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1980年7月,行政院長孫運璿出席國家建設研究會,宣布關於石化業的新政策:正在興建中的四輕完工後,不再興建下一座輕油裂解廠,短期內不再擴充石化工業。同時間經濟部鬆綁管制,1980年6月核准台塑、南亞、台化等私人企業到海外設廠,鼓勵石化業中游外移。上游的輕裂廠停止量的擴充,政府也鼓勵中游的塑膠加工業外移,這是1980年代初期政府關於石化業的政策。
經濟學家瞿宛文寫於1994年的文章〈水資源與石化工業〉裡說:「十多年前不興建五輕的決定,在今日的氣氛中看來,幾近勇敢。事後來看至少它具有產業政策式的考量和作為。」
1970年代,石化業中游塑膠製品以及人造纖維原料的大量外銷,形塑台灣出口導向的產業方向,帶來巨大的經濟產值,促進台灣經濟的起飛。但1970年代末發生第二次石油危機,油價飆漲,對仰賴原油進口作為原料的石化業影響甚鉅。日本決定將石化工業列入夕陽產業,台灣地小人稠,自然資源有限,也決定不再發展高耗能高汙染的石化產業。
40年前的1980年代,林中有兩條路,其中一條是輕裂廠止於四輕,石化業往高值化發展,卻因不可預測的因素──1984年孫運璿中風──而終止。繼任的閣揆是俞國華,先前擔任經建會主委時就主張石化業要繼續擴張,四輕完工(1984)之後又規劃興建五輕,同時在1986年開放民間興建輕裂廠,於是有了台塑六輕,於1998年投產。有六就有七,八也隨之而來。七輕、八輕(國光石化)如果不是環保抗爭的不斷推擋,石化就會插旗在台南七股、彰化大城這兩處生態豐美的溼地,台灣西海岸的輕裂廠將更為密集。
林中路選了另一條路,使得40年後,六輕營運20年的環境難民繼續生成,而石化高值化發展仍停留在起步階段,台灣的石化業猶然以生產大宗泛用塑膠為主,40年的時光,彷彿原地踏步地空轉。
從1980年代往回推,1968年興建於高雄煉油廠內的一輕完工,是為台灣石化元年。高煉廠的前身是成立於1941年日治時期的海軍第六燃料廠,由印尼進口原油,再提煉出汽油、柴油及燃料油,有其戰備的軍事意義。二戰結束後,1946年資源委員會成立台灣石油籌備處,同年中油成立,接手海軍第六燃料廠,更名為高雄煉油廠,建立在台灣的煉油事業。
1961年,美援會工業發展小組來台考察半年,並邀請史丹福研究所來台研究投資環境與機會,建議發展石化工業,以促進外銷。1965年政府所推行的四年經濟建設計畫,石化業隨即被列入重點發展產業。
戰後冷戰氛圍下的美援背景,將石化業推銷到美國羽翼下的台、日、韓,並不只有促進戰後東亞經濟的因素。1960年代,美國本土的環保意識高漲,1962年,瑞秋.卡森出版《寂靜的春天》,控訴製造DDT殺蟲劑的化工廠,造成生態浩劫。1968年,聯合石油在加州聖塔芭芭海岸發生嚴重漏油事件,環境抗爭烽火連天,美國本土已不容汙染,台灣成為美國化學工廠外移的選項之一。
一輕的興建,背後是美國資金的推力。1963年美商NDCC(National Distillers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來台設立辦事處,與中油達成協議,由中油興建一輕,提供乙烯,讓NDCC在台生產LDPE(低密度聚乙烯)中間原料。
1965年,NDCC在台獨資成立台灣聚合化學品公司(簡稱台聚),中油得到美國進出口銀行500萬美元的貸款得以興建一輕。1968年一輕完工投產,年產乙烯5.4萬噸,其中五分之三的產量提供給台聚LDPE廠,剩下五分之二的產量沒有著落。在一輕投產的同年,中油轉投資成立子公司「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與台塑等四家原先以電石法生產PVC的企業,在1970年合資成立台灣氯乙烯公司(簡稱台氯),用VCM來生產PVC。
1968年一輕完工後,中油在1969年10月馬上計劃興建二輕,一輕、二輕都有美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貸款的條件根據當時媒體報導為:
「貸款國所借款項,不得用來製造向美國輸出與美國製造品有競爭的商品」(《中央日報》1958年4月); 「必須以該銀行所提供的貸款,向美國購買該計畫所需的機器設備、技術服務與方法。」(《聯合報》1973年2月)
進入1970年代,1971年10月,台灣退出聯合國,經歷了外交上的重大挫敗,當時國營的中台化工剛成立,經濟部、外交部要中台公司耗費45億跟西班牙買設備、採用荷商的製程、由德商設計,為了拉攏歐洲國家,外交考量下所建的工廠有如拼裝車,因為設計不當,建造完成後6、7年都未曾生產。台灣的石化發展,始終免不了國際外交現實處境的政治考量。
1970年代,同時也是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的時候,十大建設包括石油化學工業,美援扶植以及美商民間資本進入後,中游加工業已是台灣既有的石化工業基礎,所以政府著手實行「逆向整合計畫」,興建上游的輕裂廠,二輕在1970年興建,1973年列入十大建設項目,1973年也開始規劃興建三、四輕。石化業是資本以及技術密集的重工業,上中下游體系龐大、不可割裂,蓋一座輕裂廠動輒上百億,中油在規劃上游的同時,也要確定輕裂廠所生產出的石化原料,在中游有廠商可以承接,因此與二輕、三輕同步進行的是中游大社、林園石化工業區的規劃興建。
1973年同時發生中東戰爭,引發第一次石油危機,國際原油價格高漲,二輕還沒完工,讓中游的中間原料業者因缺料而跳腳。台塑聯合20多家石化民間業者,預計集資200億,向政府申請要建造民營三輕,被經濟部長孫運璿否決,孫運璿遵照行政院長蔣經國的指示,維持石化上游只能國營的既定政策。
1975年二輕完工,乙烯的年產量可達到23萬噸,是一輕的4倍多,卻仍被中游的石化業者覺得中油的規畫太保守,量依然太少。在台塑的強烈要求下,中油提高三輕建廠的效率,在1976年提前完工。三輕為求效率,規格完全比照二輕,同為年產乙烯23萬噸。然而1973年的石油危機導致中間原料廠商對投資卻步,使得1976年三輕完工時,其他中游廠商的建廠計畫沒跟上來,讓三輕整整閒置兩年,在1978年才投產。
瞿宛文提到,台灣石化業是一受到高度管制的產業,從一輕到五輕,都是由中油興建,每一個輕裂廠的配料,要給中游廠商多少比例,也都是國家政策性決定。
1979年台美斷交、加上兩伊戰爭導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美國石化資本開始淡出台灣,例如1981年UCC出讓東聯股份、Goodrich退出台橡,1982年Gulf由華夏撤資,美商資本進入台灣石化的始祖NDCC也在1982年從台聚撤資。
美國資本脫手後所空出來的股份,大部分由中油、行政院開發基金、國民黨的中央投資公司、中華開發公司接手。根據王振寰的研究,國民黨資本直接投資的有東聯、中美和、台苯、永嘉、台石化,間接經由中華開發信託公司投資的有中橡、聯成,在1970年代中後期,隨著二輕、三輕的完工,以及四輕的籌備,還有美資撤離,黨國的財金結構大舉進入石化中游產業。
黨國的財金結構包括中油,中油用稅後盈餘轉投資成立的石化中游公司,不但不像母公司中油因為是國營事業所以須受監督,且常優先承購中油所生產的石化原料,沒有缺料之慮。
1982年政府又制定另一個利於中游發展的政策:產銷協議制度。協議的內容為:下游優先向國內的中游廠商購買原料,如果國內原料不足時,下游可申請進口原料,但須課以關稅。
中油寧願虧損,也要將原料降價補貼中游;另一方面,產銷協議制度,迫使下游要向中游購買原料,中游得到了上游降價的好處,卻沒有反應在價格上,與下游共享。1980年代的石化產業結構,學者形容宛如一顆橄欖球的形狀,中間肥大,頭尾萎縮。對中游層層保護的結果,使得最下游的加工業在層層剝削下,出口時難以面對國際競爭。
蔣經國在1978年繼任為總統,一路跟隨蔣經國的孫運璿則成為行政院長。經歷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後,石化業景氣劇烈波動,一向關注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孫運璿,已有決心要讓石化業到此為止,不再盲目發展。
孫運璿在經濟部長任內,1973年仿效韓國科技研究院,成立工研院,1974年,林森北路一間不起眼的小欣欣豆漿店,他和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研究室主任潘文淵會談一小時後,談定自RCA技術移轉,取得積體電路的技術,在瀰漫著油條香的豆漿店內,半導體的胚胎開始跳動。
來到1980年,9月宏碁公司發表全球首部具有中文操作系統的終端機。年底,孫運璿排除重重阻力,向國防部借地興建的新竹科技園區,終於完工。研發的工研院有了,科學園區也落成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孫運璿多次勸進之後,終於打動張忠謀回台,日後創辦台積電。
故事先停在這裡,在日後,半導體接棒1960、1970年代的石化業,主導台灣產業發展至今,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
如果一切都停在這裡,石化業止步於四輕,1980年代初期主政的技術官僚:孫運璿、趙耀東、李國鼎,試圖將台灣的產業升級,帶往資訊、電子、汽車業,並投入石化高值化。如果一切都停在這裡,那麼便沒有五輕、六輕的興建,也不會有日後七輕、八輕(國光石化)曠日費時的抗爭與推擋。
時間的齒輪往前轉動,卻在1984,指針不再往前走了。2月,孫運璿中風,從此淡出政治圈。5月改由俞國華組閣。俞國華曾負責國民黨的財務委員會,被認為是黨營事業的代表性人物。
1980年代初期,黨營資本大舉轉投資石化業中游,黨國既得利益者當然不能讓輕裂廠的續建說停就停。孫運璿因病去職,就是讓石化業續命下去的最大轉機。
1980年代中期之後,同時還有貿易自由化的趨勢,美國強力推動自由貿易,要求他國開放市場,新台幣面臨升值壓力,政府全面調降關稅,鬆綁各種貿易限制,石化業也面臨自由化開放。1986年1月,工業局宣布取消已實施4年的石化產銷協議,今後尊重市場機制。而台塑爭取多年,由民間興建的輕裂廠,終於有譜。
1985年,曾任高雄煉油廠廠長與中油總經理、董事長的李達海入閣,擔任經濟部長,對石化業是一大利多。隨即在1986年2月,行政院通過興建五輕的計畫;7月,經濟部同意讓六輕開放民營;9月,經濟部核准台塑所提出興建六輕的申請。
國營的中油五輕,和民營的台塑六輕,同時在1986年拍板定案,各有斬獲。五輕完工後,年產乙烯50萬噸,將逐步取代高煉廠內老舊的一、二輕;六輕的第一套輕裂廠完工後,年產乙烯70萬噸。加上林園的三輕(年產乙烯23萬噸)、四輕(年產乙烯38.5萬噸),台灣在產量上將正式成為石化王國。
五輕、六輕雖然在1986年就籌劃興建,然而在1980年代中期,同時也面臨政治上的鬆綁。1987年7月15日解嚴,高雄煉油廠附近的後勁居民,在解嚴後的一個多禮拜發動圍廠,阻擋五輕興建,後勁反五輕運動長達3年,直到1990年9月,以打擊環保流氓為訴求的新任行政院長郝柏村,以優勢警力強力鎮壓後勁,五輕才得以順利興建。
六輕所遇到的抗爭推擋也不遑多讓,1986年10月,台塑向經濟部提出在宜蘭利澤工業區興建六輕的計畫。1987年11月,宜蘭環保聯盟在羅東成立,選出會長田秋堇,開始巡迴宜蘭各鄉鎮舉辦反對六輕設廠的說明會。宜蘭縣長陳定南也反對興建六輕,1987年12月,陳定南和王永慶在華視的電視辯論會,成為歷史經典畫面,深植人心。
在宜蘭碰壁之後,1988年11月,經濟部核准六輕於桃園縣觀音鄉設廠,桃園縣觀音鄉在1986年的鹿港反杜邦運動中,成了環境運動成功後的犧牲者,原本預定設址於彰濱工業區的杜邦二氧化鈦廠,轉而建廠於觀音鄉。1988年,彷彿歷史重演,宜蘭不要的六輕,又被丟過來要觀音鄉承受,這次再也吞不下去了,桃園反六輕的運動因此而起。地方上的抗爭,加上觀音工業區剩下能使用的土地過於零碎,台塑因此退回設廠計畫。
台塑六輕的僵局,和中油五輕彷彿難兄難弟,但也都同樣在1990年獲得解決。1990年9月13日,行政院長郝柏村、經濟部長蕭萬長搭上直升機,在雲林沿海巡視六輕可能的建廠位址。一個星期後的9月21日,後勁反五輕的3年抗爭被排除,郝柏村宣布五輕開工。
相對於在高雄煉油廠內興建的五輕,六輕的建廠土地問題更為棘手,歷經了1986年宜蘭利澤,1988年桃園觀音均半途而廢,解嚴後的1980年代末期,也是環境運動、勞工運動的高峰,對於新設廠的投資計畫十分不利。
1990年元月,媒體報導王永慶曾去中國考察,在國內受阻的六輕建廠計畫,考慮要轉移到中國設廠,引發震撼。4月,王永慶發表萬言書,希望政府能核准廠商赴中國投資。經濟部早在1980年即核准台塑赴美設廠,1989年台塑的德州石化廠也已動工。到海外設廠不是問題,但在1990年總統李登輝的兩岸關係戒急用忍政策下,到中國投資仍是禁忌,在王永慶發表萬言書之後,經濟部隨即回應,不准到中國投資興建輕裂廠。6月,台塑公司又對政府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在8月之前仍無法解決六輕在台設廠問題,將轉而在廈門設廠,稱之為「海滄計畫」。
最後通牒果然有效,1990年5月20日之後,行政院長郝柏村上任,就是要解決棘手的五、六輕問題。1990年底郝柏村宣示,六輕排除萬難一定要建。行政院提出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後,1991年初施行,其中的租稅優惠讓六輕可免稅5年,專用港口開放六輕可興建專屬的麥寮工業港,此條例可說為六輕量身打造。1993年6月,行政院核定雲林離島石化專區,填海造陸2,400公頃讓六輕使用。1994年,六輕正式動工,然而對於高耗能的石化業而言,水的取得是一大問題;1997年7月,在濁水溪的中游建集集攔河堰,鋪設專管路直達六輕,解決了六輕用水問題。
在1990年代石化中游廠商紛紛外移之際(1992年聯成印尼設廠、國喬泰國設廠、奇美於美國德州設ABS廠等),台塑六輕塵埃落定,終止海滄計畫,根留台灣,得到政府的各種禮遇優惠政策,遲來的果實特別甜美。
1994年,五輕完工投產,1998年底,六輕完工投產,六輕雖然晚了五輕快5年,然而六輕的啟動,彷彿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將石化業的巨靈放出,從此國營再也不是民營的對手。六輕在10年內建了3套輕油裂解廠,1998年第一套完工,年產乙烯70萬噸;2000年第二套完工,年產乙烯135萬噸;2008年第三套輕裂廠完工,年產乙烯近300萬噸,光是第三座就超過中油從一輕到五輕的總和,遠遠將中油甩在後頭。
六輕營運10年後,台塑集團的年營收達新台幣2兆元。然而在銅板的另一面,六輕一日的用水量就高達35萬噸,不但與農田、民生爭水,濁水溪從中游就被截住,出海口變成一大片荒漠沙丘,冬季吹東北季風時,沙塵暴便肆虐濁水溪南岸。營運10年後,六輕在1年之內發生7次大火,引發嚴重工安事件。營運20年後,周邊罹癌得病的環境難民無數,部分居民已對六輕正式提出告訴。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
1980年,如果讓一切都停在這裡,潘朵拉的盒子不必打開,美杜莎的「石化」詛咒也不會成真。無傷無痕,無病無煞,婆娑之島,福爾摩沙。
(編按:本文為《煙囪之島:我們與石化共存的兩萬個日子》第一章,春山出版)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