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別教出混蛋》:霸凌、歧視、厭女的屁孩,是提醒全家人一起進步的警鈴
(攝影/NurPhoto/NurPhoto via AFP/Bastiaan Slabbers)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精選書摘】

本文為《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部分引言,經由游擊文化授權刊登,文章標題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梅琳達.溫納.莫爾(Melinda Wenner Moyer)是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的母親,也是多次獲獎的科學記者,長期研讀兒童發展與育兒教養方面的研究,為線上雜誌《石板》(Slate)撰寫科學教養專欄,也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投稿過幾篇育兒文章。她發現有個很重要的教養領域被忽略了:「要如何不把孩子養成混蛋/小屁孩?」

例如,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在學校遭受霸凌,但是卻未曾想過孩子也有可能霸凌別人;在美國有研究指出,有過霸凌行為的孩子中,只有2%的家長知曉孩子的霸凌行為。

舉凡書中提及霸凌、性別、說謊、抗壓等種種「避免養出加害者」的教育議題,梅琳達幾乎都曾經摔得鼻青臉腫,成了錯誤示範;但這沒關係,教養是雙向學習,我們應該對犯了錯的自己展現同理心,正如同我們對犯了錯的孩子展現同理心,「保持良好互動」,持之以恆、勇於認錯修正,一定可以漸入佳境,將孩子養成自己也會想要與之結交的成人。

我朋友彌莉(Millie)的兒子,在5歲時曾說過一次公然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話。那是在3年前,她和同為白人的丈夫帶著幾個孩子在佛羅里達州度假。在全家密集相處一週之後,他們請了一位保母來照顧孩子,想好好享受一晚兩人外出約會的時光。請來的那位保母恰巧是黑人。

隔天,彌莉問兒子跟保母相處得如何,他回答:「不好,我不喜歡她。」彌莉又追問了一下,他用陳述事實般的口吻說:「我不喜歡她,因為她膚色很深。」

彌莉頓時尷尬不已,不知該如何回應。她和丈夫自認一直教導孩子要尊重他人,並且不因種族而對人有所偏見,結果呢?現在他們不僅對自己的教育失去了信心,也不曉得該怎麼辦。

想要孩子善良,就無法迴避討論敏感議題

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成為善良的人。2020年,美國雜誌《父母》(Parents)調查了國內超過1,200位家長,詢問他們最想要孩子具備什麼特質。其中73%的母親和68%的父親表示,他們最希望培養孩子的特質就是善良,這個答案超越了智慧、個體性和工作倫理。無獨有偶,製作《芝麻街》(Sesame Street)兒童教育節目的非營利組織芝麻街工作室(Sesame Workshop),於2016年訪問了美國超過2,000位3至12歲孩童的家長,以及500位幼兒園與國小老師。約四分之三的家長和教師表示,讓孩子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比擁有優異的學業表現更加重要。

然而,在2020年《父母》那份調查中,有76%的母親和58%的父親也表示,現在小孩已不如幾年前的善良了。接受芝麻街工作室採訪的家長也有相同感受:6成7受訪家長表示,現在多數孩子對待他人不夠尊重,還有4成3認為自己的孩子為人不夠體貼。顯然,儘管多數家長想要培養善良的特質,卻不太清楚如何實踐。

舉例來說,2020年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布倫娜.泰勒(Breonna Taylor)等美籍黑人死於警察執法後,種族這個字眼便成了許多家長更加迫切關注的議題。一般而言,有色族裔的家長會不時與孩子談到種族議題,而且可以說是無法避免的話題。相較之下,包含彌莉在內的多數白人家長,則會避免談及這個議題,其實他們也是立意良善,目的是想讓孩子長大後可以「無視膚色差異(color-blind)」;他們認為,只要他們不提及種族的概念,孩子或許就不會注意到。不過相關研究明確指出,孩童(甚至小嬰兒!)都會察覺到種族差異的存在,要是沒有接收到適當思維框架來理解這個概念,他們就會做出具有偏見的推論:他們發現許多白人比其他族群有權、有錢,於是認定這是因為白人比較優秀或比較聰明。

我採訪過小學教育工作者娜歐蜜.歐布萊恩(Naomi O’Brien)。曾參與編寫一系列種族相關育兒書籍的她表示,經常發現白人學生會出現種族歧視的發言或行為,例如公開表示不要跟特定同學玩,因為那個同學「皮膚髒髒的」,而他們的父母大多未曾察覺孩子已經長出了這樣的判斷。更糟的是,當白人孩子試圖與家長談論種族議題,「卻被喝止並要求不准再提,這樣反而使孩子認定談論膚色不好、有色人種也不好」。事實上,相關研究清楚顯示,白人家長應明白地與孩子討論種族議題,才能避免孩子做出帶有種族歧視的推斷。

此外,家長也常對男孩、女孩灌輸不同的觀念,過程中反映出成人社會厭女的現象,因而在不知不覺中助長了子女的性別歧視。這些觀念包括:外貌對女孩來說比較重要、男生不可以悲傷或害怕。還有,我們會遵循長久以來的建議,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手足紛爭,結果通常使兄弟姊妹的關係愈來愈差,並導致孩子認為霸凌和脅迫是解決衝突的最佳途徑。

「屁孩」是提醒全家人一起進步的警鈴

現代家長所扮演的角色比以往更為關鍵。整個世界不斷向孩子灌輸如何為人處世的危險訊號,因此我們必須不顧一切地提出挑戰並反抗。

在我進一步解釋之前,想先說一句:我覺得孩子本就應該偶爾像個屁孩;他們得透過挑戰界限來了解規範,並在一次次無傷大雅的社交糗態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於是,我將孩子那些令人尷尬的言行舉止(這種事在我們家可不少)視為教育孩子的機會,甚至是提醒全家人一起進步的警鈴。

可惜,現在的家長無時無刻都在被警鈴襲擊。2018年秋季,從幼兒園至十二年級的各級教職人員向非營利民權組織南方貧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表示,他們過去幾個月內在校內看過逾3,200起仇恨事件,例如在路易斯安那州門羅市,有一名白人學生因為將套索套在黑人同學的脖子上而遭逮捕。整體社會氛圍似乎每況愈下。根據聯邦調查局(FBI)的資料,2015至2018年間,美國境內仇恨犯罪事件的數量增加了21%,其中許多犯行是成人所為,卻也不乏孩童涉案。霸凌事件亦有攀升之勢。美國同志平權組織人權戰線(Human Rights Campaign)於2016和2017年對超過50,000名13至18歲的美國青少年進行調查,其中79%認為近來校園霸凌比以往更加嚴重。

善良風俗面臨如此危機,原因所在多有。部分研究人員認為,至少有一部分肇因於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勢起。政治人物對孩童造成影響的說法或許有些離譜,畢竟多數孩童對政治並不特別感興趣。不過,川普的言論風格,包括撒謊、對於性侵的嘲弄、戲謔地模仿身心障礙人士、稱以黑人為大宗的國家為「糞坑國家」(shithole countries),多年來確實在電視和網路世界隨處可見,成為大家晚餐時的下飯話題,而這可能就會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

甚至還有一些跡象顯示,支持川普與霸凌行為有關。教育心理學家杜威.康奈爾(Dewey Cornell)和法蘭西絲.黃(Francis Huang)在2019年發表的一篇研究中,運用維吉尼亞州各所中學的校內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了2016年總統選舉前後的校園捉弄與霸凌情形。選舉前,各校的霸凌與捉弄比率相同,但是選舉過後,挺川普學區內的中學比位於民主黨柯林頓(Clinton)票倉的中學高出了18%(註)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在這些研究歸納出這些發現之前,記錄在案的校園霸凌事件已有減少。有一篇2017年發表於《小兒科學》期刊(Pediatrics)的研究表明,2005年至2014年,四到十二年級學生的霸凌事件日益減少,而且減少的速度逐漸加快。
。2016年11月,南方貧困法律中心編出一份清單,蒐羅了867起發生於那年總統大選後10天內的仇恨事件,而且其中多起涉及孩童
華盛頓州一位教師指出,有學生於大選隔天集結到校內學生餐廳,並集體複誦著「築起圍牆」的口號(Build a Wall,川普競選政見提出要在美墨邊境築牆,防堵來自墨西哥的移入人口),他甚至還有一次意外聽到有學生對同學說:「如果你不是在這裡出生的,就打包行李快滾吧。」
在南卡蘿萊納州格林威爾鎮,有8個同學將班上一位12歲女孩團團圍住,還說「等不及要看這個醜八怪被驅逐出境」。在愛荷華州錫達福爾斯鎮,一名16歲少女被同學罵是「死同性戀」、「變態」,還被威脅要「撕爛她的屄」,後來輟學了。她早在4年前就出櫃了,而且家長表示她以前從未遇過這樣的騷擾行為。其中一位家長透露:「(11月)9日(指開票隔日)一到,她便突然成了異類,成了眾矢之的。」
從社會學習理論看當權者的責任

平心而論,這些事件並不是對照研究,所以很難肯定如果是別人入主白宮,仇恨言論和霸凌就不會這麼氾濫。這類事件可能是涉及層面更廣的社會型態,而非特定政局變化的現象。不過,孩子真的會向壞榜樣學習。根據1960年代由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家亞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所提出且廣泛為人接受的心理學「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孩子(成人也是)會觀察並參考周遭人員的行為模式,而且最常模仿的對象就是地位崇高的人,例如美國總統。

在一次知名的實驗中,班杜拉和同事們邀請3到6歲的孩童進到一個房間,在無人陪同的情況下觀賞一位成人表演。有些孩子看到的是大人對著一個娃娃拳打腳踢、開口辱罵,有些孩子看到的則是大人平靜地玩著玩具。接著,他們將孩子帶到另一個房間,提供新奇酷炫的玩具讓他們玩個幾分鐘,然後告知不能再玩了,把他們帶回原本的房間,有20分鐘玩其他玩具,包括先前出現過的那個娃娃。看過大人傷害娃娃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對娃娃做出攻擊行為,其中還有許多孩子不斷毆打娃娃。

就本質上而言,這個實驗如今就正在美國大規模上演:當權者成了為大家表演的大人,表明種族主義、性別主義、欺壓霸凌、挑釁攻擊無傷大雅,甚至是有權者的合理行為。

年輕一輩的行為與價值觀已經因此產生了令人擔憂的改變。研究發現,對比10年前,大學生的同理心較弱,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較無法感同身受,也比較不會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善良的孩子,幸福感較強烈

如果家長專注培養孩子的善良,我們就可以抹去世上逐漸氾濫的殘暴風氣─或至少遏止暴戾之氣的蔓延。畢竟,我們現在孕育的正是未來的律師、政治家、生意人、藝術家、醫護人員等等,也就是未來的社會樣貌。當然,我們也不是要將所有孩子都塑造成一模一樣。孩子這一生的各方各面,包括同儕、老師、基因、我們所不能掌控的種種經歷,也在在形塑著他們的最終樣貌。不過,我們對於孩子的人生還是具有深遠的影響。

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追蹤近450名孩童達3年時間,試著找出影響孩童性格與價值觀最深的因素。後來發現,同儕確實有其影響力,特別是在過渡至青春期的那段時間,但是家長「才是孩子個人與社交發展過程中的要角」。

如果你擔心把孩子教養得乖巧善良,會害他們比較不快樂或是成就較低,那倒是可以放心。多項研究
2019年,研究人員針對30年份的資料進行分析,在控制了家庭經濟地位和孩童智商帶來的影響後,發現在幼兒園時期較為善良慷慨的男孩,成年後收入較高,且差異顯著。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的組織心理學家格蘭特(Adam Grant)在研究專書《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Give and Take)中,論及慷慨大方和熱心助人這兩個特質,通常是傑出菁英與平庸之輩的關鍵差異。
一致指出,和善慷慨的人(包括孩童)幸福感比較強烈。教導孩子善良,是要確保他們未來發展順遂,讓他們打造出更美好、公平、健全的社會。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梅琳達.溫納.莫爾(Melinda Wenner Moyer), 黃逸涵譯, 何學儀繪,游擊文化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梅琳達.溫納.莫爾(Melinda Wenner Moyer),黃逸涵譯,游擊文化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