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高達近300億的台南鐵路地下化重大公共建設,從規劃到動工,走了20多年,這條長約8公里的地下化工程,從「原軌案」大轉彎到「東移案」,也從租用民地到強制徵收,影響超過300戶家庭,一場公權與私權的戰役在社會上演。
鐵路地下化是近年政府力推的「都市縫合」建設,老市區終究必須面對都市更新的陣痛,但新舊巿景「縫合」之後,邁向的新頁是安全便利、還是土地開發而來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縫合的過程」是否細緻地對待當地居民,讓都更在居住正義、巿井文化間取得平衡。
《報導者》團隊透過長期的影像紀錄及數位工具,呈現南鐵東移歷史縱深與空間維度,並取得多份未被公開的公文資料,追查政策轉彎過程中下真正的「效益考量」。在最後一波抗爭運動前夕,進到拒遷戶家裡,見證他們如何在內、外壓力下情緒潰堤,簽下自拆同意書;走入安置居民的家族故事,聆聽他們「被妥協」的無奈心聲。
南鐵東移抗爭,是全台反對政府土地徵收的冰山一角。一次一次人民與政府慘烈對峙的過程,都讓我們應深度思考,「家」的意涵對某些人民,確實無法以金錢計價;而在都巿建設、翻新地景、改善交通下,如何把個人犧牲降至最低,讓社會溝通、對話更有效益,避免讓公共利益成為唯一的價值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