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記得
離散者言:為什麼堅持孩子學粵語?在文化傳承和落地生根間的共學之路
反送中運動後,當局持續鎮壓抗爭,至少24萬港人移民出走。海外港人家長傳承香港語言、文化的需求,帶動台港兩地童書出版。圖為由在台港人創辦的希望學出版社自製繪本。(攝影/黃世澤)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過去5年,在台獲得居留許可的港人有4.3萬人;英國BNO簽證開放進入第四年,估近20萬港人移居英國。這一波移民,多半帶著強烈的香港認同離開家鄉,在異地卻苦尋不得給後代的粵語教育資源。

移居英國的港人中,半數育有子女,但英國華人社區中文學校多數未教粵語;在台灣,國小生必填的「本土語文調查表」羅列數十種新住民語言,卻也沒有粵語。對海外港人家長來說,「融入在地」和「傳遞香港認同」都很重要,他們怎麼挑選、自製粵語繪本,經營共學社群,把文化傳下去?

2023年7月,考量香港政治情勢轉變,原本在香港從事戲劇演藝工作的Jamie和先生帶著2歲、6歲的孩子舉家搬到英國。抵英約3個月後,某天Jamie聽見6歲的大兒子半夜說夢話,「發現他已經改講英語了!」孩子適應新環境的速度令她驚喜,卻也引發她的焦慮:孩子會不會漸漸喪失理解中文和粵語的能力?語言作為文化載體,香港文化的傳承會否斷在自己這一代?

Jamie離港前打包了家裡所有中文書籍、絕版香港報紙,以便在英國和孩子共讀,也和先生繼續用粵語和孩子溝通。但她說:「好多時候小朋友很快就自己『轉channel』──直接講英語給我們聽。我問他,『你可以說中文嘛?』他就會發脾氣,不想再解釋了,因為他想不到那句中文怎麼講,即使我大兒子來(英國)之前,已經會自己閱讀一點中文了呢!」

2022年考量政治因素而離開香港的Alice(化名)亦有類似顧慮。移居英國時兒子約2歲,透過與香港家人的視訊,才慢慢理解「其他家人在一個叫香港的地方」。Alice和先生也堅持在家裡和孩子說粵語,「但他有時會問,『媽媽,為什麼一定要說廣東話?為什麼一定要?』我試過在接他放學時,堅持要他和我說廣東話,他卻回我,『媽媽,我今天好累了,我不想說廣東話。』」

相對於Jamie、Alice的焦慮,5年多前從香港移居台灣的詩人廖偉棠則持較為開放的態度。剛來台灣時女兒尚小、只說粵語,「送她去幼兒園,還擔心她溝通不了,結果半年下來,她就完全只講國語,不太跟我們講粵語了。除非我們強迫她講,但那也不好,我不太強迫。」反之,兒子來台時年紀較大、較理解移居的原因,也認為母語是粵語。廖偉棠回憶,兒子三年級時,學校發了一張母語調查表
全名為「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選修課程調查表」。法規出處為「國民中小學開設本土語文課程應注意事項」
、上面羅列多種語言,「我記得很清楚,包括印尼、越南語、原住民語,就是沒有粵語。兒子很傷心、我很生氣,我就說,『我們自己畫一個格,寫上粵語。』」

這反映了移民家庭在新環境下的常見情形:剛開始學習語言的孩子身處兩種文化之間,對離散港人父母來說,怎麼讓下一代持續學粵語、香港文化,了解根源,是整個家的挑戰。

二戰至今數波移民潮中,最認同香港的一批
Fill 1
自2020年移民潮湧現,離別成為港人日常。社群平台上不少港人引用香港樂團Rubber Band歌曲〈Ciao〉的歌詞與親友道別:「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圖為 2021年7月18日的香港國際機場。(攝影/Michael Ho Wai Lee/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自2020年移民潮湧現,離別成為港人日常。社群平台上不少港人引用香港樂團Rubber Band歌曲〈Ciao〉的歌詞與親友道別:「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圖為 2021年7月18日的香港國際機場。(攝影/Michael Ho Wai Lee/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二戰至今,香港曾爆發過數波移民潮,最近兩波均與中國因素相關,包含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使眾人對香港前途感到擔憂,開始移往加拿大、美國、英國;此波移民潮在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時達到高峰。2020年港版《國安法》實施後,新一波移民潮湧現。2021~2023年間約14萬港人申請英國政府的BNO簽證計畫並獲核准,當中59%的BNO簽證持有者育有子女;同期也有約2.3萬人獲得加拿大政府核發「救生艇計畫」(Hong Kong Pathway)簽證。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資料則顯示,2019~2023年,共有約4.3萬港人獲許居留
2019年台灣發給港人居留許可有5,858人、2020年10,813人、2021年達11,000人,2022年8,945人、2023年則有6,626人獲得居留許可。
2021年夏天從香港移居台灣、現任教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的呂青湖,研究領域是家庭社會學與移民政治,近幾年大量訪談了移居海外的港人家長。呂青湖分析,1980年代移民的心態更接近「買個保險」,因為對香港政治前景感到不確定,希望持有另外一本護照,也為下一代增加教育機會──若孩子未來於歐、美國家留學,能以較便宜的本地生學費
在英、美、加、澳等地的大學,國際學生學費較本地學生學費可能高出2倍或以上,因此,取得本地生身分對預算較有限、但又希望孩子接受國際化教育的家長極具吸引力。
而非國際生學費入學。他們抱持「暫居海外」的心態離開香港,取得他國公民身分之後,不少人又回流香港生活。

相對於1980年代的移民,2019年後的香港移民更加小心謹慎。呂青湖舉例,她曾在研究過程中訪談到一位教授,移民前花費大半年的時間,以嚴謹的統計方法分析英國各個學區學校的排名、犯罪率,決定移民後的居住城市。這一波白領移民也對於自己可能「去專業化」更有心理準備、知道移民後可能要做藍領的工作,「他們長期留在海外的機率很高,因為看不到香港的未來。」呂青湖也觀察到:

「新一波移民的人,對香港的認同多了政治的元素。比如海外的一些移民在跟別人做朋友之前,會先講一些(2019年)運動的術語,試探大家的政治立場。」

《追新聞》與教育組織時代公民教育(COOTL)於2023年初發布的調查報告則指出,透過BNO簽證計畫移英的港人,最關注的前兩項教育議題分別是「如何承傳香港的文化/歷史」,其次是「子女對新學習環境的適應」

為了文化傳承,成立粵語共學線上社群

呂青湖指出,文化傳承可以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徑進行,若要理解海外港人家長如何傳承香港文化,日常生活的實作值得留意:「Informal(非正式)的途徑會有很多involve(涉及)小朋友的部分。比如小朋友會觀察父母,並問剛剛講什麼,不見得是很刻意地傳遞訊息。」

以她自身為例,2021年移居台灣後,她還是聽很多廣東歌;每年農曆新年,全家每年自製港式蘿蔔糕,「我孩子就會說,這個是香港的!他知道這和台灣的蘿蔔糕不一樣——台灣的(口感)比較粉、幾乎全是白色;我們的有更多料在裡面。做完(港式蘿蔔糕)之後我和老公會送給各自的同事。教育方式一直都是不刻意的,都在我們身上。」

除了日常生活的實作,海外港人家長亦十分看重讓孩子維持雙語(粵語、英語)的能力。呂青湖解釋,「香港文化比較國際化,不只是廣東話而已。比如我家就跟香港大多數的中產家庭一樣,我和他(兒子)是用英文、他爸和他是用廣東話溝通,來台灣後兒子再學習這裡的語言。」

不過,維持孩子的雙語能力並不容易。

移居英國的Jamie觀察她身邊的香港家庭,每個家庭的優先順序不同,有的擔心孩子英語跟不上,在家全用英語溝通,有的卻希望孩子繼續講粵語。曾在香港中學教授英文10多年的Liv,2020年11月和先生帶著兒子移居澳洲,她也觀察,「有些家長希望小朋友完全融入當地,加上小朋友讀書以英語為主,也擔心講廣東話不太融入本地生活圈,沒什麼動機去講廣東話。」

Fill 1
移居英國的母親Zoe(化名),因遲遲找不到以粵語授課的繁體中文班,最終決定自己教孩子中文。圖為Zoe孩子練習寫字的作業本。(圖片提供/受訪者)
移居英國的母親Zoe(化名),因遲遲找不到以粵語授課的繁體中文班,最終決定自己教孩子中文。圖為Zoe孩子練習寫字的作業本。(圖片提供/受訪者)
即便部分家長優先考慮孩子的粵語學習,找到合適資源也得費一番功夫。以移居港人較多的英國、澳洲為例,華人聚集的城市多半有中文學校供家長選擇,但未必以粵語教學。移民英國時兒子5歲、如今孩子已經7歲的Zoe(化名)告訴 《報導者》,「如果想在家附近找一個香港人辦的中文學校去學廣東話的口語和書面語
書面語指撰寫書寫正式文件、文學作品時專用。
,很難。我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尤其在英國,大家(香港人)住得分散,沒有像加拿大那麼集中。」

具備語言相關專業的Zoe最後決定自己教,每天陪孩子學寫中文字。她認為,如果孩子不懂中文,沒辦法很深入了解中華文化。但Zoe知道自己算個例外,「其實很多家長沒有時間,也不懂得教中文的方法,等到時間過了,小孩子的中文愈來愈不好,就會放棄。」

移居英國前曾擔任中文
1997年主權移交後,港府推行「兩文三語」的語言政策,兩文指繁體中文、英文,三語指普通話、廣東話、英語。一般而言,對香港人來說,廣東話和普通話都屬於中文。
教師、學校圖書館主任20多年的 Kate(化名)則觀察到,即便報名中文班,單向授課的模式能讓小朋友打下基礎,但不少家長還是煩惱,「小朋友只是上課學一學,下課之後沒有一個環境讓小朋友使用。」
於是,一群關注粵語與香港文化傳承的海外港人家長、離港前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者,近幾年在各地陸續成立團隊
例如在澳洲,故事燕子、Little Bean Cantonese和Cantopia便是活躍於港人移民社群的三個廣東話故事和教材編撰團隊。
,開辦粵語故事時間、自編以香港文化為主體的教材,並以尚未熟悉粵語的學齡前兒童為主。Zoe、Liv亦曾擔任所在城市的說故事活動志工。

Kate便是英國其中一個粵語故事時間的共同創辦人。這個不超過5人的團隊,在正職工作之餘,以志工方式籌備給孩子的線上活動,針對活動參與者僅收取象徵性的費用補貼團隊購書、營運的支出。團隊一起挑選每週導讀的繪本,再搭配自製的學習單讓孩子練習認字、寫字,並製作粵語主題曲,與孩子製造更多互動。

Kate團隊成立不到一年,已吸引了近百位有興趣的港人家長加入WhatsApp群組,每週固定30~40位小朋友上線參與。「一開始我們只辦星期六一場,後來有些家長問,星期六有別的安排,能不能加開其他時段?所以我們又加開了星期二的時間。」

「移民真的很多事情要適應、很多事情要顧,生活很困難
根據Vote For HK在2023年針對在英港人發放的1,220份問卷,以及2場次、共8人參與的焦點團體訪談製成的民意調查報告,「生活成本」、「自己或家人的就業機會」、「稅金」是移英港人或計劃移英港人前三大壓力來源。約3成的在英港人認為壓力大或非常大,僅有不到兩成(18.2%)的填答者認為他們在英國的壓力小或非常小。
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商學院、移英港人組織West Midlands Hongkongers Support在2023年9月底公布的移英港人就業情況問卷調查報告則顯示,449位填答者當中,即便高達7成的填答者擁有大學或以上的學歷,但約四分之一填答者年薪在22,000英鎊(含)或以下,與英國全國收入中位數33,000英鎊有一定差距。
,不少家長說有個社群互相支持很不錯,」Kate說,即便大家散落在英國各地、以線上方式見面,初學粵語的孩子開始在活動中自己岔題用粵語聊天,「這個是好可愛的,當然我們會再帶回主題,但也挺高興他們主動用廣東話交談。」

憂心香港語言、文化傳承的Jamie、Alice,如今也都讓孩子參加粵語說故事活動。Jamie驚喜發現,社群的力量讓孩子突破關卡:「之前他在香港幼兒園學寫字,經常一邊寫一邊哭、很不喜歡寫中文字,但是他聽故事以後,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寫,他就會立刻去寫。」

不過,這類海外粵語故事活動若要維持運作,取得中文書是一大挑戰。剛開始 Kate和團隊夥伴使用從香港帶來的童書。家中藏書都分享過一輪後,因英國圖書館中文書館藏量少,「就算有,一些書是簡體中文,」只能從港、台兩地訂書運至英國。幸而多年圖書館主任經驗讓Kate熟悉各類書籍,「比如最近剛訂了一套介紹香港民俗的書,之前曾在學校帶小朋友讀過。還有一些書已在香港中小學圖書館下架,我也會特別留意,找機會運至英國和小朋友分享。」

完全仰賴志工運作,讓團隊尋找資金的壓力不小。問及為何缺乏資金仍想堅持,Kate推測香港狀況會愈來愈類似廣州

「現在的廣州主要用普通話了,十幾年以後,在港的小朋友可能也不會講廣東話。我很不想、很不願意見到我們的廣東話消亡。」
Kate團隊其中一位夥伴則不具名表示,「我常想到有很多人付出了生命,或用自己的青春在香港坐牢,是他們付出許多,我們才有機會
2020 年6月港版《國安法》通過後,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國針對港人給予移民優惠政策。其中,英國政府在2021年1月31日開始實施BNO護照簽證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大英國協公民、海外英國國民及其家屬移民英國。持有該護照的港人可擁有英國居留權,並在英國居留5年後可申請英國國籍,一年後獲得英籍,稱為5+1簽證。簽證計畫開放初期,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前出生、曾於1997年6月30日以前申請過BNO護照的港人,無論過期、遺失、損毀,都符合續領資格。
帶著下一代過來英國。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做些什麼,不然太對不起那些已經受苦的人。」
跟孩子解釋何謂自由和公義,自製書瞄準繁體字市場
Fill 1
2021年全家移民來台,吳凱霖隔年便創辦希望學出版社,期盼更多繁體中文讀者了解香港與國際議題。(攝影/黃世澤)
2021年全家移民來台,吳凱霖隔年便創辦希望學出版社,期盼更多繁體中文讀者了解香港與國際議題。(攝影/黃世澤)

移民父母的需求,也帶動香港和台灣兩地的童書和教養書出版,辦公室設於台北的希望學出版社便是其一。

2022年4月成立的希望學出版社,近年來陸續推出繪本,也推出粵語拼音繪本《橋底老虎》。希望學出版社社長吳凱霖(Bonnie Ng)大學主修政治學、研究所主修兒童與家庭教育,她接受《報導者》採訪時分享,2022年底開始陸續出版關於選舉、自由、公義、國家、國族認同的《童心看世界》系列繪本,是為了向兩個女兒解釋2021年移民台灣的決定:

「如果小孩子不知道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公義,很難明白為什麼要離開香港?我就想,其實小孩也應該要知道。」

吳凱霖的先生是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他們曾用一套包含《這就是獨裁》的西班牙繪本向孩子解釋香港的情況,但書中描述仍與香港有差距,讓吳凱霖踏上自製繪本一途。後來她結識香港作家謝傲霜,再加上兩位移台港人,才從一人出版變成四人同行,以出版自製書籍為主,「坦白講,做繪本很花時間,一本好的自製繪本,做個3年其實不過分。如果找一些書去翻譯,那可能比較快,但不是我們最想要做的,」團隊堅持自製,「因為我們有一些東西想講。」

她認為出版要延續香港「國際化」的特色,因此讀者群不限於台港兩地,「希望任何能閱讀繁體中文的讀者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比如烏克蘭議題和台灣、香港議題有共通的地方,我們找了烏克蘭作家洽談繪本出版。」

吳凱霖也將書籍放在香港的童裝連鎖品牌寄賣,讓留港家長能夠買到。曾有香港讀者私訊回饋,「讀者說,一開始買有點怕剛上小學的小孩看不懂,也怕帶孩子讀完之後,孩子發現世界沒有公義。可是,他跟小孩講完故事後,小孩不停拿那本書出來叫他講,證明小朋友有興趣。」

2023年《童心看世界》系列首三本繪本二刷,吳凱霖和團隊不但向英國、澳洲、台灣的獨立書店、咖啡廳談合作寄賣,2024年2月也參與台灣國際書展設攤,並報名提案擔任沙龍講者,以「不是問題兒童」為主題分享繪本。後來台灣發生網紅不當評論資源班事件,一位台灣讀者私訊出版社粉絲專頁表示,「我還記得你們在書展講到這樣的一句:不是問題兒童,而是遇到問題的兒童。」吳凱霖說,「這讓我覺得出版確實是能影響其他人的。」

今年4月,吳凱霖和夥伴參與飛地書店舉辦的野生讀者節,導讀繪本《什麼是公義》,以及介紹香港「打小人」習俗的粵語拼音繪本《橋底老虎》,一半談普世價值,一半分享香港的文化習俗。十來位參加的親子都是台灣人,活動主要以台灣華語進行。吳凱霖解釋,「因為活動在台灣發生,當然用這裡的語言比較好。」她認為,「不要去了一個地方,就在自己的世界過活,而應該把家鄉好的東西帶過去、讓當地人認識。」

與香港保持連結,也盼落地生根
Fill 1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呂青湖觀察,2020年後移居海外的港人雖具強烈香港認同,卻也更重視融入在地。(攝影/楊子磊)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呂青湖觀察,2020年後移居海外的港人雖具強烈香港認同,卻也更重視融入在地。(攝影/楊子磊)
不過,「注重香港文化傳承」並不意味著2019年後移居海外的香港家庭希望「圍爐取暖
「圍爐取暖」意指價值觀或理念類似的一群人自成小圈子,沉醉於彼此都認同的看法、互相安慰,對於圈外世界少有理會。
」過生活,遠離當地社群。
呂青湖分析,「(最近一波香港移民)可能會更想成為當地的一員。某種程度上他們會reflect(反思)過往大量中國移民到香港的經驗。所以,當他們在外面作為移民者,會覺得自己要安分守己、『冇攞著數
粵語,第一個字「冇」意指沒有,第二個字「攞」意為「拿」,「著數」則是好處、(佔)便宜之意。
』──意思是不能只拿人好處──要貢獻當地,不要像部分中國移民那樣令香港人討厭。」

Kate就表示,雖然她創辦粵語故事時間,希望讓孩子學習粵語、中文,「但如果小朋友長大以後認同英國文化,我也覺得沒有關係。就像是父母讓我小時候掌握另外一個國家的語言文化那樣,挺棒啊,當作多學一種語言的技能。」

吳凱霖受訪也強調,她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在台灣「落地生根」,好好生活。她解釋,孩子學廣東話並不代表不融入:

「她在學校一定是講中文,只是有時同學會叫她教廣東話。落地生根不代表她要說『我不是香港人』,當然,我也沒有強迫她一定要說『我是香港人』,但她應該說得出一句『我是從香港來的』。」

Jamie也持類似觀點:

「如果我的小孩子身分認同不是香港人,我OK。就好像我的認同是香港人,你不能強迫我說自己是中國人。但我要打開窗口,讓他看見香港文化,去學、去看,再去找他舒服的選擇。」

※因受訪者未來可能返回香港,為確保安全,文中 Alice、Kate、Zoe皆為化名,受訪者亦要求不露出所屬組織名稱。

【香港・不關燈 系列活動】「我係一個填詞撚」──《填詞 L》電影放映座談
  • 時間:6/28(五)19:00 - 21:40
  • 講者:黃綺琳(電影導演)
  • 主持:陳怡靜(《報導者》特約主編)
  • 地點:報導者第二基地(台北市中山區天祥路32號1樓)
  • 報名詳情:https://www.accupass.com/go/never-forget-hk
【香港・不關燈 系列活動】叛逆邊陲:他們如何用粵語呼吸和思考
  • 時間:6/27(四)19:30 - 21:10
  • 講者:廖偉棠(詩人)
  • 與談:許詩愷(《報導者》記者)
  • 主持: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 地點:報導者第二基地(台北市中山區天祥路32號1樓)
  • 報名詳情:https://www.accupass.com/go/never-forget-hk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