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成立的「白菜寶寶協會」是國內少數積極分享海外代孕經驗的團體。在《報導者》去年(2024)的專題報導中,已聽聞遊走在仲介灰色地帶的協會有眾多糾紛爭議。正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糾紛的Joyce(化名),主動聯繫《報導者》,也是少數願意出面的受害者之一。她擔心,協會受各大媒體採訪的畫面,成為取信其他代孕需求者的強大背書,會有更多如她一樣遭遇的受害者。「非常煎熬啊,因為這種跨國性的代孕業務不是小事情,是一條生命,」Joyce說。
2024年6月14日,對Joyce(化名)而言是無比漫長的一天。
48歲、從事教育業的Joyce結婚7年,因為晚婚,卵子較不健康、甲狀腺功能低下,多次試管療程受挫、流產,萌生尋求代孕的念頭。她翻遍網路資料,2023年3月聯繫上白菜寶寶協會理事長吳素慧。吳素慧曾是國中教師,2019年從烏克蘭成功代孕一對龍鳳胎後,故事曾登上蘋果、三立、民視等新聞媒體,常在台北、台中等地分享海外代孕資訊。2021年正式成立「白菜寶寶協會」,強調關懷不孕症患者權益及福利,且非以營利為目的,「是一群努力推動台灣代理孕母合法化的人」。
根據協會官網,吳素慧至少「服務」超過30組家庭代孕生子,宣稱在烏克蘭、美國加州、泰國具有醫療實務經驗。除了官網上「前進基輔」、「烏克蘭接孩」等影像紀錄,吳素慧還以「白菜寶寶協會諮詢委員」身分受訪談代孕。2025年1月的分享會報名表單上明列,協會已幫助7對夫妻從哈薩克帶回孩子。根據受訪的眾多代孕準家長表示,「白菜寶寶協會」是國內最活躍的兩大「代孕團體」之一。
「因為主流媒體報導,我相信應該沒問題。」白菜寶寶協會在各大電視新聞台的受訪畫面,為Joyce踏上哈薩克代孕之旅打了一劑強心針。即便與吳素慧僅以通訊軟體往來,素未謀面,Joyce仍在2024年4月初簽下新台幣總額180萬元的合約,匯款50多萬元做為訂金;白菜寶寶協會在合約裡允諾,從簽證、接機、住宿、醫療到新生兒的返台文件,都會「協助辦理」。
然而,Joyce經歷在韓國空轉數日,加上出發前積累的種種不安──吳素慧匆促地要求她24小時內匯款訂金,以及始終無法提供Joyce夫妻到哈薩克後的住宿地址──Joyce決定與白菜寶寶協會解約。
雙方協議終止合約後,白菜寶寶協會的退款承諾卻一次次落空,「她(吳素慧)口頭承諾真的不值錢,一開始說下禮拜(還錢),下個禮拜又變成每個月,」Joyce說,「 先生覺得我怎麼那麼笨,怎麼會相信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 她的痛苦不只源於吳素慧再三食言,更因主籌這趟代孕之旅卻不如預期,先生失望與不諒解,倆人差點吵到離婚。
「覺得自己真的很受傷,也求救無門。2024年6月,我看到你們(《報導者》)報導,我才决定去報案。」目前Joyce已對吳素慧聲請支付命令,在吳提出異議後,案件轉民事法庭,等待開庭中。
★報導回顧:〈契約無效力、出事難救濟、親子受困異國⋯⋯那些陷入代孕求子糾紛的人〉

《報導者》2024年6月即曾報導白菜寶寶協會爭議,例如吳素慧向委託代孕的準家長借款,準家長因有求於協會不得不借,卻幾乎拿不回還款;又或是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遭轉介至非法國家代孕。對此,吳素慧皆以「私人借貸」、「自己僅分享代孕資訊」來回應。
積極布局哈薩克路線前,泰國,曾是白菜寶寶協會力推準家長的選項之一。另一對台南夫妻不清楚泰國政府早在2015年修法禁止外國人代孕,仍透過吳素慧轉介到當地。但因泰國警方與海關對非法代孕查緝嚴格,這組委託父母便修改代孕寶寶的出生證明,讓新生兒看起來為委託妻所生。未料,這紙假證明使得孩子回台至今仍無法入籍,只能一再延長居留期限。據知,孩子目前已一歲多,這組家庭最終求助台南立委林俊憲,由移民署介入協助。
不少委託者跟Joyce和這對台南夫妻一樣,缺乏其他資訊管道,更難以對外界啟齒從不孕到代孕的歷程,擔心外界投以「無法傳宗接代」、「物化女性」的質疑眼光,或還未做好向孩子告知身世的準備,形成代孕需求群體低調、資訊不流通的特性,白菜寶寶協會的諸多爭議也因此無法傳散。
甚至,有些委託者一開始並不了解協會與機構、公司的差異。看到白菜寶寶協會強調自身是「第一個支持代理孕母的團體」,並已於2021年7月取得內政部社會團體登記字號,加上吳素慧家中客廳掛著的一紙協會負責人當選證書,再再加深委託者的信任。Joyce提到,「提起訴訟時,以為(白菜寶寶協會)是公司,可是法院查不到公司行號,又寄回來叫我改,我才知道是協會。」
對此,內政部說明,內政部是社會團體的會務主管機關,按《人民團體法》規範團體的設立與運作;但如果團體有經營特定領域的業務或事業,則受該領域的相關機構監督。意指「白菜寶寶協會」疑涉經營海外代理孕母仲介服務並收費一事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應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有無相關法令(例如《人工生殖法》)而定。
針對代理孕母仲介費用上的糾紛,內政部則建議,這屬於協會與民眾間的消費爭議,民眾可循《消費者保護法》申訴管道,或透過司法途徑尋求救濟。
內政部強調,已在官網上反覆提醒,雖然人民團體依法立案,但民眾應自行評估這些團體的業務是否已依法申請許可。若民眾參與這些業務活動,還是得小心評估是否會對自身權益造成風險。

Joyce回憶,她當時堅持與白菜寶寶協會簽下合約,但款項則在吳素慧要求下,以人民幣或美金分別匯到兩個中國帳戶,「她(吳素慧)沒有要求匯款到白菜寶寶帳戶。我當時想說,她說這個協會有30個人,所以(帳戶)可能是協會其中一員,或可能是中國的代辦。」
「一審判無罪,二審判有罪,在無罪跟有罪間,落差有多大?代表事實的爭議,其實有非常多灰色地帶,需要司法機關很細心地調查,才有辦法做判別,」吳惠玲說。
而針對生殖仲介的監管,國健署則說明,仲介代孕網站有無違法,因涉及範圍廣泛,包括商業法令、《民法》、《醫療法》等多項法令,須進一步調查後才能確定;且許多仲介以個人帳號在社群媒體招攬客戶,或將網站架設於國外網域,導致國健署難以查察仲介行為。國健署建議民眾,若因仲介不實而權益受損,可採取法律行為,如提起民事訴訟。

國健署難以查察,給了遊走法律邊緣的白菜寶寶協會擴張業務的機會。2024年11月,一個300多人的跨國捐卵群組中,28歲的小娟(化名)張貼了10幾張與白菜寶寶協會的對話擷圖,引起群組內熱烈討論。有4、5次到中國及美國捐卵經驗的小娟,2024年10月透過吳素慧到烏克蘭捐卵,是白菜寶寶協會經手的第一位捐卵者。
是否遊走法律邊緣拓展捐卵業務?吳素慧回應,烏克蘭合法可捐卵,捐卵者的營養金也是由醫院支付,白菜寶寶協會僅無償陪同捐卵者前往。

針對其他委託者與白菜寶寶協會間的糾紛,吳素慧主張,白菜寶寶協會僅提供需求者諮詢海外診所,並分享代孕經驗,準父母若有醫療費用以外支出,大多是診所要寄送醫療或簽證用途的邀請函(Letter of Invitation, LOI)運費,或是請協會找當地人士代辦文件的費用,協會並沒有因此獲益。
律師吳惠玲分析,從吳素慧曾被判決確定,以及白菜寶寶協會官網強調服務免費,將需收費部分列為「代辦」等脈絡來判斷,協會很有經驗地規避《人工生殖法》。若合約寫得不清不楚,受害者要主張權利,就得回到手上證據,吳惠玲解釋,「法院並不只看書面契約,口頭、合意、達成共識等實質約定也算。」例如,有第三方可證明契約雙方的協議內容、契約雙方的通話紀錄,或是如Joyce夫妻保留與協會的LINE對話等。只是,若當事人要向行政機關檢舉行為人,或以民法、刑法控告行為人,最後仍要看行政機關或法院如何認定這些證據,「證據足夠證明的話,一樣可讓司法單位將這些行為人繩之以法。但一般個案,是不是會這麼仔細地把過程中所有資料保存下來?」
吳惠玲提到,我國代孕雖然尚未合法,但也沒有明文禁止,所以還是會看到仲介和委託者在做代孕,「雙方都在冒險,都不受法律所保障,」多數委託者因求子心切,沒相關經驗,容易疏漏保存證據,若發生糾紛,在法律上較吃虧;仲介相對經驗豐富,可從契約就規避法規,「但不代表能百分之百萬無一失,畢竟夜路走多了,還是會碰到鬼。」

代孕議題在台灣討論將近30年,衛福部2024年5月曾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擴大人工生殖適用對象,並解禁代理孕母;當時的部定草案中,擬由「代孕服務機構」作為委託者和代理孕母之間的橋梁。當時,民間團體「彩虹平權大平台」便發文點出,草案針對「代孕服務機構」規範訂定非常不明確,而且管理措施稀少,難以確認機構是否能夠善盡責任,例如充分向雙方說明風險等。
另外,草案中也提及「財團法人或公益社團法人得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許可為代孕服務機構」;但若如白菜寶寶協會一般的爭議團體,經法人登記後,提出申請成為代孕服務機構,衛福部如何因應及審核?代孕服務機構服務不實,會透過什麼方式規範?對此,國健署則回覆,因為2024年12月已決議將代孕制度與《人工生殖法》修法脫鉤處理,前一版部定草案框架不再適用,未來若各界共識針對代孕再修法或另立專法,會重新研議。
然而,目前已有代孕中介組織與民眾消費糾紛不斷,法規上是否可能先進一步管轄及因應?吳惠玲表示,行政機關原則上「不告不理」,也很難修法要求主管機關更積極管理現有仲介,「(代孕)不開放又去規範,法律上就衝突了,政府那隻手不能伸進去。」吳惠玲提醒,在目前法規沒有開放代孕,也無定型化契約可參考的情況下,民眾有代孕需求,最好委託律師分析利弊得失,「很清楚的情況下再簽合約,不然你(民眾)要去對抗一個經驗非常老道的仲介機構,那當然是吃虧的。」即便未來代孕合法化,立法仍難以保障一切,因此,民眾首要除了保全證據,更重要的是糾紛發生時,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利。
截至2025年2月14日,吳素慧僅歸還Joyce三分之一款項,甚至在通訊軟體上封鎖她。看著白菜寶寶協會每週仍舉辦1至2場分享會,頻繁接觸準家長,Joyce感到煎熬,也很憂心,白菜寶寶協會連新台幣50幾萬元都無法負責,萬一碰到其他突發狀況,牽扯到的是一條新生命,「政府怎麼會容許這樣子的協會?所以我希望它(白菜寶寶協會)能暫停。」至於是否重啟求子旅程,Joyce則說,部分代孕經費卡在白菜寶寶協會,也不敢貿然找其他海外仲介,怕存款周轉不過來,「就覺得這輩子可能真的沒有小孩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