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Reporter》

TPASS上路一週年,基北北桃通勤車流卻惡化?數據告訴你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上路滿一週年,這項大型交通票政策是否真的改善通勤交通路況?購買人次最多的基北北桃交通有變好嗎?(攝影/黃世澤)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23年7月1日上路的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至今已經滿一週年,截至6月底止,19個縣市實施通勤月票,合計768.8萬人次購買,累計5.74億人次使用。這項預計3年耗資200億元的大型交通政策目前成果如何?《報導者》使用交通部的平面道路、省道與國道的車輛偵測器(VD)數據,以及國道ETC資料,分析政策上路一年來基北北桃的上下班時間路況,發現基北北桃重要交通路段「車速變慢、車子變多」,顯示政策還有很多難題亟待解決。

TPASS政策始於2022年九合一大選投票前一個月,民進黨基北北桃4位候選人共同推出「1200首都交通月票」政見,主要由前交通部長、時為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陣營提出構想,在當時已經實施的雙北1280月票基礎上,擴大成基北北桃的聯合交通政見,以低於現行月票價格並納入台鐵與桃園機場捷運,試圖整合與拉抬選情。雖然民進黨4位候選人全數落選,選後執政黨改由行政院力推,改名為「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於2023年7月1日正式上路。

這項政策依據《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擴大公共運輸補貼,減輕通勤族群交通負擔,由地方政府規劃,中央以特別預算編列3年200億元補貼。以基北北桃通勤月票為例,每月1,200元,可以無限制搭乘捷運、台鐵、公車、國道客運以及YouBike部分免費
新北市及台北市YouBike站點,借車前30分鐘免費。桃園市YouBike站點,借車前60分鐘免費。YouBike2.0 E電輔車型不適用。
,通勤族使用超過1,200元時,差額由中央補貼9成、地方政府負擔1成,堪稱是台灣交通史上最大型的交通月票政策。

截至6月底止,總共有19個縣市推出價格不等的月票,根據交通部公路局的統計,今年(2024)6月分全國有60.5萬人次加值購買月票方案,其中基北北桃1200通勤月票就有47.6萬人次購買,占全國78%以上,使用狀況遠超其他縣市方案。

政策推行未滿一個月時,行政院就在院會宣傳TPASS成效,使用月票搭乘公共運輸的人次,平均每日117萬人次,假日平均也有56.6萬人次;在購買人數部分,更比較疫情前同期(2019年7月)雙北1280月票有28.5萬人次購買,TPASS基北北桃則提升至41.4萬人次。根據公路局統計,上路一年以來,基北北桃單月購買數量最多的是剛推出的第一個月達57.7萬人次,除2023年10月分也曾衝上57萬(達57.5萬),其餘月分都在53至47萬人次之間。

TPASS上路滿一年,是否成功移轉私人運具使用、改善路況?

當月票使用狀況逐漸穩定時,《報導者》選擇一週年的時間點進行檢討,當時推動月票的四大理由──「減輕民眾交通負擔」、「改善道路交通事故、減少道路壅塞」、「移轉私人運具使用」、「均衡城鄉區域發展」──到底有沒有達成?

由於沒有相關數據與研究可直接驗證四大理由的改變狀況,因此詢問多位交通專家後,建議從道路的車流狀況,來驗證道路上的小客車、機車是否減少?藉由基北北桃道路上裝設的車輛偵測器(VD)
Vehicle Detector,裝設在道路中央分隔島,藉此自動記錄多個車道上的各種車種的車流速度、流量與占有率,提供交通管制的基礎資料。
,針對上午7點~10點以及下午5點~8點的上下班動態時間,鎖定小客車與機車車流數據,擷取TPASS上路前一年(2022年7月1日)至今年4月28日為止的數千萬筆資料進行分析,假設當平均車速愈快,推論車輛較少而不壅塞,部分通勤族改搭大眾運輸工具,即達到「移轉私人運具使用」的政策目標。

由於通勤月票主要鎖定通勤族群,而基北北桃月票1,200元的價格,以每月上班天數22天來計算,平均每日交通花費超過54.5元才會划算,以此計算在上下班尖峰時間通勤大於30分鐘,轉乘多個或搭乘長途公共運輸工具,更可能是跨越縣市通勤者,因此將高速公路基隆台北之間以及桃園新北往台北之間ETC門架通過的車輛數也納入計算,與VD交叉驗證政策上路前後,用路人是否有改搭大眾運輸工具上下班。

車輛偵測器是各縣市政府即時掌握路況的工具,需要每年編列經費維持運作,因此在設置的點位上,幾乎都是各縣市政府交通單位認為車流量較大的重要節點。《報導者》從交通部建構的運輸資料流通服務平台(TDX)中,抓取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與新北市國道、省道、平面道路的車輛偵測器資料(註)
新北市已經停止維運VD資料,因此新北的點位僅剩交通部公路局管轄的省道或快速道路,以及交通部高公局管轄的國道才有裝置並回傳資料。
,並在購入路況歷史資料後計算平均車速。
平面道路車速變化:北市漸加快、基桃變慢、新北缺資料
計算平面道路均速後發現,基隆與桃園的平均車速明顯有逐漸下降趨勢,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分析,這兩地移入人口增加、通勤人數成長,甚至帶動車輛數成長以及交通瓶頸路段
把交通想像成液體,從瓶身通過瓶頸,由寬變窄的緣故,導致塞車,變窄的路段就被稱為瓶頸路段,也是交通管理上首要克服重點。
有無改善等,都有可能影響長期車速的變化。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台北市的平面道路,從2022年10月之後一度下降,但之後車速逐漸加快,甚至在今年的前四個月車速明顯變快。張勝雄認為,車速改善的原因很多,在沒有更詳細的資料下很難武斷判斷,只能說統計上確實變快。

納入國/省道,基北北桃多數通勤路況變差

進一步分析台北市與部分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的VD點位後發現,雖然台北市最近4個月「平面道路」平均車速提升,但比較TPASS實施前一年的平均車速以及實施後近一年的平均車速,台北市與部分新北市的點位整體上有59.4%車速下降,桃園也有69.4%的點位車速下降,基隆市點位較少,卻有高達7成以上的點位車速下降,代表TPASS實施後多數的路況變差。

張勝雄分析,單一路段的時速變化,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包括天候、事故或違規臨停等,但從基北北桃整個區塊來看,確實可以看出,整體小客車與機車的車速變慢,這也合乎預期,因為隨著COVID-19疫情解封之後,交通壅塞會逐漸恢復到疫情前,而基北北桃普遍的VD點位速度下降,也間接證明TPASS政策的推動,並沒有改善交通壅塞的效果,當時政策目標之一並未達成。

觀察大台北地區的點位,張勝雄認為,台北市中心,因為匯集多方車流,當整體車流都在增加時,匯集到市中心使車速變慢更普遍;反觀市郊的區域,例如南港、北投、天母以及文山區等,因為是在車流尾端,車流狀況是有所好轉。

新北市內重要快速道路,包括台65線、台64線等,以及台北市信義快速道路,車速都變慢;另外,從台北北邊穿過的國道一號車速也變慢。

檢視國道ETC的車流量資料(因為TPASS目標是通勤族,因此在這次數據爬梳中只留下小客車的資料),TPASS實施前一年到今年4月底,很明顯發現,上午汐止往東湖以及下午東湖往汐止,車流量都緩步增加當中,甚至在2月之後車流量一度逼近13,000輛,可以清楚地看到車流成長的趨勢。

國道一號高架的堤頂─汐止雙向也是如此,尖峰時間的車流量在5,000至6,000之間徘徊,上午時段汐止往堤頂的車流逐漸增加,而下午尖峰時間,車流量則是略有下滑。

桃園的交通狀況,VD測站以TPASS實施前後進行比較,69%的路段車速都是變慢,尤其是測站最密集的桃園市區內交通狀況都惡化,連接桃園與新北的幾條幹道,測到的車速也都變慢。張勝雄認為,這代表使用私人運具的人數依舊,並沒有因為TPASS的推動而改變交通行為。

高速公路的車流量也是如此,新北最繁忙的五股交流道附近,五股與高公局
高公局交流道就位於五股南邊,因為有台64、台65與五股交流道,一直是瓶頸路段。
之間的路段,不管是上午還是下午,車流量都很大,在TPASS實施後,平面路段車流量約在34,000至36,000輛之間,2023年8月與10月略降至34,000輛以下,高架部分則是呈現緩步成長的趨勢。

綜上所述,基北北桃的平面、省道、國道車流,並沒有因為TPASS實施後,而有明顯的改善,頂多維持車速,但多數測點的車速有變慢的趨勢,基隆與桃園更是比大台北地區惡化。換言之,TPASS實施後,路上的車並沒有因此變少,反而有變多趨勢。

TPASS實施後,台北市交通局曾經在去年9月至10月間,針對購買1200月票的民眾進行面訪,基北北桃的通勤族平均每週使用5.61天,每日使用2.34次,問到關鍵的私人運具轉移比例,7.33%的月票使用者從開車或騎車改搭大眾運輸工具。

張勝雄分析,每月平均50萬人次使用基北北桃的TPASS,7%轉移效率大概就是3.5萬人從開車或騎車改搭大眾運輸,這樣的數量在整個基北北桃生活圈通勤人數中占比非常少,概估是數百萬通勤人次中的3.5萬人次,無法對交通狀況帶來改善的效果,或許逐漸走出疫情的車流回升早就抵消運具轉移的部分。

交通部公路局運輸組長梁郭國解釋,從台北市面訪的問卷中,大約7%的月票使用者是從私人運具轉移,此外,從TPASS上路至今年3月,公共運輸的運量提升約12%,顯示公共運輸仍有增量效果。

Fill 1
即使有TPASS,早上通勤時間的五股交流道依舊壅塞,這早已是當地通勤族的日常。(攝影/黃世澤)
即使有TPASS,早上通勤時間的五股交流道依舊壅塞,這早已是當地通勤族的日常。(攝影/黃世澤)
交通壅塞問題未解,學者:3年200億特別預算非長久之計

透過大數據驗證,TPASS實施之後,基北北桃的整體道路狀況惡化──雖然不能說是TPASS所造成,但沒有改善問題也是不爭事實。而除了移轉私人運具使用之外,其他3項政策目標確實有達成。

首先「減輕民眾交通負擔」,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指出,TPASS政策在試算時,就是以通勤族票價5折到7折的優惠,讓通勤距離較遠的上班族有感,這是最容易達到的政策目標。

其次是「均衡區域發展」,目標是減輕蛋白區居民跨區通勤的交通負擔,讓都會區空間減壓。邱裕鈞表示,正在嘗試收集TPASS電子票證的大數據,希望能勾勒出到底是住在哪裡的人在使用月票?只是受限於個資保護,還在想辦法克服當中;但從有限的資料中還是可以看出,例如捷運末端的公車路線,例如土城永寧往返桃園、三峽等地,出現大量通勤族轉乘公車,顯示確實有吸引到蛋白區的通勤族,只是實際上有多少轉移效應?目前還沒有實證數據。

接下來是「改善道路交通事故」。TPASS說帖中提到,移轉私人運具使用習慣的同時,減少道路壅塞,並降低交通事故發生次數,邱裕鈞認為,當時政策規畫是希望減少5%的事故,因為有行人路權等政策實施,合理估計事故應有減少。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TPASS實施後至今年4月底,基北北桃的交通事故件數比前一年減少9,639次,大約減少9%。

既然TPASS初步有些成果,3年耗資200億元划算嗎?因為TPASS是從2023年7月上路,平均每年大約需要近80億元,學者擔憂,每月關乎60萬人次使用的月票已經不能說停就停,那財源哪裡來?

邱裕鈞認為,包括汽(機)車燃料使用費、國道基金
交通部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收取國道通行費、服務設施收入等,作為維護國道的資金來源。
都是可能選項,甚至是地方政府的停車費收入也是一種;法律上來說,只要是把私人運具的使用成本拿來當作TPASS財源就可行。交通部內部有官員私下認為,應該取消國道小客車20公里免費政策
目前實施的國道計程收費通行費率採三段式優惠費率,即車輛行駛每公里基本費率(小型車1.2元、大型車1.5元、聯結車1.8元),搭配每車每日20公里免費,以及行駛200公里以上的里程提供75折優惠費率。
,將增加的費用直接拿來挹注TPASS年度預算,原本國道基金不受影響,依舊作為維護國道的費用。

邱裕鈞強調,TPASS每年大約需要80~90億元費用,如果全部由交通部或公路局負擔,勢必會排擠其他交通建設經費,不管是地方政府的停車費、或是中央的汽燃費還是其他抑制私人運具使用的費用,因此他呼籲政府2025年3年計畫結束前,得開始想怎麼讓這個政策永續。

梁郭國說明,TPASS所需經費不太可能由公路局完全負擔,未來延續方式,正考慮比照「公路公共運輸服務升級計畫」模式,向行政院爭取計畫預算,避免排擠其他預算。

除了票價優惠,還能怎麼提升公共運輸誘因?
Fill 1
上班時間的台北市民權西路依舊滿滿的汽機車,即使設置公車專用道,還有TPASS加持,仍改變不了多數通勤族的交通習慣。(攝影/黃世澤)
上班時間的台北市民權西路依舊滿滿的汽機車,即使設置公車專用道,還有TPASS加持,仍改變不了多數通勤族的交通習慣。(攝影/黃世澤)

TPASS在政策擬定過程中,參與研擬的學者就有在會議中提到,除了鼓勵搭乘,減輕通勤族負擔之外,應該要祭出更多措施提高使用私人運具的難度與成本,才能讓私人運具轉移效果更佳,但最終建議並沒有被採納。

邱裕鈞指出,公共運輸的優惠很難吸引私人運具轉移,就算票價免費也有很多人不願意使用,尤其是騎車油費便宜、開車可能在公司停車還不用錢,因此想要讓私人運具轉移至公共運輸,提高私人運具的使用成本是比較有效的方式,例如機車停車收費、或從計次改為計時,有些縣市已經走出第一步看到一些改變,但其他更強烈的手段仍需要人民共識,否則政治人物不敢碰。

除此之外,邱裕鈞認為,「公共運輸服務品質的提升,是可以做而且必須透過TPASS政策工具來強化。」他建議,調整票價、要求業者補人增班、調整路網,讓公共運輸的服務水準提升,吸引通勤族轉移私人運具。

以台北市公車為例,票價是15元,實際運價
客運基本運價指的是經交通部公路局核定,公路客運在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延人公里(旅客數與行駛距離相乘後累加總和)的所需費用。 票價則是基本運價乘上里程數,再加計5%營業稅,因此公路客運有最高票價的限制。以國道客運為例,計算方式為:平面道路里程×一般公路運價+高速公路里程(小於150公里以下)×1.437+高速公路里程(大於150公里以上)×1.221+5%營業稅=最高上限票價。
是23.4元,等於是台北市府幫每位乘客補貼8.4元,因為TPASS實施之後,對價格最敏感的通勤族使用吃到飽月票後,反而不會因漲價而增加負擔,而臨時乘客就算從15元調漲幾塊錢,仍是可以負擔的範圍,在TPASS的補貼政策下,對台北市政府來說,調高票價甚至可以減少票價與運價差額補貼的金額,讓中央買單,解套凍漲讓票價回歸市場機制。

邱裕鈞說明,長期運價補貼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因為地方政府預算有限,不可能無限補貼,因此會抑制運價上漲,而業者成本攀升後,只能撙節支出,各種省錢方式都會出籠,無益於提升公共運輸服務品質。票價回歸市場機制,長期來說,對於業者的收益有所幫助,可具體要求公車業者提升服務品質,包括司機勞動條件等,聘用更多司機,才能在尖峰時間縮短班距,並調整公車路網,提供更好的轉乘品質。

張勝雄也認為,提升服務品質才是吸引通勤族轉移的關鍵,尤其是一些末端的路線,人力足夠才能增班,讓通勤族減少等車時間,而目前招募不到司機的狀況,政府得系統性找到解方,而不是一味的補貼。

「TPASS政策是短多長空,會讓公共運輸更不好發展。」張勝雄說,TPASS就是以補貼為概念的政策,對公共運輸採取嚴格的管制手段,票價管制、成本也要控管,即使TPASS讓運輸量提升,但可能是需要搭乘的人因為吃到飽而多搭乘,並不是因為公共運輸服務品質提升而吸引通勤族轉移。

因此張勝雄建議,TPASS要取消已經不可能,那就得要放寬對於票價的限制,以及減少對於公共運輸業的干預,讓市場可以活絡,業者彼此之間以服務品質來競爭,才能扭轉大眾對於公共運輸不好的體驗。

梁郭國回應,今年4月已經同意國道客運運價調整,4排座位的客運漲幅不超過5%,3排座位漲幅不超過19.5%,也鬆綁多年未調整的票價。各界對於TPASS的意見與建言都會收集,並討論是否有更精進的方式,也已經委託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進行政策分析,未來考慮會推出短期月票,以更符合通勤族的需求。

研究方法:《報導者》如何分析路況數據
  1. 數據來源: 《報導者》自交通部TDX運輸資料流通服務平台抓取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車輛偵測器(VD)即時路況歷史資料;自高速公路局交通資料庫抓取各類車種通行量,抓取2022年7月1日至2024年4月28日期間,每5分鐘產製一次的數據檔案。
  2. 數據清洗與統計: a. 聚焦上班日通勤時段:影響車速、車流的因素很多,因此《報導者》進行數據統計以前,移除了2022年至2024年的國定假日,包含週末、春節、端午、中秋、國慶等假日。 b. 排除異常數據:VD及數據傳輸設備有時會出現異常,《報導者》排除顯示為設備異常的時段及空資料集,另清洗過程發現部分車速數據標示為「255」,經查為錯誤資料後排除。 c. 數據篩選:本報導專注於「私人運具」之轉移效果,因此在平面道路車速資料中,僅挑出小客車、機車;國、省道資料僅挑出小客車。時段方面,以重點通勤時段「7-10點」、「17-20點」為篩選依據。最後排除車道占有率為0,亦即該時段道路沒有車的數據。
  3. 統計限制: a. 根據TDX平台客服說法,部分數據仍在建置、更新中,因此截至2024年7月8日,基北北桃VD數據只更新到4月28日。 b. 新北市車輛偵測器僅更新至2022年7月28日,新北市交通局表示,由於新北市幅員遼闊,設備維護不易,已停止更新並採取其他方式監測路況。因此雙北地圖中新北市內僅國道、省道資料。 c. 私人運具的使用影響因素多,在沒有直接資料可以驗證下,專家建議透過車速與車流量間接觀察。
索引
TPASS上路滿一年,是否成功移轉私人運具使用、改善路況?
交通壅塞問題未解,學者:3年200億特別預算非長久之計
除了票價優惠,還能怎麼提升公共運輸誘因?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