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5週年。成立4年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即將解編前夕,拋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的藍圖;立法院也於近日要求主管機關文化部提出具體轉型規劃,讓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再度受到矚目。
其實,中正紀念堂近年已同時存在兩種不同歷史詮釋的導覽:館方主辦的文資及文史導覽,以及永和社區大學主辦的「歷史小旅行」。我們跟著這兩組年紀、經驗、史觀都相去甚遠的導覽志工不同腳步,感受轉型正義課題對於導覽志工們的影響與衝擊,並且看見時代變遷對於中正紀念堂已經造成的改變。
「北閥統一偉不偉大?⋯⋯犧牲三千萬全國軍民同胞,換得台灣回到祖國懷抱,不成為日本亡國奴,偉不偉大?」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手拿麥克風在台上激情喊話,台下數百名統派支持者揮動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不停地大聲回應「偉大!偉大!」
整場活動相當熱鬧,台下許多人穿著軍服整隊唱軍歌,台上有唱歌、表演,更有兩人穿著長袍馬褂和西裝,扮演起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一搭一唱,逗得台下笑聲連連。「他們要我走路,要我中正紀念堂搬家,氣得我從那邊(指紀念堂銅像大廳)都走過來了,不像話!」扮演蔣介石的人說。
自由廣場牌樓前,「三民主義萬歲!中華民國萬歲!」不絕於耳,群眾繞行紀念堂一圈後,更向中正紀念堂內的蔣介石銅像行三鞠躬禮。同一時間,獨派團體「台灣國」也來到現場,表示要和張亞中公開辯論二二八事件,卻遠遠就遭到上百名警察人牆包圍跟舉牌制止,以避免雙方發生衝突。
佔地25公頃、位於台北市精華地帶的中正紀念堂,在清朝、日本、國民黨政權統治時一直都是軍事兵營,還差一點規劃成為首都高級商業中心,直到前總統蔣中正過世後,才成為中正紀念堂。如今,中正紀念堂是疫情前每年有600萬人次遊客造訪的台灣十大國際觀光景點,是各種社會運動集結的場域,也是不同政治光譜匯聚交鋒的場所,堂內全國最大的蔣中正銅像,更是每當談及轉型正義時政黨攻防和輿論爭議的焦點。
雖然因疫情影響,中正紀念堂內的銅像區已不復以往,擠滿人山人海參觀儀隊的國外觀光客,資深導覽志工李軻還是盡責地向我們介紹著:「這裡就是4樓的蔣中正先生銅像大廳,各位貴賓可以抬頭看,頭頂上這個用檜木雕飾的就是『藻井』,特別要說明,上面這個是國徽不是黨徽⋯⋯」舉凡蔣介石的家庭、北伐歷史或是紀念堂的各種細節,都一一娓娓道來。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下稱管理處)目前共有200多名志工,他們可說身處轉型正義對此空間衝擊的第一線。
志工們有很大同質性,平均年齡偏高是其一,今年58歲的李軻已是男性志工裡面最年輕的一位。除此之外,政治立場也多跟李軻一樣支持國民黨,對蔣中正抱有相當的尊敬與好感,對於拆除銅像的議題相當敏感。
撇開威權或是民主,若從個人經驗出發,很多比李軻年長的志工同伴,對於蔣中正遭受的各種指控非常不能接受,否定了蔣家政權就好像一併否定了他們的人生:
「人的青春時光都在這一段(兩蔣時期),突然有人說那一文不值,不只是對蔣中正,那我那一段算什麼?什麼都不是嗎?」
為避免族群衝突,時任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在2017年宣布,中正紀念堂往後每年的2月28日都休館一日,但當年的二二八,自由台灣黨主席蔡丁貴仍率眾前往中正紀念堂抗議,並和統派團體發生衝突。
點進中正紀念堂官網,其實可以看到兩種導覽。一個是管理處主辦的文資及文史導覽,另一個則是永和社區大學主辦的「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下稱小旅行)」。兩者光是在路線上就有不同,前者只在堂體內做導覽,開頭以模型介紹園區;後者則從自由廣場牌樓開始,從戶外走到堂內導覽。
更大的不同是,兩種導覽對於紀念堂空間意涵的詮釋。
「有人知道國家戲劇院、音樂廳跟中正紀念堂還有什麼關係嗎?如果想像兩廳院的牆壁是透明的,其實觀眾席看過去的方向就是面對著銅像⋯⋯」
之前曾在NGO工作的蕾蕾,現在是全職家庭主婦,成為導覽員的歷程相當辛苦。蕾蕾本身就對歷史議題相當關注,偶爾和老公難得的兩人相處時光,也是安排去聽二二八事件的講座。2019年,她偶然得知新北市永和社大有開設中正紀念堂導覽課程,立刻報了名,「不只是自己上課,想到之後還可以導覽,讓更多人知道(相關歷史),就更加吸引我。」然而對家住苗栗頭份的蕾蕾而言,固定北上上課相當不容易,只好常常把桃園娘家當成中途基地,南北奔波一年後,才開始正式在中正紀念堂導覽。
作為三個孩子的媽媽,蕾蕾特別注意小孩如何看待威權象徵。像是小孩如果問硬幣上的人頭是誰,她會反問「那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能被放在錢幣上?」並試圖比較其他國家錢幣上的人物。另外有次在銅像大廳導覽時,小孩無法理解儀隊跟銅像之間的關係,拉著大人問:「銅像又不會逃走,為什麼還要派衛兵看(守)他?」她也會向小孩費心說明。
在同一個中正紀念堂場域,管理處和永和社大兩種導覽系統卻引導出不同的史觀。小旅行的重要推手、台北藝術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林瓊華觀察到,管理處志工群體相當封閉,成員都是一個拉一個進去,意識形態也很單一。想要改變對威權空間的論述,是她推動小旅行導覽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則要從她還在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任職時講起。
2018年5月,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下稱促轉會)掛牌成立,林瓊華是其中一位研究員,負責研究統計全台還有多少蔣中正銅像、中正路等威權象徵及其處理方式。半年後,促轉會公布進度報告,並表示已行文中央銀行了解國幣去威權化的成本,蔡英文總統對此則回應,更改錢幣並不是總統或是促轉會說了算。後來改國幣一事就沒有再被提起。
林瓊華灰心地說,蔡英文的回應不但是在打臉促轉會,也代表政府不是有心推動轉型正義。辭職離開促轉會後,她想,既然不能在體制內從上而下落實轉型正義,那就從下而上,「應該要回到公民社會,一人帶一人(推動轉型正義)」,因此決定跟永和社大合作推動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
然而,從公民社會著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林瓊華說,很多社大老學員質疑,校方開課是要替民進黨培養投票部隊;還有次上課時突然遇到一群身穿國旗裝的藍天行動聯盟成員鬧場,在教室外叫囂著「偽二二八歷史!」,當天一位上台報告的高中生學員最後這麼下註解:「我們今天要討論『生活中威權』,沒想到威權(遺緒)就這樣闖進我們生活中。」
中正紀念堂未來要如何轉型,有很多想像。有人提議可結合現有戲劇院和音樂廳變成藝文特區,立法院也有提案主張做為國會遷建地點。
林瓊華提出的方案是「國際威權政治研究中心暨博物館」。她認為,若用人權館的概念,「代表歷史那一頁已經翻過去了,」但威權還沒有結束,必須注視跟研究它,同時博物館也能提供公民教育。
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促轉會兼任委員彭仁郁指出,若不正視、重新賦予中正紀念堂的空間意義,一般人都會下意識地去反對轉型,這就是威權遺緒造成的集體恐懼。
永社副祕書長洪崇晏也強調,「如果威權是無法根除的傳染病,大家都要打疫苗(指記得威權歷史與影響),防堵方式愈久愈好。」他建議,可以仿效拆除柏林圍牆,讓民眾把紀念堂外牆的碎片帶回,讓社會永遠記得這段歷史。
促轉會則在去年9月拋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規畫方案,將以改造威權空間、重構紀念敘事兩大轉型原則,移除大廳銅像、改造堂體以及破除園區崇拜軸線。方案出爐後,再度引發正反輿論,政治受難團體支持應依法儘速拆除威權象徵;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批評這是民進黨的「文化台獨」;蔣家後代、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認為是轉移焦點跟製造社會對立;而主管機關文化部部長李永得表示,此方案仍待行政院討論。
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中正紀念堂的銅像爭議幾十年,政府應該要壓定期程儘早處理。促轉會已邀請4組知名的建築設計團隊,提出對整體園區具體的設計,預計3、4月間向外界報告視覺化的方案。她特別強調,並不是要從這些方案中選擇一案定案,而是要提出溝通跟討論的可能,「從用途到本質都不會去政治化,但嘗試要讓大家讀到訊息,」最後園區該怎麼轉型,還是要看社會共識。
民進黨在2016年重新執政後,隔年開始處理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時任文化部長鄭麗君啟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社會討論計畫」,除了找專家組成轉型諮詢推動小組外,更委託「沃草」在全台進行相當多場審議式民主公民討論的願景工作坊。據了解,願景工作坊雖讓文化部成功催生出《組織法》修法草案,調整原本管理處以紀念先總統蔣公為任務的條文,然而草案送進行政院後,卻因為紀念堂轉型事涉敏感,未得到府院高層支持,5年過去了,行政院迄今尚未提出修法版本。
鄭麗君卸任後,文化部對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顯得相對消極,繼任部長李永得公開表示,中正紀念堂轉型規劃仍需共識,並非現階段任務。若上網搜尋文化部當年的願景工作坊會議紀錄,會發現因未進行網頁維護而無法連結。
不過,在今年二二八前夕,轉型議題又浮出檯面。立法院臨時會今年1月做成決議,要求文化部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提出書面報告。《報導者》2月中向文化部提出邀訪,文化部表示,部長必須要等到3月過後才能回應此議題。
根據促轉會統計,全台灣共有兩蔣塑像及遺像971個、命名空間582處,總計1,553處威權空間象徵,平均每一縣市有70處公共空間仍存在兩蔣威權象徵,最大的威權象徵就是中正紀念堂。有這麼多威權象徵空間,卻僅有27%為已完成或同意處置,剩下73%則為不處置或不協商。台灣已解嚴35年,為何去除威權空間進度如此緩慢?
林瓊華指出,因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並未賦予實質權力,促轉會在威權象徵處理上只能做調查跟建議,「若有促轉會在那邊擔責任,(促轉會)又沒有權,(其他部會)就可以愛做不做,」所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一定要大幅修正。
2018年成立的促轉會只是兩年任務型機關,至今已經報請行政院延任兩次,運作4年後,即將在今年5月結束任務。解編後,轉型正義工作如何延續、中正紀念堂轉型都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直接丟出來(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就是強迫(不同族群接受),」陳嘉銘強調,在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之前,社會仍需要先進行跨族群、跨政黨的對話。他也認為,蔣萬安若參選台北市長會是個談轉型正義的好時機,讓長期在威權處理議題上缺席的國民黨能一起進來跟社會對話。
至於轉型正義是否需要常設組織?陳嘉銘認為,專責推動轉型正義的組織應常設在行政院下,才有動能要求各部會持續配合,而不是像現在設一個外部的獨立單位。至於促轉會的有無,何者比較能推進轉型正義?他認為還是回歸到主事者、也就是總統的決心。
這兩年因為疫情影響,中正紀念堂少了海外觀光客,銅像大廳常常空無一人,只剩下兩位站崗的三軍儀隊對望。國內觀光客來到中正紀念堂,多半不會進到常設展廳或銅像大廳,而是買票參觀一樓的藝術特展。 同樣的現象,兩種導覽志工也有不同解讀。林瓊華認為,這樣也可詮釋成「藝術替威權洗白」。而在李軻眼裡,銅像和展覽則可以繼續並存,他對於銅像去留或園區轉型沒有太多想法,「它(指銅像)沒礙到誰,已經沒有太多威權⋯⋯世代慢慢凋零,或許以後爭議就沒有了。」
不過,堂內特展也在持續改變中。展期到今年2月初的三樓特展「蔣中正總統與台灣」直接呈現出不同於常設展的史觀,部分展區也呈現多份蔣中正批改政治犯刑期的判決書。對於特展內容,李軻直白地說,「我不想看,第一個刺眼,第二個難過。」若要他改變平常的導覽說法,他也想過可能性。「要我改弦易徹,我也可以講(加入多元史觀的導覽),但我很不自在,講這個要幹什麼?」
時代終究改變,如李軻所說,這群資深志工所屬的年代和價值觀也會慢慢凋零。今年是李軻擔任中正紀念堂志工的第七年,志工還會做到何時,他心中似乎有了答案,「這裡以後會變成反省威權民主紀念館嗎?到時候也要閉館整修吧,等我不知道要講什麼的時候,可能就走了吧!」李軻無奈地笑著。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