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專欄【電影不欣賞】
電影院產業和它們承載的體驗型態正在動搖。但動搖並不必然是一個壞消息。
好不容易挺過COVID-19帶來百年電影史上最大規模的暫停映演之後,2023年原本被整個行業視為真正的復原之年。然而電影院產業的全面復甦未如預期發生,如果以2019年的電影票房高峰為基準,2023年北美電影票房的復甦進度只達到78%,而全球票房同樣也只復甦到77%左右。
其中,長年占據全球電影市場最大份額的美國電影,去年(2023)票房表現除了《Barbie芭比》和《奧本海默》(Oppenheimer)兩個特例之外,並未達到COVID-19前的平均水準。而去年第三季和第四季更因為好萊塢的兩場罷工──包含美國編劇工會(WGA)和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而出現新片供應短缺的現象,使得電影院再次面臨欠缺熱門大片可演的窘境。
求生的本能讓電影院經營者開始尋找第二份差事,追求劇情片之外的非典型內容映演。
「請大家帶手燈入場。沒有手燈的,可以用手機手電筒代替。」
2023年10月2日台北信義威秀影城的一場映演活動,在行前通知裡如此宣告。
放映電影還有行前通知已經不太尋常,而更不尋常的是通知中請求大家攜帶演唱會才會出現的偶像手燈,並鼓勵沒有手燈的人,直接打開手機的手電筒。
過去一年世界各地的電影院陸續恢復正常營業後,電影院禮儀的衝突事件愈來愈頻繁發生。間隔了兩、三年沒進電影院的觀眾,開始把家裡邊看網飛(Netflix)邊滑手機、邊和朋友聊天的習慣帶回電影院。去年暑假才有兩個穿著粉紅色衣服的阿根廷觀眾在《Barbie芭比》散場後的觀眾席裡扭打,只因其中一位媽媽放任自家小孩在電影院使用手機。我們因此可以想像在電影院裡突然打開手機的手電筒、或其他任何會發亮的道具,會是多麼緊張的情境。
然而這一場鼓勵攜帶手燈的映演不太一樣。
2023年9月底開始,威秀影城在全台7個營業據點推出了韓國演唱會電影《IU CONCERT:The Golden Hour》。電影時刻表上還有部分場次被特別標記了「應援場」的標籤。這些場次是由韓國歌手IU(李知恩)在台灣的幾個粉絲組織發起的包場,除了多了現場的布置和應援活動之外,實際上整個映演過程也有非常不一樣的體驗。
受訪的「IU李知恩아이유 이지은台灣粉絲應援站」表示,他們發起包場的動機,是為了那些無法參與2022年IU在韓國的The Golden Hour演唱會的粉絲。當時COVID-19才剛開始顯著降溫,但跨國旅行仍有一定難度。而IU主演的是枝裕和電影《嬰兒轉運站》(Broker, 2022)上映時,台灣粉絲應援站已有過包場的經驗,因此決定再次和威秀影城合作3場《IU CONCERT:The Golden Hour》的包場活動,來服務被稱作Uaena(유애나)的IU粉絲。
「我們希望盡可能地把韓國粉絲當地的體驗帶到台灣,因此台灣場次我們自己做了布置。現場展示了包場專屬的自製海報和合照展示架,提供粉絲們拍照留影,還有自製特典(周邊商品)發放給參與活動的粉絲。」此外,包場的主辦單位,也鼓勵粉絲在放映期間跟著歌曲節奏揮舞手燈,並喊出應援口號。
走錯影廳的普通影迷,如果誤入的是這一場演唱會電影的應援場,應該會對於揮舞手燈、高喊應援口號和跟著一起唱的觀影氛圍感到超級錯愕。
在非應援場的一般放映場次,由於無法確定旁邊的觀眾能不能認可這種對IU的熱情,Uaena們不一定會放開心胸大聲「應援」。可是來到百分百忠實粉絲的應援場,所有人都毫不保留地對著銀幕上的IU表達愛意,就好像IU本人在他們面前表演一樣。
不過參加另一場不同團體包場活動的粉絲則抱怨有點失望,因為主辦單位以「大家是來聽IU唱歌」為由,限制了可以任意跟著大聲唱的曲目。這顯示了演唱會電影的觀眾,對於分享情感的強烈需求,已經遠超過了過去我們在影廳內一起哭、一起笑的經驗。他們要的更多。
兩個星期後,幾乎一模一樣的熱烈情境,也發生在美國電影院裡的另外一部演唱會電影。差別是這一次動員的粉絲規模高達千萬人。
對於影迷來說,巨大的電影海報或鋪天蓋地投放的電影預告,才是我們熟悉的宣傳方式。而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用來宣告她的演唱會電影《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 2023)即將上映的方式,則是由只有被稱作Swifties的泰勒絲歌迷才會懂的各種暗語所組成:
“Tickets are on sale now. Eras attire, friendship bracelets, singing and dancing encouraged 🫶 1, 2, 3 LGB!!!! (iykyk)”
最後那一串字母iykyk是網路用語,濃縮自「if you know, you know」,中文約等於「懂的人就懂啦」。而如果你不懂的話,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用語釋疑──
「Eras attire」指的是時代巡迴演唱會中,粉絲不約而同穿來的泰勒絲風格服裝,多半是大學T之類她曾在唱片封面、音樂錄影帶和演唱會現場穿過的服飾風格;「Friendship bracelets」友誼手鍊則源自於〈You’re on Your Own, Kid〉一曲裡頭的歌詞「So make the friendship bracelets」。過去一年,粉絲開始在演唱會現場,和其他觀眾交換這些串著自己名字和喜歡曲名的自製手鍊;而「1, 2, 3 LGB!!!!」則是另一個無心插柳的粉絲互動橋段,源自2018年一名15歲的歌迷Emily Valencia突然對著台上正準備開口唱歌的泰勒絲高喊「1, 2, 3, let’s go, bitch」,此後高喊這句話就成為〈Delicate〉一曲開唱前的固定儀式。
熟悉電影史的人,可能會覺得這一段情節聽起來有點似曾相識。
1976年9月紐約Waverly電影院的《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午夜場放映中,突然有個觀眾Louis Farese Jr.對著銀幕上的女主角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大喊 "Buy an umbrella, you cheap bitch."。這句一時興起的高喊不僅成為《洛基恐怖秀》日後的固定互動橋段之一,也開啟了持續半世紀的影迷互動文化。
另一個粉絲組織Time Warp Taiwan則是結合了2023年的芭比文化現象,10月底於台北新光影城包場舉辦了《洛基恐怖秀》粉紅驚魂夜(Night of the Living Barbies)活動。不論Time Warp Taiwan或是金馬奇幻影展持續多年的狂歡場,都繼承自和《洛基恐怖秀》差不多時間發生的美國午夜電影文化。他們假設觀眾在這種不尋常的時段,走進電影院觀賞不尋常的電影,就應該認知這樣不尋常的互動傳統,並理解保持安靜的觀影禮儀不適用於這些場次。
泰勒絲數量龐大的歌迷幫助《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一口氣衝破《洛基恐怖秀》的門檻,以2億美元(約新台幣62億)票房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互動映演。
《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遠超過《洛基恐怖秀》的映演規模,使得觀影禮儀遭遇了百年來最激烈的衝撞。有美國觀眾因為過度干擾影廳秩序,而在映演過程中被趕出影廳,也有媒體記者在報導中表示全程根本聽不到泰勒絲唱歌,理由是粉絲唱的聲音,完全壓過電影本身的音量。
沒有人應該期待電影院的第二份差事能無痛轉職。觀眾之間的衝突,是電影院的新差事無法跳過的陣痛期。
2023年9月底、10月初映演的演唱會電影《IU CONCERT:The Golden Hour》並非台灣威秀影城第一次接觸非典型內容。除了演唱會電影之外,威秀長期映演「英國國家劇院現場(NT Live)」節目,更在影廳做過漫才和脫口秀等現場活動。2023年初,薩泰爾娛樂也做了《炎上王世堅》威秀影城獨家直播場的活動。
「2010年暑假前後,因為有合作的版權方介紹是否願意做古典音樂節目,而開始了『引領古典 • 新視點』系列節目的策劃。」同時有影評人身分的威秀影城資深公關經理李光爵表示,公司開始這種非典型內容的嘗試,已經是12年前的事。「當時的主要動機是希望利用不同內容,讓多廳制影城能發揮最大座位效應。」
累積12年的非典型內容的經驗值,立刻在2023下半年的好萊塢新片荒中派上用場。李光爵說他們一聽到泰勒絲的演唱會電影要在美國上映的消息,立刻用盡各種管道打聽版權方的聯絡方式,最後繞了好幾國終於找到正確窗口,爭取到台灣上映的授權。
有趣的是泰勒絲似乎對全世界的電影院,提出了非常不尋常的場次安排要求:基本上週一到週四不准演,只能安排粉絲比較集中的週末時段。其用意顯然在驅趕粉絲到特定擁擠的場次,以便確保他們都能在影廳內重現人擠人、尖叫歡呼聲不斷的演唱會現場體驗。
該片同時挑戰了傳統電影發行模式。泰勒絲跳過好萊塢片廠,而把電影直接交給從未做過發行業務的連鎖電影院經營者AMC Entertainment代為發行,並只做了簡單的新聞發布和少量電視廣告就直接上場開演。自帶流量的泰勒絲,並不需要傳統電影發行體系的服務。
《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的2億美元票房,立刻帶動了演唱會電影的連鎖反應。歌手碧昂絲(Beyoncé)沒幾天立刻宣布要在電影院發行她自己的演唱會電影《Renaissance: A Film by Beyoncé》,而且不僅直接照抄泰勒絲的發行模式,還有媒體消息說連和AMC的拆帳條款都直接拿來用了。另一家原本就專門做演唱會電影的製作發行美國公司Fathom Events則對美國娛樂媒體《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表示,公司的電話從此之後就響個不停。有來自唱片公司、經紀公司、藝人本人,甚至連已逝藝人的遺產管理者都搶著洽談相關演唱會電影發行。
泰勒絲的年輕女性粉絲過去原本不是演唱會消費市場的主力,中年樂迷才是演唱會市場貢獻度最高的大宗,而老藝人的演唱會電影,則很有機會征服這塊未開發的電影市場。
李光爵表示,台灣在演唱會電影這個類型上走得很早,過去就有過五月天力推演唱會電影這個類型,從2011年以來推出過包含《五月天追夢3DNA》等多部演唱會電影,而威秀自己近年來也積極洽談其他藝人的演唱會直播。不過演唱會主辦單位有時會擔心電影院直播、或演唱會電影會影響演唱會現場票房,並不容易跨過合作門檻。
這一類憂慮對於電影從業人員而言,又是一個似曾相識的情節。
包含錄影帶、DVD、有線電視和日後的串流都曾被發行體系的空窗期設計給牢牢綁住。發行商和電影院經營者最大的惡夢,就是這些次級市場會侵蝕電影院的票房。
2023年的演唱會電影熱,正把長期扮演「首輪」角色的電影院,變成了一種演唱會內容的「二輪」通路。而過去3年急於取代電影院「首輪」地位的串流平台,也只能乖乖低頭扮演「三輪」通路的角色,等電影院下檔後,再向泰勒絲洽商串流版權。
然而更重要的是,演唱會電影的風潮,可能解放長期受制於主流片廠的電影院通路,讓電影院成為一種獨立的平台,協助好萊塢劇情片以外的各種非典型內容,在同一個舞台上找到自己的群眾、和自己的群眾發生互動。
進入2024年才不過幾個星期,我們很快就確定了演唱會電影並不是一個短暫的熱潮:
在美國歌手泰勒絲和碧昂絲的電影相繼謝幕之後,緊接著,輪到同樣來自英國的搖滾樂團皇后合唱團(Queen)和寵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在今年1月接力進入影廳開唱。其中,《Queen Rock Montreal》是曾於2007年發行過DVD的1981年演唱會實況,而這次電影院發行主打的是魄力不輸給演唱會現場的IMAX形式。隨後上場的《Pet Shop Boys Dreamworld: The Hits Live》則是效法去年泰勒絲的排片策略,對50多國的電影院提出了只准映演夜間場次的特殊要求,企圖在這些影廳內再造去年寵物店男孩的哥本哈根演唱會現場的緊密互動關係。
電影院這份貼補家用的兼差如果繼續大發利市,說不定終將扶正,成為他們職業欄上唯一填寫的正職。
※本文亦刊載於《Fa電影欣賞》第197期
電影從一道光束開始,映照出時代與生命的光輝與陰霾。無論光影或暗影,都讓世界與人產生共震與共鳴。然而,一部電影不只是一則文本,電影內外所含括的,除了自我經驗的投射外,更附帶著社會、文化與歷史的記載軌跡;於是,電影其實不該只是被欣賞,要探究電影之中更深刻的意義,就從「不只是欣賞」電影開始。
本專欄與「全國最悠久的電影雜誌」《Fa電影欣賞》合作,由國家影視聽中心獨家授權刊載,文章以觀點、論述、檔案、歷史、展示為經緯,陳述電影文化及電影史多樣性的探討。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