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書摘
本文為《資本主義與相機──論攝影及榨取》部分章節書摘,經影言社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寫。
《資本主義與相機》一書,匯集視覺文化和歷史領域多位知名學者所撰寫的文章,由多倫多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凱文.科爾曼(Kevin Coleman)與印第安那大學布盧明頓分校拉丁美洲歷史學貝爾納多.曼德爾講座教授丹尼爾.詹姆斯(Daniel James)編著。
書中論述攝影一直以來如何與資源開採、資本積累及社會結構相互影響,並分析攝影技術如何隨著經濟需求進行轉變──攝影不僅是一種視覺藝術形式,更是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此外,本書也以批判性的視角,提出攝影如何可能成為抵抗資本主義壓迫的媒介。
本文節選段落從攝影的物質基礎出發,追溯貴金屬銀的使用和提煉過程,並討論銀在攝影底片生產中的關鍵角色,以及攝影中所隱含的勞動與資本的關聯。
攝影的英文「photography」──源自古希臘文的「photos」(光)和「graphos」(書寫或繪畫)──使光成為攝影本體論的核心。照片在快門打開與光催化化學的交互作用時被製造出來,將景象記錄為潛像(latent image);對光的讚揚,與對攝影的承諾緊密相連,以照亮隱藏之事物,但光的非物質性僅是上述說法的一個面向。攝影還有一段物質的歷史,銀和冶金專家(metallurgist)──即古希臘文「métallon」(礦脈、金屬)加上「érgon」(工人)──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在暗房中,當潛像浸泡於化學溶液中,暴露的銀鹵化物在化學作用下還原成銀元素時,影像本身便浮現了。這些銀的發黑痕跡,使影像可見於底片上。由此,攝影可以說是光被畫在銀之上。將銀,而不是光,置於攝影本體論的中心,所要強調的是暗房中的勞動,而不是相機的運作機制。商品的生產總是伴隨著平行、但通常是隱晦的生產商品之工人的故事。關於攝影機械複製的敘事,有其陰暗面的勞動歷史:礦工、化學師、沖印工、零售商和攝影師的勞動。
想想這一張拍攝於1907年,捕捉一群聚集在城鎮廣場,持世界產業工人聯盟(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 IWW)橫幅旗幟之銀礦工人的照片。橫幅由聯盟創始成員托馬斯.J.哈格提(Thomas J. Haggerty)設計的哈格提之輪(Haggerty’s Wheel)所裝飾,哈格提之輪是闡述所有工人之間,技術工人和非技術工人相互連結關係的工具;在此影像的中心,是一群看著相機的男人,建物是簡單的木造結構建築,地面不平整,路面未經鋪設。
寄件人直接在這張明信片上表明這是「柯博特鎮(Cobalt)礦工最近的罷工活動」場景。這張照片記錄了加拿大柯博特鎮尼皮辛礦場(Nipissing Mine)銀礦礦工在1907年7月的罷工活動。罷工者是柯博特礦工聯盟(Cobalt Miners’ Union)的成員,該聯盟是西部礦工聯盟(Western Federation of Miners)在罷工不久前成立的分會。3,000名礦工──占柯博特鎮一半的人口──發起了一場總罷工。
該明信片中所描繪的礦工,也挖掘稀土礦物──鈷礦,一世紀後,我們將其用於照相手機之中;而該明信片更提供了一個片段,讓我們藉此了解攝影的歷史。
銀是感光底片乳劑的基本成分,用於生產這張關於柯博特鎮礦工的重要明信片。環境藝術史學者將藝術生產定位於材料與藝術和開採勞動之間的動態互動之中。除了依賴人的僱傭勞動外,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還挪用自然資源──例如銀──以及其他形式的「自然」,將其作為生產力。本章節中,我將討論一項顯而易見但尚未被探討的主題,即資源的開採是攝影與視覺文化之可能性的條件之一。
讓我們來追溯從安大略省柯博特鎮之礦場的金屬提煉,到紐約州羅徹斯特(Rochester)底片乳劑的製造。20世紀的第一個10年,柯達工業園區在紐約州羅徹斯特的工廠,每週使用至少一噸的純銀塊,令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 EKC)成為美國國內除了美國鑄幣局以外,最大的銀消費者。隨著攝影產業生產量的提升,便宜且穩定的銀供給需求也逐漸增長;1906年,位於羅徹斯特一間由柯達多位董事所擁有的公司,收購了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座偏遠礦區的銀礦場。
我想藉由這層關係思考這兩個不同的地點──安大略省的柯博特和紐約州的羅徹斯特──如何追溯在20世紀之交,對開採和再現的零星描述。礦物與攝影的關係並非將原料轉型為商品的線性運動,而是兩者間更為複雜的相互作用:銀從前寒武紀的地盾中提煉出來,接著作為光化學過程的構成要素回到礦場,工人階級在礦場使用這項技術,使反資本主義的觀點得以流通。
將照片視為物質客體(material object)──而非藝術作品或技術的作用──則可將攝影史與資源開採的現實相連結,同時突顯造就攝影的人類勞動與自然資源。我並非認為照片僅是商品或是要消除攝影師的重要性,照片具有超越其作為商品生產的情感與藝術價值。而更確切地說,追溯照片生產的生產鏈,可彰顯自然與文化世界之間、礦工與藝術家之間的相互關聯。
順此相當奇特的思路,冶金專家這個角色──某類回應與形塑物質之流動的人──如何可能提供思考攝影的方式呢?按此來類比,原料、人的勞動和技術創新就如同合金。礦業與作為物(object)的照片之物質性之間有所關聯。這個物是從工業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和環境轉型中出現,此一轉型使剩餘礦物可供新近流行的攝影媒介使用。
銀在以下3個地方照亮、闡明了隱蔽的勞動史:
- 從礦場開採銀礦
- 對純銀塊進行精煉,創造出感光銀鹽的實驗室
- 暗房的照片沖洗,潛像在此固定於銀之上
由冶金專家的觀點探討攝影,我們便可書寫新的藝術和資本主義史,一部歷史能突顯開採的勞動、藝術的勞動和自然的世界之間的內在連結。
德國冶金學者格歐爾吉烏斯.阿格里科拉(Georgius Agricola)關於採礦之開創性的專書《論礦冶》(De Re Metallica, 1556),是第一個提出礦物是藝術之前提的論述。他提出「藝術家要如何在不使用金屬的情況下,創造出美麗而完美的事物?」這個問題,指出了金屬用於創造工具、金屬顏料和裝飾品。
阿格里科拉的論述,標誌了礦物開採中的工匠知識朝向工程知識的轉變,但他花費大量的時間回應16世紀的論述中對礦業根源於貪婪和掠奪土地的批評。開採礦物以創造財富或生產武器雖受到譴責,但在工藝中使用金屬,則被認為是文明戰勝混亂的一部分。
在此背景之下,阿格里科拉如此明顯地召喚藝術,將金屬所創造美的可能性,作為轉移人們對礦物開採的人力與環境成本之注意力的一種方式,便不令人感到訝異了。阿格里科拉進一步連結視覺與礦物開採,利用新的印刷機技術,《論礦冶》廣泛使用木刻版畫的插圖。礦業是根據視覺論證,建立經驗科學之最初產業的其中之一。這些圖像不僅具有教育性,藝術更是全書內文的基石。
阿格里科拉的文本雖早於攝影,但卻為自己對採礦的辯護提供了另一種證據的來源。攝影萌生於煉金術師對光、熱和光化學反應的實驗,硝酸銀、氯化銀和多種鐵鹽等化學物質的辨別,構成了攝影誕生的實驗基礎。
為製造銀鹽照片,首先會對作為原料的銀礦石進行提煉,製成銀塊。將銀塊溶解於硝酸中,製成硝酸銀的純結晶,該結晶將成為底片沖洗過程的起始材料。硝酸銀會轉變為鹵化物,一種銀和鹵素構成的化合物。鹵素與金屬發生反應時,會產生具感光性的鹽類,一旦曝露在光之下,鹵化物則會變黑,便可在銀之上繪出圖案。沖洗底片的過程中也會使用其他金屬和礦物,但硝酸銀在底片攝影中最常被使用。
貴金屬被賦予了固有價值,而非文化生產的價值。銀的裝飾特性和相對稀少性,使之具有自然價值;金屬的價值則是由供需的抽象價值判斷而定。歷史上,銀最初用於鑄幣與裝飾;19世紀,由於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的引進,建立起黃金在美國作為唯一貨幣本位的地位,淘汰了金銀複本位制(bimetallism),使銀的價值有所下降。由於美國是19世紀主要的銀生產國,隨著銀的非貨幣化造成過剩,包含銀幣等銀塊的市場價值也有所下降。然而,藉由底片沖洗的應用,銀獲得了新的使用價值,過剩而便宜的銀也降低了底片生產的成本。
早期的攝影是昂貴且具技術挑戰的嗜好,不過,柯達公司一系列的技術創新,開創了攝影的簡化形式,精簡了拍攝和沖洗照片的過程。柯達公司雖僅是許多探索攝影可能性之組織與個人的其中之一,但它是第一個在大型、垂直整合的產業規模上認識到攝影之潛力的公司。柯達公司在最初的數年間售出的相機相對較少。柯達一號相機(Kodak No.1)於1888年推出,拍照的過程更為精簡,但相機價格(25美元)卻使許多工人望而卻步;然而,隨著1900年1美元的布朗尼相機(Brownie Camera)推出,柯達公司「輕鬆多樣」的保證觸及到了中產階級消費者。
關於柯達公司的主要敘事是相機技術的創新,不過,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的遠見之一是認定底片的重複銷售(銀為底片的關鍵成分)將是柯達公司商業獲利的核心。便宜且能夠立即取得的銀,促使業餘攝影大規模的出現,而作為大眾文化現象的攝影史,也因此與礦物資源的開採史密不可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