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紀錄

【Boom.磅】林育立:俄烏戰爭兩年,新的鐵幕會否出現?
自由記者林育立在「Boom.磅」演講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歐洲與全球的衝擊。(攝影/蔡昕翰)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22年2月24日,一則Breaking News在世界各地的螢幕上彈出,迫使人們從和平的美夢中醒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爆發了。用時任德國外交部長的話來說,這如同「一醒來,發現自己身處在另一個世界」。

起初,多數專家相信這場戰力不對等的戰爭將很快結束,然而烏克蘭從未輕易放棄抵抗,一再擊退來犯,烽火因此延燒至今。這場戰爭使柏林圍牆倒後的地緣政治格局受到大幅震盪,承平日久的歐洲因此被迫調整能源和軍備戰略,而這些與我們所處的台灣為何有著密切關聯?

2024年5月18日,「Boom.磅」計畫展開了系列講座第一場,春山出版邀請到長年旅居柏林、深耕德國和歐洲社會歷史議題的自由記者林育立,細述這場未竟之戰各種面向的影響。

「Boom.磅」為春山、左岸、八旗、衛城與臉譜五家出版社共同成立的知識平台,這裡不會只談一本書,而是當代的重要問題與現象,第一季五場講座紀錄會陸續在《報導者》刊出。

曾經不願相信戰爭會發生

俄烏戰爭開始時,林育立正在柏林。戰爭的爆發看似突然,但他也觀察到種種先兆:「2021年上半年,俄軍開始在烏克蘭邊境集結,人數愈來愈多。世界各國領袖紛紛親訪莫斯科,勸普丁(Vladimir Putin)不要發動戰爭;直到2021年底,大家都還認為戰爭不至於發生。2022年年初,普丁與習近平簽署聯合聲明,提及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聲明發表後不到一個月,戰爭就爆發了。」

這是一場很多人有預感、卻不願相信會發生的戰爭。2022年2月27日,俄烏交火後3天,柏林地標布蘭登堡門前開始聚集起反戰遊行的隊伍。林育立在當天下午抵達現場,見證歐洲最大反戰遊行的歷史性一幕:「我看到大家表情很惶恐,不知所措;現場有不少俄羅斯人,他們舉著牌子:『我是俄羅斯人,我反對戰爭』。」

兩星期後,林育立到柏林中央火車站,目睹烏克蘭逃難潮:「整個3月,經波蘭抵達柏林中央火車站的烏克蘭人每天超過一萬人,以老弱婦孺為主,很多人還帶著棉被,有的人帶貓狗,很狼狽地跑出來⋯⋯我覺得身處歷史現場,一定要做些什麼事,開始有寫一本書的動機。」

這也與林育立的台灣視角息息相關。他提到烏克蘭2013年年底爆發的「廣場革命」 ──一場因為反對總統對俄國施壓讓步,拒絕與歐盟簽署談好的貿易協定而發生的公民運動,最後衝突升級導致逾百人喪生。「我身為台灣人,當時一直覺得烏克蘭的事與台灣有關。」「廣場革命」落幕後也是不到一個月,台灣就爆發了「太陽花運動」,林育立留意到兩者之間的相似性:「一個大國用威脅利誘的方式,試圖拉攏歷史上曾是一部分的小國,小國的年輕世代起身反對。運動也確立了兩國接下來的格局,在烏克蘭而言是『抗俄、保烏、親歐』,在台灣則是『抗中、保台、親美/日』。」

此外,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被俄羅斯併吞的事件,也讓林育立深感衝擊。當時,俄羅斯派出祕密武裝人員「小綠人」進行滲透和吞併,但對外宣傳說是烏克蘭造成的衝突,讓林育立開始發現:

「戰爭並不只是槍炮,而是灰色地帶的各種滲透,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混合戰』,包括『輿論戰』等各種方式。」
從東方政策到能源依賴
Fill 1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 ,右)於西門子能源的參訪行程中經過「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Nord Stream 1)的渦輪機。(攝影/SASCHA SCHUERMANN/AFP)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 ,右)於西門子能源的參訪行程中經過「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Nord Stream 1)的渦輪機。(攝影/SASCHA SCHUERMANN/AFP)

俄烏戰爭為世界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隨著戰事進行,歐洲的外交、貿易、能源、國防政策發生巨大轉變。在林育立看來,最有趣的是外交政策的大轉彎、尤其德國與俄國從親近轉為疏遠。

時間推回二戰後,德國分裂成東德與西德,整個歐洲處於冷戰對峙之中。1969年,西德戰後第一位左派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上台,這一局面始有變化。「上台後不久,他就推行『東方政策』(或『東進政策』,Ostpolitik),透過與西方敵對的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東德的來往,跨過美蘇集團的對立。」布蘭特最為人所知的事件是1970年訪問波蘭時,在華沙猶太人起義紀念碑前下跪。他在回憶錄自白:「站在德國歷史的深淵前,肩負數百萬被謀殺者的重擔,我做的不過是一個人無法用語言表達時所做的事。」

「這件事對德國戰後歷史非常關鍵。」林育立接續說。戰後西德與波蘭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布蘭特這一跪代表為德國的戰爭罪行懺悔,當時這個動作引起許多人共鳴,標誌「東方政策」的起點:「德國逐漸發展出一句口號:Wandel durch Handel,意即『用貿易促進改變』,促成對方的開放、自由和民主化。這句話在冷戰背景之下是成立的,布蘭特提倡的東方政策成為西德外交主軸,整整實施20年,推波助瀾推倒柏林圍牆、導致歐洲走向統合。」直到俄烏戰爭爆發前夕,「用貿易促進改變」一直是德國與俄羅斯、中國等獨裁國家交往的基本態度。

1998年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出任德國總理,沿用同樣的外交政策,進一步與普丁發展私交,德、俄關係從此更加親密。在他執政期間,普丁成功說服德國興建「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Nord Stream 1)──一條穿越波羅的海、將天然氣從俄羅斯直送德國的管道;不過,這項計畫將進一步增加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喚起國土被德蘇聯手瓜分的歷史陰影,也引發中東歐各國的不滿。

身為製造業強國,德國一直沒有足夠的天然資源,俄羅斯正好是化石燃料豐富的國家;兩國的能源合作可說是天作之合,北溪天然氣管道完工讓德、俄關係更加緊密。戰爭發生後,俄羅斯動不動就威脅要切斷能源,難免讓德國援助烏克蘭和制裁俄國時心存忌憚:「時至2021年年底,德國55%的天然氣、近一半的煤炭和三分之一的原油來自俄羅斯。看來普丁先一步步讓德國等歐洲國家在能源上依賴俄羅斯,這樣戰爭發動後,歐洲受制於俄羅斯就難以有所作為。」

然而德國是否就此順從俄羅斯的控制?林育立指出,戰爭爆發後3天,德國國會召開緊急會議:「我想那是歐洲史上重要的事件,決定此後的外交走向。」「那天,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發表Zeitenwende演說,用中文翻譯就是『歷史轉捩點』──德國上一次用Wende描述歷史事件是柏林圍牆倒塌。這次的Zeitenwende指的是俄烏戰爭一爆發,歐洲彷彿身處另一個世界,國防、外交、能源政策必須有重大轉變。」在會議中,德國總理提出1,000億歐元買武器的特別預算,強調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戰爭爆發那一刻,大家雖然惶恐不安,可是都能感覺到現在真的進入另外一個時空、另外一個世界。」

其後幾個月,德國開始向挪威、卡達、美國等國家大買天然氣,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更親訪卡達,建立能源合作關係。此外,德國也開始趕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驚險度過能源危機。「這場戰爭改變了歐洲大部分國家與俄羅斯的能源關係。」

德國如何在新的戰爭中「負罪前行」

外交政策之外,德國在俄烏戰爭後的另一重大轉變就是軍事與國防。背負著二戰時屠殺平民的罪行,戰後德國對軍事態度謹慎,相關議題鮮少被關注或討論。

俄烏戰爭發生後,林育立到德勒斯登參觀聯邦軍事史博物館,看到戶外陳列的「獵豹式防空戰車」:「以前沒人知道這冷戰年代研發的戰車是什麼,本來要退役了,可是因為烏克蘭受到無人機攻擊,在近距離作戰時這種防空戰車特別有用,因此德國開始把庫存拿出來整修和送給烏克蘭。」

德國原有不出口武器到衝突地區的傳統,軍援烏克蘭是改變的轉捩點。還有許多改變正在發生,例如國防部在YouTube開設的頻道介紹德軍各式武器、解釋戰局變化,點閱率非常高;德國的軍火製造商股票一直在漲;德軍形象大改,街上到處看到徵兵廣告⋯⋯「整個國家對軍事的態度完全改觀。」

Fill 1
林育立、俄烏戰爭、新的鐵幕
德國聯邦軍事史博物館展出的獵豹式防空戰車。(照片提供/林育立)

在國防方面,要從整個歐洲、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地域分布來看。北約第五條規定,任何一個國家被攻擊,視同全部國家被攻擊。受俄烏戰爭刺激,芬蘭瑞典也躲進北約的保護傘。這兩個國家加入將延長北約邊界,俄羅斯需要防守的範圍勢必隨之擴大。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國家就是立陶宛。立陶宛緊鄰俄國盟邦白俄羅斯、北約盟國波蘭和俄羅斯「飛地」卡里寧格勒(Kaliningrad),具有重要戰略位置。德國不久前宣布將在立陶宛常駐5,000兵力,「這是歷史性的決定。二戰時,德國曾占領波羅的海國家,如今出兵保衛當地的安全,受到當地人的熱烈歡迎。」

由此可見,俄烏戰爭很大程度改變了歐洲的安全格局。

「二戰後,歐洲一個關鍵問題是當年發動世界大戰的國家能不能再建軍?歐洲鄰國對此向來有多重疑慮,這個疑慮在近5年、10年才慢慢消除。波蘭外長2011年就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相較於德國的力量,我今天更怕的是德國的不作為』,可見德國在歐洲的形象改變有多大。」

此外,這場戰爭也讓德國看到自身歷史認識的不足。林育立展示了軍事史博物館的另一件展品,一張1918年製作的烏克蘭地圖,這張圖反映德國怎麼看剛獨立的烏克蘭:「德國對烏克蘭的礦產、原料有興趣,想把烏克蘭作為殖民地,為自己生產糧食和提供原料,一如《血色大地》一書所描述,德國帶著殖民者的眼光入侵和占領東歐,才有後來的大屠殺。」林育立指出,以往看二戰歷史把焦點集中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俄烏戰爭爆發後,德國博物館展出這張地圖,提醒大家德國曾帶著殖民、掠奪的眼光來看烏克蘭這個國家。

Fill 1
林育立、俄烏戰爭、新的鐵幕
德國聯邦軍事史博物館展出的1918年烏克蘭地圖。(照片提供/林育立)
歐洲對中、台態度的轉變

2019年,歐盟曾公布一份對中政策文件。文件首次將中國定位為夥伴、貿易競爭者和體制的對手。延續這個精神,德國在2023年公布史上第一份「中國戰略」,其中也提到台灣。「現任德國政府2021年底上台,當時執政三黨簽署的聯合執政協議明文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唯有和平、且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台海現狀。這是德國史上第一次明確把台灣寫進政府執政方針,」林育立解釋。

可是在他觀察,以往歐洲對中態度的改變程度,都不及俄烏戰爭帶來的影響:

「2022年2月初,習、普在北京見面,幾週後普丁就發動戰爭,從此歐洲人對中國的觀感產生巨大改變,他們發現俄羅斯背後有中國撐腰。這場戰爭也催化對立,世界局勢逐漸由自由民主與專制獨裁的對抗支配,強權領袖透過互訪彼此較勁。2023年2月,拜登(Joe Biden)到華沙發表演說,一、兩個月後習近平就去莫斯科見普丁。離開時,習近平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百年變局的一部分,我們共同來推動。』」

戰爭發生後,因為怕被歐美制裁,中國在處理俄烏議題上一直小心翼翼。那麼,為何中國還要與俄羅斯來往?「這場戰爭是它們聯手改變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機會,」林育立指出,「一般說的『歐洲和平秩序』,指的是東西歐在西德東方政策的背景下邁向和解,在1975年赫爾辛基的『歐洲安全與和平會議』上,包括蘇聯在內許多國家在協議上簽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確保各國疆界不被侵犯,不用武力解決爭議』。這個和平秩序2022年被普丁打破。」這也是戰爭發生以來,歐洲人對未來最大的憂慮:

「這場戰爭只是一個開始。如果結果是普丁占領烏克蘭大塊領土卻沒被懲罰,那以後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拳頭大就可侵略他國,例如中國就可能有樣學樣。」
Fill 1
林育立、俄烏戰爭、新的鐵幕
法國時事雜誌《Le Point》,封面故事是台灣受到的軍事威脅。(照片提供/林育立)

因此,俄烏戰爭也引發歐美對於類似處境下的台灣、乃至亞太地區安全的關注。2022年,戰爭爆發半年左右,林育立在法國普羅旺斯書報攤看到一本雜誌《Le Point》,封面故事是Alerte à Taïwan(台灣警戒),討論中國可能從高雄入侵台灣的一份報告。「我在歐洲深刻感受台灣這兩年所受的重視。首先,他們擔憂台灣發生戰爭;其次,他們開始看到台灣、把台灣視為主體。」以林育立所見,這兩年有不少藝術節邀請台灣團隊參與,報紙上關於台灣的報導也不再局限於兩岸關係,而是從原住民、同婚等內部議題給予關注,「你可以看到他們對台灣的關注程度,相較過去這是很大的改變。」

近日,德國軍艦巴登符騰堡號和補給艦法蘭克福號離開布萊梅港、前往亞太,外長不排除將通過台灣海峽。兩年前,德國的歐洲颱風戰機曾創下24小時內飛抵新加坡的紀錄。「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假如發生戰事,德國能幫什麼忙嗎?」林育立反問,「我想這些都是象徵性的動作,表示這是國際海域,我們可自由通過,不理會你的威脅。」

歐洲重心東移,世界正重新認識烏克蘭
Fill 1
林育立、俄烏戰爭、新的鐵幕
烏克蘭作家暨樂手扎丹(Serhiy Zhadan)率樂團在柏林演出。(照片提供/林育立)

俄烏戰爭發生後,歐洲的重心明顯向中東歐轉移。最早拜訪烏克蘭給予支持的是波蘭、斯洛維尼亞、捷克的總理。為什麼他們這麼感同身受?林育立分享了一位波蘭學者的觀點:「波蘭歷史經常受到強鄰的壓迫,甚至曾經從地圖上消失,因此對國家的存在有強烈的危機感,一直努力保有自己的主權、語言和文化。」同理心使得他們希望能給予烏克蘭更多協助。

戰爭爆發前夕,德國表示將捐給烏克蘭5,000頂鋼盔,被全世界當作笑話,反觀中東歐國家在援烏行動走在最前面。林育立舉例:「愛沙尼亞總理和立陶宛外長經常訪問柏林,希望德國提供援助,彷彿拷打德國的良心,德國後來才慢慢跟進,到現在成為軍援烏克蘭第二多的國家。」曾發生「布拉格之春」、遭蘇聯坦克鎮壓的捷克,最近也帶頭在全世界購入80萬枚炮彈,援助烏克蘭。

「歐洲重心往中東歐移的現象,以前是看不到的。過去,西歐對烏克蘭不瞭解,戰爭發生後,大量關於烏克蘭的書出版,也有許多烏克蘭的表演活動,大家彷彿在補課。」林育立參加烏克蘭作家暨樂手扎丹(Serhiy Zhadan)的樂隊Zhadan i Sobaky演出,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另外,東柏林市中心有一間著名的「莫斯科咖啡」(Café Moskau),屋頂可見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Sputnik-1的模型;戰爭爆發後,德國最大反對黨基民黨(CDU)刻意選在這棟建於共產時代的建築辦活動,並將之命名為「基輔咖啡」(Café Kyiv)。「基輔咖啡」的活動從早到晚,形式包括電影放映、作家分享討論會、從前線來的戰事分享等,讀者爭相參與,幾乎場場爆滿。

「當你不再從俄羅斯的角度看烏克蘭,你就會看到烏克蘭的主體性。」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基輔」這座城市的正名──由於基輔很長一段時間是蘇聯「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所以人們都用俄文來認識它,然而烏克蘭人希望大家用烏克蘭文來念這座城市的名稱。幾個月前,德國外交部長聲明,官方文件中的基輔將改成烏克蘭文的拼法,讓烏克蘭人備受鼓舞。

「我們都知道烏克蘭的未來在歐洲。10年前的『廣場革命』,他們拿出歐盟旗幟,他們不願被一個親俄、貪汙的總統統治。同樣的,歐洲的未來也在烏克蘭,因為戰爭爆發以來,歐洲防禦重心整個向東移,如果俄羅斯繼續往西進逼,整個歐洲的安全都將受到威脅。」2022年6月,烏克蘭被授予加入歐盟的候選國地位,林育立認為,「歐盟無論如何會盡一切努力,讓這個國家加入歐盟,滿足烏克蘭人的渴望。歐盟是在二戰後的廢墟建立起來的,目標是從此不要再發生戰爭,建立一個自由的生活圈。同樣的,歐盟的未來也取決於這場戰爭的結果。」

「這場戰爭對我們來說是既遠又近,同時它牽動的事情可能比我們所想的還要複雜。」

開場時,主持人、春山出版總編輯莊瑞琳這樣說。演講中,林育立為讀者們細數了俄烏戰爭發生後、歐洲乃至世界正迫切面對的種種轉變,而這些變化仍在進行。活動到了尾聲,他也與我們分享幾個月前在德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看到的一張圖,那是冷戰年代共產國家與西歐民主國家的分界,一道鐵幕。「局勢會不會繼續走,走到一個新的鐵幕出現?這個鐵幕會拉在什麼地方?」未來難以估測,無論離戰火是遠是近,我們都可開闢一所「基輔咖啡」,寄託對這些變化的疑問與思考。

Fill 1
林育立、俄烏戰爭兩年,新的鐵幕
柏林「基輔咖啡」活動吸引爆滿觀眾。(照片提供/林育立)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