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現場【Long Game】

陳子軒/社會運動與運動之間──尋找「入世」的運動員
2020年8月2日,NBA鳳凰城太陽隊與達拉斯小牛隊的比賽前,球員們於唱國歌時身穿「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上衣對社會發聲。(攝影/ POOL/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Getty Images via AFP)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5月24日晚間,走在中山南路和忠孝東路口的社會「運動」現場,一個參與民眾身著台鋼王柏融球衣,手舉「在棒球迷之前,我先是台灣人」標語;同一時間,4公里之外,忠孝東路的另一端,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運動」賽事正在進行著──中職富邦悍將首次大巨蛋主場例行賽,對上台鋼雄鷹,吸引將近15,000名球迷進場,見證悍將在9局下半大逆轉,靠著再見觸身球獲勝。

Movement和Sport,兩種運動並不是兩個世界

中文都是運動,英文一個是movement,一個是sport,但這兩者真是在光譜的兩端而難以交集嗎?

幾年前,當我還在傳播科系開課時,一堂「運動與媒體專題」,每學期第一堂課總要先給選課但卻連授課大綱都懶得看的同學解釋:「我這堂課探討的是身體活動的運動,不是社會運動的運動。如果不是你所預期的內容,你可以先離開沒關係。」雖然為數不多,但也確有學生就此離開教室。然而,我沒說的是,從微觀到巨觀,從個人身體到社會群體,從運動到社會運動,兩者的關係可能比你想的要密切。

儘管COVID-19疫情的那3年期間,是我們怎樣都想遺忘的空白,但2020年防疫泡泡中的美國職業運動,卻是他們最為入世的一個賽季。在一連串非裔美人遭到警方不當暴力對待甚至喪命下,NBA球員們穿著包括「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等語句的球衣,控訴著美國社會令人不安的種族危機。在更早之前,2016年前舊金山49人隊四分衛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的國歌抗議事件、北愛爾蘭足球員麥克連(James McClean)拒絕別上象徵向英軍致敬的虞美人花(poppy),表達對英軍在1972年「血腥星期天」(Bloody Sunday)殺害其故鄉德里(Derry)遊行民眾的抗議、女足球員串聯爭取同工同酬權益等等,都是運動員「跨界」進入社會運動的例子。

那些運動場上的「社會運動」

而運動員在社會運動中扮演著名的角色,甚至不是這幾年「左派覺醒」才有的產物。1967年,底特律爆發「12街暴動」(The 12th Street Riot),緊張已久的黑白種族關係在警方取締無照酒吧時引爆,最終詹森總統(Lyndon Johnson)在密西根州長羅姆尼(George Romney)所請之下派兵平亂,造成43死、近500人受傷、7,200人被捕的重大暴動事件。暴動之際,在底特律當地成長的老虎隊黑人球星侯頓(Willie Horton)走向人群,懇求暴動平息。

隔年,全世界更加風起雲湧的1968年,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反戰、法國5月學運等一波波串聯發酵,運動員持續展現他們的社會影響力。4月4日,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在曼菲斯遭暗殺,大聯盟該賽季的開幕日剛好排定在葬禮預定舉行的4月9日,匹茲堡海盜隊在黑人明星球員克萊門提(Roberto Clemente)威爾斯(Maury Wills)的領導下率先發難,全隊25人陣線一致,表達他們不會在當天出賽的意志,其他隊伍紛起效尤;堅拒徵召入伍的拳王阿里(Muhammad Ali),持續控訴著越戰與美國黑人面對的不公戰役;9月,艾許(Arthur Ashe)成為美國公開賽史上第一個黑人男單冠軍;10月,延續墨西哥城奧運前的學生示威序曲,200公尺短跑的頒獎台上,史密斯(Tommie Smith)卡洛斯(John Carlos)黑權致敬(Black Power Salute)成為時代的印記。

前一年,種族傷痛未癒的底特律,老虎隊打入世界大賽卻落入1勝3敗的劣勢,沒有退路的第五戰,侯頓5局上半一記關鍵的外野長傳,硬是在本壘前抓到企圖從二壘回來得分的紅雀隊盜壘王布洛克(Lou Brock),氣勢就此逆轉,老虎隊連拿最後3場勝利進而成為世界冠軍。一白一黑的投打雙星,洛利其(Mickey Lolich)與侯頓帶著這支黑白共榮的球隊,至少短暫地修補了這座城市的傷痕。

侯頓在受訪時就表示,如果他們可以透過這支有黑人、有白人的球隊打出佳績,甚至是在世界大賽中一勝三敗的逆境中奪冠,那麼或許可以成為這座城市的榜樣。球隊老闆費澤(John Fetzer)甚至向總教練史密斯(Mayo Smith)說:「謝謝你們拯救了這座城市。」賽後黑白球迷共同狂歡的場景,成了這座被撕裂城市的救贖。《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就分析,那年老虎隊的世界大賽冠軍,成了白人罪惡感與黑人憤怒的共同情緒出口。

「沒有討論,沒有民主」,所有領域皆然
Fill 1
陳子軒、社會運動與運動、入世的運動員
當歐美多有運動員為種族、性別等人權議題發聲,我們卻總將運動員與社會運動加上隔板。台灣體壇的普遍無聲,顯得震耳欲聾。圖為參與立法院外集會的民眾,手持標語表達立場。(攝影/姜穎;照片提供/陳子軒)

一旦「運動」與「社會運動」或政治牽扯在一起,我們總是把運動員習慣用「捲入」政治爭議、「被迫表態」、「選邊站」等等被動語態來顯示他們的無辜與無奈,上至國際奧會、國際單項運動組織,下至各級學校老師與教練在教育與培養他們的過程中,總是嘗試將運動員封閉在一個泡泡中,希望他們永遠長不大,並以服從、規訓為最高指導原則。他們總被媒體再現為純真、情感脆弱且容易上當,總是與政治無關,但為何他們和我們不一樣?在運動員之前,為何他們不先是公民呢?為什麼他們被「捲入」政治,而不是「參與」政治?政治為何「找上」他們,而不是他們用思考和智慧來面對這些問題?實際上,這些種種運動組織、媒體對運動員去政治化的前提,正強化了傳統的運動員形象,他們僅被當成從國族、地方到學校各種層次的代理人而已。

當然,不是所有運動員都能走在時代前端,高唱令人振奮的進行曲。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堪薩斯市酋長隊踢球員巴特克(Harrison Butker)日前獲邀在堪薩斯州天主教本篤學院(Benedictine College)畢業典禮演講,傳達出極為保守的宗教與性別觀。他認為比起獲得高等學歷,大多數的女性可能更期待結婚和生孩子;他還聲稱,一些天主教領袖正在「將危險的性別意識形態強加給美國的年輕人」、並暗示6月分美國的「性別平等驕傲月」(Pride Month)犯了「致命的宗罪」(deadly sin);此外,他還對於婦女墮胎權表達反對的立場。

巴特克爭議的演說之後,儼然成為美國保守派的代言人,原本踢球員這位置向來都只是各種脫口秀開玩笑的對象而已,但巴特克卻成為文化現象,他的球衣成為美國保守派熱購商品,一時還登上NFL球衣銷售排行榜第一。身為二連霸酋長隊的一員,這事件自然延燒到他的明星隊友們,包括四分衛馬洪斯(Patrick Mahomes)、邊鋒凱爾西(Travis Kelce)都公開表示,他們雖然喜歡巴特克作為隊友,但卻不同意他絕大部分的言論。

「沒有討論,沒有民主!」社會運動與運動皆然。儘管巴特克彷彿來自石器時代的言論令人厭惡,但至少他是有聲音的;雖然恐同、厭女,他畢竟反映了某些美國保守勢力的想法,這就是運動員先是公民才是運動員的體現。儘管是不和諧的噪音,但比起沉默無聲,卻至少讓我們知道社會前進的阻力在哪,也激發了更多前進力量的發聲。相較於我們總是將運動員與社會運動加上隔板,台灣體壇的普遍無聲與失語,卻顯得震耳欲聾。

撰文同時,台灣運動員以財務麻煩、感情糾紛等錯誤的理由占據版面,不意外,「運動員就是天真、單純、愛玩嘛!」這是我們一向喜歡為他們開脫的藉口。但我們在培養運動員的過程中,能否開始試著不那麼「保護」他們?讓他們認識並應對泡泡外的世界?當然,台灣運動員並非唯一,運動員的場外花邊話題在各國比比皆是,但比起更成熟的公民社會,我們卻少了些更能言、更敢言的「運動」公民。運動員既然能常人所不能,只要我們給予他們足夠的智識,並給提供適當的工具與舞台,他們的意志、智慧也值得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Long Game】專欄介紹

運動,是一種文明的演進,在規範與框架之下,將野性的競爭與衝突升華為力與美的技藝。

運動,也是一種經濟的刺激,隨著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本巿場發展,串接庶民消費與高端精品。

運動,更是國族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交鋒,在集體榮光共感底下,不斷思辯競技最核心的精神與意義。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者》的運動專欄,由研究專長為運動社會學、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的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美國職棒MLB球評陳子軒執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