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媳婦的魚露家鄉菜、泰國媽媽的台式菜頭湯

離鄉千里的她們,除夕年夜飯的「家之味」
多年來,新住民被期許融入「台灣媳婦」的角色。春節這個團圓節日,她們的娘家在遠方,在她們的心中,會如何詮釋「家」的味道?(攝影/蔡昕翰)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今天是除夕夜,你也在兼程返鄉,趕赴年夜飯的路上嗎?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對異鄉遊子而言或許有些五味雜陳;在來自遠方的新住民心中,或許也別有一番滋味。她們遠道而來,成為妻子、母親與媳婦,將「女兒」這個身分留在遙遠娘家。然而不見得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會過農曆年,面對繁瑣習俗,新住民消化文化衝擊同時,往往還被期許融入「台灣媳婦」角色,傳承祭祀、習俗,以及台灣年菜。

年復一年,有新住民完整復刻道地台式年味,有人將家鄉菜端上年夜飯桌。有家庭開始商量一年在台灣過年,另一年回娘家過年,讓新住民的「初二回娘家」成為可能。而新二代又會如何看待母親的角色?我們邀請新住民與新二代引路,帶我們認識不同文化裡的新年,以及她們在年夜飯桌上詮釋的「家」之味。

Ⅰ.台中的越南媳婦:我們的農曆春節和台灣很像,卻也不一樣

「過了一個大年頭一天,我與我那蓮花兒妹妹去拜年⋯⋯」台中東協廣場二樓的東南亞超市擠滿週末採買人潮,越南語、印尼語和菲律賓他加祿語(Tagalog)人聲鼎沸,廣播卻傳來響亮的中文賀歲歌曲,預告即將來到的農曆新年。

東協廣場一樓,幾個越南人經營的小攤色彩繽紛,有大如便當盒的方形粽子,橘子、釋迦、香蕉堆成小山。這一天,台中非營利組織「1095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邀請來自北越的新住民范懿筑教大家做越南麵包,她一襲紅色奧黛
越南長襖,越南語為áo dài。
穿梭在攤販間,一面帶大家採買食材,一面補充應景的越南農曆年習俗:「越南人在過年會吃粽子,裡面的料是糯米,綠豆和豬肉。南部的粽子是長條圓筒狀,北部粽子是方形,方粽象徵土地,感謝大地給我們食物,期待來年豐收。吃粽子,代表對天地的重視。」
Fill 1
離鄉千里、除夕、年夜飯、家之味
農曆年前的越南文化體驗課,范懿筑(紅衣者)從採購食材開始帶學員製作越南法國麵包,也分享應景的越南春節的食物、習俗。(攝影/蔡昕翰)
越南曾受中國統治長達千年,受其文化影響,農曆新年在越南是最盛大的節日。移民到印尼
含括數百個民族的印尼,曆法涉及西曆、伊斯蘭曆、佛曆、中國農曆以及峇里島曆法。印尼華人的春節同樣為農曆初一,並從2003年起,成為印尼的國家公共假日。
泰國
泰國新年是每年4月的潑水節,水象徵祝福,人們互相潑水,收集一整年的好運。對泰國華人而言,農曆春節是重要傳統節日,2021年,泰國內閣會議決議將春節列為特別法定假日。
菲律賓
受西方國家殖民影響,天主教國家菲律賓的新年就是元旦,多數菲律賓人慶祝耶誕、新年假期,不過農曆春節在菲律賓也是國定假日。
等東南亞國家的華人移民,也仍維持慶祝農曆年的傳統。同一個春節,在不同地域開展出不同面貌,光是「吃」,越南的春節食物,就有著與台灣不同的特色與意涵。
「在越南,我們習慣親自下廚準備年菜,」范懿筑說,越南春節前,全家人會一起採辦食材、年貨,大約農曆26、27日開始包粽子。生春捲、炸春捲、越式酸辣湯是常見年菜,外觀像迷你大蒜,切開如洋蔥般一層一層的「蕎頭
是「薤」這種蔬菜的鱗莖部,口感脆、微帶辛辣。
」,醃漬後酸甜微辣,適合搭配粽子一起吃,亦常出現在越南年夜飯桌。

越南幅員遼闊,北、中、南越的年菜有些許不同。例如南越會吃苦瓜鑲肉熬煮的湯,因為苦瓜的發音雷同「苦過」,喝了這鍋湯,象徵這一年的辛苦已經過去,來年就不這麼苦。北越的苦瓜發音與南越不同,因此就沒有這款從諧音衍伸的湯品。

如同台灣人以「菜頭」象徵好彩頭,「鳳梨」代表「旺來」,越南人的春節供桌上必定有五種水果組合的水果拼盤,名喚「五果盤」,當中有不少諧音講究。南部五果盤常見的果物,包括無花果、椰子、芒果,無花果的諧音「豐足」,椰子的諧音為「剛好」,芒果諧音「花費」,組合起來就是「這一年的花費剛好,不要花太多錢」的意思。北部五果盤常見的柑橘,則有幸運、吉利意涵。

越南人的春節習俗和台灣有哪些不同?

除了吃,越南人在祭儀、拜年、走春習俗上都有不少與台灣相異之處,范懿筑舉例:

1.送灶神

台灣習俗會在農曆12月24日「送神」,將常駐百姓家,考察人間善惡的灶神送回天庭,稟告這家人的所作所為。為求灶神美言,人們以甜滋滋的糖果、湯圓作為送神供品。而在越南,送灶神的日子是農曆12月23日,除了肉類、水果供品,還要準備一條活鯉魚。范懿筑說明,這是因為在越南傳說裡,灶神會騎著鯉魚回到天上,因此要為灶神準備「交通工具」,祭拜後再把鯉魚放生。

2.採祿

除夕那天,越南跟台灣一樣,會吃完年夜飯後守歲,並在午夜12點後去廟裡拜拜,路上摘一根有綠葉的樹枝回家插在神明廳,這叫「採祿」,代表新年的財運與福氣。

3.衝年喜

新年第一位訪客攸關這家人今年的運勢好壞,因此家家戶戶都會事先請託個性溫厚、有福氣的人來「衝年喜」,有些家庭還會講究生肖,相剋、相衝者不宜來訪,因此在新年拜訪越南人時,最好先確認對方有哪些在意的規矩。

4.初三向老師拜年

台灣的春節,大年初三有「老鼠娶親」習俗,初二晚上就會早早就寢,「初三睏甲飽(睡到飽)」。這源自早期農業社會為避免打擾老鼠喜事,以期來年減少鼠害的思維。越南文化注重尊師重道,學生會在初三相約,帶著禮盒、鮮花向老師拜年。

紅燒獅子頭到炸春捲,循序漸進將越南年菜端上桌
Fill 1
離鄉千里、除夕、年夜飯、家之味
范懿筑(左一)當年因台灣偶像劇勾起對中文、對台灣的好奇,如今她在越南文化體驗課中,以美食作為認識越南的敲門磚。(攝影/蔡昕翰)

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范懿筑來自越南北部的太平省,學生時期愛看台劇,《命中注定我愛你》《王子變青蛙》《流星花園》等浪漫偶像劇勾起她對中文的興趣,加上想學比較不一樣、有不同發展機會的語言,因此未選擇主流的英語,而是中文系。大二打工時,她認識派駐越南的先生,畢業後來到台灣,成為台中太平區的媳婦;目前來台10年,有兩個就讀小三、小一的孩子。婆家為她算命另取中文名「范懿筑」,但仍習慣就著她的越南本名「花」,稱她「阿花」。

她回憶,剛來台灣頭幾年,由於還在適應,婆婆在過年煮什麼,她就吃什麼,也漸漸學會婆婆拿手的紅燒獅子頭、客家小炒。

「後來過年的時候還是會想念家鄉菜,我就跟婆婆說,我們今年拜拜的時候,可以加幾樣越南菜嗎?她說OK,我就開始煮。」
Fill 1
離鄉千里、除夕、年夜飯、家之味
越式火腿、青辣椒、羅望子是越南菜常見材料,這幾年,范懿筑投入越南語和文化教學,也漸漸把越南年菜端上年夜飯桌。(攝影/蔡昕翰)

范懿筑會先準備大家比較能適應的口味,比如家鄉常吃水煮菜蘸魚露,考量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魚露的味道,她於是從炸春捲、水煮雞開始。「我們越南拜拜用的水煮雞只能選公雞,而且要整隻下去煮得非常漂亮。在越南,我們可以去市場買回一隻活公雞,殺雞、拔毛、烹煮都自己來,且小孩要一起學。台灣的菜市場不能殺活雞,所以我只能請老闆幫我留隻沒切過的公雞讓我帶回家煮。」烹調過程,她會請小孩、家人一起參與。

後來,她試著煮越南酸辣湯、排骨湯,家人都能接受。原本不愛魚露的婆婆,在范懿筑循序漸進的「推坑」下,現在反倒成為魚露愛好者,會請她幫忙買十來罐回家囤貨。「今年過年,我想做越南竹筍湯,再煎個香腸跟烏魚子,」飯桌、供桌上,台灣與越南口味並陳,祖先也能嘗鮮,「我婆婆會開玩笑說:『 阿花,妳拜拜的時候記得要跟公媽
kong-má,台灣台語,指祖先。
講,今年他們能吃到異國料理喔!』」
「我媳婦是老師!」做自己喜歡的事,用成果爭取家人認同
Fill 1
離鄉千里、除夕、年夜飯、家之味
擔任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的范懿筑,在越南法國麵包製作課中,藉機教導學員越南食物的單字。(攝影/蔡昕翰)

范懿筑目前是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在台中國中小進行母語文化與語言教學,每週30節課,自己的孩子也是班上學生。從家庭主婦到母語教師,她有段過渡期。記得初到台灣,她在家幫忙顧店,有客人聽到她的中文口音,轉頭用台語問她家人:「太太是買來的?多少錢?」其實她聽得懂,也因此感到不開心,「幸好這情況慢慢變少。」2016年,一位新住民協會理事長到店裡聊天,邀她到協會參加課程,「正好協會允許我們帶小孩上課,有人幫忙照顧,我覺得很方便,就報名許多課程。我原本滿內向,面對陌生人說話會發抖,透過課程走出來,接觸到很多人,變得有自信。」

她讀中文系時就有雙語教學的專長,也希望小孩能接觸越南文化,因此參與培訓教師人員課程,2019年開始教書。范懿筑的學生不只新二代,還包括不少台灣孩子,「有台灣家長在越南有事業,希望孩子能從小學越南語,累積競爭力;或自家工廠僱請越南移工,希望孩子具備與員工交流的能力。也遇過菲律賓、原住民家長,他們的孩子單純因為興趣,想多學幾種語言。」

多語能力已是趨勢,范懿筑卻觀察到,許多新住民姊妹其實不見得有機會教孩子母語。台灣社會在早期有種偏見,認為若讓孩子接觸新住民母語,恐會導致孩子的國語「說不標準」,范懿筑聽過類似的心聲。「有姊妹因公婆反對,只能偷偷教,有些則基於家庭經濟因素,長時間在外工作,無暇教孩子母語。這其實很可惜。」

雖然教學忙碌,只要有空檔,她仍樂於分享越南文化。就像這天的越南麵包製作課,從備料、認識越南飲食文化,逐步做出料理,品嘗美食之餘,再帶入越南語單字教學。為了走出來做自己喜歡的事,范懿筑花不少心思爭取家人認同。

「家人以前會對我每天拋拋走
pha-pha-tsáu,台灣台語,指四處亂跑。
有意見,現在我會分享活動照片給他們,他們看得出來,原來阿花真的是在推廣她母國文化,也被台灣人認可,就漸漸不再反對。」
「我婆婆看到我的成績,現在會跟別人說,(我媳婦)她是老師耶!」

說起台灣過年習俗,最讓新住民感慨的,大概就是「初二回娘家」。雖有新住民開始與兩邊家庭商量,採取一年在台灣過節、一年帶著先生與孩子,舉家回娘家過節的作法,但初二繼續待在婆家,接待回娘家的大姑、小姑與來走春的親戚,仍是眾多新住民的春節日常。

近幾年,范懿筑開始與家人溝通「初二回娘家」的可能,不過在長輩「全家一起過節」的期待下,目前還未達成共識。思念娘家的她,決定把母親接來台灣一起過節。

Ⅱ.台南的泰國華僑媽媽:做了33年台灣好媳婦,放不下祭祀「回娘家」
Fill 1
離鄉千里、除夕、年夜飯、家之味
有著桃園三結義彩繪的神明桌,是甘瑪芳(圖)、王秋雯這對母女家中客廳的主視覺。每日早晚、初一十五,甘瑪芳都依循公婆教給她的拜拜禮俗,去年(2023)女兒邀她回泰國過年,她也堅持拜完祖先、神明再返泰。(攝影/馬雨辰)

場景轉到台南,同樣為了回娘家,社工系畢業,目前在醫療業服務的新二代王秋雯,去年(2023)與泰國籍母親甘瑪芳相持不下。

泰國新年是每年4月的潑水節,台灣的農曆年,對多數泰國新住民、移工而言就是一段長假。不過甘瑪芳的阿公、阿媽是來自中國潮州的移民,因此對甘瑪芳而言,每年會有兩次過年,一次是潑水節,一次是農曆新年。

甘瑪芳目前在早餐店工作,王秋雯去年原打算年假一放就帶她回泰國。「結果我媽堅持要等初一之後,她把家裡的祭祀活動做完才願意離開台灣,」王秋雯最後妥協,為母親訂了初二返泰的機票。

63歲甘瑪芳出生在泰國北欖府的華僑大家庭,祖父母是潮州移民,她是家中長姊,有4個弟弟。幼時家中經濟狀況不佳,她一度為了照顧弟弟中斷學業。33年前,她經由嫁到台灣的姑姑認識先生,姑姑囑咐她,嫁到台灣,就要聽婆家的話,她把這句話謹記在心。夫家經濟同樣不優渥,她陸續在鑰匙廠、造船廠、紡織廠工作分擔家計,並承接家務雜項、習俗傳統、家族祭儀。婆婆晚年病倒,她成為主要照顧者;5年前先生罹癌,她照顧到最後一刻。

公婆還在的日子,甘瑪芳不曾在過年返鄉,得等到暑假才有機會帶女兒回泰。「我跟我媽說,現在阿公、阿媽、爸爸都不在了,妳沒必要再為這個家庭做那麼多事,就回泰國祭拜妳自己的長輩,跟家人好好團聚。台灣的祭祀,爸爸還有其他手足能拜。」王秋雯說。

在王秋雯心裡,母親現在更能兼顧台灣、泰國兩邊的家庭。她希望母親拋下束縛,不必再固守傳統「台灣媳婦」的角色跟觀念。母親無法認同,兩人提到這件事就吵架。「我還故意選在我姑婆也在的時候跟我媽講,因為有個長輩可以幫我說服她。姑婆認同我的看法,但我媽很不高興,說我講的都錯了。」

來台第一次過年又累又緊張,「現在都過去了、好命了」
Fill 1
離鄉千里、除夕、年夜飯、家之味
來台初始,甘瑪芳跟著公婆學習家事、烹飪,異鄉媳婦的辛苦,讓她常將淚水往肚裡吞,如今她認為已經熬過了、「好命」了。(攝影/馬雨辰)

走進甘瑪芳、王秋雯母女的家,電視正播著台語連續劇,客廳最顯眼的主視覺,是彩繪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供奉祖先牌位的神明桌。問起甘瑪芳堅持台灣祭祀傳統的原因,她給了簡單但很堅定的答案:「以前公婆、先生就是這樣做,現在他們不在了,我要負責。」再說,她答應過婆婆會傳承這些祭祀禮俗。

「要做啦!沒做就覺得怪怪的!」甘瑪芳強調。

除夕祭祖,是泰國華人在農曆年間的重要時刻,慎重祭拜祖先後,供桌上的祭品,會成為團圓飯桌上的佳餚。問起在泰國過年的時光,甘瑪芳表示已記不清細節,只依稀記得阿媽、爸媽會準備三牲與菜餚、果物,還有一道包裹豆皮油炸的芋頭捲,阿媽每年還會親手製作發粿、甜粿。團圓飯後發紅包,初一則去寺廟拜拜祈福。「過年期間不能掃地、洗衣服、要說好話,這幾點跟台灣是一樣的。」

還記得第一次在台灣過年的情景嗎?「婆婆做什麼,我就跟著做。會煮菜頭湯(蘿蔔湯)、炒一些菜,然後看我公公愛吃什麼。公公喜歡吃筊白筍,我也會炒油菜花,還要準備魚、芋頭、鹹粿、甜粿,還有蝦捲、炸丸子之類炸物。」

當時心情如何?「很緊張!我在泰國好命習慣了。」

Fill 1
怕我們採訪時餓著,甘瑪芳端出泰式家常料理,其中一道以泰式紅咖哩為基底烹調的豬肉、圓茄口感柔和,有濃厚的打拋葉香氣。碗裡的打拋葉,來自甘瑪芳的花盆,她在家中種植不少香茅、打拋葉、香蘭葉、檸檬葉等泰式料理常用的香草植物。(攝影/馬雨辰)
怕我們採訪時餓著,甘瑪芳端出泰式家常料理,其中一道以泰式紅咖哩為基底烹調的豬肉、圓茄口感柔和,有濃厚的打拋葉香氣。碗裡的打拋葉,來自甘瑪芳的花盆,她在家中種植不少香茅、打拋葉、香蘭葉、檸檬葉等泰式料理常用的香草植物。(攝影/馬雨辰)

放下學業照顧弟弟,能說自己「好命」嗎?「辛苦也有,但很多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在做。」甘瑪芳10多歲時,某次要煮飯給弟弟吃,不慎將熱湯翻在腿上,嚴重燙傷。爸爸心疼萬分,要她別再煮了,他下班準備就好。來到台灣,甘瑪芳從女兒成為媳婦、妻子、人母,跟著婆婆學做菜,默記繁瑣的習俗祭儀,台式年菜口味多年來如一日,她不曾提議把泰國食物端上年夜飯桌。街坊鄰居體惜她異鄉媳婦的辛苦,會教她一些民俗、拜拜事項;她東西煮多了,就會分給對方禮尚往來,「要好來好去嘛。」

甘瑪芳的母語是泰語,雖有一點潮州話底子,與台語仍無法完全互通。來台灣後,家人、同事都說台語,她邊對話邊學,再利用每晚陪公婆看鄉土劇時加強記憶。她的台語愈說愈流利,但工作太忙,無暇上識字班,中文的聽說讀寫都極為有限。

「有時很累很累,心裡都在流眼淚,可是不敢講。」說到這,甘瑪芳的眼裡泛起水氣,她抽面紙擦擦眼角:

「台灣是我自己選擇要來的,遇到委屈也不敢說要離開。但這些現在都過去了,現在都好命了。」
為什麼沒有泰語衛教?新住民子女的課題不只認同,還有父母親的長照醫療
Fill 1
離鄉千里、除夕、年夜飯、家之味
是台灣人,也是泰國人,流著台泰血脈的王秋雯,被雙邊的文化滋養著。(攝影/馬雨辰)

甘瑪芳來台的時間點,正是1990年代,來自東南亞、中國跨國婚姻大幅增加的時期,這批婚姻移民如今已至中、高齡,為年邁長輩送行後,開始邁向自己的晚年。若說新住民的普遍課題,是被要求融入台灣同時還能如何保有自我;新住民二代的課題之一,則是新住民長輩的長照。

甘瑪芳去年動白內障手術,無論是照護自身,或之前照護罹病的婆婆、丈夫,醫療院所都未主動提供泰語衛教資訊,面臨重大醫療決策時,她因語言障礙,幾乎得由王秋雯代為出面。

「爸爸癌末時,有次我媽半夜失眠,爬起來問我:『為什麼台灣沒有關於癌症衛教資訊的泰語書?我都不知道怎麼照顧妳爸。』我趕緊請泰國朋友寄相關的書來,」王秋雯說。
王秋雯認為,台灣的東南亞語衛教資訊,仍偏重關於「傳宗接代」的孕產與母嬰照護。對於長照衛教,或資訊有限,或不易在網路上搜尋,對新住民仍不夠友善,尤其是不熟悉上網的新住民長輩。她也開始擔心,母親未放棄泰國籍,迄今沒有台灣身分證
如果有華僑身分證明文件,華僑可不必放棄原有國籍。不過甘瑪芳未找到華僑身分證明,又不願放棄泰國籍、申請歸化,因此沒有台灣身分證。
,未來能如何使用台灣長照資源?這可能也是部分新住民子女面臨的照護難題。

另一個新二代的普遍課題,關乎個人身分及國族認同。採訪其中一天,我們跟王秋雯約在台南公園旁的泰國小吃店「老實媽媽」碰面,「老實媽媽」的店主人Jeh Rak,是和甘瑪芳差不多時間來台的泰國新住民,看著王秋雯長大。王秋雯一進店,很自然地用泰文跟Jeh Rak聊天,接著帶我們到對面的泰國超市,認識泰國菜常用的香茅、打拋葉、蝦醬、魚露,以及涼拌海鮮、冬粉的精華「蒜頭水」。

甘瑪芳不曾教女兒泰語,王秋雯的泰語,是她為了和泰國家人溝通,從21歲開始看泰劇自學的。流著台灣及泰國華僑家族的雙重血脈,泰國的家,以及非常疼愛她的泰國家人,一直給王秋雯強烈歸屬感。她後來到泰國短暫擔任中文老師,現在每年都會返泰與家人團聚,也取得泰國身分證。今年農曆年,她早早打包行李,帶著泰國家人愛吃的元本山海苔跟比菲多軟糖,在除夕前一週飛回泰國的家。

盼母親跳脫傳統框限,當回泰國女兒
Fill 1
王秋雯心疼母親將大半輩子奉獻給台灣的家,希望她能放下束縛、找回自己,當回泰國女兒。圖為甘瑪芳多年前帶王秋雯返泰時的家族合照,後排左起為甘瑪芳,王秋雯的阿姨與二舅媽。前排左起為王秋雯與她的大表妹。(照片/受訪者提供)
王秋雯心疼母親將大半輩子奉獻給台灣的家,希望她能放下束縛、找回自己,當回泰國女兒。圖為甘瑪芳多年前帶王秋雯返泰時的家族合照,後排左起為甘瑪芳,王秋雯的阿姨與二舅媽。前排左起為王秋雯與她的大表妹。(照片/受訪者提供)

是台灣父親與泰國母親的女兒,也是泰國舅舅疼愛的外甥女,是台灣人,也是泰國人。家族與國族間,王秋雯找到自己的定位,也期待母親跳脫台灣媳婦的框架、找回自己,在這個如此強調團圓、關係與角色的節日,在除夕就能回到泰國的家,當回被疼惜的女兒、被敬重的姊姊。

甘瑪芳正在換發泰國護照,今年農曆年勢必得留在台灣。但就算護照在手,她仍認為得履行對公婆的承諾。

「除夕夜,煮鍋菜頭湯、煮條魚,買些蝦捲、炸肉丸⋯⋯先生不在了,簡單準備就好,不然吃不完。」最重要的仍是拜拜,「農曆12月24日送灶神;除夕拜天公、祖先、地基主;初一拜神明、祖先⋯⋯」她細數。

跟神明祈求什麼呢?

「平安、順利,願望都是這些啦。」

對於自己的角色,甘瑪芳沒想這麼多。她謹慎復刻公婆傳授的習俗禮儀,期許闔家來年順遂平安,對她而言,這是最讓她安心的新年之味。

索引
Ⅰ.台中的越南媳婦:我們的農曆春節和台灣很像,卻也不一樣
Ⅱ.台南的泰國華僑媽媽:做了33年台灣好媳婦,放不下祭祀「回娘家」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