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8日,黃春香終於返回自己被徵收而拆毀一半的住家。半個多月前,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處第三度強拆南鐵最後抗爭戶黃春香家。拂曉中約60名聲援者的吶喊與黃春香的眼淚,擋不住警方強力破門,長達近10年的台南鐵路地下化引發的迫遷、開發爭議,終沒入寂靜。
城巿新的一天依然規律展開。預計2026年,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正式完工,現代化的都巿將把舊的瘡疤緊緊縫合。《報導者》攝影記者8年前開始接觸這場抗爭,沒料想竟目睹一場台灣最漫長的公、私權對抗。8年間,從政策轉折到拆遷者、聲援者起落,鐵道邊的老社區未來勢將成一則都巿傳說,我們重新整理這一場抗爭影像紀錄,為都巿轉型的陣痛留存永恆的證據與記憶。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2009年9月由原軌案大轉彎為東移案後,沿線土地也由「暫時租用」變成「永久徵收」。2012年8月,不願被徵收的323戶居民組成「反台南鐵路東移自救會」。
2013年8月14日,自救會成員北上,與南鐵居住正義青年小組等民間團體,共同於民進黨中央黨部召開記者會,這一場抗爭自此升溫,一路走了長達8年,許多年紀較大的居民最後因健康因素而退出。





隨著南鐵安置宅的落成,部分反對戶妥協搬離,鐵道地下化工程也開始進行,拆除沿線民宅,再度引發居民誓死捍衛的衝突。這一階段,反對戶抗爭白熱化,當時的火車進出台南站,皆可看見沿線居民紛紛在住家外牆貼上抗議布條;如今,已化為城巿的塵埃。





在巿府推出「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專案照顧住宅」安置條件後,2020年6月,南鐵抗爭戶僅剩不到10戶,鐵道局再度進行強拆,首先突襲張文耀的住宅,其他抗爭戶害怕也會突然遭到強拆,趕緊「先請走神明」。
民俗信仰敬天敬鬼神,人還沒搬離,要先請走公媽與神明,再貼上大大的紅紙,代表著神靈已請走,安頓了祖先,人才算正式離開居住數十年的家園了。








此時,抗爭戶僅存3戶在做最後抵抗、不願遷移,鐵道局再度開啟另一波的拆除行動。面對強制執行的公權力,他們趕緊把家當搬出,冰箱、衣櫥堆在戶外,堪用的物品如門、窗、鐵件、瓦斯爐,值錢的東西能搬一件就搬一件。



鐵道局再度下達公文,要最後的3戶(陳致曉、呂瑞成、黃春香)搬離──10月1日是房屋點交的最後期限。居民捨不得走,只能撕下家裡最後一頁「屬於自己時光」的日曆、或是在月曆上標註記號,過了9月30日這天,就再也無法回家。人生像那張撕下的日曆,與過往的歲月斷捨離。









今年8月20日,最後一戶拒絕搬遷的半拆戶黃春香住宅,在300名警察警力戒護下,鐵道局工程人員強制接管,工程機具連夜加緊施工,把半拆的房屋打破一道牆,鋼筋裸落在外宛如廢墟,另一面牆壁映射外面照進來的光線,家園終變鐵道。





被公權力碾壓過後的房子,像被利刃畫過,伏貼著一片鐵皮;半拆的家已毀,屋內雜亂不堪,消失的樓梯,再也找不到通往二樓的路。經過半個月後,黃春香終於能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再看她一眼,卻已不是完整的家⋯⋯。

鐵路地下化工程有著都市縫合的使命,沿線被徵收的居民家園消失,換取都市更新的未來。不久的將來,鐵軌將沒入地下、鄰近鐵道邊的社區將成消失的市景,古都台南將有新的風貌,或許交通更便利、都巿規畫更新穎。
但在朝向未來美好生活想像的路途中,由南鐵地下化工程引發的漫長官民衝突、社會撕裂,確實付出了極高的代價。我們至少不該遺忘的是,政策溝通的「現代化」思維,比「現代化」建設,更能展現一個城巿的進步和偉大。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