方式籌備給孩子的線上活動,針對活動參與者僅收取象徵性的費用補貼團隊購書、營運的支出。團隊一起挑選每週導讀的繪本,再搭配自製的學習單讓孩子練習認字、寫字,並製作粵語主題曲,與孩子製造更多互動。
Kate團隊成立不到一年,已吸引了近百位有興趣的港人家長加入WhatsApp群組,每週固定30~40位小朋友上線參與。「一開始我們只辦星期六一場,後來有些家長問,星期六有別的安排,能不能加開其他時段?所以我們又加開了星期二的時間。」
憂心香港語言、文化傳承的Jamie、Alice,如今也都讓孩子參加粵語說故事活動。Jamie驚喜發現,社群的力量讓孩子突破關卡:「之前他在香港幼兒園學寫字,經常一邊寫一邊哭、很不喜歡寫中文字,但是他聽故事以後,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寫,他就會立刻去寫。」
不過,這類海外粵語故事活動若要維持運作,取得中文書是一大挑戰。剛開始 Kate和團隊夥伴使用從香港帶來的童書。家中藏書都分享過一輪後,因英國圖書館中文書館藏量少,「就算有,一些書是簡體中文,」只能從港、台兩地訂書運至英國。幸而多年圖書館主任經驗讓Kate熟悉各類書籍,「比如最近剛訂了一套介紹香港民俗的書,之前曾在學校帶小朋友讀過。還有一些書已在香港中小學圖書館下架,我也會特別留意,找機會運至英國和小朋友分享。」
完全仰賴志工運作,讓團隊尋找資金的壓力不小。問及為何缺乏資金仍想堅持,Kate推測香港狀況會愈來愈類似廣州:
「現在的廣州主要用普通話了,十幾年以後,在港的小朋友可能也不會講廣東話。我很不想、很不願意見到我們的廣東話消亡。」
移民父母的需求,也帶動香港和台灣兩地的童書和教養書出版,辦公室設於台北的希望學出版社便是其一。
2022年4月成立的希望學出版社,近年來陸續推出繪本,也推出粵語拼音繪本《橋底老虎》。希望學出版社社長吳凱霖(Bonnie Ng)大學主修政治學、研究所主修兒童與家庭教育,她接受《報導者》採訪時分享,2022年底開始陸續出版關於選舉、自由、公義、國家、國族認同的《童心看世界》系列繪本,是為了向兩個女兒解釋2021年移民台灣的決定:
「如果小孩子不知道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公義,很難明白為什麼要離開香港?我就想,其實小孩也應該要知道。」
吳凱霖的先生是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他們曾用一套包含《這就是獨裁》的西班牙繪本向孩子解釋香港的情況,但書中描述仍與香港有差距,讓吳凱霖踏上自製繪本一途。後來她結識香港作家謝傲霜,再加上兩位移台港人,才從一人出版變成四人同行,以出版自製書籍為主,「坦白講,做繪本很花時間,一本好的自製繪本,做個3年其實不過分。如果找一些書去翻譯,那可能比較快,但不是我們最想要做的,」團隊堅持自製,「因為我們有一些東西想講。」
她認為出版要延續香港「國際化」的特色,因此讀者群不限於台港兩地,「希望任何能閱讀繁體中文的讀者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比如烏克蘭議題和台灣、香港議題有共通的地方,我們找了烏克蘭作家洽談繪本出版。」
吳凱霖也將書籍放在香港的童裝連鎖品牌寄賣,讓留港家長能夠買到。曾有香港讀者私訊回饋,「讀者說,一開始買有點怕剛上小學的小孩看不懂,也怕帶孩子讀完之後,孩子發現世界沒有公義。可是,他跟小孩講完故事後,小孩不停拿那本書出來叫他講,證明小朋友有興趣。」
2023年《童心看世界》系列首三本繪本二刷,吳凱霖和團隊不但向英國、澳洲、台灣的獨立書店、咖啡廳談合作寄賣,2024年2月也參與台灣國際書展設攤,並報名提案擔任沙龍講者,以「不是問題兒童」為主題分享繪本。後來台灣發生網紅不當評論資源班事件,一位台灣讀者私訊出版社粉絲專頁表示,「我還記得你們在書展講到這樣的一句:不是問題兒童,而是遇到問題的兒童。」吳凱霖說,「這讓我覺得出版確實是能影響其他人的。」
今年4月,吳凱霖和夥伴參與飛地書店舉辦的野生讀者節,導讀繪本《什麼是公義》,以及介紹香港「打小人」習俗的粵語拼音繪本《橋底老虎》,一半談普世價值,一半分享香港的文化習俗。十來位參加的親子都是台灣人,活動主要以台灣華語進行。吳凱霖解釋,「因為活動在台灣發生,當然用這裡的語言比較好。」她認為,「不要去了一個地方,就在自己的世界過活,而應該把家鄉好的東西帶過去、讓當地人認識。」
Kate就表示,雖然她創辦粵語故事時間,希望讓孩子學習粵語、中文,「但如果小朋友長大以後認同英國文化,我也覺得沒有關係。就像是父母讓我小時候掌握另外一個國家的語言文化那樣,挺棒啊,當作多學一種語言的技能。」
吳凱霖受訪也強調,她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在台灣「落地生根」,好好生活。她解釋,孩子學廣東話並不代表不融入:
「她在學校一定是講中文,只是有時同學會叫她教廣東話。落地生根不代表她要說『我不是香港人』,當然,我也沒有強迫她一定要說『我是香港人』,但她應該說得出一句『我是從香港來的』。」
Jamie也持類似觀點:
「如果我的小孩子身分認同不是香港人,我OK。就好像我的認同是香港人,你不能強迫我說自己是中國人。但我要打開窗口,讓他看見香港文化,去學、去看,再去找他舒服的選擇。」
※因受訪者未來可能返回香港,為確保安全,文中 Alice、Kate、Zoe皆為化名,受訪者亦要求不露出所屬組織名稱。
- 時間:6/28(五)19:00 - 21:40
- 講者:黃綺琳(電影導演)
- 主持:陳怡靜(《報導者》特約主編)
- 地點:報導者第二基地(台北市中山區天祥路32號1樓)
- 報名詳情:https://www.accupass.com/go/never-forget-hk
- 時間:6/27(四)19:30 - 21:10
- 講者:廖偉棠(詩人)
- 與談:許詩愷(《報導者》記者)
- 主持: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 地點:報導者第二基地(台北市中山區天祥路32號1樓)
- 報名詳情:https://www.accupass.com/go/never-forget-hk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