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下的農業現形記
宅配塞車、蔬果腐敗⋯⋯北農群聚案後,台灣農業冷鏈及運輸窘況現形
採用冷鏈技術保存蔬菜的桃城蒔菜,出貨運送到雲林。(攝影/余志偉)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5月中爆發的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社區傳播疫情,全台最大的蔬果拍賣市場台北一市、二市和家禽批發為主的環南市場超過200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和地方政府祭出休市、降載手段。傳統農業產銷鏈遭重創之際,新型態的消費模式卻沒辦法適時補上缺口──民眾用宅配訂購蔬果,但台灣夏天高溫炎熱,產地沒有從採收後就預冷、冷藏運送,使得蔬果抵達消費者手中時變色、腐爛等糾紛層出不窮;6月甚至出現冷藏冷凍宅配物流爆件、新竹以北全面停收的窘境,消費者等不到菜,滿載的蔬菜卻塞在產地。

農委會早在3年前的全國農業會議就指出,要在全國北中南東蓋11座冷鏈物流中心,不過目前還未有任何一座落成。台灣長期缺乏採收後預冷、冷藏運輸等冷鏈(cold chain)觀念和設施,在這波疫情考驗下紛紛現形。

佔全台蔬果交易量約2成的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旗下的一市、二市,是全台最大的蔬果拍賣市場,卻從5月中開始一波COVID-19群聚疫情。由於每日進出人流高達數萬、運輸鏈串聯南北,從產地運貨北上的司機、拍賣市場內的拖工、承銷商、拍賣員都染疫,甚至波及到前來批貨的菜市場攤販,第一時間,疫情規模大到無法完整清查相關接觸者。截至7月10日指揮中心和北市府聯合前進指揮所解編,北農兩個拍賣市場累計確診者達127人,鄰近的環南市場也有115人確診。

北農風暴捲動的不只是巿場防疫對策的漏洞,更捲出台灣蔬果冷鏈布建的落後。北農群聚發生後,交易量從原先的每日1,600噸降到1,200噸,從產地直接宅配蔬果成為市場主流,然而卻有許多民眾收到貨時已是腐爛狀態,電商平台只能自行吸收損失,農民也出不了貨,龐大的市場需求看得到卻吃不到,凸顯台灣長年在農產運輸的技術跟不上現代消費模式的硬傷和痛點。

痛點1:運輸量能不足,北部鬧菜荒、產地貨卻出不去
Fill 1
北農群聚、台灣、冷鏈、運輸、農業
北農群聚風暴時,出貨到北農旗下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的蔬果量降低。(攝影/楊子磊)

疫情下,運輸成為台灣農業一大痛點。5月中社區疫情爆發後,一度出現蔬果荒、北部民眾買不到菜,但產地產量沒有問題,卻卡在物流塞車。今年(2021)6月疫情高峰時,蔬果、肉品大量湧入宅配市場,台灣三大宅配物流業者陸續表示,由於貨物爆倉,停止新竹以北運送,這對仰賴直銷的農民和業者無疑是重大打擊。北農潛藏的確診案例在6月下旬大舉爆發後,蔬果拍賣量大減,更是雪上加霜。

巨峰葡萄的產地彰化縣大村鄉,果農們待在室內望著成堆的紙箱嘆氣,受到疫情影響,「葡萄有病毒」的說法,讓他們的銷售大受衝擊,原本仰賴的宅配物流也斷斷續續,藤架上的葡萄就這樣放著過了最佳的採收時刻,有人甚至把結實累累的葡萄全部搓揉到地上去,造福了底下奔跑的雞。

興丰果園園主吳中興就指出,以統一宅配來講,過往大村鄉單單5月底到7月初,營業額就可以到3、400萬元,光葡萄配送就有10萬件左右,量非常大;可是蔬果箱成為政策主流後,冷鏈物流、農產品運銷卻沒有被一並考慮到,「那苦的就是我們,因為貨品配送延遲,像本來葡萄是週五收週六到,延到週日還有週一,不用等到貨葡萄就乾掉了,誰敢買?」

洋桔梗花農超前部署的啟示

不過也有農民因提前因應,逆勢成長。

Fill 1
北農群聚、台灣、冷鏈、運輸、農業
種植洋桔梗的陳國明透過宅配打進家用花卉市場,減少疫情衝擊。(攝影/林慧貞)

在雲林虎尾種植洋桔梗的陳國明,去年(2020)就隱約嗅到不對勁。冬天的洋桔梗主要是外銷日本,2020年大約3月中旬,全球疫情爆發、航運減班,空運費用從每公斤20元飆升到120元,市場需求也縮小,只能回銷台灣,一度造成價格崩落;幸好3月底外銷產季就結束了,5月開始則是內銷旺季,去年台灣疫情穩定,花價甚至還創新高。

陳國明警覺,台灣不可能自立於全球之外,若哪天也爆發大規模疫情,便會步上後塵。他觀察,其他國家疫情爆發後,花店生意剩不到3成、超市也剩不到7成,後來雖漸漸恢復供應量,但市場洗牌,超市、宅配成為主流通路。

因此去年內銷季節,他的女兒就開始經營Facebook粉絲頁,在傳統花市之外打出另一條通路,去年底也在超市上架。陳國明用外銷高規格處理國內訂單,以立式包裝,兩束洋桔梗放成一盒,運送時插在外銷日本專用的保鮮液內;以往台灣內銷市場的洋桔梗,只有3、4天保鮮期,陳國明成功延長到一週以上,回頭客絡繹不絕。

不過陳國明隨即面對下一個難題:運輸。

「立式包裝很怕倒,溫度也必須全程穩定在5度左右,」陳國明靠著人脈,找上了之前只做大型量販通路的運輸業者,恰好該業者也有意跨足一般零售領域,雙方一拍即合。陳國明觀察,由於他們有豐富的農產運輸經驗,因此對溫度的掌控性高,也知道花卉運輸擺放要謹慎,消費者收到花束的滿意度很高。如此超前部署,讓陳國明躲過這次5月疫情時的花價大崩盤,在市場洋桔梗從一束200落到20元還無處銷時,他仍能維持宅配一束130元價格,一個月可賣出3、4000束。

農委會雖協調物流和郵局,仍難承接疫情下爆量的貨運需求

陳國明的洋桔梗模式,突顯了專業農產運輸業者的重要。

目前台灣的農產運輸,不僅需求大於供給,品質也參差不齊,遇到端午節、中秋節、農曆春節時就常有爆量現象,影響農產品擴展市場。也因僧多粥少,讓農民對於摔件、失溫等問題敢怒不敢言,即使近年有其他業者加入零售宅配市場,目前仍是需求大於供給。

這次疫情下貨運需求爆量,農委會曾緊急調度其他物流業者協助,也請郵政體系幫忙,媒合營養午餐團膳業者的冷藏空車。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國內蔬果透過量販超市佔比約3成,冷鏈物流的市場大,已經有聽聞物流業者要投入或擴增車輛、地區,農委會希望媒合農民透過農民團體,例如農會、合作社等等,發揮團結力量大的精神,共同集運供貨給大型超市,創造規模經濟,也比較能減少疫情和天災對農民的衝擊。不過未來能提升多少運輸量能?如何提升農產運輸的專業?農委會則未回答相關規畫。

而即便是農民團體,也會面臨運輸斷鏈問題。高雄市美濃區農會推出冷藏蔬菜箱,就遇到黑貓宅急便塞車臨時不收貨,只能減少接單,本來一週出菜兩次,縮減為一次。「而且我們很早以前就是宅配業者的契約戶,萬萬沒想到會塞車,」美濃農會供銷部主任鍾雅倫無奈地說,農委會雖協調其他物流業者協助,但運送品質、穩定性跟黑貓相比,只能說是二軍,郵局則是沒有冷藏設備。鍾雅倫委婉地說,郵局對於生鮮業務的心態是「剛好就好」,不願意做太大,秋冬美濃白玉蘿蔔、橙蜜香小番茄盛產,郵局也有開設秋冬專案,但過年前會比一般宅配業者更早截止收件,讓此時最需要支援的農夫相當無奈。

相對其他地區農會,美濃積極打出品牌知名度,宅配佔比高,每年秋冬白玉蘿蔔、小番茄盛產時,宅配業者都會直接將貨車開進來美濃載貨,數量大到當地農民可以跟宅配業者交涉運價,但即便如此,自組物流車隊的成本效益仍比不上跟宅配業者合作。鍾雅倫直言,「(我們)財力不夠雄厚,不然也想自己建物流,」農會預計在明年投資預冷設備,但物流仍只能仰賴民間業者,期待在許多偏鄉都提供服務的郵局,可以再多做一點生鮮物流,讓農產出得去。

痛點2:缺乏現代化冷鏈,僅2成蔬菜預冷、水果不到1%
Fill 1
北農群聚、台灣、冷鏈、運輸、農業
熟成採收的蔬菜面對炎熱氣候,是保存與運送嚴厲的考驗,凸顯冷鏈的重要性。(攝影/余志偉)

但即使打通運輸能量,無法耐熱的蔬果仍有「保鮮」的隱憂,還得靠冷鏈設備解套。

農業科技研究院曾在2020年12月發布「國內蔬果供需調查結果與蔬果鮮品之冷鏈物流體系需求現況」報告,指出高達7成消費者主要在傳統市場買蔬菜,超市則佔2成,後者主因是方便、僅3成是因為超市有低溫保鮮。報告也指出,儘管近6成消費者認為蔬果採低溫物流較新鮮,但仍有近3成民眾不了解低溫與常溫保存在新鮮度上的差異,顯示消費者對於冷鏈的觀念仍有待加強。

冷鏈從農產後就開始,包括採收後、倉儲、運輸、配送、市場零售等階段,都控制在一定溫度下;以空心菜為例,相較沒有冷鏈者,全程冷鏈運送的保鮮期可多出3、4天,其中採收後的「預冷」是台灣長期忽視的重要技術。

什麼是預冷技術?

蔬菜箱僅經過2、3天運送就腐爛,其中一個關鍵就是缺乏「預冷」技術和觀念。由於蔬果採收下來仍在呼吸,也蓄積了田間熱氣,因此必須第一時間適度降溫,避免損害品質。早在半世紀以前,美國、日本等農產大國都已經引進預冷相關觀念和設備,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也在20年前就提出「預冷」技術。

台南區農改場2001年技術專刊中的報告指出,「夏季從中南部北運台北市場的蔬菜,紙箱內累積的溫度平均高達35~40℃」,輕微造成蔬果失水萎凋,嚴重則會造成腐爛及異味,尤其雨天或災害後搶收的蔬果更是無法忍受如此高溫。

專長研究採收後處理的農業試驗所作物組助理研究員徐敏記指出,預冷是冷鏈的基石,要快速散去田間熱,避免蔬果的呼吸率和溫度高,必須講求時間效率,透過專業的冰水預冷、壓力差、真空預冷等等方式,讓作物在幾分鐘、幾小時內快速降溫,「若只是放進冷藏庫,可能要2、3天核心溫度才會降到標準,彷彿將熱湯放進冰箱,沒辦法提升品質,還可能損壞冰箱裡其他東西。」

由於民眾普遍不理解全程冷鏈的重要性,業者
此份研究報告,在產地端訪問了農業產銷班、合作社、農會、合作農場、超市產地發貨中心。
為了節省成本,在蔬菜預冷比例僅約2成,水果更只有0.9%有預冷,許多業者認為「產品本身特性不需冷鏈物流」或「快速送至市場端即可」。

有趣的是,在零售階段時,蔬菜採冷鏈保存的比例達到63.7%,水果則在運輸、配送、零售時,都有3成比例導入冷鏈,顯示業者對於冷鏈的觀念仍比較停留在後端,第一時間的預冷處理不被重視。

疫情下逆勢成長的蔬菜箱,做對哪些事?
Fill 1
北農群聚、台灣、冷鏈、運輸、農業
蔬菜的預冷水洗系統,可以有效降低採收後蓄積的熱氣,延長保鮮時間。(攝影/余志偉)

7月中旬,桃園市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員工,在將近35℃的溫室中,坐在矮凳上俐落地採收一株株莧菜,溫室旁的走道,搬運車來回穿梭,準備隨時將足量的蔬菜載回預冷包裝廠。

「我們每小時都會把菜載回去,盡快讓菜進冷藏,減少耗損,」桃城蒔菜經理尤優佳解釋,台灣夏天高溫炎熱,在溫室底下可以飆到4、50℃,對喜好冷涼的葉菜是一大考驗,因此採收後絕對要預冷,迅速進冷藏庫,才能延長蔬菜保鮮期。為此,桃城蒔菜特地添購了一台300萬元的水洗預冷機,不僅收服了標準超高的客戶鼎泰豐、王品集團,好品質也讓他們在這波疫情間推出的蔬菜箱爆紅,短短2週就逆轉三級警戒後的頹勢、恢復到正常銷售量。

桃城蒔菜位在桃園市八德區,是2017年尤優佳和丈夫邱冠鈞共同創立的合作社,社員16人,總面積約20公頃,每週產出的蔬菜超過8,000公斤,客戶多是高檔的餐飲業者,疫情影響首當其衝,「以為業績從5成開始掉,沒想到是9成,」回想5月19日,全台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尤優佳歷歷在目。

和許多業者一樣,他們在5月底開始嘗試蔬菜箱,由長期簽約的4台冷藏物流車配送,一天可以賣出約1,800~2,000包菜。「有一次客人沒收貨,過了7天退回來,只有空心菜稍微變黃而已,」尤優佳帶著欣慰的笑容說,許多消費者回饋,他們的菜存放時間比一般菜市場多了3、4天以上,「這代表6、7年前投資預冷設備、冷藏庫的方向是對的。」

她指著身旁正在「做SPA」的空心菜解釋,一整籃空心菜攤平進入預冷機軌道後,數十個噴頭水流傾瀉而下,除去塵土兼降溫,大約40分鐘可以降到15℃,半天就能降到10℃,機器的噴頭會按照蔬菜種類,調整水流力道、溫度、角度;最後再透過人工洗一次,同時拉直空心菜,避免包裝時重疊擠壓,容易變黑褐化,瀝乾後進冷藏庫,經包裝冷藏運送後,就成為你我在超市看到的蔬菜。若沒有這些程序,空心菜到消費者手上可能只剩2、3天壽命。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組助理研究員徐敏記指出,去年台灣曾成功讓美生菜克服20天船期運送到中東,就是在採收後4、5個小時內將菜預冷,貨櫃維持在3~4℃。他認為,台灣要發展新的運銷模式,「不只是把菜送出去就沒事,重點是後續的客戶回饋,」需評估耗損量,聽取客戶意見才能進步。

痛點3:改善計畫喊4年只聞樓梯響,11座冷鏈物流中心一座都未落成
農委會陳吉仲主委2020年10月5日南下屏東,出席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客製化國際保鮮物流中心第一期廠房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取自農委會網頁)
農委會陳吉仲主委2020年10月5日南下屏東,出席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客製化國際保鮮物流中心第一期廠房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取自農委會網頁)

早在2016年,農委會成立「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農發),以國家之力輔導外銷時,就宣示要建立台灣的冷鏈系統,2018年的全國農業會議則更明確指出,要建立3個「國家旗艦型農產品物流中心」,以外銷為導向,在北(桃園16公頃)、中(彰化10公頃)、南(屏東4.5公頃)設置,提供周邊重要農產品保鮮、加工、包裝、倉儲及出貨調節之用。另外,也要建立8個「區域冷鏈物流中心」,主要是針對內銷,預計地點為桃農綜合農產品批發市場、台中外埔園區、雲林區域冷鏈物流中心、高雄國際花市、台南市農產品外銷冷鏈物流中心、花蓮蔬菜運銷合作社、仁武國有糧倉、大里國有糧倉,目標減少10%農產耗損量。

去年農委會再次宣布,預計從今年起,4年投入84億元,興建農產品物流中心,不過目前只有外銷為主的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物流中心在去年開工,其餘地方都還沒有興建,甚至仍停留在規畫階段。

姚志旺指出,之前就注意到冷鏈斷鏈問題,但卡在預算不足,農委會好不容易跟國家發展委員會爭取到84億經費,其中農糧署有50億元;屏東的農科園區是農委會投資,進度較快,完成後會委託給民間業者經營,未來高屏的鳳梨、芒果,可以透過農科的物流中心完成冷鏈、集貨、運送等等,再直接從高雄小港機場起飛外銷。

不過其他地方的物流中心選址位置在哪?設備如何管理運用?產地和市場如何對接?現在仍不得而知,葉菜類重鎮雲林的冷鏈物流中心甚至仍在選址。姚志旺坦言,雲林的確尚在規劃,必須要縣市政府也願意投資、主動規劃提案,目前進度較快的是屏東、台南,「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做,要思考冷鏈系統架構、全台配送系統、農作物來源穩定等等,才能做冷藏、物流。」

解方:規模大小不是重點,冷鏈設置應因地、因物制宜

業界對於政府84億經費,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位冷鏈業者認為,冷鏈物流中心是重要建設,但最好不要由政府經營,「因為政府經營效率太低,民間才會去精算成本,」例如委託的業者可以協助地區農民代工預冷、運輸,清楚列出費用的30%來自哪裡、10%費用花在哪、手續費多少、要多少量才有比較好的經濟規模,將成本透明化,無形間也是在幫助規模較小的農民。

除了大型的冷鏈物流中心,農委會還預計補助農會、合作社、產銷班等,建立預冷或倉儲設備。農試所也在去年研發出「可移動型預冷模組」,改裝自戶外停車棚,放入小型預冷機組,透過抽氣裝置製造壓力差,讓田間熱散去,最簡單的機組只要5萬元,可以帶著移動。

徐敏記就是這個計畫的主持人,他解釋,這套設備的重點有三個:操作方便、價格合理、有效。台灣以中小型農戶居多,栽種面積一公頃內,大型機具難以進入,採收後作物曝曬在田間,送到理貨場時車輛又沒有遮陰,容易累積田間熱,必須要開發出適合在田邊工寮就能操作的預冷機組,初步降低田間熱,再和後續冷藏、運輸冷鏈管理對接。

根據農試所研究,木瓜在網室內採收氣溫可達35℃,雖然果實移至集貨包裝場,果皮溫度可以稍微降溫到32~34℃,但果心降溫速度緩慢,採後21小時才能降至20℃以下,若透過這套模組處理,僅一小時,表皮溫度就由34℃下降到29℃、果心溫度也能快速下降2~5℃,每次處理量可達500到800公斤。

儘管這套設備不如大型機具效率高,但徐敏記認為,重點是要讓農民願意使用,達到初步的預冷。例如木瓜非常容易因為高溫就黃熟,一定要降溫,但不用一下降到太低,先把田間熱去掉,溫度維持在25~27℃,再對接後面的儲運設施,在成本和效果間取得平衡;而且非固定式的設備,在產季結束後也能移動到另一個產區,或是借給其他農民使用,對規模較小的農民較有彈性。

建立真正的「農業服務業」:納入從產地到零售一條龍的管理思維
Fill 1
北農群聚、台灣、冷鏈、運輸、農業
桃城蒔菜在採收後會進行蔬菜預冷及冷藏程序以保新鮮。(攝影/余志偉)
「重點不在規模大或小,而是有無針對不同蔬果品項,在運銷、分銷做到專業管理,建立真正的農業服務業。」

徐敏記說,雖然許多人稱「cold chain」為「冷鏈物流」,但「冷鏈管理」更貼切,物流聽起來好像只有運輸端,但其實農產的溫度維持、品質控制是一種管理模式,只是透過冷鏈維持住,「這是一種服務業。」

疫情讓台灣人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模式,也照見了農業的停滯和希望,一名農產物流公司的主管無奈地說,冷鏈是台灣農產的硬傷,在疫情下表露無遺,「農產運輸很專業,每個蔬果要在什麼溫層、如何擺放、上下車,都是專業,」例如蔬果從預冷包裝廠出來後,使用棧板
用來運送貨物的板子,通常會搭配堆高機或拖板車使用,可快速堆疊移動。
快速搬到運輸車上,可減少蔬果因不同環境的溫度差異造成的品質損害,但台灣的冷鏈觀念仍停留在冷藏庫、冷藏車,忽略了節點連接的過程,品質就是由這些細瑣的眉角堆疊起來,政府若要提升台灣農產品競爭力,不能只是單點補助,而是讓每一環都能銜接起來,真正做到冷鏈不斷鏈。

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位於台灣葉菜類重鎮雲林西螺,董事長廖丁川是台灣最早開始投入冷鏈規畫的先行者,大型量販店、美式賣場等都能見到他們的菜,他提醒,做冷鏈必須從產地就開始規劃,例如在產地就將蔬菜包裝好,因為業務大包裝的菜,每搬運一次都是耗損,因此冷鏈系統不只是硬體建置,產地的道路規劃、用地取得、廢棄物處理、人力來源,通通都應該包含在內,台灣農業要把握住這次疫情帶來的轉機。

索引
痛點1:運輸量能不足,北部鬧菜荒、產地貨卻出不去
痛點2:缺乏現代化冷鏈,僅2成蔬菜預冷、水果不到1%
痛點3:改善計畫喊4年只聞樓梯響,11座冷鏈物流中心一座都未落成
解方:規模大小不是重點,冷鏈設置應因地、因物制宜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