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現場【Long Game】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二個任期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世界從戰爭、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運動賽場內外也同樣感受「川普2.0」的威力。
2025年1月21日,就職的隔天,川普旋即簽署以「結束非法歧視並恢復以能力為基礎的機會」(Ending Illegal Discrimination And Restoring Merit-Based Opportunity)的「第14173號」行政命令,削弱了多元、公平與共融(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簡稱DEI)就業計畫。
2月5日,川普並再以行政命令「第14201號」(又名「將男人排除在女性運動之外」(Keeping Men Out of Women's Sports)規定,如果某機構不遵循政府對《教育法第九條修正案》(Title IX)的解釋,允許聯邦機構扣留資金。1975年頒布的《教育法第九條修正案》是禁止學校和大學運動基於性別的歧視的重要里程碑,但川普頒布此令,將「性別」狹隘解釋為個人在「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至此,跨性別菁英運動員在美國教育系統下的競技機會就此終結,川普並以跨性別泳者湯瑪斯(Lia Thomas)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時加入女子泳隊、是首位贏得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CAA)游泳錦標賽的跨性別為由,凍結聯邦政府對賓大1億7,500萬美元的補助。
預見到川普的逆襲,在拜登(Joe Biden)執政的最後幾天,發布了一項預防性的指導方針,對學生運動員的NIL(姓名、形象和肖像權)收入劃分為「運動財務補助」,因此必須符合《教育法第九條修正案》的性別平等規範進行分配。這一解釋要求學校在男性與女性運動員之間按比例分配NIL資金。川普一上任果然就再以行政命令推翻此方針,主管大學運動的NCAA不敢違逆,旋即宣布尊重川普的新命令,意味著NIL支付以及潛在的收入分配未來都被視為不受《教育法第九條修正案》所規範的一般運動財務補助。也就是說,熱門大學運動項目如美式足球和男籃學生運動員將獲得更多報酬,而學校也無需在未來確保這些收入基於性別比例進行重新分配,如此一來,較冷門運動項目以及女性學生運動員的收入就少了一層保護傘。
短短時間內,美國運動組織無不感受到這股反DEI浪潮,不只是教育體制下的學生運動,連職業運動都感受到這股「右旋」的氛圍。原本就與共和黨關係密切的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在川普宣布將親臨2025年超級盃的同一天,就決定將行之多年的達陣區噴漆字樣「終結種族主義」(End Racism),改成「選擇愛」(Choose Love),儘管NFL否認這兩者間直接因果關係,但川普向來痛惡NFL黑人球員在黑人民權議題上積極表態,NFL此舉是明顯的退縮。
而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在其徵才網站上,也去除了「多元」的相關字眼,並停止了針對有色人種和女性的「平等機會」招募計畫,這表示大聯盟在近年來多元化倡議的公開立場有所轉變,未來也可能影響其內部政策與組織文化。
川普與美國運動文化之間充滿了矛盾與掣肘之處,一方面崇尚傳統男性氣概,但黑人與少數族裔在籃球與美式足球的過度代表,卻又讓川普喪失其白人至上的正當性。儘管身為最高領導者,但美國運動界也未必對其百依百順,川普第一個任期或許就是個指標。
儘管美國各式運動冠軍造訪白宮的傳統已近百年,但川普首任期間,2017年大學男籃冠軍北卡羅納大學就在傳奇總教練威廉斯(Roy Williams)的領導下,婉拒與川普的會面;自此,許多冠軍運動團隊就曾以各種因素拒絕受邀前往白宮,著名的還包括2018年超級杯冠軍費城老鷹隊。期間,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冠軍隊更是全數缺席,從2017、18年連霸的金州勇士隊,到2019年的多倫多暴龍隊皆然。
作為加拿大代表,暴龍的缺席再合理不過。向來在民權議題上立場鮮明的金州勇士隊,總教練柯爾(Steve Kerr)與球星柯瑞(Stephen Curry)相繼發聲反川之後,川普直接收回邀請;勇士隊不僅拒絕川普,甚至還趁客場造訪華盛頓之際,私下與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會面,完全不給川普任何情面,直到2021年拜登上任,當年度冠軍密爾瓦基公鹿隊方才重返白宮。川普任內,女性運動冠軍團隊從大學女籃、美國女子職業籃球聯賽(WNBA)到2019年女足世界盃冠軍美國國家隊幾乎全數缺席,僅有2019年大學女籃冠軍、位於德州的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曾經接受白宮邀請。
至於一向是最「白」、也最「加拿大」與「歐洲」的冰球,國家冰球聯盟(NHL)則與川普間呈現相敬如「冰」的狀態,頗有行禮如儀,保持禮貌性距離的味道。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運動圈與川普的關係並不全然是「非敵即友」的二分,各個聯盟政治光譜不同、甚至老闆們跟球員不同調也不是新鮮事,但即便在美國自成一方之霸的運動組織,與主政者多少仍存在者著敬畏與結盟的可能,就算價值相左,但又彼此欲拒還迎、相互為用。MLB近年來不斷重申多元價值,承認黑人聯盟(Negro League)的大聯盟地位、鼓勵女性參與等等,卻也在川普再度上任後,不敢攖其鋒,在多元價值的進程上先退一步。
川普的再次就任,不禁讓人擔心起,是否意味著運動場內外多元、公平與共融時代精神的結束,畢竟不論在美國或是台灣,DEI不斷背負著民主黨落敗、川普重新上台的黑鍋,但近來進步派社群媒體上流傳著這樣一張圖:
如果你反對「DEI」,那麼你應該直接說出完整的詞語,而不是只用縮寫。 勇敢地說:「我反對多元、公平和共融。」 加分題:請承認你不喜歡哪一部分。 把它縮寫成「DEI」,只會讓它變成一種阻止深入思考的陳詞濫調。從現在開始,請為你的觀點感到自豪,但請具體說明。 讓大家知道你反對的是「多元」、「公平」還是「共融」。
以DEI三層面向來說,「多元」確實是最脆弱的價值,沒有人會公開反對公平(雖然可各自定義何謂公平),而多元又是共融的前提,但DEI的論述只要缺少了多元性,就如同三腳椅少了一邊,讓整體論述難以穩固,這也是為何川普選擇對這下手的原因。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後,DEI成為眾矢之的,「左膠」、「覺青」,也成為對進步價值倡議者的嘲諷。確實,「為多元而多元」、而非「適才適所」,成了民主黨以及進步派人士戰略上的硬傷,也讓川普打著反DEI大旗輕易重返白宮。但我們也必須理解,儘管再有影響力,運動世界非由美國、甚至川普獨自定義價值。
與此同時,來自辛巴威的柯芬特里(Kirsty Coventry)當選國際奧會主席,即將在今年(2025)6月上任而成為史上最年輕且首位女性及非洲籍主席。當然,她上任之後作為仍待觀察,但這歷史性的一步在象徵意義上已非同小可。2028年洛杉磯夏季奧運,柯芬特里將與川普正面交鋒,對此,她也說道:「我從20歲起就一直在與一些位高權重、難以相處的人打交道。」
歷史的轉角總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來臨,柯芬特里不但是2012年朱木炎競選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失利時的競爭對手,同時還是在違規競選調查中,對朱木炎提出不利證詞的人。她上任後,在DEI價值上的光譜,也同樣值得觀察。
柯芬特里是菁英女性運動員出身,曾經奪下7面奧運游泳獎牌,自2018年起,曾任辛巴威「青年、運動、藝術與休閒部」部長7年之久,任內以保障女性運動之名、反對跨性別運動員的保守立場眾所周知。因此,在多元性別的議題上,她又與川普同一戰線。在此氛圍下,國際田徑總會也在3月25日宣布,未來女性運動員參賽都將進行口腔樣本的性別檢測,這讓爭議多時的性別發展差異(Differences in Sexual Development, DSD)以及跨性別菁英運動員的論戰似乎就此定槌,這麼看來,以「公平」之名否決「多元」與「共融」是現階段的占了上風的戰略。而運動賽場上的多元、公平與共融,也持續成為眾聲喧嘩的戰場。
運動,是一種文明的演進,在規範與框架之下,將野性的競爭與衝突升華為力與美的技藝。
運動,也是一種經濟的刺激,隨著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本巿場發展,串接庶民消費與高端精品。
運動,更是國族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交鋒,在集體榮光共感底下,不斷思辯競技最核心的精神與意義。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者》的運動專欄,由研究專長為運動社會學、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的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美國職棒MLB球評陳子軒執筆。本專欄榮獲第23屆卓越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