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現場【Long Game】
6月20日,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瑞克伍德球場(Rickwood Field),舉辦了一場別出心裁的賽事,由聖路易紅雀隊出戰舊金山巨人隊的比賽,看似只是兩隊162場例行賽之一,但卻有著更深的意義。
棒球迷們應該還記得,大聯盟曾經在2021與2022年,在愛荷華州的戴爾斯維(Dyersville)舉辦過兩場「夢田之戰」,首屆洋基與白襪之戰的精采玄妙,絕對不下電影中的魔幻程度。不同的是,「夢田之戰」多少是透過電影,映射出所有棒球迷心中浪漫救贖,但瑞克伍德球場卻是活生生的歷史場景,承繼著美國種族隔離時期那樣一個不那麼光彩的過去;它落成於1910年,是美國現存進行職棒比賽中最古老的球場,比波士頓的芬威球場(Fenway Park)還要早上2年。
在1年前就開始規劃相關活動的大聯盟,也特別排上美聯與國聯歷史上首度全由黑人擔任裁判的比賽,伯明罕市內相關活動與儀式更是早已準備妥當,曾經在黑人聯盟出賽的老前輩們,或拄著拐杖、坐著輪椅,在瑞克伍德球場一字排開,接受現場所有球迷與球員的歡呼致意。不巧的是,比賽前兩天,傳來曾經馳騁在這座球場的傳奇球星梅斯(Willie Mays)辭世的消息,相關單位即刻應變,除了榮耀黑人聯盟的文化遺產之外,還增添了緬懷梅斯的元素。而神奇的是,出生於1931年5月6日的梅斯,儘管肉身已登出,但卻在這場比賽中無所不在──紅雀隊身著56號的終結者海爾斯利(Ryan Helsley),為這場比賽寫下5:6的結尾。就這樣,一切就在棒球之神的冥冥巧手安排中,梅斯的凝視下,給了所有棒球迷一個悲喜交織的夜晚。
2020年12月,全世界仍受困於COVID-19疫情之際,大聯盟主席曼佛瑞德(Rob Manfred)宣布黑人聯盟的大聯盟地位,從1920年到1948年間的紀錄都概括承認,如此一來,美國歷史上不僅多了約2,300名大聯盟球員,也有多項重大紀錄重新採認。今年(2024)5月,在經歷3年半獨立委員會的考證與計算之後,大聯盟宣布幾項重大紀錄的改認,其中包括大聯盟史上的單季打擊王,由1894年達菲(Hugh Duffy)的4成40,變成了1943年黑人聯盟洪斯德灰人隊(Homestead Grays)創下4成66打擊率的吉布森(Josh Gibson);彷彿詩意般的正義,受限於種族隔離,未曾於國聯或美聯出賽過的吉布森,也以生涯3成72打擊率,超越以種族歧視而惡名昭彰的老虎隊球星柯布(Ty Cobb),成為大聯盟史上的打擊王;梅斯生涯大聯盟的總出賽數,也加上了他在伯明罕黑爵隊的紀錄,突破整數關卡,來到3,005場。凡此種種的資料,在大聯盟官網、以及其所授權的各家專業數據資料庫網站如「棒球參考資料」(Baseball Reference)中都已更新。
黑人聯盟並不是大聯盟歷史上唯一「和解」的對象,曾經挑戰國聯與美聯獨占棒球事業、甚至對簿公堂的其他聯盟,也並沒有被遺忘在歷史的洪流中。1969年,大聯盟的特別棒球紀錄委員會(Special Baseball Records Committee)就一口氣將已經走入歷史的美國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1882-1891)、聯合協會(Union Association, 1884)、球員聯盟(Players’ League, 1890)以及聯邦聯盟(Federal League, 1914-1915)承認他們的大聯盟地位以及所有紀錄。
歷史向來就是勝利者版本的故事,透過承認這些歷史上的「手下敗將」,不但拋開過往恩怨,更展現其氣度與格局。中華職棒大聯盟與台灣職棒大聯盟,曾經在台灣棒球發展最低谷的1997年到2002年「漢賊不兩立」,一邊視另一邊「叛將」,別說紀錄了,就連轉播中職的頻道上都曾無視台灣職棒大聯盟的賽果與新聞。
直至2013年,時任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黃鎮台就在徐生明教練驟逝後宣布,中職將承認在1997~2002年間與其競爭的台灣大聯盟紀錄,但11年後的今日,中職的官網仍舊未將台灣大聯盟的相關紀錄納入。美國職棒從主席宣布之後,花了3年半時間,將「上古時期」黑人聯盟的29個賽季紀錄蒐羅、檢證齊備;「現代時期」的台灣大聯盟4支球隊紀錄相對單純,又僅有6個賽季,沒有道理11年走不到吧?差乎於「心」而已。
如今,台灣的職籃也將進入整併,歷史的匯流也是必然,但願籃球不要像中職與台灣大聯盟一般,留下歷史的真空。
近日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申請入學分發掛零的新聞,引發台灣重理工、輕文史的討論,當然,這現象的背後還有招生策略、高教南北區域發展差異等因素,但台灣社會失憶的症狀卻不是一、兩天的事,運動場域尤其如此。
「誰控制了過去, 誰就掌握了未來。誰控制了現在,誰就控制了過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警語,始終尖銳地提醒著我們,從政治的身分認同建構、到運動賽場的話語權皆然,可惜的就是當代掌權者還不知道自己擁有多麼強大的武器。
等等,您會說,中職也是很多復古的活動啊?光是接下來的下半季,6隊中就有味全龍的徐生明總教練紀念日「Forever85」、台鋼雄鷹向台灣大聯盟致敬的「復古雷公日」、5月時統一獅還有為期一整個月的復古月活動呢!
而這遠遠不夠,另外的球隊呢?聯盟呢?其他的運動呢?
今年適逢洛杉磯奧運棒球表演賽銅牌的40週年,每年的8月也都該是追憶70年代少棒風潮的時候,復古、懷舊是後現代時代的集體文化返祖現象,但卻也可能是拼貼、片段重組,尤其當下的我們,天真以為AI人工智慧是一切解藥時,卻忽略AI在面對歷史時的手足無措。當被問到「歷史」的時候,AI總可以毫不羞愧地侃侃而談,但卻常是荒謬的重組與不知是哪個平行宇宙版本的「狂想」。例如,以下這段ChatGPT生成的介紹,是你所認識的周思齊嗎?
【警語】以下為ChatGPT所認識的周思齊,僅為示意,第1、2、3、6點的內容皆為錯誤,查核內容於ChatGPT生成內容文末以編按形式備註。
周思齊是台灣職棒聯盟(CPBL)的一位著名球員,職棒生涯中有許多重要的時刻。以下是一些關鍵的時刻和成就:
- 職棒初登場:周思齊在2006年加入中華職棒(CPBL),並效力於兄弟象隊(後改名為中信兄弟)。他的初登場標誌著他職棒生涯的開始。
- 2008年總冠軍賽MVP:周思齊在2008年中華職棒總冠軍賽中表現出色,幫助兄弟象隊奪得總冠軍,並獲得總冠軍賽MVP的榮譽。
- 2014年亞運會金牌:周思齊代表中華台北參加2014年仁川亞運會,並幫助球隊奪得金牌,這對他的職業生涯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 多次入選明星賽:周思齊多次入選中華職棒明星賽,這些榮譽反映了他在聯盟中的高水準表現和受歡迎程度。
- 職棒千安里程碑:周思齊在職業生涯中達成千安(1,000次安打)的里程碑,這是職棒選手的一個重要成就,展示了他在攻擊方面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 退役儀式:周思齊在2020年宣布退役,並在球隊舉行了隆重的退役儀式,標誌著他的職棒生涯的結束。
周思齊的職棒生涯充滿了許多重要的時刻和成就,他在中華職棒的表現和貢獻使他成為台灣棒球界的重要人物。
【編按】
- 第1點:周思齊是在2005年加入中職,且效力於誠泰COBRAS隊,2009年才加入兄弟象隊。
- 第2點:2008年中職總冠軍賽MVP為美籍投手海克曼(Luther Hackman),並非周思齊。當年總冠軍也不是兄弟象,而是統一獅隊。
- 第3點:周思齊並未代表中華台北參加2014年仁川亞運,且當年中華台北最終奪得銀牌而非金牌。
- 第6點:周思齊是在2024年3月15日宣布退役,退役儀式預計於9月舉辦。
當我們失去對於歷史鑑別度,失憶就成了集體現象。更有甚之,這樣的失憶病徵被利用,引導到意想不到的災難道路上。
在台灣談運動歷史文化,總令人心乏而無力,棒球在2014年終於有了名人堂,但看著「職棒之父」晚節不保令人唏噓,名人堂大飯店的營運也開始令人捏冷汗;籃球界的前輩,努力地保留吉光片羽,在2021年終於成立了籃球名人堂協會,但相較籃球在台灣的規模,塵封的歷史所得到的關注,實在遠不成比例。棒、籃況且如此,遑論其他運動了。
當代職業運動是娛樂產業,但卻不該只是娛樂產業,因為他們乘載著更多國族的集體記憶、社區的共榮與親友的羈絆,當美國職棒的MLB.TV可以在局間穿插著過往賽事經典片段的回顧,CPBL.TV當可以如是效法,而不僅止於場上空景。透過一段段過往歷史的重現,球迷們彷彿也見證了那些曾錯過的片段,也讓我們在九月分目送周思齊離開球場時,不管是親眼見證過、YouTube搜尋到,都可再為記憶的厚度堆疊。
當炫麗的AI跑車疾速狂奔時,別忘了三不五時看一下照後鏡,這樣的前進方式,總會安全些。
運動,是一種文明的演進,在規範與框架之下,將野性的競爭與衝突升華為力與美的技藝。
運動,也是一種經濟的刺激,隨著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本巿場發展,串接庶民消費與高端精品。
運動,更是國族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交鋒,在集體榮光共感底下,不斷思辯競技最核心的精神與意義。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者》的運動專欄,由研究專長為運動社會學、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的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美國職棒MLB球評陳子軒執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