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老莫/最Real的嘻哈──台灣饒舌圈的辱女風波及女性反擊
(攝影/黃世澤)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要理解近日網路上關於嘻哈厭女的討論及已逾17萬人觀看的楊舒雅diss神曲,得先讓我們話說從頭。

嘻哈(Hip-Hop)音樂與文化始於美國紐約的布朗克斯區(The Bronx),自1973年至今已超過50年的歷史。它起源於社經地位較低的非裔及拉丁裔美國人,在他們所生活的國宅社區之間,充斥著貧窮、幫派、毒品、以及各類犯罪活動。參與嘻哈派對是精力過剩的青少年們除了參與幫派活動外,相對友善的選擇。嘻哈音樂承襲了爵士、靈魂樂、放克迪斯可等音樂類型,透過取樣的技法,將這些老歌賦予新的生命;而原先只是幫DJ分擔工作、主持派對的饒舌歌手們,也在唱片公司發現這波新流行後從配角成了主角,站上舞台的「C位」。

粗鄙、厭女歌詞,是「真實」再現現實中的壓迫?

然而,在嘻哈音樂與文化的崛起過程中,男性為主要的參與者,不論是饒舌歌手、DJ、甚或是其他領域的嘻哈藝術家/創作者,女性的視角以及觀點是相對稀缺的。在這樣極度陽剛的環境下,女性的角色時常淪為被物化及客體化,導致兩性觀點並不均衡。這些性別意識薄弱的男性嘻哈創作者筆下所譜寫的歌曲,加上過去對於性平觀念的匱乏,在這些嘻哈歌曲中是滿滿的性別歧視與政治不正確。

舉例來說,在2024巴黎奧運中擔任宣傳大使而廣獲好評的史努比狗狗(Snoop Dogg),收錄於首張專輯《Doggystyle》(1993)裡的歌曲〈Ain't No Fun〉,歌詞就是極度物化女性的。這首歌裡饒舌歌手Kurupt唱道:

這是我在Tha Pound(Dogg Pound)學到的道理, 所以我他X的怎麼可能 付錢給這女人只是為了上她? 我知道這X是我的, 所以我再爽個幾次, 然後就不玩了, 也沒什麼好再繼續的, 直接傳給兄弟,現在輪到你了。 因為對我來說,她不過就是個X, 你們也知道,這些X對我來說根本什麼都不是。

儘管歌詞內容對女性是這麼不友善,《Doggystyle》這張專輯依舊是史努比狗狗最為人熟知的專輯,更是嘻哈樂界公認的經典之作。

除此之外,音樂故事曾被翻拍為電影《衝出康普頓》(Straight Outta Compton)N.W.A也在90年代初期因為直白、暴力、物化女性的歌詞內容,飽受媒體與政治人物的批判。對此指控,他們的回應是:「我們的藝術是在反映現實。」N.W.A提出了不少有色人種,尤其是非裔美人男性遭受壓迫的例子。對他們來說,像是〈F*ck Tha Police〉這樣直白暴力的歌曲,才能夠一吐他們心中的怒氣。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有許多喜愛嘻哈音樂與文化的朋友,都將其粗鄙、暴力、或是厭女的歌詞創作視為是「必然之惡」。因為要忠實地呈現這些饒舌歌手們所見的生活,就必須用他們的詞彙來敘事,這樣不經修飾,甚至引人不適的創作內容才是陽剛特質──真實性(authenticity)的展現。以嘻哈的說法就是,這樣才算是「保持真實」。

但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在90年代也有一群女性非裔美人創作者,提供了不少女性視角的嘻哈觀點。比方說皇后.拉蒂法(Queen Latifah)就曾創作〈U.N.I.T.Y.〉一曲,歌詞內容就提及不該使用b word(b*tch)來稱呼女性,更要杜絕男性的性騷擾與家暴;蘿倫.希爾(Lauryn Hill)也寫過〈Doo Wop (That Thing)〉來批判有色女性在嘻哈界被呈現的樣貌,同時鼓吹女性賦權,不要仰賴男性來建構自我認同;此外,從不避諱談論性的女子團體Salt-N-Pepa,她們的歌曲〈Ain't Nuthin But a She Thing〉除了翻玩德瑞博士(Dr. Dre)與史努比狗狗的歌名〈Nuthin' But A "G" Thang〉,內容也對將女性視為性客體的男性視角作出批評。

然而美國嘻哈音樂中物化女性的歌詞沒有少過,直至今日有許多嘻哈排行榜上的熱門單曲仍舊充斥著各式厭女歌詞內容。不過在2025年美國葛萊美音樂獎(Grammy Award)可以看到女力抬頭的現象:在饒舌音樂的項目中,除了肯卓克.拉瑪(Kendrick Lamar)一舉拿下五獎外,多琪(Doechii)拿下了最佳饒舌專輯獎,而Rapsody與美聲女伶艾莉卡.芭朵(Erykah Badu)的合作單曲則獲得最佳旋律饒舌演出獎。其中多琪所拿下的最佳饒舌專輯獎項更是繼蘿倫.希爾、卡蒂.B(Cardi B)後,第三次有女性獲獎,意義非凡。這也稍微彰顯了在主流音樂獎項中女性的聲音並非全然被忽視。

而台灣的狀況呢?

從熱狗到蛋堡,逐漸形塑的台灣嘻哈美學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嘻哈音樂從美國往外擴散至世界各地。以台灣來說,早期的嘻哈音樂可能是庾澄慶的〈報告班長〉、L.A. Boyz的〈跳〉,或是豬頭皮黑名單工作室等人的創作。上述的歌手們作為先驅,並沒有一個鮮明的「饒舌歌手」形象,比較接近在音樂上有加入一些嘻哈或是饒舌的元素。

台灣正式出現將自己定位為饒舌歌手的創作者MC HotDog(熱狗)大支(Dwagie),他們以全饒舌的方式進行創作,並在歌曲中對主流的「芭樂音樂」指名道姓進行批判,更以酒店文化(〈十三號天使〉)、補習班(〈補補補〉)、西門町老人為素材入歌,顛覆了傳統華語流行音樂以愛情為大宗題材的樣貌。除了主流唱片公司外,孕育出蛋堡(Soft Lipa)國蛋葛仲珊等人的獨立嘻哈廠牌「顏社」,也扮演形塑台灣嘻哈美學的重要推手。

隨著愛奇藝製播的嘻哈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受到大眾歡迎,在台灣有更多人開始注意嘻哈音樂。不僅是受眾變得更廣更多,投入創作的人也增長了,台灣也開創了自己的嘻哈選秀節目《大嘻哈時代》,被許多年輕創作者視為能夠快速取得名聲的重要舞台。不過在比例上,女性饒舌歌手在台灣的嘻哈環境中,仍然屬於少數。在這些女性饒舌歌手中,能夠走入普羅大眾眼簾,或是取得商業成功者,更如鳳毛麟角。

但是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

歌詞辱女才real?〈義義初四〉引風波
日前網紅義義在Instagram直播時發表的言論引發了後續一連串的嘻哈相關討論。他說:「嘻哈仔醒醒吧,整天在那邊崇洋媚外,看看台灣市場,流量、成績、表演、金錢就是一切,拿得出更好的成績再來跟我嘴炮,其他的我都認為你們在沾邊。」而感到被冒犯的饒舌歌手Asiaboy禁藥王釋出〈義義初四〉diss track
diss為disrespect​的簡稱,指饒舌歌手在歌詞中,攻擊不順眼的對象。diss track即指對特定對象表示侮辱或冒犯的歌曲。
捍衛嘻哈人的立場。

這首歌除了在嘻哈社群中收穫一面倒的好評外,也出現女性聽眾質疑為什麼歌詞中一定要「操你的馬子再操你全家」。就此在Threads社群上出現許多對於辱女詞彙使用令人感到不適的討論。有人說嘻哈就是草根,就是real,所以它就是會有一些不雅詞彙在歌曲中,本意並非針對女性。然而女性聽眾在聽到辱女詞彙的不適是真實的,去表達自己不喜歡聽到這樣的說法也是言論自由。

當然,辱女詞彙並非單純存在嘻哈音樂之中,而是在每個人的日常。嘻哈音樂作為一種現實生活的反射,有美好的,自然也有醜惡的。因此也有人提出,不論是辱女詞彙或是其他不雅字詞,它們都是整個社會結構中的問題,因此與其去檢討嘻哈音樂,更應該思考如何改變社會結構的困境。

不過是否只要以藝術為名,創作者所使用的語言就有絕對免責權?首先看看嘻哈世界中的diss歌曲是如何運作。

翻轉嘻哈的性別政治權力結構,楊舒雅與芮鯊以diss曲正面反擊厭女言論

首先,寫diss歌曲針對特定議題或是對象進行攻擊是嘻哈音樂中常見的做法,這種聚焦於某人或某事(在短時間內)進行創作的方式,也考驗一位饒舌歌手能否透過歌曲擊倒對手或是守護自己立場的功力。而這種高強度的音樂衝突通常可以引發很多關注與討論,有時這些diss歌曲的討論度甚至會大過歌手們的其他作品,也有從歌曲中的叫陣對罵轉變成現實生活中的暴力衝突,過去更有饒舌歌手因此死傷。

事實上,2025年的葛萊美獎大贏家肯卓克.拉瑪就是因為他對德瑞克(Drake)的diss歌曲〈Not Like Us〉大獲好評,讓他不僅獲得了嘻哈界一致認同,甚至受邀至超級盃(NFL)中場表演,這是美國規模最大、也最具象徵性的現場演出。

另外,嘻哈饒舌歌手相較於其他流行音樂的歌手有一個決定性的差異,那就是一位real的饒舌歌手一定是自己寫歌詞。換言之,這位創作者必須在沒有人代筆的狀況下,完整地闡述自己的想法。饒舌歌在字數/語速上遠遠超過其他音樂類型,因此,如果一位饒舌歌手的思考不周或是邏輯不清楚,就難以透過歌詞的論述使人信服,在diss歌曲中尤其明顯。當然,一首好的diss歌曲除了邏輯與論述,也要夠兇、夠狠、有氣勢,饒舌技巧跟聲調都要到位。

我認為不論是創作出〈Rule男freestyle〉的楊舒雅,或是在Threads上回應男性饒舌歌手6yi7的性騷言論而寫diss曲〈再吵垃圾〉的芮鯊,即便不討論歌詞所談論的內容,但就饒舌技巧,也相當突出。

楊舒雅的創作除了論述邏輯清晰,也有很巧妙的文字遊戲。歌名〈Rule男freestyle〉就是「辱男」的同音字,而歌曲一開始就說到:「Real不是你厭女的遮羞布/所以我才來rule/治理你們那種態度」。事實上,rule這個字就是一種權力的展示,所以在這個中英文同音字的文字遊戲中,楊舒雅將汙辱/羞辱改成治理/統治。而rule其實也有to rule something out的用法,意思是排除在外、拒絕考慮,或是令某事不可能發生。作為名詞,rule也是規則與法則,所以短短一個字的翻玩,卻能開創出許多解讀的方式與面向,這是一位饒舌歌手(或是宏觀一點來說,一位創作者)的智慧與技巧的展現。

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勇敢的作品看見,向來默默承受嘻哈音樂與文化中厭女內容的女性參與者正在改變性別政治權力結構。她們不再選擇默不吭聲,而是以具體行動──透過在Threads上的發文/回覆、寫歌反抗父權壓迫、反擊厭女內容,來為自己以及女性同胞們發聲,捍衛自己的立場。這樣正面迎擊的態度,就是最real,也最嘻哈的。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