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劉克襄/最後的台中火車站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台中老火車站營運的最後幾日,有人滿懷感傷為它唱歌,也有人舉行感謝儀式。只是這些好像都不夠,再怎麼回顧總覺得,我們對這座百年車站的認識,或許這時才開始。

它當然是棟典雅的歐式建築,帶著華美而富麗堂皇的樣式。但看久了,真的有一種古樸的風味,透過百年的生活浸潤,還有無數旅人的來去,才慢慢孕育出今日的好樣。尤其是,旁邊那座現代建築恢宏的轉運站逐漸完成時,更加鮮明地形成遙映。

直白地說,台中火車站帶給我們的,不只是一棟日治時期建築美學的夢幻實例,或者是生活交通要站的記憶。它矗立在那兒,絕對還有好幾種提示。

其一,擁有文化質地的城市,不必然非得追求大樓和高塔的地標,而應以維護過往的生活風物為傲。懷有這樣的前瞻,台中火車站保留了下來,未來將做為鐵道博物館,才能展現其存在的價值。

它的雍容座落,也是到了現今,我們才有足夠時間清楚確認,這是台灣最美麗的剪影之一。那是我們以後再怎麼模仿,都永遠學不來的建築美學。

次則,經過戰亂和都市交通整建,它的完整是美好的精神指標,隱隱寓意了大城的繁榮和穩定。

Fill 1
台中火車站、曾義欽
台中火車站列車上的乘客。(攝影/曾義欽)

921時我從遠方趕回台中,911時我準備離開家鄉,那時都懷著鬱卒的心情,不知世界何去何從,或者對生命動搖。但等候火車時,看到它的矗立,以歷史光榮之姿,繼續在愈來愈快速的時代,靜寂而莊嚴地坐落著,就覺得世界充滿希望,繼續朝美好的方向前行。我們可以在挫敗中,找到合理的正當理由。一棟美好的建築,總是給我們這樣強大的信心。

再綜觀之,我們會不捨,更因為它一直在營運,從未歇止。每個時代都有不同類型的火車,停靠它的懷抱,然後再徐徐出發。如是一座城市的停停動動,彷彿世界還有一顆緩慢的心,這個世界仍跟我們緊緊站在一起。

因為這樣的火車站,這幾年搬回台中,我喜歡騎單車穿過街道,隨便停靠,或者利用後來的ibike,在火車站前下車,愉快地走進去搭乘區間車,轉乘到遠方。雖說老城區沒落多年,但這種生活底蘊比什麼都醇厚。

如今隨著鐵道高架化,這一個緩慢的城市應該會加快腳步。現在它像老時鐘般走到了終點,不會再有人去上緊發條。月台商店的油飯應該會消失,工作一甲子的擦鞋匠也要退休,擁有寬敞攤位的大誌雜誌更不會再設點,恐怕連吟歌的街頭藝人都無法到新車站賣唱。這些充滿人情風土之美事,或許都要隨老車站遠揚。

日後,我可能會花更多時間,在別的小站轉乘高鐵。未來的台中車站,應該很難和自己的旅行記憶連結。更無奈的,或許是思念的轉變,我們從此忘記車站的風味,縱使它還在那兒。火車不來,它不再是一個走向世界的平台,而是像空蕩的甲蟲硬殼,缺少跟遠方結合的生命。

但因為活絡過,因為有這些和那些榮光和意義,我們可以驕傲地跟下一代細細分享。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