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的一個週末,英國倫敦東部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廣場上香味四溢,攤販們正忙著販賣牛腩飯、冰火菠蘿包、港式點心和甜品。攤位後,大多數是帶著孩子的年輕父母,一家人齊心協力地煮食並招呼客人。攤位前最大排長龍的,是一家在英國少見的潮式滷水攤,牛肚、牛腩和牛筋等煮得軟爛入味,亞洲臉孔的消費者聞香而來。隨著午餐時間的到來,路過的當地英國民眾也開始駐足嚐鮮。
充滿港味的食物、處處寫著「香港」的醒目招牌,還有一攤擺著刻上大大「自由」二字的木盒──這是過去兩、三年來,英國街頭常見的香港人市集,一個力圖與中國區分,強調香港滋味的飲食記憶。
但隨著中國崛起,中國資金和勢力進入這些香港餐館,香港料理逐漸變成偌大菜單的一部分。同時,口味當地化也讓香港料理逐漸失去原有滋味。現今英國兩萬多家的粵菜餐館中,最受歡迎的招牌菜「咕咾雞」──炸過的雞球淋上酸甜醬汁──常常讓許多懂吃的港人頻頻搖頭,他們認為英國的香港料理已失去了原味。
但2020年後,移英港人紛紛投入餐飲市場,試圖重拾香港料理的話語權。
「飲食文化從來都是移民社群建構身分認同的重要組成,我對港式飲食在這一波移民潮可發揮的影響力有很大期望,」香港學者梁啟智如此說道,港人的食物影響力,已初步顯現在英國大街上的市景容貌,和各大超商的貨架上。
「當電動麻將桌出現在英國電商的目錄上時,表示香港人在英國的影響力已經不容小覷。」
在英港人社交社群有人如此開玩笑著。這個玩笑接近事實,20萬港人已為英國各大超市和電商創造新一波的需求。這兩年間,每家英國超市陸續端出蝦餃、叉燒包等港式點心選項;英國咖啡店裡也開始出現港人供貨或自製的港式蛋塔、港式奶茶;在大批港人移居的城市如曼徹斯特(Manchester)和倫敦南部薩頓(London Borough of Sutton)等地,出現了小香港的聚落,雞蛋仔、車仔麵和西多士以新潮之姿,加入英國日新月異的飲食戰場。
港人中最推崇的港式懷舊餐廳HOKO選擇落腳倫敦東區的紅磚巷(Brick Lane)。紅磚巷早期是孟加拉移民的大本營,以多元的次文化著名,現則被視為前衛的文青區,街頭塗鴉、古董衣物和藝術創作的集聚地。HOKO創辦人Nicole說,紅磚巷讓她想起香港的旺角。
HOKO在入口處的架子上擺著一排顯眼的白紅包裝淡奶,宣告著這家餐廳主打港式奶茶。往裡走,有隔板的座位間、夾在玻璃下的菜單和橘色的塑膠筷子,瀰漫香港50、60年代茶餐廳的懷舊氛圍,精準複製著Nicole小時候的記憶。店裡很多器具都是都從香港空運而來,唯有那橘色塑膠筷,因香港工廠不產了,Nicole最後是在日本買到。
餐廳裡正播放著香港歌手側田的廣東歌曲。HOKO的員工說,側田這些年到中國發展唱中文歌了,但我們還是最愛他當年很火紅的廣東情歌。HOKO支持香港來的藝人團體,牆上是演唱會海報,每月也會舉辦專屬香港樂手的音樂會。
創辦人Nicole原是花藝師,踏入餐飲全是為了「為香港做點什麼」的信念。她的創業歷經幾個時期,在疫情間,她和先生成立了一個社交平台,為初來乍到的港人提供有用的生活資訊,並試圖告訴英國社會「香港是什麼模樣?」在摸索過程中,她發現飲食是最容易的對話媒介,於是賣起正宗的港式奶茶,到最後開了香港主題餐廳。
「我們賣的都是可以說故事的香港食物。」HOKO端出英國人不那麼熟悉的菜單:港式奶茶、西多士、豬扒撈丁、瑞士雞翼、羅宋湯等等。不同第一代香港移民專賣燒賣、烤鴨,HOKO賣的是國際化,融合了東西方的香港滋味,「我們會跟客人說,港式奶茶是從英國傳過來,香港移民再帶過來英國的。」HOKO也會跟用餐的客人解釋瑞士雞翼的來由,是源自一位英語不佳的服務生說著「Sweet chicken wings」,被外國人聽成了「Swiss chicken wings」。HOKO目前成功開發了當地客群,超過一半以上消費者都是非香港人。
「我覺得我們比較勇敢,能忠於自我,忠於香港料理。」
Nicole為新一代香港移民餐飲下了如此的註解。她也認為香港人開的餐廳更講究品味和美感,別於傳統中餐廳,能與新一代的消費者對話。
同樣在紅磚巷上,年初一家近年香港流行的港式雲南米線「雲貴川」分店也選擇這個區域落腳,一開業,門前大排長龍,吸引許多想念米線滋味的港人們。然而,看上紅磚巷餐飲商機的不只是港人,在不到5分鐘路程的區域裡,就有數家近幾年在倫敦大受歡迎的亞洲飲食,包括韓式串燒、日本壽司、印度咖哩、中國川菜等等,都是香港味強大的競爭對手。
另一家同樣打著正宗香港料理的香港餐廳Aquila,也選擇遠離唐人街,座落在東倫敦地鐵站Leytonstone旁。Aquila試著為香港的咕咾肉扳回名聲,使用多達6、7種調味料,讓糖醋口味層次多元,就連白醋等關鍵調味料,都是香港空運過來;他們還堅持不加味精,主打健康飲食。
英國當地客長期被餵養重口味的粵式料理,一開始還會嫌棄Aquila的口味過於清淡,後來也逐漸愛上真正的香港味道。Aquila開業兩年多來,週間客人多為當地民眾,週末則有不少外地港人專程來品嘗正宗港味。Aquila創辦人是一對姊弟,弟弟Lucas說,「要堅持正宗,英國人才能分辨這是香港與中國的不同。」
除了味道要跟中國區分,走進Aquila餐廳,就知道這不是一般中國消費者會踏足之地。創辦人姊弟在政治上旗幟鮮明,在餐廳掛出港英旗和中華民國國旗。擔心被貼標籤嗎? Lucas說:「我做的是英國人生意,有什麼好怕!我祖父就是被中共搞垮了生意,我家從祖父輩就反共。」
但挑戰中共敏感神經的兩面旗,和牆上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照片,讓店裡常接到講中文的威脅電話。「我常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能放(中華民國)國旗?我怕什麼?這是我自己的店,」Lucas在台灣讀大學,生活近10年,對台灣有獨特情感。兩年下來,這些裝飾還是不動如山,創辦人說這是表態也是媒介:
「我希望客人可以問為什麼擺這些,我就可以告訴他們香港的故事。」
Aquila曾慷慨提供免費餐盒給香港民主運動相關的研討會,也贊助首度到倫敦開演唱的香港男團MIRROR工作團隊的晚餐。多數在英港人消費者則不乏拒買中國製食品,拒進中國超市和餐廳的例子,或是從餐廳擺飾和老闆對港對中的態度來決定消費與否。
在港人社群裡,日常如飲食,也具身分抗爭的意味。只是,在2019年後盛行的黃色經濟圈,在2024年的英國是否能確保黃店的生意?
帶著強烈政治訴求離港的民眾,看到英國的中國店經常與統戰密不可分,就習慣延續原有的「黃藍之辨」消費習慣。梁啟智提醒,在海外或因供給有限而支持黃店,「但老闆支持香港的抗爭,不代表產品就價廉物美,也不代表必然善待員工。」
顏色重要,卻無法保證經營永續。不是所有的香港滋味都能順利在英國落地生根。在香港曾因黃色經濟圈生意興隆的「陸陸雞煲」,創辦人Sam為了孩子的教育,兩年前關掉香港的店舖,毅然決然舉家遷至英國,一人經營起陸陸雞煲英國版。
移英第一年,以獨門醬汁、煎得香嫩多汁的雞塊、一鍋香辣入味的雞煲,靠著10萬港人粉絲的支持,Sam每週還是能接到全英各地的港人訂單,甚至遠至蘇格蘭。但被港媒稱為「漂流雞煲」的它進入第二年後,訂單只剩不到一半。銳減的收入讓Sam難以負擔一個月3,000英鎊(約新台幣12.4萬元)的廚房租金,被迫改從自家廚房出餐,以維持穩定的經濟生活。
香港滋味移師英國,路上充滿限制與挑戰。其一是黃色經濟圈慢慢退燒,Sam表示,消費者雖有黃藍之辨,但近年黃店偶出一些爭議,可能是政治上的有心操作,但多少已經降低消費者的支持信心。
其二,港人餐廳主要還是得面對英國當地的飲食習慣。以陸陸雞煲為例,英國人不熟悉火鍋類飲食,再者,英國人喜愛吃無骨的雞胸肉,雞煲裡帶著骨頭的雞肉塊便難獲取當地人青睞。Sam考慮著進駐英國市集,將雞煲改做成雞絲口袋餅(pita bread),以中西合併的飲食概念,改切入當地市場,「我的臉書專頁裡的港人再多,也比不過英國幾千萬消費者。」
但進駐市場需要證照,購買餐車需要資金,再加上英國「萬萬稅」,行政和成本都不是簡單的關卡。Sam也努力想改賣陸陸雞煲的醬汁,但面臨英國對進口食材的嚴格規範,又卡了關,最後只能在香港寄賣。
兩年過去,「漂流雞煲」還在漂流,偶爾會漂回香港開幾日快閃店,也還努力地在全英各地飄香著,等待終有一日的扎根茁壯。
港人的務實與韌性,在這波移民潮中顯露無遺,包括自給自足有機生產的方式也在港人社群中被推廣。
黃如榮原是香港有機農業的生產者,因為政治情勢惡化,告別父母,舉家移民到英國。黃如榮匆促離港,直到坐在飛機上的10小時,才開始思考未來。原來最壞打算就是從事藍領的底層工作,但他思考著如果能解決農業兩大成本──土地和人力,那可以持續從事畢生的志業:農業。
於是他大膽從「港人的後院」做為他的農田想像起,服務型農業概念一步步成形。黃如榮在倫敦南部的新馬爾登(New Malden)社區耕田中,從起初一個排球場大小、再逐漸發展到6倍大的田地,種植起香港人愛吃、卻少見於英國超市的蔬菜,包括芥蘭、菜心和韭菜等等。這片田不對外賣菜,而是用於港人自用、產出菜苗、農業教育,也當社區交流之用。黃如榮到港人聚集社區演講,也以收費方式到府服務,教導初到異鄉的港人如何在後院種植蔬菜。
「我這個想法是從台灣學來的,」黃如榮形容有次訪問台灣農村時,看到農夫用手機遙控農地裡的施肥、澆水、驅蟲等耕作作業,他才知道農夫不一定要在田裡工作。黃如榮的突發奇想,已經幫助上千個港人家庭,靠著後院種植的香港蔬菜,減少在中國超市消費,盡量自給自足。
「香港人就像韭菜,」黃如榮說,韭菜是一種堅韌的植物,容易在異地生長,被割斷了還能源源不絕生長。香港人的韭菜,不只是餵養香港家庭,甚至進到英國公共的社區花圃,成為英國街道上的一道風景線。
黃如榮以精湛的農夫技能,為市政府照顧公共空間裡的花圃,甚至將其改為菜圃,種下香港的韭菜、芥菜、油麥菜,開放當地市民一同參與採收、學習種植經驗,讓香港蔬菜也能在英國街頭講述屬於香港的故事。黃如榮把韭菜播種到了全英各地,並計劃還要種到其他有港人聚居的國家。
飲食和文化向來是內聚社群、外聯不同族群的最佳媒介。在英國,各種族社群的聚會中,以美食文化為主題的規模最大,而在英港人將這個概念發揮到極致。2023年,在英港人首次舉辦香港三月文化節(Hong Kong March),邀請了近50家商家,橫跨16個城市、逾45場活動,吸引受眾逾18,000人,堪稱是BNO港人在英國最盛大的集結活動。
看似軟性的活動,在今年初再次籌備時卻嚴重受挫,「我沒有想到文化活動也會受到影響,」組織者之一的前香港公民黨副祕書長劉珈汶說。2024年參與的在英港人店家數量減少三分之一,從去年的50家減少到今年的約30家,劉珈汶表示,「去年所有人都很樂意談合作,但今年看到好多人都猶豫了。」原因是中共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展開的一連串的打擊行動。
香港當局去年祭出百萬港元「懸紅公告」,香港三月文化節的共同主辦人之一、被香港政府通緝的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名列其中,而另外兩位主辦人前香港眾志副主席鄭家朗和劉珈汶也是海外民主派港人社群的領導者,在《基本法》23條於3月立法後,海外港人面對這條隱形紅線時難逃陷入自我審查。
劉珈汶觀察到,這正是中共高調懸賞的企圖,「孤立懸賞名單上的人,也讓海外港人噤聲。」
但打擊不只來自中國。港人活動蓬勃發展的一大原因是得到英國政府公共資金的支持,但英國政府於今年3月8日宣布,連續撥款4年的「歡迎港人計畫」資金從去年的260萬鎊(約新台幣1.07億元)縮減到100萬鎊(約新台幣4,100萬元),且取消「地區項目」撥款,讓不少港人組織立即面對財務壓力,減少服務和活動。
所幸美食的力量超越政治。今年的香港三月文化節雖然參展家數減少,但參與人數創下新高。開幕日當天,在滑鐵盧車站旁的聖約翰教堂(St John’s Church)裡,有美食和文化市集、藝文表演,以及香港電影場景的縮小模型展,飄香美食與悅耳樂音讓不少過路的英國當地民眾意外參與,認識香港故事。
劉珈汶表示,當天非港人的當地民眾達30%到40%,是一個意外的收穫,「我們內外都需要改變戰略,並且必須更有耐心。」策略之一是更加回歸日常,與英國民眾交友,讓廣大的英國社會更理解香港處境,以期望從下而上地爭取英國政府的支持。
飲食也是延續民主運動的一股力量。
在香港三月文化節的宣傳片中,最近開始賣起港式奶茶的香港前區議員李俊威(Wilber Lee)這樣說:
「與其不斷反駁我不是中國人,倒不如主動展現香港人的獨特之處!」
倫敦西邊的雷丁(Reading)也是新一代香港移民的主要落腳處之一,當地的港人組織每個月都會舉辦港人市集。李俊威還在籌備店面之際,先在那試水擺攤。他的攤位上擺放運動期間的照片,公開表態立場。一整天下來,李俊威腰沒有挺直過,客人絡繹不絕,他說,「很多人知道我的角色,特別來支持我,買我的奶茶。」
除了讓港式奶茶在英國街頭飄香,李俊威還開課傳授移民港人的孩子怎麼沖出一杯香醇正宗的港式奶茶。他一邊彎著腰,一邊手不停地沖著奶茶,毫不猶豫地說:「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由)那一天做準備。」
新移民帶進的香港料理,初在英國餐飲市場上嶄露頭角,吸引諸多主流媒體關注。倫敦知名餐飲指南《Time Out》年初訪問多家香港新移民餐廳後,做出如此的結論:
「新一波香港移民正為全英國的粵菜料理帶進懷舊和新鮮的滋味。」
懷舊與新鮮,這兩個相互矛盾的詞語,精準地反映新移民港人在時間長河上身分認同的掙扎。透過帶入香港這個世代的飲食想法,除了記憶家鄉,新移民港人同時展現了近年在民主運動蛻變後的堅持。
※本報導為《報導者》與自由亞洲電台(RFA)中文部共同製作。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