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日本一代摔角明星安東尼奧.豬木(本名:豬木寬至),本月初因「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milial Amyloidotic Polyneuropathy, FAP)離世,社群媒體一時之間時代的眼淚無法遏抑。除了日摔迷之外,六年級生貼文主軸多是「小時候跟爸爸、阿公一起租來看的錄影帶」,五年級生則是「半世紀前風靡全台的電視摔角」。場上作戲的日本摔角,卻引出許多台灣網友在人生下半場的真感情。
1971年初,距離第三家無線電視華視開播只有半年,台視與中視競爭趨於白熱化。較晚進入市場的中視,積極採購新節目以打開市場,3月初在週一晚間播出日本摔角,造成轟動,據稱收視率高達99%,廣告收入源源而來。
競爭對手台視為之眼紅,採取兩手策略,一方面向國民黨中央告狀摔角節目太過暴力血腥,另一方面購入美國與女子摔角應戰。場上的激烈扭打與各種招數,成為威權體制壓迫下難得的大眾娛樂出口。好景不常,中小學生模仿打鬥盛行,各地又出現多起據稱是看摔角而心臟病發身亡的事件,半年後主管機關文化局就下令禁演。
但草根社會被啟發的摔角熱未因此罷休。官方管控的電視台不播,就透過錄影機與閉路電視在冰果室與咖啡廳繼續蔓延。營業場所購入昂貴的新興影視設備招徠顧客,並非台灣獨有現象,像是1950年代後期的日本,電視機銷售額也大半靠著咖啡廳的營業需求而衝高。
台灣電視機市場逐漸飽和,普及率從1970年代中期不及2成,1980年代中增長到超過9成、幾乎家家有電視,提供了錄影帶興起的物質基礎。而新科技的文化基礎,則是黨國廣電媒體的內容令人窒息。1980年代錄放影機普及率從1%一路快速成長,10年間達6成以上。家裡買來簇新的錄放影機再租片子看,成為六年級生的童年集體記憶。
據報載,1984年光台北市就有1,500家錄影帶出租店,跟現在的便利商店一樣密集。支撐這麼多A拷與B拷帶的內容,除了後期的豬哥亮歌廳秀之外,早期幾乎全靠日本片源,包括闔家爆笑的志村健,成人限定的有碼或無碼片,以及熱血男兒的馬場與豬木摔角。
職業摔角,就是上世紀媒體史與運動史當中,最被忽略的野性版圖。
二次戰後美國電視台湧現運動熱潮,1946年時黃金時段中有高達40%的運動節目。不過即便受限於攝影設備與技術,棒球等大型戶外運動的電視轉播就是較現場遜色許多。相比之下,拳擊與摔角的舞台格鬥(arena sports),既易拍攝又夠刺激,製作成本相對低廉,再加上美國社會從二戰期間到戰後崇拜「秀肌肉」的陽剛文化,因而成為電視寵兒。
摔角節目由洛杉磯電視台《KTLA》(第5頻道)於1945年首開先河,播出後大受歡迎。流行跟風摔角的原來不只台灣電視台,早年的美國電視台也不遑多讓。1940年代後期,超過200家美國電視台播出摔角,在當時四大全國電視網的黃金時段中,都能看到充斥暴力的摔角節目。
電視大肆轉播,摔角現場觀眾人數隨之暴增,在1942年到1950年間指數性成長了8倍。摔角從原本男人們看熱鬧的鬥毆擂臺,轉型為利潤豐厚的格鬥表演工業。過去單打獨鬥的摔角推廣者(promoters)於1948年成立職業摔角組織「全國摔角協會」(National Wrestling Alliance,NWA),在1980年代「世界摔角聯盟」崛起之前(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WWF;2002年改名為「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WWE),成功擴大了職摔規模。
美國電視藉由摔角補充了戰後相對貧乏的節目製作,斬獲收視率與廣告收入;職摔則藉由電視宣傳,推升規模擴大產業。兩者互蒙其利,開啟了「媒體運動複合體」時代。
第一波摔角電視複合體的榮景,維持到1950年代中期。一方面隨著製作能力增強,節目類型愈趨多元,電視黃金時段改以闔家觀賞型節目為主,摔角被移到週末與深夜時段;另一方面因為短期過度曝光導致大眾反感,加上設備與技術進展改善棒球等球賽轉播品質,競爭壓力之下,摔角節目逐漸退潮。
不過在太平洋彼岸,摔角才正要橫掃日本。第一家商營電視「日本電視台」(NTV)於1953年開播,為了挑戰公營的日本放送協會(NHK)的獨霸地位,亟思以大眾娛樂策略找到破口。由於電視機尚未普及,因此日本電視台在熱鬧的街頭擺上電視,讓路人免費收看。最重要的兵器,首推同屬讀賣集團的人氣職棒隊巨人軍,以及相撲等格鬥擂臺賽。
由NTV轉播的摔角大戰引起大轟動。出生朝鮮的力道山,對戰加拿大籍的夏普兄弟,卻在剛結束盟軍佔領的日本社會,引發複雜的國族情結。雙方體型大小懸殊,彷彿代表了居於下風的日本英雄,跟全球制霸的美國惡徒進行肉搏戰。
配合在地所需的摔角劇情設定,首日賽事中,夏普兄弟先在裁判背後大搞骯髒小動作,偷襲力道山;而力道山則是逆勢反撲,使出結合相撲與空手道的空手劈擊,擊退外國入侵者。如同電影《KANO》中收聽廣播的台灣群眾為嘉農對決殖民主而揪心與歡呼,東京街頭聚集的大批電視觀眾,也為力道山的勝利而興奮狂吼戰時口號「日本萬歲」!
3天摔角賽期間,民眾摩肩擦踵聚集在公共場所的電視機前觀看。光是新橋站廣場一地,第一天就引來2萬3千名觀眾;總計在市區共吸引至少90萬名觀眾,佔當時東京人口九分之一。1953年底東京只有約2萬台電視機,也就是每台電視機前平均聚集超過45人──別忘了他們看的不是現在的IMAX超大螢幕,而是十幾吋的映像管黑白電視機。
美日世紀之戰後,力道山成立「日本職業摔角協會」(Japan Pro Wrestling Alliance,JWA),在1950年代後期多次創造史無前例、難有來者的收視佳績,日本模式「國族商業十字固定」的摔角電視複合體問世。
由日本摔角手爭搶世界冠軍腰帶的愛國娛樂刺激下,現代化象徵的電視機迅速普及。職摔成長為國民娛樂,力道山更培養出媲美巨人軍「ON砲」(王貞治與長嶋茂雄)的兩大摔角巨星「BI砲」:巨人馬場(Baba)與安東尼奧.豬木(Inoki)。
JWA於1972年因力道山遭黑道狙擊意外身亡後分裂,馬場與豬木分別成立「全日本」與「新日本」兩大職摔聯盟。後來的台灣錄影帶店以「馬場組」與「豬木組」命名,而為本地觀眾所熟知。
豬木少年時只在巴西住過幾年,但為了在強調異國感,以美國知名摔角手安東尼奧.羅卡(Antonino Rocca)為靈感,取了「安東尼奧」的摔角藝名。跟強調正統摔角的馬場組不同,他以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異種格鬥」作為推廣號召。1976年與拳王阿里(Muhammad Ali)對戰,原本令日本摔迷充滿期待,但受限於規定,整場比賽豬木只能以地板動作躺著打、阿里則是鐵拳無用武之地,兩人飽受輿論奚落。幸好豬木後來不斷與外國各類搏擊高手過招,配合1970年代後期經濟崛起的「日本第一」論,鬥魂注入讓日摔元氣滿滿。
娛樂國族風傳回太平洋此岸的美國,1980年代成立的WWF,同樣一手操作大眾娛樂、另一手大搞國族認同,把一度衰頹的電視摔角重新拉回大眾視野。
「本地英雄」對決「外來惡棍」,本來就是傳統美國摔角巡演用以吸引各地觀眾的大絕之一,例如刻板印象的邪惡中國「傅滿州」,就是常出現的反派角色。1980年代冷戰後期,美國雷根政府強調保守價值,WWF趁勢在劇情中大搞愛國橋段,出現「俄羅斯熊」科洛夫(Ivan Koloff,加拿大籍摔角手)等反映美蘇對立的反派角色。
1980年代中期WWF以娛樂國族主義快速擴張全美版圖,成就黃金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美摔娛樂國族化,是曾在日本以斧爆彈(Axe Bomber)擊沉豬木的浩克.霍肯(Hulk Hogan)。他以〈正港美國人〉(Real American)出場主題曲走跳江湖,在擂臺上揮舞星條旗振奮美國摔迷。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WWF還搞出霍肯對戰同情伊拉克的摔角手「殺戮警長」(Sgt. Slaughter)的戲碼,宣洩戰爭仇恨來娛樂觀眾。
國族化將職業摔角捧紅為「在地限定」的大眾運動,娛樂化則進一步跨越國界,將WWE推上全球影視產業聖殿。
隨著有線與衛星電視興起,首創24小時新聞台CNN而聲名鵲起的電視大亨透納(Ted Turner),1991年成立「世界冠軍摔角聯盟」(World Champion Wrestling,WCW),開啟了跟WWF之間多年對壘的「週一夜熱戰」(Monday Night War)。
資本雄厚的透納,挖來霍肯等摔角明星組成「新世界秩序團隊」(New World Order,美國總統老布希在1990年代用來描述蘇聯解體後國際政治的詞彙),大玩「入侵WCW」荒謬劇,在週一夜熱戰取得上風。WWF老闆小麥馬漢(Vince McMahon Jr)吃鱉一陣子之後,青出於藍地融合「八點檔劇情」,開啟眾多摔迷懷念不已的「惡劣態度時代」(Attitude Era),將摔角推上「娛樂運動」世界王座(sport entertainment)。
因為是娛樂運動,所以並不像貨真價實的運動,強調真槍實彈爭奪勝利。WWF是以運動形式呈現的娛樂戲碼,有流汗拚搏賣力演出的摔角手,更需要流淚入戲付出真愛的摔角迷。
為了挑動觀眾情緒,除了提升暴力程度之外,更透過「角色」扮演(gimmicks),延續傳統各類正派英雄(faces)與反派敗類(heels)的人物設定,賦予摔角手更多元的演員特質。WWF更隨著劇情發展選手間的私人恩怨,而且摔角手隨著劇情所需而「正反互換」,令人瞠目結舌。
例如摔角史上最成功的「中年轉業」好萊塢巨星「巨石」強森(the Rock),初期正經角色沒獲得太多關注,一直到以角色扮演加入反派團體「公司幫」(the Corporation)之後,聲勢扶搖直上。上一代WWE招牌明星希南(John Cena),同樣改扮嘻哈歌手小屁孩角色,成功引來「想看他被扁」的摔迷們,後來順利轉型成為正派英雄。
小麥馬漢不只經營聯盟,還參與節目編劇,並登台「演自己」以老闆角色下海跟選手過招。2007年在「億萬富翁大戰」(The Battle of the Billionaires)擂臺上,跟後來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互尬對賭,還被川普在台下偷襲撂倒。
「有人以為摔角是卑劣的運動。其實摔角並非運動,而是一種奇觀。觀看摔角所呈現的受虐痛苦,跟觀賞阿諾爾夫或安德羅克(Arnolphe or Andromaque,法國古典名劇中的人物與劇碼)呈現的悲愴,並無二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57),〈摔角世界〉(The world of wrestling),《神話學》(Mythologiques)。
透過效果滿點的劇情,加上在商場上野蠻地兼併敵手,造就了本世紀一統電視摔角天下的WWE帝國。擴張跨國市場的WWE更講求全球在地化策略,因此希南在場上用中文噴幹話,也取名趙喜娜在社群媒體撂中文。
2010年代中期,WWE轉播遍及220國、觀眾達6.5億人;節目營收在2019年達到3.48億美元,2021年更成長到5.76億美元。WWE每年製作現場賽事500餘場、原創內容超過600小時。WWE於2014年設立網路串流頻道,2016年吸引了150億次觀看。旗下最重要的兩個節目〈Smackdown!〉與〈Raw〉,2018年底在社群電視節目的尼爾森(Nielson)調查中高居前兩名。
如同豬木組與馬場組的日摔,跨海成為台灣錄影帶史中的巨大存在,職業摔角這一特殊的娛樂運動,從無線電視的運動媒體複合體,經歷有線與衛星電視頻道的激情競爭,到全球化網路電視與社群網站的完美暴力,淬鍊為全球化的男性八點檔。
19世紀美國作家梭羅(H. D. Thoreau)對傳播科技發展頗不以為然,「我們急於建造從緬因州(Maine)到德州(Texas)的電報設施,但會不會緬因州和德州其實並沒有什麼重要的話要說?」但其實梭羅搞錯了,資本家大力發展全球化的媒體科技,並非要傳遞抵抗氣候變遷或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訊息,而是要用職摔這種有著滿滿鬥魂,卻從來不能計較真假、遑論重要與否的大眾娛樂,塞滿電視、錄影帶、衛星頻道、社群網站,以及未來更多拿來販售的新科技。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