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現場【Long Game】

陳子軒/從奧運到英超轉播──台灣運動媒體新舊交替的困境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運動賽事轉播的導播室。(攝影/DPA via AFP/Arne Dedert)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缺席」的東京奧運,短短兩個星期,在台灣蘊積了巨大的能量與話語聲量,媒體的中介當然是最重要的,但卻也因此成為一場喧賓奪主的媒體景觀。奧運激情結束一個多星期,卻已如數年前。

人工、虛擬、遠距、媒體優先,成賽會轉播常態

奧運賽程,隨著付出全球近一半權利金的美國NBC而走已非新鮮事,多項美國關注的賽事,為配合NBC全美黃金時段轉播的要求,使得決賽在亞洲上午舉行,北京和東京奧運的游泳、平昌奧運的花式溜冰都是如此。運動員的權益與生理時鐘被置於一邊,本屆奧運在沒有持票觀眾權益的問題下,更可恣意妄為;女足決賽賽程一日數變,少了美國女足,爭金的瑞典與加拿大反倒得以避開酷暑烈日,回歸日本晚間進行的常態;美國與法國的男籃決賽早於銅牌賽的時間,正是來自媒體對於奧運精神的最大嘲諷。

閉幕典禮中,贏得眾人驚呼的光點匯流與五環升起,事實上是轉播後製的成果,「現場」的運動員與代表隊反而被晾在場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倒是因為疫情而無法到現場表演的巴黎,透過遠端連線,晴朗的天空配上充滿活力的表演,讓我們有一種「預覽」2024年的時光旅行之感。當2008年北京奧運合成的巨人腳印煙火以及小女孩林妙可的對嘴尚蔚為爭議,但如今,人工、虛擬、遠距、媒體優先,已成重大賽會轉播的常態。沒在現場的,才是最重要的。

儘管已經讓媒介化成為主角,如此,英美等國在本屆奧運的轉播上,卻面臨時差這難以克服的因素,收視率紛紛創下新低,尤以日夜顛倒的美國為最。儘管已經處心積慮主導賽程安排,但NBC仍寫下自1988年漢城(首爾)奧運之後的最低收視紀錄。

台灣名人「盒子」之亂,反映出運動媒體生態

反觀台灣,此次轉播可謂空前成功,在戴資穎與陳雨菲的羽球女單決賽達到最高峰,無線的公視與有線的東森合計達到775萬收視人數,再加上MOD平台的愛爾達體育台,總計光是在8月1日晚間,就有超過800萬人收看的紀錄,迸發出驚人的能量,這還不包透過網路中華電信網路平台HamiVideo收看的人數。但就運動轉播而言,新聞台主宰了運動轉播、加上一場場名人亂入的「盒子」之亂,讓我們有必要重新檢視台灣運動媒體的生態。

科技是中性的,賦予它價值的是人性。難就難在這些盒子確實難以用現行法規強行取締,就像無法因為有人透過電腦觀賞盜版電影而全面禁售電腦一般。但此次風波下,甚至連投身運動產業的行政高層都如此不自覺,實在令人喪氣,唯有靠著閱聽人的覺醒才能終結盒子之亂,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所幸,MOD上的愛爾達體育台家族以及其夥伴的中華電信HamiVideo平台,在此次轉播中,展現出令人讚賞的專業,總計9個頻道,幾乎已經是面面俱到,難以再有挑剔,從節目編排的應變到主播賽評的表現,都可見平日耕耘的成果。

新聞台直播賽事的利弊與公視運動轉播的定位

有線電視上,對於觀眾而言,能在新聞台區塊中看到最熱門的賽事,是極為方便的事,東森也多少藉收視習慣之便,推波助瀾本屆的收視率。但是,這對於長期耕耘運動的專業頻道而言,卻是極大的諷刺與威脅。

首先,運動賽事的直播,是否符合東森新聞台身為衛星頻道節目供應事業者的登記營運的內容?這是需要NCC釐清的範圍。隨著本屆收視長紅,新聞台進入運動轉播領域一但成為常態之後,怕的就是養成平時不耕耘,大賽再來收割的經營模式。如此一來,新聞台平時也不須培養專職、專業的運動記者,挾著寡佔、甚或獨佔的轉播,身為閱聽人就必須接受並非最佳品質的轉播;尤其公視以文化公民權推動者的角色亦參與此次轉播,卻受限大部分賽事在公視三台、而非主頻,使得曝光度不足,致使仍有閱聽人不知道公視的奧運轉播,直到中期才將一些焦點賽事雙頻同步播出。如果社會對台灣的運動媒體環境質變有所期待,就請此次參與轉播的東森與公視,成立專職的運動播報編組以及常態的運動內容以為宣示。

至於公視參與運動轉播,可以到什麼程度?劉昌德老師等人曾為文呼籲,希望建立由公廣集團主導的台灣國家隊來進行轉播,立意甚佳,我也非常同意亞奧運轉播所代表的文化公民權意涵,但是從現實面考量,台灣的公視並不是日本NHK、英國BBC那樣的「大公視」,現階段可以承擔到如此規模的轉播。

BBC在2021年,每戶的收視執照費已經達到159英鎊(約新台幣6,300元)之譜,日本的NHK則是每戶每月BS衛星2,170日圓,加上地上波1,225日圓的收視費(兩者合計約每月新台幣880元,每年10,560元)。反觀台灣,近20年來,來自公部門給予公視的預算就是以每人39.1元乘上2,300萬人的9億元。英、日這兩個世界公視的標竿,足足擁有超過台灣200倍的資源,這階段用此標準看,實在過於沉重。即便是韓國的KBS,其預算也是台灣公視的37倍。

因此,我倒認為,從國際間運動轉播超大型賽會的趨勢來看,台灣也可以走向相同的模式,那就是由單一跨平台媒體獲得一地全平台授權後(如在歐洲由Discovery集團取得),以其新媒體彈性擴大運動賽事轉播,以汲取利基市場,但普羅大眾由有線及無線頻道服務以國族為基調的轉播(如BBC)。但是此模式下,台灣整體所付出的轉播權利金,究竟有多少比例來自政府機關的補助?是應該透明地揭示給閱聽大眾的。

也就是說,根據報導,愛爾達以4.5億元拿下東京奧運台灣全平台轉播權,那麼除了轉售予公視與東森無線及有線的權利金之外,我們卻不應該忽略,這當中也包含了政府各單位的補助。畢竟,那是台灣在對外協商轉播權利金時,相關算式中不可被遺忘的一個變數。大拜拜式的補助,甚至行政部門與立委在民氣可用下大喊加碼的補貼,扭曲了供需的原貌,所得出的就不會是台灣合理的市場價格。

公部門該做的,與其著重在一次性的補助,更該做的是長期投資對國內運動賽事轉播人才的培育。這部分確實已在體育署的補助下正在進行。由體育署、體育校系及傳播校系,近年來已經共同推動YouTube上的MOE Sports頻道,由大專院校相關科系以及有興趣的同學,共同認領全大運、全中運等多項賽事的轉播,觀眾不僅只有在東京奧運的轉播上可以看到台灣運動員的精采表現,而是透過MOE Sports即可捕捉楊勇緯、李智凱、林昀儒、鄭怡靜等好手代表各自學校出賽的比賽畫面,這些都對台灣運動文化的深化有所幫助,甚至可以提供各新聞媒體使用。

Eleven Sports英超轉播拆賣銷售為何引發眾怒?

非專業運動頻道盡享奧運的風光,有線運動電視頻道反倒在奧運期間被邊緣化,讓已經艱困的處境面臨更大的挑戰,期間並以嚴格防疫為由,由單一主播進行轉播,已經侷限的賽事轉播內容豐富性更有所折扣。而在奧運轉播結束之後,緊接著又發生一件規模雖小,卻可能具有新時代里程碑的風暴,就是來自Eleven Sports英超轉播大膽的嘗試。

全球Eleven Sports大老闆拉德里扎尼(Andrea Radrizzani)曾在2020年9月中旬向各大運動聯盟喊話,他認為目前的運動轉播市場應該改變目前獨賣、統包、單一的行銷方式。新媒體瞬息萬變,沒有道理運動轉播還在守著傳統的銷售方式。配合新媒體特性,職業運動聯盟及轉播權所有者,應該要提供更客製化的銷售產品在這樣的願景下,同集團下的LIVENow平台就是他打造的用來作為彈性銷售的平台,上面的內容包括演唱會、運動賽事等內容,再加上與好友同步觀賞時的社交功能,台灣就是這個新銷售模式的試驗場。在中華職棒復賽之後的轉播中,也曾邀請名主播與球評常富寧、曾文誠在此平台擔任來賓,以做為未來收費附加內容的嘗試。

今年英超賽事在台灣的銷售,就在該平台上以一年899元販售所謂英超六大豪門的賽事(切爾西、曼聯、曼城、利物浦、兵工廠、熱刺),在有線電視上的Eleven Sports頻道,則僅播出拉德里扎尼自己所擁有的里茲聯隊,或是豪門球隊之外的比賽,首輪非豪門賽事轉播,並僅有英語原音播出。此舉等於在有線頻道上放棄了足球迷,畢竟,推估台灣英超觀眾9成以上是六大豪門球迷應不為過,並且策略上推定這些球迷雖屬小眾,但對於英超卻有高度需求,會因此轉進LIVENow平台。

如果您對英超較陌生,那不妨這樣想像,NBA的轉播中,把湖人、勇士、籃網這些球隊單獨出來;或是MLB的轉播把洋基、紅襪、道奇或是大谷翔平的天使隊另外再加收費用;或是來個網球大滿貫賽的「Big 3包」,收看費德勒(Roger Federer)、納達爾(Rafael Nadal)和喬柯維奇(Novak Djokovic)必須另外付費。您是否接受這樣的彈性定價策略?

這一點從商品銷售的角度來看或許沒有任何問題,同時也是因應需求彈性的差別訂價。但是從運動文化而言,一來他們忽略了運動賽事不僅僅是個人、甚或隊伍的賽事,之所以能成局,乃是一個個必須兼顧整體性的聯盟;二來,Eleven Sports過往在台灣的轉播紀錄並不理想,因此近日在Eleven Sports官方粉絲專頁引發了極為強烈的負評自不意外,畢竟原本已經在官方App上付費購買年度通行證、或是MOD另外購買Eleven Sports頻道的球迷,如今卻必須再多付一倍的價錢,才能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隊的比賽,當然無法接受。第三,若是完全的獨佔市場,那麼賣方定價恣意而為下,消費者只有接受;若要抵抗,也僅有不看一途。

但問題是,在台灣依舊充斥著「盒子」與非法的網路盜連之時,連東京奧運如此完整的轉播布局下,都有盒子之亂了,那麼Eleven Sports/LIVENow的英超策略,卻可能將消費者更往那方向來推。尤其Eleven Sports這半年以來的一些爭議事件,在在都引發觀眾負評。從中華職棒統一、味全、樂天三隊的網路轉播授權爭議開始,到歐國盃足球賽轉播初期沒有比分與時間的圖卡的烏龍事件之後,就已失了球迷人心,而720P的畫面品質,更無法讓球迷們接受。

台灣的運動媒體,長期以來都充斥著濃濃的悲壯感,這多少與運動/媒體環境現實有關。少有國家的運動媒體長期處於危機感,甚至以此為訴求,在此同舟一命的氛圍下,「非一日球迷」多少也都背負著振興台灣運動/媒體的使命。從奧運到英超的轉播,看似截然不同的媒體產品,但是卻可從中窺知台灣運動媒體發展的困境。從奧運的眾聲喧嘩,到英超的小眾風暴,其實已經隱隱揭示著台灣運動媒體應走的路,但在這新舊交口上,舊時路難以為繼,新的路卻又迷霧險阻。

【Long Game】專欄介紹

運動,是一種文明的演進,在規範與框架之下,將野性的競爭與衝突升華為力與美的技藝。

運動,也是一種經濟的刺激,隨著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本巿場發展,串接庶民消費與高端精品。

運動,更是國族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交鋒,在集體榮光共感底下,不斷思辯競技最核心的精神與意義。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者》的運動專欄,由研究專長為運動社會學、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的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美國職棒MLB球評陳子軒執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