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深入鄰里,堅守保密口碑與中立身分
今年(2024)66歲的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榮譽教授小笠原欣幸研究台灣選舉30年,見證8次台灣總統大選,訪台超過150次,曾多次精準預測台灣總統大選結果而被稱為「選舉之神」。低調的小笠原欣幸接受《報導者》獨家專訪,我們看到這位日籍台灣研究者對台灣所下的功夫──從北到南的田野經驗,細緻到鄰里等級的地方訪談,深入雲林地方派系理解地方複雜的人際投票行為;他的保密口碑也讓不少候選人願意對他敞開心扉,讓他得以更全面預測結果。
作為一位外來研究者,他是怎麼扎根台灣政治研究30年,他的方法論是什麼?而他認為新政府最大的挑戰,以及對兩岸局勢分析又是什麼?
2024年1月9日,人在日本東京的小笠原欣幸對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做出最後預測,並在隔天發送給10位學者見證──在他的預估模型中,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得票率42.1%、國民黨侯友宜趙少康34.9%、民眾黨柯文哲吳欣盈23.0%。
4天後,選舉結果正式揭曉,3組候選人實際得票率分別為賴蕭配40.1%、侯趙配33.5%、柯吳配26.5%。他再度成功預測選舉結果,最大誤差值是低估柯文哲得票率約3.5個百分點。
小笠原在Facebook上,詳細記錄著他勤跑萬人造勢場合,以及跟隨候選人掃街拜票的行程。他的發文常以日文、中文雙語並陳,台日民眾、政治人物、學界教授,時常在貼文下留言互動。儘管Facebook上有超過19,000名粉絲追蹤,在台灣具相當知名度,個人的動見觀瞻經常被媒體轉載報導,他卻總婉拒台灣媒體直接採訪。
保持低調與距離,或許與他與日俱增的影響力有關。2022年選舉,他在選前一個月發表對22縣市長選舉結果的預測,Facebook上超過1,400次分享,不過也湧入不同意見民眾、批評其「不準確」;結果顯示,除了金門縣外,其餘21縣市皆精準命中。
66歲的小笠原,出現時總是一身西裝、襯衫、領帶,挺直身子,手上一只用了許久的古銅色手提皮件,裡頭的電腦有他研究台灣30年累積的所有資料。
小笠原對台灣的研究,並不是從碩博士開始就決定的主題,而是在1994年,他35歲那年,出現巨大的轉換。
1994年,35歲的小笠原首次來台,在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擔任1年客座研究員。他遇上了台北市長直接民選,也是台灣政治發展風起雲湧的一年。
那之後,小笠原幾乎每年都來到台灣田野,特別是選舉年,他會反覆來台踏查,藉由學術研討會來台,或是自費來台訪談。他在日本教學之外的時間,有機會就到台灣,長則一個月,短則幾天。此次接受《報導者》專訪時,他第一次透露,30年來他來過台灣的次數已高達150次,而近年的頻率不斷在增加。
但小笠原不是一開始就選擇台灣選舉政治作為研究主題,而是經歷過一次重大學術生涯的冒險。
他甚至也有過一種天真的想像:
「如果我稍微了解台灣的話,可能透過台灣了解中國大陸、中國的政治。這個現在聽起來完全是天真、或完全是脫離現實,但是90年代時還是很多人相信,中國大陸也是會走向民主化的方向。」
研究重心轉向,小笠原毅然放棄原先的研究,認真學中文,專注台灣選舉與政治。
在日本,他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讀《聯合報》、《自由時報》,他看《TVBS》、《美麗島電子報》評論,甚至看國會的質詢內容,每天至少花6小時在吸收台灣相關的政治資訊。
開始做台灣選舉研究時,沒有知名度,沒人知道他的名,他的作法是直接「深入地方」,去到各地方各選區,進到候選人的服務處,訪問服務處工作者以及候選人。
「訪問候選人是非常重要的管道,直接面對與感受這個候選人,知道他有沒有魅力、候選人是什麼樣的、對別人什麼樣的態度。不是訪問台北的辦公室,一定是盡量訪問地方的服務處,這樣比較能感受到這個候選人在地方上的情況。」
或許是面對一位會說中文的外國人,小笠原說:「我的情況不一樣,因為第一個我是外國人,跟台灣內部的藍綠對決沒有關係。對候選人來說,如果是台灣的學者,一定看你是藍的綠的,或什麼立場,但對我沒有特別的警惕感。碰面開始聊聊,對方候選人也發現我比預期更了解地方的情況,就願意比較忠實把情況講給我聽。」經常採訪後,小笠原會去比對候選人接受他與台灣媒體訪問的發言,好多次發現受訪者提供的內容的確有所不同。
然而在小笠原剛開始「雲林田野」的1990年代末期, 台灣地方政治與選舉風氣卻相當「生猛」。當時不諳台語的小笠原透過友人牽線、用細緻到鄰里等級的地方訪談,一步一步認識台灣選舉各種光怪陸離的特殊生態。
小笠原向《報導者》解釋,台灣的投票所常以村里為單位,但是鄰近區域內,不同投票所的候選人得票率卻呈現巨大差異,這往往是地方派系透過農會、水利會、行政組織、家族人脈等「強力固票」所產生的現象。
但為什麼這些地方人士,會願意和小笠原這一個日本來的外國學者分享「買票影響」這種高度敏感的爭議經驗?其中最關鍵的原因,除了頻繁蹲點的互信累積,更與小笠原在研究台灣30年來堅持的「保密口碑」有關。
以買票模式為例,小笠原願意作為公開研究的案例資料僅限於90年代,「是因當事人都已不在人世,我才能在研究裡公開這些『歷史經驗』。」小笠原強調,自己是一個選舉研究者,也是一個外國人,所以在深入理解台灣選舉生態的過程裡,他非常堅持地守著某些底線──像是保密、不介入、接觸候選人但不能影響選舉──才能確保自己的選舉研究是可信、中立、不會回過頭來成為影響台灣選民投票行為的工具。
研究當代民主政治這個充滿認同與情感衝突的主題,又遇上了對選舉相當激情的台灣,小笠原說,政治有「政(まつりごと)」這個詞,日文讀音也有「祭典」的意思。
他曾比喻,選舉正好展現出如同盛大節日般的景象:如果扛神轎的人多,觀看者也就多,加入隊伍的人也會愈來愈多。扛神轎的人往往懷抱著一種優越感,認為自己的神轎比對手更為堂皇,並且批評對手的神轎;被批評的一方會感到自己的團體被侮辱,敵意增加,互相指責的情況逐步升級。當負面競選出現,觀眾也被情緒牽動,愈來愈多人又加入扛轎隊伍。
見證過民選市長、政黨輪替、白色力量的崛起,台灣的政治從來不欠缺激情的元素,但小笠原卻永遠表現出冷靜和自持的一面。多年來穿梭選舉祭典的他,不為人抬轎,嚴謹把關自身角色、分際與影響力。
一位觀察小笠原多年的學者私下表示,台灣學者容易有黨派性或是被貼上黨派標籤,但小笠原是很有意識地保持中立,「他不介入到什麼程度?像他訪談各人物,都拍照片,但他刻意不偏不倚,不管跟藍的或綠的陣營,他不會顯露出情緒,少有笑容,就是刻意要保持他的中立,把自己的身體與思想,落實在一個中立的狀態,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
小笠原的嚴謹也呈現在與《報導者》專訪過程中長達數個月的互動。今年總統大選前的採訪邀約,他當時忙於分析選舉資料而不便受訪;待選舉熱潮消退,他也證實了自己的預測結果後,我們再度邀約下,他才受訪。問起接受我們專訪的原因,他說有看過《報導者》的深度報導以及別人推薦而接受專訪。
受訪時,當請教到兩岸關係、藍綠白政黨各自與他訪談的細節,或是關於他個人主觀的評價時,他回覆:「我知道,我知道你們要問什麼,但我不能說,不方便說。」他內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但不想當一位介入型的社會科學家,總是經過很多思考才發言。他的作風有點像是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說的,維持價值中立(value-free)的研究者。「我的立場是不介入台灣的內部政治,我從外部觀察、分析,跟其他學者分享,這個是我的角色,」小笠原說。
學術之路一開始走得並不順遂,有日本同業形容他是「大器晚成」,他中途研究的轉向,卻讓他比別人耐得住寂寞,更為專注,同時也花了大把時間在田野,為台灣研究打地基。他不僅詳盡盤點歷年、各選區、各個鄉鎮候選人得票率資料,更對台灣各家民調如數家珍,也勤於第一線訪談掌握脈動。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高度評價小笠原的用功程度:
「他很努力解析政治實務跟選舉制度,在台灣到處做田野,有點像在做民族誌,很草根派。他會對每個鄉鎮,列出每一年每個黨在每個鄉鎮的票數,從草根的得票數和歷年的研究去累積,預測方向。這是台灣學者都不易做到的細緻程度。」
吳介民認為小笠原給了台灣學者很多啟發,其研究對政治工作者或政黨也很有參考價值。
小笠原解釋,他的預測方法可以回溯至2012年,自該年開始,台灣總統大選與立法委員選舉不再分開舉辦(2008年,立委選舉為1月舉辦,總統大選則於3月進行),而是同一天登場。
小笠原認為立委選舉與總統選舉高度連動,若在同一天舉行,透過總統、區域立委、政黨3張選票,就能釐清選民分裂投票行為及投票光譜。只要基於歷史投票數據,便能理解各選區的投票行為及選票流動狀況;加上民調資料及實地訪問、了解選情後,便可進一步推估3種選票的得票率。
他指出「最大的因素就是分裂投票」。以2016年大選為例,當年總統選舉國民黨朱立倫敗給民進黨蔡英文,立委選舉也是大敗;不過台中第八選區的江啟臣,其票數比該選區投給朱立倫的票數還高,民進黨候選人謝志忠的票數則比該選區投給蔡英文的票少,這就是所謂分裂投票。
「從過去的經驗對照這次分裂投票的程度,是這樣來做總統選舉的預估。所以最基本的,如果(立委)選區的選情判斷錯誤,其實我的模式是沒有用的。」小笠原訪問大量的立法委員候選人,能更準確推估整體選情。
今年柯文哲崛起,對小笠原模式預估也造成挑戰。過往的預估模式只關注兩個政黨、兩個候選人,不過今年民眾黨在73個立委區域選區僅提名10位候選人,在政黨不平衡的情況下,預測票數也會受到影響。
雖然預測精準成為台灣民眾津津樂道的議題,不過小笠原曾透露,選舉預測其實是了解台灣選舉過程中的「副產品」,他真正的目標是將候選人得票率的誤差控制在2、3個百分點之內。
從一開始做台灣研究的無人聞問,到近年「神預測」結果後的被關注,小笠原說:「對我來說,30年來人生最高的關注程度,我自己感受到了。」他表示,這次選舉他強烈感受到台灣國際地位的變化,有愈來愈多人對台灣政治脈絡表達好奇及重視。過去一年,他受日本《東洋經濟》雜誌之邀,陸續發表台灣選舉系列文章,意外創造高點閱率;1月13日選舉開票當晚,他人在台北接受《NHK》訪問、分析台灣選舉結果,被更多日人認識。
許多外國觀點論述台灣時,時常陷入傳統藍綠統獨對決的視角和框架,不易細緻區別影響台灣選舉的內在及外在元素。小笠原則認為,研究台灣選舉非常關鍵的環節便在於「台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這也是他為自身著作所下的副標題註腳,他不斷記錄台灣認同在各時期的展現。
他將「民眾對台灣前途的主張」分為「台灣民族主義」(獨立)、「台灣認同」(維持現狀)、「中國民族主義」(統一)3種意識形態。其中,台灣認同重視台灣的主體性,但在國家性質上支持民主化及台灣化的中華民國,屬於一種溫和派中間路線,接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現狀。
不過上述意識形態與「民眾自我認同」仍有差異。自我認同指的是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或「中國人」。小笠原指出,對於台灣前途屬於「台灣認同」者,在自我認同方面可能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或「都是」。
「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認同」之間存在差異,他們雖然同樣具備愛台灣的特性,但前者其更強調建國思想,雖有擴大趨勢,但目前並非過半民意的意見。小笠原以訪談經驗指出:
「中間的意思是比較透明、沒有顏色,我在很多地方訪問一般民眾,發現中間選民對台灣的愛、對台灣的感情非常濃厚,只是面臨最極端情況(指為了國家或國名,願意犧牲生命)的態度不一樣而已。」
1996年台灣舉辦總統直選,是台灣認同的起點,也是台灣認同能興盛的最重要原因──雖然國名和《憲法》沒有改變,但政治權力已經靜靜地台灣化。小笠原認為,當年人們往往聚焦民主化、權力鬥爭等議題,很少人意識到總統直選成為台灣自我防衛的武器。
但他也分析,剛結束2024年總統大選的台灣人,目前認同結構基本上沒有改變,對於統一的拒絕態度也未改變。過去,台灣認同意識比較模糊、薄弱的人,可能會基於議題(如太陽花、香港反送中)支持民進黨;不過此次選舉柯文哲主張超越藍綠對決,亦對統獨議題保持距離、主張保持現狀,這使得4年前投給蔡英文的族群,這次有部分選票流向柯文哲(而未投給賴清德)。
2024年,在他研究台灣30年的當下,他也判斷台灣目前政治結構可能處在往三黨制過渡的邊緣。
小笠原對台灣選舉研究的長期耕耘,也讓他的影響從台灣漸漸外擴至中國和日本。
過去,他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廈門大學等地學者交流,不過他最後一次前往中國已經是2018年的事。
2019年夏天,日本北海道大學一位學者應北京中國社科院邀請赴中,不料卻在飯店中遭拘留,在各方施壓下,該位學者兩個月後才終於返抵日本。這起事件使得小笠原及日本研究中國政治、外交、歷史的學者,對赴中、赴港感到疑慮,學術交流因此減少。而他自己也因為安全顧慮,不使用微信、TikTok等中國社群軟體。
他回憶,在胡錦濤時代、習近平上台的前5年,當時學者之間仍有較多討論空間,不過後來學者見解變得相當一致,呼應國台辦官方立場。
交流的中斷是否影響北京當局對政治情勢的判斷?小笠原說,2024年交流已經趨少,自己並無法判斷北京是否掌握真實民意;不過他以2020年大選來看,當時許多中國學者是看好韓國瑜可能勝選。
他做選舉研究到位後,他的前輩若林老師一直鼓勵他寫一本書。2019年,他出版《台灣總統選舉》一書,這是本系統性探討台灣歷屆總統選舉的研究專書,細數台灣1996年以來的總統選舉過程與結果。他在書序中提及,「期待在日本,能夠有更多人關注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他更希望中國的讀者有機會一讀中文版,「若能讓中國的民眾藉此了解台灣的政治發展及民主政治的歷史演變,將是筆者最欣慰的事。」
在小笠原退休後接棒開設「台灣政治」課程的資深媒體人、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教授野島剛說:「小笠原對我來說,是同行、好朋友,也可以說是競爭對手。」他表示2024選舉,小笠原、他、兩位日本記者在飯店裡開祕密會議討論,分析每個選區立委選情,有時會有意見分歧,但小笠原很樂於分享,即便最後不一定有共識,但每次討論都能從對方的視角幫助自己釐清和調整局限。
小笠原的研究專業,在兩岸關係、美中台關係全球矚目的當下,幫助更多人理解台灣民主發展脈絡。在《新聞週刊》(Newsweek)日本版2023年選出的「世界尊敬的百大日本人」中,小笠原欣幸榜上有名;上個月(2024年3月),他更獲得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表彰,肯定其在日台交流的貢獻。
隨著大選結束,選舉氛圍也從激情轉向冷靜。對於未來台灣政治情勢,小笠原認為,未來一大關注焦點在於,民進黨的主張是否持續受到中間選民支持。即將在520上任的賴清德新政府在立法院的許多重要法案,在現行政黨席次版圖下可能卡關。他判斷,由於柯文哲的態度是看法案、看預算決定支持與否,「生活類」的法律案或預算案應仍會通過,但面對內容較複雜、需要談判的法案,政府效能很可能下降。
國際情勢方面,小笠原認為,中國長期對賴清德保持強硬態度,一定會有動作,但是不至於動武,動作也不至於像2年前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來台時般強烈,「習近平也要看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所以5月到11月,北京可能每天、每個月都有動作,但基本上仍會觀察美國選舉結果。」
小笠原的研究生涯,此時也即將進入新的里程碑──今年8月開始,他將在清華大學擔任1年講座教授,這將是他人生第三度長期駐台。
他在Facebook上分享心境:「對於海外學者而言,用中文跟台灣的學生講授台灣政治的課程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我覺得能藉由這個機會與台灣年輕人交流,也能多多體驗台灣的民情,進一步了解台灣的選舉,因此欣然接受清華大學的邀請。未來一、兩年我將會住在新竹市的學校宿舍,打算遊歷台灣各地,找老朋友敘舊,及結識新朋友,嘗試很多咖啡店。請大家多多指教。」
小笠原在其著作中,曾以燈塔比喻台灣民主:
「對於中國來說,台灣的民主政治將能夠發揮燈塔的作用。燈塔所釋放出的光芒有兩個效果:其一是照亮中國政治體制的黑暗面,其二是對中國的政治改革發揮領航的作用⋯⋯只要有總統選舉,台灣的民主政治就會長久延續下去;只要有總統選舉,燈塔就會持續釋放光芒。」
他將繼續用一次次的踏查與分析,見證土地上人們的選擇,以及光亮之所在。
※本報導為《報導者》與自由亞洲電台(RFA)中文部共同製作。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