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扇形車庫,只保存建築本體卻失去靈魂?

高架化開發下縮水的國定古蹟:彰化扇庫搶救2.0,鐵道文資保存再一戰
彰化扇形車庫啟用邁入百週年,今年8月公告為國定古蹟,範圍卻排除了「煤水台」、「油庫」與「檢修庫」等見證鐵路動力發展的關鍵設施,引發議論。(攝影/黃世澤)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1922年10月啟用的彰化扇形車庫,正式邁入百週年,這也是台灣僅存唯一的扇形車庫,今年8月1日文化部正式公告為國定古蹟。原本1995年發起扇形車庫保存運動的文史工作者們應該歡慶這歷史性的一刻,但他們意外發現,當年指定為縣定古蹟的範圍遭彰化縣政府變更而縮小,並以縮小後的面積提報國定古蹟,排除「煤水台」、「油庫」與「檢修庫」3個見證鐵路從蒸汽動力、柴油動力至柴電動力的關鍵設施,將作為彰化鐵路高架化的施工區域。為此民間正匯集能量,準備在事隔27年後啟動「扇庫保存運動2.0」。

彰化扇形車庫啟用至今年滿100週年,見證台灣鐵道從蒸汽動力、柴油動力、柴電動力至現今的電氣化,也是台灣僅存
台鐵的扇形車庫有6個,分別在台北、新竹、彰化、嘉義、高雄與高雄港,只剩彰化保留至今。
的扇形車庫(簡稱扇庫),還在肩負機車頭維修工作。今年12月4日台灣鐵路管理局舉辦扇庫百年慶祝活動,特別把14種各世代從蒸汽到現在的電氣化火車全部聚集在扇庫,當天一早就吸引大批鐵道迷與民眾排隊等著進場拍攝難得一見的畫面。
升格國定古蹟的喜事背後

百年慶祝活動當天,行政院長蘇貞昌主持活動,致詞時提到蒸汽火車濃濃的煤油味,這是他搭火車從屏東北上念書的記憶,每次只要聞到煤油味,鄉愁就能稍稍緩解。而維修蒸汽火車的扇形車庫,在今年8月1日正式公告為國定古蹟,他強調,未來彰化高架化近400億元的預算,中央將負擔四分之三,不僅保存古蹟也持續協助彰化發展。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交通部長王國材則是都強調彰化高架化的推動以及未來將針對扇形車庫規劃「之字形」路線連接高架,讓扇形車庫可以「動態保存」,並擔任維修蒸汽火車的基地。

獲邀出席的半線鐵道文史工作室公關主任楊肇庭聽完這一連串致詞時,心裡卻是五味雜陳。他表示,27年前與一群關心鐵道文化資產的夥伴,看著嘉義扇形車庫被拆除,還特地跑到嘉義留下扇形車庫最後身影;擔心下一個就輪到彰化,捨不得扇形車庫與轉車台就這樣被拆除改建成新式車庫的他們,一起發起扇庫保存運動,終於彰化扇形車庫在2000年時被指定為縣定古蹟,成功為台灣鐵道史留下重要資產,如今又升格成為國定古蹟,應該是開心的事。

但魔鬼藏在細節裡。

當年保存扇庫的夥伴們發現,國定古蹟的範圍竟然大幅縮水,從整個彰化車站周邊軌道以及扇形車庫,縮小至僅剩扇形車庫與周圍四方形區域,面積8,225平方公尺,這比當年他們搶救下來的範圍縮小一半以上,古蹟範圍外的連接軌道未包含在內。

楊肇庭說,「蒸汽火車沒有加煤、加水的設施,只剩扇形車庫,這樣是半死不活,很難去呈現與講述當年火車怎麼運行,因為扇形車庫就是因應蒸汽火車而誕生的設計,只保存建築本體而沒有附屬設施,這是完全失去靈魂的作法。」他身為27年前一起奮戰保存扇形車庫的老將,必須再次站出來呼籲政府正視此事。

見證鐵路動力發展歷程,扇庫的靈魂:煤水台、油庫、檢修庫
彰化扇形車庫位於彰化車站北端,根據國定古蹟公告的資料,日治時期山線的坡度陡、彎度大產生滯貨問題,因此規劃沿著海岸線新闢一條軌道,也就是現在的海線,並在山海線兩端的新竹以及彰化設置機關庫
日式稱呼蒸汽火車為機關車,故稱為機關庫;又因為輻射狀軌道宛如摺扇打開的樣貌,而被稱為扇形車庫。
,讓蒸汽火車可以在兩端點補給煤與水兩種蒸汽火車運轉的重要元素。

因此在1922年海線開通時,彰化扇形車庫也同時啟用,今年正是啟用100年。楊肇庭指出,扇形車庫前的轉車台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火車從基隆開到彰化,要回頭北上,就必須先進入扇形車庫的轉車台180度迴轉;或許現在很難想像,以前的蒸汽火車不能像現在的電車一樣前後都可以跑,因此掉頭轉向也是扇形車庫重要工作之一。

「迴轉後,順著軌道停靠在煤水台,當時煤都是伙夫用扁擔挑上煤水台,堆得像座小山,再用鐵鏟將煤鏟入蒸汽火車後方的煤車中,煤水台前方則是『水鶴
長得很像鶴嘴的水龍頭,可以短時間大量補水。
』,能趕緊補充蒸汽火車在運行中必要的水,完成後才到彰化車站月台載客。」楊肇庭說。在煤水台旁還會堆一些沙子,這也是蒸汽火車的重要補給品之一,萬一上坡太陡可以撒沙增加鋼輪與軌道的摩擦力,因此煤水台是補給蒸汽火車的重要設施。
Fill 1
煤水台是鐵路軌道旁架高的平台,便於替蒸汽火車補給煤水燃料,是見證台灣軌道運輸發展過程的建築。(攝影/黃世澤)
煤水台是鐵路軌道旁架高的平台,便於替蒸汽火車補給煤水燃料,是見證台灣軌道運輸發展過程的建築。(攝影/黃世澤)

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會長劉宥緯指出,這是當年搶救扇形車庫的人,如今這麼堅持煤水台要保存的原因。因為這是蒸汽火車補充燃料不可或缺的設施,之後動力改為柴油,油庫因應而生,機車頭也是從這邊補充柴油,檢修庫則是電力機車重要的設施,方便台鐵員工進行機車的檢查與保養。

27年前一起力主保存扇形車庫的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洪致文分析,扇形車庫附屬的煤水台、油庫與檢修庫分別代表軌道運輸從蒸汽、柴油到柴電動力的過程,國定古蹟沒有涵蓋這3個設施,將會大大減損扇形車庫的文資價值;而且未來動態展示,規劃機車頭從扇形車庫出庫後,經過轉車台進入正線軌道前,就可以演示補給燃料的過程,雖然現在很多工作已經可以用大型機具取代,但恢復過去的工序是扇形車庫動態保存很重要的元素。

洪致文強調,發現國定古蹟面積大幅縮水後,主動與台鐵溝通,希望能由台鐵主動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出變更古蹟,但很遺憾得到否定的答案,以納入古蹟維護很麻煩、未來可能作為高架化施工用地等理由拒絕。

而同樣是台灣鐵路發展重要文化資產的台北機廠,全區都公告為國定古蹟,目前由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進行全區修復。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描述,日常的維護不需要提報文資審議,但如果是大規模的修復或軌道調整,就要先調查並論述紋理,合乎文資精神後,經過文資審議通過,就可以進行大幅度地翻修,重點是修復前對於文資有脈絡的論述與調查。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舉例,目前正針對台北機廠最南端的斷軌部分申請文資審議,由於牽涉到調整線型以及未來車輛行駛的安全考慮,事前就做研究調查,以符合文資精神的方式維修,等待文資審議通過後就可以把軌道接上並在台北機廠與市民大道五段14巷設置平交道,這些都可以做,只要按文資程序並不複雜。

Fill 1
台北機廠因台北市政府開發松菸新舖道路而切斷園區南端的軌道。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需經過文資審議才有機會重新把軌道接上。(攝影/黃世澤)
台北機廠因台北市政府開發松菸新舖道路而切斷園區南端的軌道。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需經過文資審議才有機會重新把軌道接上。(攝影/黃世澤)
無視專家建議,彰縣府為開發切除重要附屬設施

自從2000年彰化縣政府將扇形車庫認定為縣定古蹟後,因為前一年的921大地震造成結構損壞,遂進行扇形車庫的結構修復,並後續委託建築師徐裕健進行「彰化縣縣定古蹟扇形車庫再利用計畫」研究案。這份2007年完成的報告,當時就針對縣定古蹟的範圍進行文資分析,並具體建議,保存扇形車庫、轉車台、水櫃塔以及煤水台,比目前的國定古蹟範圍再往南延伸。

該報告中以日本京都梅小路鐵道博物館為例,該館擁有一座扇形車庫,且周邊有腹地可以設置民眾參觀的附屬設施,因此建議扇形車庫長期也要以鐵道博物館的目標邁進,劃設的古蹟範圍必須包含扇形車庫本體之外,其餘的周邊區域也要納入,甚至包含扇形車庫西側的公園預定地,才有足夠的展示空間,提升遊憩價值。

可是2007年彰化縣文化局委託的這份報告完成後,彰化縣政府並沒有採用上述報告建議,並開始推動鐵路高架化計畫。2020年彰化縣政府公告的「彰化扇形車庫」定著土地範圍面積與地號已經大幅縮小,並廢止2000年公告的縣定古蹟範圍,當時參與保存運動的在地文史工作者都沒有被諮詢。楊肇庭直言,彰化縣政府意圖很明顯,縮小古蹟範圍才能騰出車站開發面積,半線鐵道文史工作室不反對開發,但不認同毫無文資概念地將煤水台等附屬設施切除。

洪致文進一步說明,報告中的建議也是關心鐵道文資的專家學者們所認知的共識,必須把油庫、煤水台這些重要的附屬設施一起保留,讓參觀民眾可以認識軌道運行的動力演進歷程,但目前彰化高架化的可行性研究中,扇形車庫的南邊將興建文創大樓,東邊則是高架後的軌道,扇形車庫被夾在中間,嚴重破壞古蹟風貌。

鐵道高架後,扇形車庫如何動態保存?
Fill 1
扇形車庫百年典禮上不少官員都提到高架化,並將採用「之字形」路線,維持扇形車庫的動態保存。圖為台鐵局長杜微說明計畫內容。(攝影/黃世澤)
扇形車庫百年典禮上不少官員都提到高架化,並將採用「之字形」路線,維持扇形車庫的動態保存。圖為台鐵局長杜微說明計畫內容。(攝影/黃世澤)

扇形車庫百年慶祝的會場上,所有官員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彰化市鐵路高架化,這個近400億元的重大建設。根據今年初通過的「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可行性研究」,高架化後,將從扇形車庫北邊興建一條1公里長的平面軌道,再經過轉轍器倒退爬升至高架彰化車站,也就是扇形車庫百年典禮上交通部長王國材所說的「之字形」路線,維持扇形車庫的動態保存。

鐵道專家洪致文指出,從彰化鐵路高架化計畫提出後,就一直與交通部以及台鐵溝通,讓扇形車庫維持動態保存,以「活的古蹟」維護,時任台鐵局副局長何獻霖就提出維持一條從扇形車庫到彰化車站的平面軌道,幾百公尺距離可以讓修復後的蒸汽火車試車,假日時也能當作觀光路線,讓民眾可以從彰化車站轉乘蒸汽火車至扇形車庫,並保留彰化車站南側至花壇機廠的軌道路線,只有特殊調度車輛往返扇形車庫與花壇時才使用。可惜這個構想沒有成真。專家分析,估計是因為此構想會破壞整體高架後的開發面積,所以變更為現在的之字形路線方案。

而所謂的之字形路線,洪致文認為,千分之25的坡度太陡,修復後的蒸汽火車恐怕很難克服這麼陡的陂,如果還要加上機車頭在蒸汽火車後面推,那應用的難度高,擔心未來之字形路線成為雞肋,只有動態保存的名,卻沒有實質的作用,並衝擊扇形車庫的維修與保養功能。

Fill 1
台北機廠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後,希望未來是一座「活動的博物館」。(攝影/黃世澤)
台北機廠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後,希望未來是一座「活動的博物館」。(攝影/黃世澤)

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理事長、高雄打狗鐵道博物館館長古庭維認為,官員們都說要動態保存,但實際未來要由誰來做?以及使用的路線怎麼設計?都沒有具體答案。過去發生過太多案例,當這些問題都沒談清楚,工程進行後,所有事情都變了樣,台北機廠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高鐵從台北機廠與台鐵地下化軌道之間穿過時,台北機廠斷軌成定局,幾年時間內就完全荒廢,末端還被台北市政府開條馬路直接穿越切斷軌道,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後,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得花好幾年時間逐漸恢復往日容貌,目前得經過多方協調才有望把斷軌接回來。

古庭維強調,台鐵有太多這樣的例子,目前扇形車庫的動態保存也只是紙上談兵,實際上需要多少人力維持、未來管理單位為何,以及與彰化高架的路線如何連接都沒有具體答案,尤其當高架化後,彰化機務段搬遷到更遠的花壇,扇形車庫的動態保存恐怕名存實亡。民間文史工作者很關注如何避免重蹈覆徹,但卻沒有獲得政府重視。

見證白恐歷史的華山月台,也面臨保存爭議

無獨有偶,台北華山大草原旁目前僅存的華山車站月台也面臨被拆除、抹去歷史記憶的命運──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中,被送到綠島的第一批政治犯,就是在這個月台上車,如今司法院計劃要在這邊興建高等法院與台北地方法院的辦公大樓,12月21日暗坑文化工作室與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等文史團體發起搶救行動。

參與行動的古庭維指出,華山站在台北鐵路地下化以前是全台灣最大的貨運站,其中貨運月台是台灣現存唯一的「櫛形」月台,分成5段,每段長40公尺,可以讓不同的貨車停靠月台搬運貨物,以提高工作效率;地下化後,華山貨運站幾乎已經拆除殆盡,年輕一輩可能都不知道這片大草原以前的歷史。

Fill 1
華山貨運站月台是台灣唯一的「櫛形」月台,分成5段,每段長40公尺,可以讓不同的貨車分別停靠月台搬運貨物。(攝影/黃世澤)
華山貨運站月台是台灣唯一的「櫛形」月台,分成5段,每段長40公尺,可以讓不同的貨車分別停靠月台搬運貨物。(攝影/黃世澤)

古庭維呼籲司法院重新評估司法園區的規畫,尋找可行的方案以兩全其美,讓有歷史意義的櫛形月台得以保存。他認為,這個事件只是過去20多年來搶救台灣鐵道文資的縮影,從扇形車庫、台北機廠與台南、新竹、台中、嘉義等火車站的保存,每一件都是面臨拆除命運後才驚險保留下來。

楊肇庭找出當年搶救扇形車庫的泛黃剪報,上頭時任台鐵局的官員甚至還說,鐵道迷想要轉車台,我們可以在別的地方幫你們蓋一個新的,扇形車庫一定要拆掉才能讓新式電車有車庫可以使用,當時的縣長阮剛猛甚至還說要異地重建。楊肇庭如今看來覺得幸好當年有從怪手下搶救成功。

劉宥緯強調,當年保存扇形車庫時,沒人看好這建築的文資價值,但現在卻是每個週末人潮聚集處,每次只要有重要活動,台鐵局也都當做宣傳亮點,而這些文資拆掉就沒了。如果未來國家鐵道博物館正式成立,劉宥緯認為,或許讓其接手成立分館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之一。

面對民間呼籲,文資局:將再評估是否擴大古蹟範圍
Fill 1
扇形車庫每個週末都吸引不少民眾參觀,百年慶時蒸汽車頭實際在轉盤上運轉更吸引大批人潮,凸顯鐵道動態保存的觀光價值。(攝影/黃世澤)
扇形車庫每個週末都吸引不少民眾參觀,百年慶時蒸汽車頭實際在轉盤上運轉更吸引大批人潮,凸顯鐵道動態保存的觀光價值。(攝影/黃世澤)

針對民間文史工作者與學者呼籲保存扇形車庫的「煤水台、油庫與檢車台」等附屬設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具體回應表示,針對文史工作者在意扇形車庫的煤水台、油庫等工業化附屬設施是否納入國定古蹟範圍,將會再邀集專家學者、彰化扇形車庫管理單位、彰化縣政府討論,確認是否將「檢車台、煤水台與油庫」納入國定古蹟範圍,或以文化景觀方式全區登錄處理。

洪致文補充,過去保存鐵道的倡議都被視為「鐵道迷的嗜好」,但其他國家的鐵道博物館都驗證,鐵道動態保存是具有觀光價值的,像是由西日本旅客鐵道株式會社(JR西日本)負責營運的京都梅小路鐵道博物館,是很多人旅遊必去景點;澳洲新南威爾斯的鐵道博物館(NSW Rail Museum)則是成立管理基金會,跳脫公營架構,專責博物館維護與營運,做得有聲有色。扇形車庫搶救至今已27年,每週末吸引大批人潮,但活的博物館比不會動的標本吸引人,在保存之外,能不能有足夠的腹地與設施可以動態展示扇形車庫?台灣距離這一步還有一段路要努力。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