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對法律的無感、家長的默許或疏忽、學校的消極或無力干預,都是造成未成年駕駛違規累犯的原因,第一線接觸這群無照少年的社福組織、教師、員警與駕訓班教練,告訴我們現行措施為何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本文訪問多名未成年騎士,從他們手機裡的臉書改車社團、炫技短影音、「開課」LINE群組,理解未成年騎車原因與改車次文化,與因此揹上的高利貸債務與生死風險。誰能來幫這群孩子踩煞車、建立安全騎車意識?
有些人抱怨台灣拍戲沒有好題材,但這些人卻找到了「台灣大學醫學院綠島分院」在荒島開出一朵花的故事。不過,從歷史劇變複合醫療劇怎麼拍?如何面對「加害者洗白」的自我質疑?甚至在上映前迎來立委以此劇為由凍刪預算的壓力⋯⋯
日前報導者專題揭露空汙風險校園裡長期受害的師生權益,台大公衛系副教授張弘潔投書,以科學數據佐證,指出汙染對兒童有獨特風險,應以額外手段保護兒童健康。她也提出優先納管高風險學校空品的務實建議。
今年1月,台灣接連發生海底電纜斷裂事故,一起疑遭中國權宜輪破壞,另兩起則與海纜芯線老化有關。海纜怎麼修?為何台灣只能仰賴少數國際海纜船前來搶修?一連串的斷纜危機,顯示台灣在緊急應變與海纜韌性上的重重挑戰。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