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李柏毅/支持交通部明訂外送員基本運價,保障他們生計刻不容緩
(攝影/余志偉/資料照片)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08年金融海嘯後,「共享經濟」透過網路平台「媒合」供需雙方,成為個人獲取收入的管道之一;2020年爆發的全球COVID-19疫情,也使得許多被迫放無薪假的人們,得透過網路平台接案,維持生活所需。在這兩次重大變故下,「平台工作」(platform work)在全球各地成為不可忽視的勞動型態。然而,「平台工作」其實是延續過去「零工」(gig work)的工作型態,只不過目前的「平台工作」乃是跨國資本家,運用網路、智慧型手機、演算法等科技的輔助,更快速地「媒合」供需雙方、完成交易,並從中獲利。

隨著20世紀以來的工會組織與勞工運動的倡議下,工時、健康與安全、福利、退休與保險等勞動保障制度日益完善,使得勞動市場上逐漸出現受到保障的「典型工作」,以及雖然存在於歷史上許久,但是通常欠缺完整保障,而被視為「『非』典型勞動」的工作型態。平台工作正是在這樣的市場制度下,成為「非典型勞動」之一,長期以來受到掌握龐大資源的跨國平台業者控制。

正視外送員勞權的國際趨勢下,交通部提案修法

隨著近期歐盟理事會採行的新指令,預設平台工作者為平台的雇員之外;與台灣相鄰的新加坡也通過《平台工人法》(Platform Workers Bill),要求平台與平台工作者共同負擔中央公積金、且平台須負起工傷保險之責任。我國法院絕大多數判例也認定平台工作者為平台的雇員,理應享有《勞動基準法》保障之各項勞工權益,其中包含基本工資之保障。

日前我國交通部宣布預告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及「汽車運輸業客貨運運價準則」,透過運價準則法制化
訂定基本運價之計算公式:每車公里基本運價=每車公里合理成本×(1+合理經營報酬率)。每筆訂單運費,應依每車公里基本運價按運送距離計算,包含起程費、續程費,並得加計等待費、樓層費、夜間加成運費及春節運費。
,確保外送員收入穩定與合理。然而,近日在立法院、媒體和網路社群上,出現許多反對意見,認為此舉將增加外送費用、損害消費者權益,且不利外送產業發展。筆者認為如是意見忽略平台業者幾近壟斷之市場地位,以及平台業者長年來對外送員、店家與消費者的各種不利對待,也呼籲社會大眾能正視我國外送員長期以來的勞動處境,給予外送員一個公平、合理、有尊嚴的勞動環境。
高風險卻未帶來高報酬的「危殆就業」處境
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餐飲業者自行僱用的外送員送餐,但在台灣,以外送平台產業而言,這個產業的市場範圍相當明確,即為沒有實際經營餐飲業、透過智慧型手機程式(App)管理店家與外送員的兩大業者:Foodpanda與Uber Eats。自2012年前者進入台灣市場至今,與這兩家業者配合的外送員人數也不斷增加,到疫情之後更突破10萬大關。筆者回顧國內外相關研究與資料、並於2022年和今年(2024)於全台實際進行兩波訪談(註)
2022年與2024年兩波訪談研究方法簡述如下:
2022年:作者先透過網路問卷,蒐集到270位在台灣從事餐飲外送平台工作的外送員,針對其勞動條件(包含工資、工時、保險情形等)及身心健康的回應,其中有87位同意接受後續訪談。作者接續在該年7、8月完成26位外送員的訪談。受訪外送員均以Foodpanda或Uber Eats作為獲取收入的平台(全職、兼職都有),其中包含7位女性、3位自述有身心障礙、最早在2018年即投入餐飲外送平台工作。地理分布包含北台灣16位、中台灣5位、南台灣5位。
2024年:作者同樣透過網路問卷,蒐集到178筆回覆,其中有42位同意受訪。作者於該年7、8月完成25位外送員的訪談。受訪外送員一樣均以Foodpanda或Uber Eats作為獲取收入的平台(全職、兼職都有),其中包含2位女性、最早在2016年即投入餐飲外送平台工作,並有2位受訪者曾在2022年受訪。地理分布包含北台灣11位、中台灣8位、南台灣5位、1位不願公布。
,外送員普遍反映自外送獲得的收入逐年下降,若要維持相同收入水準,則必須延長工時,增加在夜間或假日工作的時數。
簡言之,外送員的收入主要可以用「單價×單量+獎勵」此一公式表示。因為外送平台聲稱使用演算法等技術「優化」訂單的分配、並依據「供需情況」調整每一單的價格,所以外送員事實上無從得知自己在每一天、每一小時,究竟會取得多少訂單;此外,即便平台業者在官方網站上解釋每單單價的組成項目以及獎勵的規則,但其設定絕大多數是「平台說得算」,外送員如果不滿意單價調整的政策,也只能「不爽不要跑」(註)
資料來源為作者於今年發表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兩年多前,筆者聽到外送員在舉例單價時,仍會有一單60元的水準,但到了今年最常聽到的數字是40元上下。根據上述公式試算,因外送員每小時能接的單量有限(否則就要冒著違規、超速等危險駕駛行為),若以平均一小時3單、每單50元(將獎勵金回推到單價)、一天上線10小時、一個月工作26天來看(週休一日),單月「毛」收入為3萬9,000元。這超過基本工資
今年1月1日基本月薪為2萬7,470元,明年(2025)將調整至2萬8,590元。
、且高過3.1萬「低薪」標準的收入,並沒有考慮到包含車輛保險與保養、手機通話與網路、機車加油或電池、密錄器等設備、以及自行投保勞保、健保以及較高的營業用車險的諸多成本。一旦扣除成本、考慮「淨」收入後,恐怕離勞動部長所稱的「低薪」標準3.1萬相差不遠。此外,若平台無預警降低單價,外送員若要維持一定收入水準,便只能延長工時,卻也因此增加疲勞駕駛、在路上發生交通意外的風險。

外送員當中,雖然有部分是以兼職方式投入,平日趁著下班後的時間「加減賺」,上述提及的單方面調整薪資(通常是往下)影響可能不大;但是在台灣,有不少外送員是因家庭照顧責任、中高齡失業、或身心健康條件等因素,並非完全自願性地全職投入。外送工作對這些人而言,雖然是一個可以快速取得現金、只要有機車和空檔就可以工作的選擇,但是他們也背負著例如高溫中暑、低溫心血管疾病、長期維持固定姿勢的骨骼肌肉疾病、以及交通意外等風險。再加上「消費者為王」的自利意識、平台對消費者意見的重視程度遠大於外送員的情況下,惡意客訴導致喪失工作機會的「停權」風險。高風險的外送工作,並未帶來較高的報酬,反而是附加了危殆就業(precarious employment)無保障的惡劣處境。

支持運費機制,實質保障外送員權益

在幾近壟斷的市場地位下,對平台業者最直覺、也最符合經濟理性的選擇,就是將給付給外送員的報酬,壓低到仍有外送員願意出來跑的價格,平台業者再透過如黑箱的演算法設定單價、分配訂單,使得外送員和其他勞工最大的不同之一,便是不知道自己的薪資是怎麼算出來的、以及到底符不符合平台自己講的規則。在市場上只有一、兩家的選擇下,不論是外送員、消費者或餐飲店家,都面臨非常有限、極其不利的權力地位。因此,國際上不論是認定/推定平台工作者的勞動身分、透過資料保護或演算法管理的方向進行法律規範或政策引導,都顯示出平台產業不應放任早已扭曲的市場自行運作,而是需要透過公權力的規範,保障所有參與者的基本權益。

因此,筆者認為,此次交通部出面,擬透過運費機制來保障外送員的生計,是一個相當特別、卻也是有效的做法。儘管此舉難以全面降低外送員的工作風險與成本、以及提供完整的工作福利與身分認定,但也是針對每一個從業人員的生計做出最實質、有意義的保障。筆者支持交通部本次採取的立場,也呼籲其他單位能就法條就事論事,不應斷章取義、扭曲解讀。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