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房慧真/眼裡掉出鱗片,第二次看見──讀《投票記》
(攝影/Artur Widak/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09年秋天,俄羅斯反對黨──亞博盧黨(Yabloko)的黨魁謝爾蓋・米特羅欣(Sergei Mitrokhin)競選議員,選舉當天,他在自家所屬的選區投給自己一票,他的家人也在這個選區投票給他。開票過後,果不其然米特羅欣落選了,他自己也不意外,意外的是,他在自家所屬選區獲得的票數是「零票」,投給自己的那一票消失無蹤。這是前KGB(蘇聯國安會)探員普丁(Vladimir Putin)主政下的俄羅斯,有選舉,甚至還有「假的」反對黨、「假的」NGO,扮演批評當權者的角色但永遠不會越過普丁設下的界線,還經常表示他們的忠誠愛國。

新形態的獨裁者彷彿整容大師,能將表面整得和健全民主國家差不多,這就是威廉・道布森(William J. Dobson)所說的「獨裁者的進化」(The Dictator’s Learning Curve),獨裁者2.0、3.0已和史達林不同,容許選舉制度,並善用它。南美洲的查維茲(Hugo Chávez)透過選舉以及公投,消除所有的權力制衡機制,創造出一個權力無限擴張的政府。他任內讓委內瑞拉幾乎每一年都處於選舉年,在選舉造勢狂熱中,多數人會忽略使他們日子難過的真正原因,成為一股易被煽動的盲流,四處衝撞,不知往何處去。

從《盲目》到《投票記》,薩拉馬戈的白色恐怖寓言

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投票記》《盲目》續作,《盲目》的原書名是「關於失明的散文」,和「關於清晰的散文」(《投票記》原書名)為對稱,盲目與清晰,在薩拉馬戈的世界裡從來都不是二元對立的截然劃分。一座城市裡明眼人突然眼瞎,像傳染病似地一個傳一個,在經歷彷彿失樂園、地獄變的文明理性崩毀之後,倖存者又一個一個恢復視力,《盲目》的結尾寫道:

「我們為什麼會失明。我不知道,說不定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我覺得我們並沒有失明,我認為我們本來就是盲目的。盲目卻又看得見。看得見卻不願看見的盲人。」
《盲目》, 喬賽‧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著,彭玲嫻譯,時報出版
《盲目》,喬賽.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著,彭玲嫻譯,時報出版

薩拉馬戈式的「盲目」有個很特別的設定,眼瞎後並不從此進入一片黑暗世界,而是像待在永無止盡的白晝裡,「他們在腦中已自有一盞過分明亮的燈,明亮使得他們瞎了眼。」睜眼瞎子更像是一種心因性盲目,薩拉馬戈說:「最糟的盲人是不想看見的盲人,這是偉大的真相。」軍人開槍,因為服從而盲目;密告陷害他人,因為恐懼而盲目。滾輪裡如小白鼠的社畜是盲目的,只需要繼續往前跑,服膺時代進步與GDP指數的上升,汲汲營營於生計,對政治冷漠,從來不需要真正的看見。

在永晝裡盲目,人們得不到休息,睡著也像是醒著,醒著像是在夢遊。這一抹刺眼的「白」,薩拉馬戈很巧妙地將之延續到《投票記》,成了一張張空白選票。第一次投票是個暴雨天,右派政黨得票13%,中間派政黨獲得9%,左派政黨獲得2.5%,其餘超過總投票數70%都是空白票。當局可以臨時延長投票時間,也可以說第一次投票不算。第二次投票是個豔陽天,空白選票不減反增,超過8成。決定出門投票與否的不是天氣,而是無聲的集體意志。空白票像是從水面下發動攻擊的魚雷,「白」成了「白死病」,成了禁忌的語詞,「一樣東西若是沒有名字,就不會真的存在」,空白的紙成了沒有顏色的紙,白色毛巾成了牛奶色的毛巾,那場全國盲目被遺忘4年後又被提起,為了連綴由官方所定義──新型態的盲目。

就顏色而言,破壞選舉制度總是連帶著「黑」:暗地裡不能見光的賄選、黑箱作業,或者投票時突然停電。「白」是射進黑箱裡的一道光,堅持投出空白票的空白人在書裡沒有具體面目,薩拉馬戈不描繪這些角色,輪番上場的是臉譜化的官員群像,一群依然盲目的人,偶爾他們在謊言裡也會夾藏著實話:「投空白票和前一次的盲目一樣,是一種破壞性的盲目,要不就是一種清晰的視力。」;「4年前我們瞎了,我現在是在說,我們可能仍然是瞎的。」

《投票記》, 喬賽‧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著,彭玲嫻譯,時報出版
《投票記》,喬賽.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著,彭玲嫻譯,時報出版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說:「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4年前戳破日常景觀的那一場「盲目」,讓人退化為獸,置身於極端處境,當他們再度回復為人,他們知道真正的看見是一種需要學習鍛鍊的能力,而非與生俱來,是「一種清晰的視力」。並未學到教訓,只是封存禁忌語詞的當權者,4年後依然是瞎的,投進黑箱裡的空白票,被當局視為汙染,讓首都進入緊急狀態,宵禁、封鎖、關閉電影院等場所,禁止任何人進出這座「白死病」城市,設計車站爆炸案傷及無辜,並發動媒體鋪天蓋地宣傳「你們『再度』失明了」。

失明的究竟是誰?當局執著於不計代價要找出空白票的罪魁禍首,所以看不見真正在眼前的人,空白人為這些猶然不願睜眼的人所做的是,為其點燈,流光似水形成一條光之河,是整本書中最美麗的場景:

當車輛沿街行進時,建築物正面一個個亮了起來,從頂層一路亮到底層,由提燈、檯燈、聚光燈、手電筒點亮⋯⋯每扇窗都大大敞開並且亮著光,亮出了一條洪水一般浩大的光之河,由白色火焰製成的水晶增殖繁衍,指出了道路,照亮了背棄者的逃生路線,好讓他們不致迷路,也不致走岔了路。
當人民睜開眼睛,威權板塊的鬆動與位移就在一瞬間

《投票記》用了一個典故,《新約聖經》的〈使徒行傳〉,掃羅原本迫害基督徒,在前往大馬士革的途中遇到耶穌顯靈,之後短暫失明,有信徒將他治癒,他眼中「有鱗片立刻掉下來」。落下的鱗片是結痂已久的偏執,人出生在世從一雙嬰兒澄澈的眼睛,逐漸變成宗教迫害者、種族主義者、對弱勢他者的壓迫者⋯⋯,鱗片一層層蒙蔽視線,薩拉馬戈教我們還可以「向內看」。《盲目》裡唯一沒瞎的醫生太太(也是《投票記》中的代罪羔羊)「蜷縮起眼睛,向內看,更進去一點,更進去,更進去,進到腦中,讓眼睛觀察腦的內部,觀察那個無法用肉眼看出盲與不盲差別的地方。」

向內看,鱗片剝落,第二次睜開眼睛。在1977年的桃園縣長選舉,原本為國民黨籍的許信良脫黨參選。在40多年前處於肅殺氛圍的戒嚴時空下,作票頻傳,黑箱重重。許信良想出以監票對抗做票的方法,他借來無數雙群眾雪亮的眼睛,果然當天持續傳來民眾監票時發現選務人員撕毀選票的消息。憤怒的人們將中壢分局層層包圍,向警察局丟石頭,把玻璃窗砸得一片不剩,人群密密麻麻彷彿螞蟻雄兵,一輛輛警車被翻得底盤朝天,黑色甲蟲難得露出脆弱的肚腹,最後火燒警局,史稱中壢事件

1977年的中壢事件常被視為後啟黨外運動、1979年美麗島事件的先聲。在記錄這個事件的《選舉萬歲》
張富忠及林正杰合著,1978年出版。本書詳細記載許信良參選縣長過程到「中壢事件」,以及許信良當年的談話記錄、「選舉總路線」的想法、候選團隊、青年看選舉等等。不過《選舉萬歲》當年便列為「禁書」抄光,市面上幾無留存。
裡有一段文字,可以很清楚看到當民眾睜開眼睛走出來,威權板塊的鬆動與位移,發生在一瞬間:
「群眾的拳頭,像雨點一般地落在警察的小圈子上,警棍和拳頭互有斬獲。然而雙方的眼神顯得有些恍惚,動作都非常生硬,非常彆扭。拳頭沒有握緊,警棍也打不結實,好像雙方都是從來沒打過架的人似的。群眾似乎還在猶豫,像警察這樣之威權,真的是打得的嗎?而平時不把老百姓放在眼裡的警察,在初次面對團結而憤怒的群眾時,也有了一份不可克服的畏懼。」

(編按:本文由時報出版提供,內文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寫。)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