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展覽

菅沼比呂志/築地、舞台車、漂流,沈昭良「迴流.復返」的真實與台灣隱喻
《漂流》(Drifting),台灣嘉義,2018。(攝影/沈昭良)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我第一次見到沈昭良是在2004年,他在獲得相模原攝影亞洲獎時來拜訪我,當時他展示了他所出版的攝影集:《映像・南方澳》。這本攝影集記錄了台灣東部一個漁港以及當地人們的生活和傳統文化。雖然其中描繪的日常生活對我來說非常陌生,但也沒有感到排斥,反而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近感。

兩年後在韓國江原道寧越郡的東江國際攝影節,我又遇見了沈昭良與他的新作品《STAGE》(舞台車),當年他獲得了東江國際攝影節的最佳外國攝影家獎,同時在東江攝影博物館展出得獎作品。燈箱上展示著大型輸出的彩色舞台車,現場同時以黑白作品的形式介紹舞台上的歌手。震撼力十足的彩色舞台車與鋼管舞者、歌手們純真直率的氣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令人印象深刻。我記得當時對台灣這個擁有如此獨特文化的國家興起了強烈的興趣。

那年冬天我拜訪台灣之際,在台北某個夜市的路邊攤和沈昭良再次相遇。他向我詳述了南台灣的本土文化、婚儀和喪禮,以及拍攝《STAGE》(舞台車)期間所見的常民生活,這讓我對台灣這個國家的興趣更加濃厚,也想親自到台灣實地走訪。同年,《STAGE》(舞台車)的展覽也在東京的Place M藝廊舉行,我在展覽中遇到的人,都在談論舞台車和獨特的台灣文化。此後《STAGE》(舞台車)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畫廊展出,介紹給各地的觀眾。不禁讓人想像,究竟有多少人看過作品後,在心中構築出了台灣這個國家的輪廓呢?

之後,我與他在東京、台北和首爾多次會面,每次都會邊酒敘、邊討論亞洲攝影界交流的必要性。這促成了他發起的「Photo ONE」,以及我也參與其中的「T3 Photo Festival Tokyo/Student Project」。我們共同為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攝影師/學生,進行作品集審查與評選。他也積極在海外推廣台灣攝影師。目前我們正在準備一項預定在東京進行的計畫。

攝影起點:《築地魚市場》
Fill 1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Fill 1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Fill 1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Fill 1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Fill 1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築地魚市場》。(攝影/沈昭良)

沈昭良在1991年來到日本東京學習影像。1993年,他首次造訪築地魚市場,並開始進行拍攝。他說:「我在電視新聞中聽說到築地這個地方,我想看看這裡老百姓的生活,和在築地市場中工作的人們的模樣。」他於1995年回到台灣後,依舊持續造訪日本,每次都會探訪築地市場進行拍攝。在2010年時,他彙集10年來所拍攝的大成,出版了攝影集《築地魚市場》

他認為這個系列是他「攝影的起點」,也是他在持續進行長時間的取材中,「相對最能看出自己攝影的改變」的一系列作品。

他說,第一次去到築地是在冬天,他開著從打工的酒舖借來的一輛小型貨車。在等待清晨的鮪魚拍賣會前,坐在大木箱裡避風取暖的他,想起了自己的故鄉。一開始,他是以一位東京居民的角度來觀察築地市場,但在系列的後半部分,隱約能感受到,隨著他回到台灣後,他逐漸轉為以記者和台灣人的視角來看待築地的變遷過程。看著《築地魚市場》,我不禁回想起他最初給我看的攝影集《映像・南方澳》。我忍不住將台灣漁民的工作情境和生活方式與日本漁民進行比較,也開始思考起台灣與日本之間的聯繫。來自台灣的魚獲,是否也可能在築地魚市場進行交易呢?

玉蘭花、舞台車,以作品注視人的生活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5
《STAGE》。(攝影/沈昭良)

綜觀沈昭良目前為止的作品,《映像‧南方澳》(2001)、《玉蘭》(2008)、《築地魚市場》(2010)、《STAGE》(舞台車)(2011)、《SINGERS & STAGES》(歌手和舞台車)(2013)《台灣綜藝團》(2016),它們有一個相當特別的共通點:每件作品都有著注視人們生活的目光。

例如,《玉蘭》指的是白玉蘭花,它也是台灣獨特文化的象徵。這種花深深融入了台灣人的生活文化中,有觀賞、食用、美容、裝飾等多種用途,作品中仔細地記錄了玉蘭花種植與銷售的幕後過程。在此之前,人們對玉蘭花的生產加工流程所知甚少。在《STAGE》(舞台車)、《SINGERS & STAGES》(歌手與舞台車)與《台灣綜藝團》中,除了舞台車令人驚豔的裝潢與對舞台上的視覺描繪外,舞台車輛的背景也忠實地呈現了台灣的真實風景,包括具體的地點與當地狀況。

除了舞台上的舞者、歌者及其他表演者的肖像外,攝影作品中也呈現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包括台上台下的情景、委託演出方的婚喪喜慶,觀眾欣賞表演時的神情也一併被記錄下來。這些作品聚焦於台灣的社會風貌與人民生活,揭示了攝影家沈昭良的定位。

觀看沈昭良的照片時,也許因為他曾是記者,可以感受到他盡可能冷靜、客觀地拍攝。與他之前的攝影前輩不盡相同,他拍照的動機似乎不單是為了社會公義,或是某種需要拍攝記錄的使命感。我認為他可能是透過攝影追尋他認為值得了解的事物,將問題與質疑轉化為攝影/影像的形式,他甚至在攝影敘事中嘗試以「我們/We」而非「我/I」來說故事。在他的攝影集《STAGE》中,他提到當初在報社工作時,經常聽前輩們說「攝影是記錄現實、改造人文環境、促進社會變革的視覺藝術」,他對此深信不疑。沈昭良的攝影觀由此可見一斑。我認為,他所追求的是攝影本身對社會的影響力。

解讀《漂流》的家國隱喻
Fill 1
《漂流》(Drifting),台灣嘉義,2018。(攝影/沈昭良)
《漂流》(Drifting),台灣嘉義,2018。(攝影/沈昭良)
Fill 1
《漂流》(Drifting),台灣高雄,2023。(攝影/沈昭良)
《漂流》(Drifting),台灣高雄,2023。(攝影/沈昭良)
Fill 1
《漂流》(Drifting),台灣屏東,2019。(攝影/沈昭良)
《漂流》(Drifting),台灣屏東,2019。(攝影/沈昭良)
Fill 1
《漂流》(Drifting),台灣屏東,2016。(攝影/沈昭良)
《漂流》(Drifting),台灣屏東,2016。(攝影/沈昭良)
Fill 1
《漂流》(Drifting),台灣台東,2020。(攝影/沈昭良)
《漂流》(Drifting),台灣台東,2020。(攝影/沈昭良)

在以概念作品為主的當代攝影界,沈昭良可能是個有點與眾不同的攝影家。他以紀實的手法,從微觀到宏觀,依據各自的主題,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他作品的魅力更在於同時揭示了社會與文化的多樣脈絡,並進一步向觀者進行提問。

大約兩年前,他透過社群媒體傳給我《漂流》系列中的圖檔。當我看到作品時非常驚訝。首先,明確的主題從畫面中消失了。雖然有些立即搶眼上鏡的照片,但大多數的畫面都是尋常的台灣風景。同時也出現一些饒富深意的被攝體,然而這些主體本身的意義並不清晰,似乎無意積極地對觀者傳達「意義」。觀者有必要仔細觀察其所拍攝的事物,推測攝影家拍攝這些照片的動機,並積極投入思考從被攝體可以引發的聯想。

當我們像解謎一樣解讀這些照片,並試圖把它們拼湊在一起時,我們逐漸能想像,攝影師在拍攝當下可能正在思考著台灣人的自我身分認同與歷史,以及台灣所要面對的各種挑戰和議題。照片似乎也在探問生活在台灣的族群多樣性,和台灣這個國家複雜的起源。《漂流》發人深省,並帶有隱喻性。

「迴流.復返」攝影展中浮現的台灣

本次「迴流.復返」(日譯:還流・帰還)沈昭良攝影展,呈現了3個系列的作品。從沈昭良攝影生涯的起點《築地魚市場》開始,回到故鄉台灣後所作的展翅翱翔世界的關鍵作品《STAGE》,再到關注台灣未來的《漂流》。展覽完整呈現了沈昭良的攝影生涯軌跡,這也是曾在日本學習攝影的沈昭良,回到日本重新對自己以及自己的國家台灣的未來進行反思的契機,讓人感受到一種宿命感。我想,觀看展覽的許多日本觀眾之中,很多人大概會跟我一樣,一邊在腦海中浮現出台灣這個國家,一面欣賞著作品。而在連續觀賞完這三部作品之後,可能心中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他在《漂流》中改變了他的表述和語法?

20年來,沈昭良的作品在歐美、南美、亞洲等20多個國家展出。沈昭良與他的作品一起見證了世界。當全球化持續加速,世界的交錯逐漸複雜,許多事件可能已經無法單純地以單一國家的問題來解釋。這是否意味著當代社會已變得過於複雜,以致於無法直接探討每個主題?在世界包容多樣性的同時,台灣該如何在保有獨特文化與價值的前提下與世界和諧共生?沈昭良或許正試圖透過攝影深化人們對這些議題的認識,並建立思考與對話的管道。因此,觀者主動發揮想像力變得至關重要。也像是對於人類的未來拋出了提問:接下來我們該何去何從?陷入以上思考的我們,就正如沈昭良所計劃的那樣,逐漸被他的攝影所深深吸引。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3
於日本北海道東川町展出的「迴流.復返」攝影展現場。(攝影/鄧毅駿)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