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鐵東移下的公私權戰役

從租用到迫遷──南鐵東移,25年政策與地貌的轉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經費高達293億元的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從1995年提出規畫報告,直到2020年9月最後2戶拒遷戶的拆遷期限將至,歷時25年,即將全面動工。

這項工程將改變台南的市貌,施工方式從最初規劃的「原軌案」最後核定為「東移案」,讓鐵道沿線340戶居民的家園從租用變成強迫拆遷,導致抗爭不斷。

《報導者》結合Google衛星圖資與重要文件史料,橫越時空演變,試圖還原這起貫穿台南市區的重大公共建設,其決策過程與一路的爭議。

這項工程完工後,台南城市景觀和鐵路運輸將大幅改變;這是340戶居民遷移、捨棄家園所換來的。

Fill 1
今年7月,從南鐵最後拒遷戶之一黃春香家的陽台向外望去,原有的住宅已成一片空地。(攝影/楊子磊)
今年7月,從南鐵最後拒遷戶之一黃春香家的陽台向外望去,原有的住宅已成一片空地。(攝影/楊子磊)

世居在此的黃春香、陳致曉、曾肇陽和呂瑞成4戶,堅持到最後仍不願遷移。但2020年7月20日,在鐵道局以鐵圍籬和上百警察人牆包圍下,除了陳致曉,其他3戶已簽下了「自拆同意書」。

其中,黃春香家屬於半拆戶,徵收線從屋攔腰劃過,樓梯正好在邊緣。9月20日是她「自拆」房屋、換取補償金的最後期限,因樓梯保留問題未解,黃春香已寄出律師信要求撤回自拆切結。如未在期限內自拆,黃家可能二度面臨被強拆的命運。

所有衝突、抗爭和妥協的起點與轉折,是什麼?

從原軌案到東移案

徵收土地面積不斷擴大,原軌案從1996年的1.85公頃增加到2009年的3.7公頃;但2009年9月最終拍板的東移案,更增加到5.14公頃。

此外,原軌案完工後,徵用土地為「租用」、完工後會還地於民;東移案則變成「徵收」,鐵路東側居民必須永久搬遷,原地面鐵路所騰出來的空間,未來被規劃為公園、道路等用途。

讓方案轉彎、徵收面積增加的關鍵為何?

(延伸閱讀:〈土地開發優於土地正義──台南鐵路地下化政策從原軌到東移的轉彎關鍵〉

【關鍵1】台南車站核定為國定古蹟
1999年7月,台南車站
台南車站古蹟範圍包括車站本體、站務室、原派出所、第一月台(有傳統候車棚鋼架部分,由站長室北端延伸至出口南端)。
被劃定為國定古蹟,為日後埋下伏筆。因主張原軌施工會拆除月台,「保護古蹟」成為工程單位主張東移的理由之一。但反南鐵東移自救會律師提出專家意見,認為使用特殊工法、以潛盾機開挖,即不造成影響;鐵工局卻認為,有路面沉陷的風險,雙方爭論不下。
Fill 1
台南車站1999年被劃定為古蹟。(照片提供/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
台南車站1999年被劃定為古蹟。(照片提供/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
【關鍵2】財政負擔沒共識,醞釀東移方案

中央與地方對經費負擔比例沒共識,直到2007年10月,原軌案計畫修正版,首度提到將鐵道周邊「土地開發」,挹注工程經費之可行性。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2

同年10月,行政院拍板提高補助比例達87.5%,讓地方少負擔從15%降為12.5%,依公式精算後台南市政府少負擔近35億元,東移案逐漸浮上檯面。

【關鍵3】土地開發價值挹注中央經費

2009年鐵工局「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綜合規劃報告補充之評估作業」期末報告中,用40頁的篇幅分析如何開發台鐵土地創造512億元房地價值,挹注中央幫地方多負擔的工程經費,而東移案也正式在報告中被推薦為原軌案的替代方案。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2

台南鐵路地下化由原軌方案最後核定為東移方案,從多份官方公文與報告中指出,中央與地方經費負擔比例、土地開發對於台鐵挹注經費等關鍵,顯示昂貴的地下化工程經費恐是方案轉彎的背後主因。

當公權介入私權,如何取得平衡?

漫長的8年反南鐵東移抗爭,在最後一波點交和強拆後,將告一段落;鐵道局預計在2026年,正式完成台南鐵路地下化的工程。

南鐵地下化是否真如政府宣稱的讓台南「交通升級、都市縫合」?從原軌案強硬地換成東移方案是否真能帶動周邊土地開發的效應?都有待時間驗證。

這些紙上規劃的預期效益,是現實中340戶居民被迫遷離成長家園、官民激烈衝突所預支。在「公共開發」與「強徵土地」的兩端,政府公權與人民私權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台灣政策推動如何學習對話與溝通,讓城巿進步除了藉助工程建設外,還能深化人文與民主精神。

期望透過每一次的事件,讓未來台灣每一處的新地景地貌之下,不再埋藏著人民的血淚。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