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醞釀、低潮到二階連署白熱化

大罷免潮觀察:為何核心志工30世代和女性居多?各方串聯策略有何不同?
2025年台灣政壇最具指標性的事件為立委大罷免潮,至少43席藍綠立委都進入罷免第二階段。(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原本不被看好的公民團體發起罷免藍營立委行動,在國民黨發起「以罷制罷」行動、立法院朝野激烈對峙後後持續升溫。中選會公布通過第一階段門檻的罷免連署案,截至4月1日已來到43席(其中罷免藍委35席、罷免綠委8席),未來可能達到50席,形成台灣民主史上首見的大罷免風潮。

這股大罷免力量從何崛起?罷藍、罷綠的團體有何差別?為何許多罷團的志工高達9成都是女性,又以30歲以上的媽媽居多?科技如何輔助罷團多收連署書?捐款給罷團有沒有違法?而近日社會熱議的「中配網紅亞亞因鼓吹武統遭遣送出境案」等事件,又如何突顯了此波罷免潮中相當關鍵的「中國因素」?

依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罷免案第二階段連署將持續到6月,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都已正式宣戰,近期分別以下鄉宣講說明會、提出公投案等策略投入罷免。《報導者》記者前往各地觀察這波大罷免潮的新現象,並分析與過往罷免案的重要差異。

從「青鳥行動」醞釀到總預算表決爆發,志工默默划水串聯各地社群

去年(2024)5月,藍白立委聯手通過國會職權法案修法,並引發立法院外連日抗議的「青鳥行動」。當時立法院周遭出現「最想罷免的立委排行榜」圖像,黃國昌、傅崐萁、徐巧芯、葉元之等立委位居前幾名;其中民眾黨皆為不分區立委、無法被罷免,因此罷免國民黨區域立委便開始成為話題,但離實際付諸行動還很遠。

桃園第一選區國民黨立委牛煦庭罷免案領銜人、多加教會牧師陳曉煒接受《報導者》採訪時回憶,去年6月有次教會舉行禱告會,裡面有位大學生說他長大後回顧10年前太陽花運動,覺得自己應該要做些事情,就成立了牛煦庭選區的罷免群組,但因為自己馬上就要去當兵了,希望把罷免群組交給陳曉煒管理。陳曉煒就這樣從社群裡的匿名成員,變成了管理者。

除了桃園第一選區外,也有人針對第二選區涂權吉和第三選區魯明哲自發性成立罷免網路社群,人數更高達3、400名成員,但群組討論內容還很分散。正當陳曉煒思索該怎麼運作下去時,突然有個叫Hana的女生跑來問他「是不是桃園社群的管理者?」──原來Hana正在串聯全台灣各地的罷免社群。

Fill 1
罷免藍委志工Hana從去年開始全職組織、串聯各地罷團,並著手設計選舉造冊平台,方便各區罷團連結選舉資料作為收二階連署書策略調整。(攝影/黃世澤)
罷免藍委志工Hana從去年開始全職組織、串聯各地罷團,並著手設計選舉造冊平台,方便各區罷團連結選舉資料作為收二階連署書策略調整。(攝影/黃世澤)

Hana是北漂的高雄人,工程師背景的她原本在外商工作,去年年初被解僱後不久就遇到立法院青鳥行動。完全沒有社會運動經驗的Hana,竟就這樣一頭栽了下去,最後乾脆不找新工作,「罷免志工」變成她現在的全職工作,每天工時甚至超越過去領薪的工作。

Hana發現各地都有人想罷免藍營立委,但不知道怎麼找到社群。她除了一個一個洽詢現有的社群管理者外,更發揮工程師專長,整合網頁把全台灣罷免社群都拉在一起,媒合各選區志工加入現有或是創立新的社群。

然而,每個社群都超過上百位成員,因為正反立場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初期討論很發散甚至常吵架,「像是『如果罷免○○○,會不會是✕✕✕參加補選』,但在還沒罷免成功之前,吵這個都是多餘的;我們決定先把不適任的立委排除,其他(指補選)就回歸現在的民意,」Hana說。

「有問題,就找出方法解決它,而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短時間成功罷免掉這個立委」,Hana用工程師思維去營運跟輔導罷免社群,她會引導社群內的討論聚焦在如何進行志工分組,當她觀察到社群內哪個成員比較積極後,就會約對方實體見面長談,認同對方理念跟能力後,開始移交她手上原有的社群管理權限或其他工作。Hana自嘲像是罷免志工的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俗稱PM)或是管秩序的老師,她經手協助過的罷免團體就有7、8個。

起步早的罷免團體大約在2024年5月之後慢慢成形,7月就開始收罷免連署書,但正值立法院休會
立法院法定集會期間為每年的2月到5月,9月到12月必要時依法得延長會期。
沒有新聞熱度,幾乎沒有人再提罷免。一直到12月國民黨、民眾黨立委強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和《財政收支劃分法》三讀,冬季青鳥行動再起後,罷免才死灰復燃。到了2025年1月中央政府總預算表決,藍白立委再度聯手刪除兩千億預算後,更增添罷免藍委柴火。

陳曉煒指出,桃園從去年7月就開始收罷免連署書,但4個半月內,信箱只收到涂權吉9份和牛煦庭11份連署書。12月冬季青鳥行動後每天可收到100至400份,今年2月初、農曆過年結束後打開信箱是爆滿的1,300多份。

「民主補破網」團隊傳授罷免技術,「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協調人力經費
Fill 1
罷免藍委的團體主要分兩波領件,第二波11個罷團於2025年3月12日在中選會外舉行記者會,宣布為期60天的第二階段連署正式開始。(攝影/陳曉威)
罷免藍委的團體主要分兩波領件,第二波11個罷團於2025年3月12日在中選會外舉行記者會,宣布為期60天的第二階段連署正式開始。(攝影/陳曉威)

民氣雖可用,但連署行動有許多執行與技術問題必須克服。陳曉煒說,有個當年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時組成的「民主補破網」顧問團隊,在2024年年中開始跟各地罷免團體分享罷免技術,包括第一階段跟第二階段的送件策略、連署書應該怎麼填寫、收到後如何進行造冊,「沒有他們(民主補破網團隊)提供這些技術支援,罷免不可能走下去,」陳曉煒強調。

以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為首的「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下稱聯盟)則在2025年1月正式成立,號召各界投入罷免國民黨立委。聯盟除了整合媒體發言窗口外,也向各地罷免團體提供資源,包括人力和經費上的支援,多數罷免團體也都跟聯盟保持合作關係。

經過幾個月的連署衝刺,除了離島跟原住民區域立委外,藍營在台灣本島各縣市當選的35席區域立委罷免案(包含1席無黨籍陳超明)全數通過第一階段門檻、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各區針對藍營的罷團幾乎都是由在地志工獨立運作,「民主補破網」跟「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則是兩大支援團體。

另一方面,國民黨看到罷免案情勢升高,也祭出「以罷制罷」反制策略,針對17席民進黨區域立委提出罷免,但2月送出第一階段連署後,因未達門檻而全遭中選會退件,引發趙少康等藍營要角批評國民黨中央戰力太弱。這17個罷免綠委案之後有15案補件,截至4月1日,僅有8件可進入第二階段。

台灣民主史上第一次不分政黨的大罷免浪潮,持續加溫中。

罷團志工分析一:主力30歲以上,20歲世代相對冷淡
Fill 1
罷免藍委第二階段起跑後,民進黨宣示黨公職投入協助罷免。圖為2025年3月16日民進黨「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桃園場,罷團於現場蒐集連署書。(攝影/陳曉威)
罷免藍委第二階段起跑後,民進黨宣示黨公職投入協助罷免。圖為2025年3月16日民進黨「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桃園場,罷團於現場蒐集連署書。(攝影/陳曉威)

《中華民國憲法》第17條規定「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之權」,但在罷免高門檻的限制下,在2015年才首度出現中央民代或縣市首長層級罷免案,當時「割闌尾計畫」針對台北市港湖區立委蔡正元的罷免案在「雙二一」高門檻下失敗。2016年《選罷法》修正,下調罷免門檻後,罷免案才慢慢增加,民意代表包括立委黃國昌(罷免失敗)、陳柏惟(罷免成功)、林昶佐(罷免失敗)等案;縣市首長包括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成功)和去年10月投票的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失敗)。

過去10年來,作為發起罷免主體的志工面貌有什麼變化?

Ashley是10年前「割闌尾計畫」團隊核心幹部,當時她還辭掉正職工作全力投入罷免,後來也參與過罷韓團隊。她觀察這10年罷免團體的變化,「志工年紀增加」是相當直觀的現象。2015年的「割闌尾」延續前一年以學生為主體的太陽花運動熱潮,志工組成主要都是國、高中生跟大學生;2020年罷韓志工多是社會新鮮人;2025年的大罷免志工則幾乎都是各領域中階主管。

為什麼此次大罷免風潮會以30、40幾歲志工為主力,20幾歲的大學生參與程度反而不如以往的罷免行動?

一個數據可以參考:中台灣教授協會發起「罷免傅崐萁們」連署,同一時間點比較,教師醫師佛教皈依弟子都多達3,000人上下,唯獨全國大專院校學生連署不到30人,相差100倍。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組織顧問簡嘉佑分析,「藍白立委刪減各種民生預算補助後,對於養育子女的家長或是上班族比較有感,對還在學校念書的學生就比較無感。」另一個原因則是世代差距 ,現在30歲以上的人在10年前還經歷過國民黨完全執政時期,「反國民黨」對他們來說並非陌生口號,而現在20幾歲的年輕人成長於民進黨執政時期,對罷免藍委自然比較陌生。簡嘉佑也觀察到,許多罷團核心幹部都自認10年前受到太陽花學運影響,開始關心公共事務,才會在10年後積極投入罷免運動。

長期觀察罷免現象的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謝達文也認為,「何時開始認識政治」是觀察罷團志工年齡分布的重點,現在30歲上下的世代,在學生時代就經歷過太陽花學運、割闌尾計畫、反課綱微調等接連不停的社會運動和議題討論,而國民黨當時都站在運動青年的對立面,「對於30幾歲世代而言,可以理解或是想像國民黨重新執政、拿到權力(的後果),因此大家要起來抗爭。」

罷團志工分析二:7到9成為女性,站上第一線跟決策主力
Fill 1
「山除薇害」罷團陸戰隊隊長蔡卡蘿帶領300名陸戰罷免志工擺攤,幾乎把自己所有可以請的休假都請完,全時投入罷免活動。(攝影/楊子磊)
「山除薇害」罷團陸戰隊隊長蔡卡蘿帶領300名陸戰罷免志工擺攤,幾乎把自己所有可以請的休假都請完,全時投入罷免活動。(攝影/楊子磊)

除了罷免團體主力是30、40幾歲志工外,另一特色是,各選區女性志工的比例高達7到9成。

簡嘉佑在10年前參與過罷免國民黨中部立委蔡錦隆的行動,現在則負責中部罷免團體跟聯盟之間的協調工作。他說,以前罷免志工雖然也是女性較多,但頂多6、7成,並沒有像現在這麼高比例。此外,簡嘉佑也觀察到,女性在罷免團體中的角色悄悄在轉變,「女性以前比較會是幕後行政的工作,但現在很多會站在第一線甚至是核心決策的位置。」

罷免葉元之團體「板橋大刪元」的核心志工「幫幫忙」(因戶籍不在板橋,自認是跨區幫忙,而得綽號幫幫忙)是位媽媽,她去年參加了共11次的青鳥行動集會,後來會投入罷免案,則是為了自己還在念小學的孩子,不希望下一代活在像中國、西藏一樣的社會而不知道民主的滋味。

為什麼罷團志工女性占絕大比例?「幫幫忙」的個人觀察是,部分男生肩負養家重擔比較有生活壓力,像她先生下班回家只想躺平,而她身邊的女性則更富於感性與正義感,「當我說我要去當志工的時候,我先生一開始會說:『罷不掉吧?妳一個人能改變什麼?』但我覺得,如果不做,不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嗎?我就不理他(而去當志工)。」不過,先生最後支持她的決定,只要是「幫幫忙」出去當罷免志工時就會負責帶小孩,也會囑咐她小心安全。

「幫幫忙」在連署站點顧場時,很明顯感受到現在的年輕人不太關心政治,甚至有人不知道誰是葉元之。她覺得這些年輕人就像是11年前的自己一樣,就算立法院議場被學生占領,還是不知道什麼是服貿協議。而她開始關心政治並投入罷免行動後,由於第二階段連署的志工工作大幅增加,平常在外面跑業務的她,甚至考慮是否要離開已工作14年的公司,只為了能專心投入二階甚至第三階段罷免行動。

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鄭揚宜在桃園罷免萬美玲團體「萬罷了沒啦」擔任志工,他這幾個月跟夥伴互動時觀察到,女性志工會比男性志工更常表達出對下一代的關懷,「相較於男性志工更多的是自我價值實現,女性志工在此之外還多了身為照顧者的焦慮。」

高標準審核志工與進行連署,合格率才能達到95%
Fill 1
罷藍委團體普遍對於連署書格式採高標準,民眾手寫要字跡端正、不能超出格線,志工更會拿身分證仔細核對。在嚴格審核流程下,各團體第一階段都達到95%左右的合格率。(攝影/楊子磊)
罷藍委團體普遍對於連署書格式採高標準,民眾手寫要字跡端正、不能超出格線,志工更會拿身分證仔細核對。在嚴格審核流程下,各團體第一階段都達到95%左右的合格率。(攝影/楊子磊)

除了志工年齡性別跟以往有明顯差異外,這次大罷免還有個明顯的新現象,就是罷免團體高規格的標準作業流程。罷團嚴謹的作業流程主要落實在兩件事情:招募志工和連署書簽署。

35個罷免藍委選區中,資源人力最豐富的就是台北市立委王鴻薇的選區。「山除薇害」罷團陸戰隊隊長蔡卡蘿表示,他們共有500多名志工,光是在各地連署站協助民眾簽署、到友善店家收送連署書的陸戰部分就有300多人。

蔡卡蘿跟「山除薇害」發言人阿美解釋審核志工的流程:應徵志工者填寫表單除了基本資訊外還要附上自己的社群帳號,行政組會對社群帳號過往貼文進行審核,確認應徵者不是來鬧場後,再邀請應徵者來參加志工訓練說明會;如果志工會接觸到有民眾個資的連署書,他們會要求志工簽下切結書,並核對身分證。甚至,他們還會要求應徵者錄下親口說出「習近平下台」的影片並存檔備存。

其他罷團在志工審核流程上也是大同小異,凡是會接觸到連署書的人,包括志工或是協助收受連署書的友善店家,都需要簽切結書。

對此,不乏有疑惑的聲音:「我們不是反對藍白立委修《選罷法》加入身分證影本連署嗎?為什麼要對志工進行這麼嚴格的言論跟身分審查?」

蔡卡蘿回應,大部分志工並未反對審核從嚴的做法,「山除薇害」罷團每一場志工說明會都有30到50人參加,而離開的志工只有個位數,「大家都沒有領薪水,不認同我們作法的自然會離開,認同的就會加入,像是組織的新陳代謝。」

這次罷團普遍加強內部防弊機制,原因是2024年發起罷免新北市長侯友宜的團體,就發生過被志工侵占2萬多份的連署書,甚至揚言要燒毀,讓罷免團體出面公開道歉並被迫停止連署。

簡嘉佑則以自己10年前後參加罷免案的經驗指出,以往社運圈子比較小,大小抗議行動累積很多場,參與者彼此熟識有信任基礎;但現在並沒有這麼多練兵機會,罷團志工們大多是網路上集結而來的素人,大家素昧平生,再加上為了要趕在2月20日《選罷法》新法上路
立法院於2024年12月20日三讀《選罷法》修正案,修法內容包括未來罷免案連署人須附身分證影本,且若資料不清晰將成為無效連署;偽造連署者將可處5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前送出第一階段連署書,很多罷團幾乎都是倉促成軍,一成立馬上就要收幾千份的連署書,因此才需要嚴格的志工審核機制以加速行動。

「我們以前會論述,跟大家(志工們)討論『為什麼要罷免這個立委』;但現在罷團好像是公司,講究KPI的思維──我們沒有要花時間論述,就是要最短時間內把這個人拉下來(罷免成功),」簡嘉佑說。

罷團同樣嚴格執行的是檢查連署書合格率。很多民眾到連署站簽連署書並不會一次就過關,寫錯字、寫不清楚、超出格線都可能會被志工要求重寫,一個人重寫2、3張以上都是常態。陳曉煒的經驗是,第一階段只要沒有志工協助,連署書合格率只有1成,所以他們都希望民眾能親自在志工面前簽寫,以提高合格率。

苗栗第一選區罷免立委陳超明領銜人Ami更表示,她有次發現志工去文具店買統一規格的筆,原因是發現有些連署書簽的是粗細不同的藍筆,怕會因此被選務人員剔除。她雖認為這種「自我審查」標準有點矯枉過正,但也理解這是志工的焦慮來源,便沒有阻止。

在罷免藍委團體極為嚴格的自我要求下,各選區第一階段合格連署書比例很多高達95%以上,都不需要再補件。相較之下,原本以「確保罷免連署正確性」為由修法、要求罷免連署需附上身分證影本的國民黨,雖然採取「以罷制罷」策略,但罷免綠委團體的一階連署合格率(在補件之前)僅有6成,部分選區還出現為數不少的「死亡連署」引發質疑。

罷免行動的舊與新:金流規範灰色地帶、新科技協助連署策略
Fill 1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左起)、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發言人楊智伃等人質疑「山除薇害」違法收取政治獻金,赴監察院檢舉。不過當天監察院就回應罷免金流尚無法可管。(攝影/翁睿坤/中央社)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左起)、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發言人楊智伃等人質疑「山除薇害」違法收取政治獻金,赴監察院檢舉。不過當天監察院就回應罷免金流尚無法可管。(攝影/翁睿坤/中央社)

儘管罷藍團體的連署合格率很高,但在募款金流上卻出現爭議。

國民黨中央3月初召開記者會指控,「山除薇害」文宣組組長阿美在群組內教導想捐款的民眾到現場以現金方式交付志工,藉以規避罷免團體不得收受政治獻金的規定。此外,國民黨更直接公布阿美的本名跟相關個資
「山除薇害」罷團的回應是,對國民黨公布志工個資一事揚言提告;並反向操作,製作「我們都是阿美」的貼紙、徽章等文宣品。
,要求檢調調查。 幾天後,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到監察院檢舉罷免團體違法募款收取政治獻金,監察院當天就回應罷團募款尚無明文規範。然而,10年前「割闌尾計畫」時,監察院做出的卻是相反的見解,指罷免團體募款恐有違反《政治獻金法》的疑慮。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指出,罷免團體不能收受政治獻金不代表不能接受募款,否則將陷入罷免雖經合法提議卻無法募款而停擺,反而只有政黨可以大張旗鼓募集罷免經費。

因為罷免團體的金流缺乏具體規範,如何處理各種經費開銷,已成為各罷團最困擾的問題。

與罷免案相關的各項法規雖然還很傳統,但罷免團體在法規以外卻已積極應用新科技。

在台北市參與罷免團體的Roger指出,為了提前替二階連署跟三階投票布局,去年就有志工發揮科技專長,開發一個內部平台,平台除了能在選區地圖上標明連署站和友善店家位置,更以上次立委選舉結果作為基礎,跟目前蒐集連署書的份數去做對比,產生一個「罷免○○○指數」。

「假設這個里的選民上次投票有100個人沒投給○○○,我們就假設這次這100個人會出來連署罷免,再加上我們目前蒐到這一里的連署書去對比。如果『罷免○○○指數』高就代表收的狀況還不錯,指數低就代表還有人沒出來連署,那我們就可以調整策略,多去收這一區(的連署書),」Roger一邊操作系統後台一邊解釋。

無獨有偶,Hana和其他也有工程背景的志工一起建置了類似的造冊平台,只要依照鄰里輸入連署書份數,平台會根據選舉資料生成圖像化資料跟表格,提供罷團作為策略參考。這個造冊平台是設計開放給全台各地的罷免團體使用,目前已有近10個罷團加入。

城鄉差距、冷熱對比與「罷免議員」的反制
Fill 1
35區國民黨立委選區罷免熱度各有極大差異,苗栗兩選區一度陷入找不到領銜人,第二選區罷免邱鎮軍領銜人最後由高齡90歲的台灣文藝獎作家李喬擔任。圖為2025年3月22日李喬出席罷免記者會。(攝影/蔡昕翰)
35區國民黨立委選區罷免熱度各有極大差異,苗栗兩選區一度陷入找不到領銜人,第二選區罷免邱鎮軍領銜人最後由高齡90歲的台灣文藝獎作家李喬擔任。圖為2025年3月22日李喬出席罷免記者會。(攝影/蔡昕翰)

在運用新科技的同時,各地罷團也已呈現明顯的城鄉差距。

擁有500多位志工的「山除薇害」,每一個連署點就可以有30到50名志工參與;相較之下,這個人數比「苗栗國罷免立委連線」兩個選區加起來的志工還多。

Ami曾當過太陽花學運時立法院外物資站站長,這10年來也持續參與公共事務,她自認已是社運老人,本以為應該放手給年輕人做事,但苗栗沒有人願意當罷免案領銜人。因此,即便Ami現在身體虛弱、正在接受化療,還是決定接下苗栗第一選區陳超明的罷免領銜人;苗栗第二選區邱鎮軍罷免案領銜人則是由高齡90歲的國家文藝獎作家李喬擔任。但實際上,兩個選區的工作主要都是Ami在負責。

苗栗多年來為深藍選區,國民黨地方勢力雄厚。Ami說,他們第一階段在苗栗找不到地方造冊,最後只能跑到新竹去借場地;二階開跑前想租店面做為連署據點同樣碰壁,「房仲說『上面有交代,不可以租給罷免團體』⋯⋯,房東開口就問我『背後有勢力嗎?』或是要我只能去找議員來租,這擺明就要挖洞給民進黨議員跳。」

志工不好招,領銜人難找,連署點更難求──這就是苗栗縣罷免藍委團體的困境。而國民黨在苗栗「以罷制罷」已迎頭趕上,在《選罷法》新法生效前最後一天,罷綠團體壓線送件苗栗縣民進黨議員徐筱菁、陳春暖及無黨籍議員曾玟學一階罷免提議。像苗栗這樣選區內國民黨立委先被提議罷免後,國民黨反過來罷免同選區泛綠議員的,還有基隆市南投縣

後發的「以罷制罷」團體力求整合資源
Fill 1
因第一階段需全面補件,藍營罷免綠委進度較落後。罷免吳思瑤「地動山瑤」罷瑤總部於2025年3月25日成立,士林北投泛藍陣營議員林杏兒、張斯綱、侯漢廷等人都出席力挺。(攝影/黃世澤)
因第一階段需全面補件,藍營罷免綠委進度較落後。罷免吳思瑤「地動山瑤」罷瑤總部於2025年3月25日成立,士林北投泛藍陣營議員林杏兒、張斯綱、侯漢廷等人都出席力挺。(攝影/黃世澤)

罷免藍委團體早在去年「青鳥行動」後已逐漸醞釀,相形之下,罷免綠委團體卻是匆促上陣,因此一路走來屢屢爆出爭議,包括備補領銜人因設籍未滿4個月不符規定領銜人遭冒名要求撤回、死人連署遭質疑抄名冊和偽造文書等。

比較罷藍、罷綠團體,兩者明顯不同。一是成員組成,罷藍團體幾乎都是一般公民素人,他們公開受訪時常選擇戴口罩並使用化名,而罷綠團體則多有黨工背景,受訪時也是露臉並使用本名;二是擺攤連署時間,罷藍團體在第一階段時,不論平假日都會有固定跟快閃連署點,且資訊公開;罷綠團體則除了被要求補件時有公開固定連署點外,其餘時間公開的連署點資訊相當少。

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團體「地動刪瑤」總部在一階補件通過前夕成立,地點就挑在距離吳思瑤服務處50公尺處。召集人賴苡任說,這是要讓聲稱從沒看過罷綠志工連署的吳思瑤能夠每天看見他們真的有在連署;談到第二階段連署策略,該選區法定10%的門檻是2.7萬份,但「地動刪瑤」設定安全目標是13%到14%、約3.5萬份。他們將持續招募志工跟收送連署書的摩托車手,「也會跟在地議員合作整合資源,議員也不一定要國民黨籍。」

賴苡任更主動提及經費問題,他說罷免團體募款屬於灰色地帶,所以他們不會進行大規模的公開募資,但會在總部設置「功德箱」,歡迎民眾自由捐款。至於這樣夠不夠負擔全部支出?賴苡任說,「其他的部分我們會再想辦法。」

隨著第二階段連署開跑,藍綠政黨都加大力道。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偕同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及多名黨籍立委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推動反廢死跟反戒嚴公投。國民黨並啟動全台百場政策說明會,在板橋立委葉元之選區的場次,朱立倫、新北市長侯友宜和多名藍委輪番上陣宣講,痛批反對《財劃法》修法的民進黨才應該被罷免,高喊「反惡罷」、「還錢於民」;台北市說明會並邀來趙少康為王鴻薇、徐巧芯等立委助陣 。

民進黨宣布各縣市黨部及黨公職服務處轉為民主連署站協助代收連署外,更發起「人民是頭家」下鄉宣講。行政院長卓榮泰和各部會首長、立委接連開講,第三站就在花蓮傅崐萁選區抨擊國民黨大砍總預算、強推違法違憲法案。宣講兩週後,民進黨又宣布第二波「遍地開花」要在4月底前到全台舉辦300場宣講

藍綠之外,民眾黨8席不分區立委雖無法被罷免,但也投入宣講「人民要當家」,與藍營立委同台高喊「反罷免」。除了黨主席黃國昌砲轟民進黨貪腐、浪費人民納稅錢外,同樣身陷罷免、因貪汙案一審有罪而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也細數政績,呼籲市民反對罷免案。

Fill 1
因法律規定,民眾黨8席不分區立委不會陷入被罷免處境,民眾黨仍舉辦「人民要當家」宣講活動。黨主席黃國昌於現場發放「真相派報DM」、「血汗薪資袋」等相關宣傳品。(攝影/中央社/趙世勳)
因法律規定,民眾黨8席不分區立委不會陷入被罷免處境,民眾黨仍舉辦「人民要當家」宣講活動。黨主席黃國昌於現場發放「真相派報DM」、「血汗薪資袋」等相關宣傳品。(攝影/中央社/趙世勳)
當「中國因素」、「反共保台」成為罷藍主軸

來台灣已經10年的香港人小詩,把台灣六都都住過一遍後,最後選擇在桃園買房定居。她過去跟很多香港人一樣埋首於工作賺錢,不關心政治,等到前幾年反送中運動時才抱著有點贖罪的心態去參與行動。最近她認為,台灣的藍白立委們開始推「傾中法案」,立法院愈來愈像香港的立法局。

今年1月初,小詩發現自己家附近就是桃園罷免據點南加教會後,她立刻報名成為志工,並且天天來報到,負責拉民眾簽連署,後來甚至成為罷免牛煦庭的副領銜人。她想告訴還沒有危機感的台灣人,這次是最後機會,若不支持罷免,台灣的下場就會像香港一樣。

小詩說,來當罷免團體志工兩個月內,她認識的台灣朋友就已經遠超過去10年,而她在台灣學會的第一句台語是「罷免救台灣(pā-bián kiù tâi-uân)」。

「這次大罷免讓我更深入了解到台灣人的想法,有三個時間點我覺得我是台灣人,第一個是拿到台灣身分證時,第二個是去投總統票時;第三個就是現在罷免,我要保護台灣,」小詩說。

3月初台中罷免藍委二階開跑的一個週末,台中公園舉行了一場團結大會,主辦單位強調是「台派、民國派攜手反共挺罷免」;日前參加問政說明會被架離的花蓮退休教師「葉霸」葉春蓮,更公開批評花蓮立委傅崐萁帶領的國民黨不反共後已經是個沒有靈魂的政黨。而各地罷藍團體的訴求中,指控藍白兩黨是「中共同路人」、「中共代言人」的聲音更是此起彼落。 就在立法院否決總預算跟《財劃法》覆議案的隔天,總統賴清德臨時召開國安會議,並提出5大國安威脅因應策略,包括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恢復軍事審判制度等,定調這個立法院會期重點擺在國安法案。而中配網紅「亞亞」因武統言論遭廢止居留許可並遣返一案,則在近日罷免案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後引發社會熱議。 各種跡象都已顯示,「中國因素」在此波大罷免行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長期觀察罷免現象的台大社會所博士候選人謝達文表示,民調指出台灣有7成人反共,但認為藍白兩黨通過法案是要勾結中共的人卻只剩下3成多,大概等於民進黨的基本盤,顯示「藍白兩黨是國家安全敵人的論述並沒有成功說服中間選民」,他認為民進黨需要補足新論述跟提出新願景,才能說服中間選民支持罷免。

謝達文也強調,反觀國民黨至今仍在「冷飯熱炒」。國民黨向來有兩大論述,一是反台獨,二是拚經濟,但這兩項論述都面臨挑戰,像是「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這種恐懼牌看來已經失效,而國民黨大砍預算影響軍公教權益後,亦可能讓部分軍公教人士轉而支持罷免。

然而,第二階段罷免連署法定期間僅有60天,扣除造冊時間,實際連署天數約剩下40~50天。截至4月1日,罷免藍委的第二階段連署陸續進入第三週,但根據罷團已公開的統計數字,35席罷免連署書超過法定最低門檻10%一半的只有葉元之、羅廷瑋、徐巧芯和李彥秀4名立委,民眾參與熱度很明顯從首週連署開跑後的高峰,進入較平穩的平原期;同一時間,藍營罷免綠委進入第二階段的8席,仍在等待領件後正式起跑。

無論如何,進入第二階段連署乃至第三階段罷免投票的高門檻挑戰,各地罷藍、罷綠團體都已上緊發條、全力以赴,而三大政黨積極介入後,更已將罷免情勢升高為藍綠對決。這場台灣民主史上首見的大罷免潮,正在呈現與過去罷免案完全不同的風貌與影響。

Fill 1
反共成為罷免藍委論述的主軸。桃園連署站除了有罷免魯明哲團隊自製的文宣品(右)之外,也有罷免王鴻薇「山除薇害」所製作分發的反共小卡。(攝影/陳曉威)
反共成為罷免藍委論述的主軸。桃園連署站除了有罷免魯明哲團隊自製的文宣品(右)之外,也有罷免王鴻薇「山除薇害」所製作分發的反共小卡。(攝影/陳曉威)

※本報導中Hana、Ashley、幫幫忙、蔡卡蘿、Ami、阿美、Roger、小詩皆為化名或暱稱。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