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生製造

「讓他跟著我們做下去」

付出青春,投入台灣缺工產業──東南亞僑生與留才雇主心內話
華東科技的封裝測試產線外,一位來台就讀「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的印尼僑生在此實習,準備穿上無塵服。(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2014年至今,有超過2萬名來自東南亞7國的「僑生」來台,透過「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入學,在台灣的私立高職、私立科技大學中度過人生最精華的成長期。有人成功撐過7年學業,選擇留在台灣,成為我們周遭的一分子;有人目睹教育與勞動現場的亂象,選擇提前退學回國。他們為何決定留下或離開?

肩負培訓學生實作的眾多實習企業中,多數中小型企業仍未建立留住僑生的制度,但也有少數較具規模的企業,為了人才留存提早布局。這些用人單位與東南亞僑生多年互動,有什麼學習?又怎麼看「3+4僑生專班」政策?

以下是受訪者們的第一人稱自述。

Ⅰ.熬過7年了,我想申請台灣的永久居留

今年(2024)8月,郭春山前往某科技集團旗下工廠報到,開始新的正職工作。但嚴格說來,對他而言,即將入職的環境格不算太「新」──從緬甸來台就讀「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的他,從高一到大四,已在同一公司的產線實習了7年。是什麼讓他願意留在台灣工作,甚至希望申請永久居留?

Fill 1
來自緬甸的僑生郭春山,在台就讀「3+4僑生專班」7年畢業後,繼續留在當初實習的單位就業。(攝影/楊子磊)
來自緬甸的僑生郭春山,在台就讀「3+4僑生專班」7年畢業後,繼續留在當初實習的單位就業。(攝影/楊子磊)
2016年我在緬甸臘戌讀華文高中,讀到一半,遇到台灣高職
此指開設「專業群科、實用技能學程、進修部」的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十二年國教後,現正式名稱改為「技術性高中」。
宣導組去招生,知道有機會來台灣讀「3+4僑生專班」。當時緬北有游擊戰,雖然不是很大,但還是有些衝突。我媽媽就說,「這個機會很好,過來台灣可以避免這些問題,而且能直接來上高中、高中完了就大學,比較方便。」家裡其他人也很支持,我就過來了。

從高一到大四,我都在高雄一家電子廠的產線當技術員。一開始在產線末端做包裝──成品做完之後,我就負責裝箱、記錄,不太需要加班;後來我被派去做產品測試,因為主管知道我需要賺錢、需要加班。這一站人手不夠,很多人都待不久,但我從高二一路做到大學畢業。剛開始沒加班,一個月大概領基本薪資2萬多,不太夠用。如果有加班,大概領3萬多、將近4萬元,賺得比較多一點。

慢慢地,班上有些同學堅持不住(退學)回國了,一開始有40幾位,畢業時剩下30幾位。他們說很上班(實習)很無聊,但我覺得還好、可以接受。

上大學以後,變成一週上班4天、上課2天、休息1天
「3+4 僑生專班」學生直升指定科技大學後,每週4天實習、2天在校上課、1天休假,持續至畢業。學生亦可和實習單位協調1日休假是否多排班,湊成相當於全職工作的班表。
,但大部分時候我不休息,會去公司加班。為了上班方便,我買了二手摩托車,也搬到離公司比較近的地方,跟朋友一起租房子。一開始上班還是很累,但後來就慢慢習慣了。也是那時開始,我覺得自己是有賺錢的人,每半年會寄新台幣5~6萬元回家,雖然家裡沒有要我寄錢。

這7年,學是有學到不少,但也過得很累,好像7年都不是自己的時間一樣。

忙到只去過一次「緬甸街」,靠自己獨立長大
我很少到台灣其他地方,緬甸人多的新北市南勢角「緬甸街」,只去過一次,因為要上班或上課,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學校。能堅持7年,第一個是沒辦法回家
2021年緬甸政變後,考量人身安全,加上有密集的課程與實習安排,郭春山再也沒有回過緬甸的家。
,第二個是,同學都是類似情況,會互相鼓勵:「來台灣已經很不容易,快走完了,就走下去吧!」 今年6月大學畢業,我面試上公司設備維修的正職工作。因為我已經當了7年技術員嘛,機台的運作基本上都瞭解了,也知道機台出狀況怎麼處理。設備維修工程師和之前實習的工作內容(操作機台、測試產品)完全不一樣,這是新的挑戰,我很想去試試看。

雖然轉正的條件是畢業後一個月內要上班,休息時間很短,其他朋友想回國都沒這麼做,但我覺得沒關係。因為我想要留下來,先繼續工作3~5年,再申請台灣的永久居留。在台灣的生活可以說是衣食無憂,經濟沒問題,在緬甸就很難講了。

如果重新選一次,我還是會來讀「3+4僑生專班」,因為有學到東西。如果有學弟妹想來,我覺得可以嘗試一下,來這邊什麼都要靠自己,你會長大、會慢慢經濟獨立。

Ⅱ.念「3+4」才4個月就想回國,準備二度來台讀僑大

曾來台就讀「3+4 產攜合作僑生專班」的王鐵柱(化名),在抵台就讀高職資訊科4個多月後,就萌生退學念頭,並於今年2月正式辦理退學。《報導者》越洋採訪回到緬甸老家的他,了解他寧願回到內戰中的緬甸,也不想續讀的原因。採訪時,視訊的另一頭兩度傳來爆炸聲。視訊中斷前,我們得知他正準備二次申請來台,希望改讀普通大學。

Fill 1
今年8月中旬,台灣多間私立高職人員在桃園機場入境大廳等候「3+4僑生專班」學生。(攝影/楊子磊)
今年8月中旬,台灣多間私立高職人員在桃園機場入境大廳等候「3+4僑生專班」學生。(攝影/楊子磊)

我家在緬甸北部的城市。我是家裡的長子,下面有3個弟妹,爸媽都沒讀什麼書。我同時讀中文和緬文的中學,但緬文學校讀到六年級時,爸爸因為吸毒被抓去關,還欠了1,000多萬緬元的債(折合當時匯率約新台幣20萬元,是當地20多個月的薪水)。全家想辦法還債,但在緬甸工作很少、薪水又低,去農場裡工作一天也就5,500緬元(約新台幣85元),媽媽就去了中國工作,我跟妹妹也從緬文學校輟學、只留在中文學校,剩下時間去打工。

讀初中的時候,我就聽到學校的師長介紹台灣開放學生去讀書,去讀「3+4僑生專班」,也可以去讀大學,那時就想說之後要去台灣,但家裡欠債,就沒有去。到了高二,家裡的債還清了,我也攢到一點錢,可以去台灣。老師勸我,「要不要等讀完高三,直接去台灣讀大學?」我爸爸、我妹妹也都這麼說。可是,那時已經發生政變,我有點心急,想早點去台灣,也想愈早學技術愈好。我也聽說「3+4僑生專班」能夠實習,但具體做什麼工作,我不太知道──因為我是我們初中第一個去讀的學生。

2022年8月我到台灣,疫情隔離完去學校宿舍後,學校安排中文好的學生去面試實習。廠家沒有過多地介紹自己,只問我們華語好不好?我順利通過,搬到了桃園電子工廠的員工宿舍,開始上班。3個月實習後,我回到學校上課,可是上課跟我想的不太一樣。

因為學校術科教室太少,不太有實作機會,教得又很簡單。加上班上95% 的同學中文不怎麼樣、英文也不是很好,老師在上面教、其他同學聽著聽著就睡著了,因為聽不懂,容易無聊,加上工作也累,一班大概只有7、8個人在聽。努力工作、每個月寄錢回家、吃苦耐勞又能保證有精神好好上課的人,不是沒有,我也認識1、2個,可是這樣的人不多。

一位讀「3+4僑生專班」高職畢業、已經直升上科大的學長還告訴我,大學一個星期只有2天在學校上課,其他時間幾乎都在工廠實習,沒那麼好;大學上課的狀況也跟高中差不多,甚至考試作弊,老師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說,因為高中時忙著去工作,沒好好學習,就算在台灣待了3年,中文也不好。

所謂環境能影響一個人──除非意志力很強大,要不然去學習風氣沒那麼好的地方,可能會隨波逐流。我怕最後我也把持不住,所以高一上學期我就想,「不行,我要回緬甸!」

想好好學習,還是別繞遠路
我聽其他僑生說,來台灣讀書不滿兩年,可以透過海外聯招,重新申請僑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俗稱僑大。
,未來進入普通大學。我開始計劃退學,去競爭比較激烈的普通大學學習。只是走另一個管道入學,不像「3+4僑生專班」有學費補貼,起碼得先準備新台幣8萬多元付來台灣的機票、學費和生活費。所以我多留了一陣子工作(實習),等攢到了自己重新來台灣的錢,以及妹妹來台讀大學的費用,今年2月我就先退學回國。當時緬甸軍方的徵兵令剛剛頒布,但我想,華人在緬甸有點被排斥,第一批徵兵也應該會先徵緬族,我就回國了。

剛回去時,為了避免被徵兵,我基本上都待在家裡。後來抓兵愈來愈嚴重,我和家人出城跑路到中緬邊境的城市,好不容易今年中秋節前飛到台灣,去僑大讀書。我想,如果大學畢業後,我們國家還是到處內戰,就留在台灣發展;如果到時國家情況穩定了,那就在台灣工作個3、4年,再回緬甸開創自己的事業。

讀「3+4僑生專班」的感想,我和以前讀緬甸中文學校的學弟妹分享過。我跟他們講,每一個人的家境不一樣,如果你們真的家裡經濟困難,但想取得文憑,也想到台灣工作,可以去讀「3+4僑生專班」,反正你們中文確實不錯,去打工(實習)也沒什麼壓力;如果你們不用馬上養家餬口,又有學習的心,建議在緬甸把高中讀了,英文、數學學好,直接去念大學是最好的路徑。

我希望大家知道「3+4僑生專班」的學習狀況,要不然到台灣後悔不想讀了,還要回去重新來,那不是麻煩嗎?

Ⅲ.飯店人資面對缺工第一線,想辦法說服老闆引進僑生

當「3+4產攜合作僑生專班」上路不久,從事飯店業多年的王雪如便大力主張召募僑生實習生,避免在缺工潮的搶才大戰中落於人後。從基層員工一路升上人資主管,王雪如的現職是高雄萬豪酒店人資部協理,她自詡做一名有溫度的管理者,也明知理想背後必須有資本、有方法。過程中,她如何克服來自高層、帶人主管,甚至客人們對聘用僑生的疑問?又怎麼讓僑生融入企業的環境中?

Fill 1
高雄萬豪酒店人資部協理王雪如認為,先訓練好台灣主管,他們才有能力照顧僑生;這是企業因少子女化廣收僑生、實習生前的基礎。(攝影/楊子磊)
高雄萬豪酒店人資部協理王雪如認為,先訓練好台灣主管,他們才有能力照顧僑生;這是企業因少子女化廣收僑生、實習生前的基礎。(攝影/楊子磊)

台灣現在少子化,人力市場就是這樣,五星級酒店相關的人資群組經常在裡面都會討論缺工的事情,而且台北更缺人,人更難找。

我從上一份在漢來飯店的工作起,就開始和學校合作,招募東南亞實習生,第一關就是對主管做行前教育,不是對同學,是先對主管做。我必須一直給主管新觀念,讓他們了解東南亞國家、學生的文化和生活背景、要用什麼心態去教育這些學生小朋友。坦白講,主管們過去沒有相關經驗,現場會害怕、有時會抱怨語言和文化不通,可能不想用僑生,但這就是慢慢地磨合,一定要忍耐這個過渡期。

現在高雄萬豪員工700多人,東南亞高職僑生總共38位,每梯次19人,分兩梯實習,因為每一年都會有新生進來,人數會愈來愈多,我們要考量能不能負擔照顧和教學,會控制人數;而大學端的實習人數共60位左右,我們也開始幫幾位有意願留在台灣的畢業生申請工作簽證,成為正職員工。 一開始聘用東南亞的高職學生,遇到的困擾是語言。有時候客人不諒解,他覺得,外場遇到中文不好的僑生時,聽不懂他在講什麼。

客人就想,為什麼你們五星級飯店會去⋯⋯就是用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

我們也曾經想過做一個別針,上面可以寫「我是緬甸實習生、印尼實習生,語言還不行請多包涵」,可是更高階的主管就說這樣不太好看,不要。對於進用僑生,大家都在適應,也還在學習理解。

實習方和校方得合力解決問題,不能把人當外勞
Fill 1
高雄萬豪酒店共有38名高職僑生,其中一名剛報到的同學在台灣籍的資深廚師指導下練習備料。(攝影/楊子磊)
高雄萬豪酒店共有38名高職僑生,其中一名剛報到的同學在台灣籍的資深廚師指導下練習備料。(攝影/楊子磊)

除了說服主管和餐廳廚師帶僑生實習,為了確保學生的熱忱、語言能力和學習態度,我們也會去學校做面試。培訓是需要很多成本,這需要實習方跟校方一起合作,我們大人工作難免都有狀況,所以有問題發生的時候,我們很需要雙方共同輔導,協助學生。

對學生來說,除了學經驗,最好的回饋是薪水。法規上我們提供生活津貼
根據《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益保障法》保障,僑生可依實習的工作時數領取等同於工資的「生活津貼」。
,其實相當於月薪,高職端學生起薪是28,500元,比基本薪資高,也提供住宿、員工餐和交通費等全額補助,優於大部分的實習單位。 他們的升遷跟台灣人一樣:正職人員屆滿3個月會調薪,而僑生結束第一次實習,回學校3個月,之後第二輪進來實習前會接受考核,考核後也會加薪,甚至之後做實習儲備幹部,都有這樣的機制。如果3年高職畢業、繼續讀到大學4年,可以當上工作現場的領班,當然這些都要看工作表現。
有的學生很可愛,會問我能不能加班,「可不可以,姊姊?」他們真的很懂事,很多人還有家裡的壓力,必須寄錢回去,不然休假沒有錢賺,都躺在宿舍看天花板。但我說不好意思,不行,照法規,實習生是不能在我們這裡加班的
根據《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益保障法》規定,僑生在實習廠商工作的每日「訓練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教育部建教合作資訊網也說明,廠商不得在法定時數之外,要求學生配合訓練或加班。

確實外面有些單位會把學生、這些僑生當作外籍勞工,這時主理的學校以及合作的實習單位的態度很重要,而企業端人資部的責任就是監督現場、監督主管。

他們的語言「弱勢」總有一天變優勢

我還有一個願景:他會跟著我們做下去。不能把人當成單純的替代品,我們不能把學生只是當做一個出勞力的人。

我是這麼認為,也希望這麼做,只要他是夠優秀就留下來。因為我們發現,雖然僑生的中文不一定流利,但他們講自己的本國語言,有時英文也反而比台灣人好。我常念我們台灣的小孩,我說你們再不認真一點馬上被取代掉了,那英文一句話都講不出來,有時候連台語還講不輪轉。

像我們目前在宴會廳有一位印尼的同學,他已經四年級,做到代理領班了,未來打算申請簽證留下來。上學期還有兩個女生也是印尼人,有一天,兩個手牽手來問說,將來她們回印尼的話,是不是可以推薦她們去印尼萬豪?

因為印尼也有萬豪集團的飯店,她們有這樣的規畫,那我們就去調查、看看工作表現,結果表現確實不錯,主管非常誇獎,還希望勸她們留在台灣。所以我們跟學生說,沒有問題,可以幫忙寫推薦函回印尼去。

Ⅳ.拒把僑生當移工,產線上也能不分國籍培訓和照顧

身為科技業的中階主管,華東科技公司人力資源營運部經理柯玉琴負責管理1,000多名員工,她不缺移工做基層作業員,卻愈來愈難在台灣找到有意願接受培育的中階人才。因此,當柯玉琴聽說高職建教合作班開始招募僑生後,她迅速表態配合,結果卻發現:照顧與培訓僑生的成本,遠比想像中昂貴。

Fill 1
華東科技人力資源營運部經理柯玉琴關心教育、人權議題,並試圖在工作中實踐。(攝影/楊子磊)
華東科技人力資源營運部經理柯玉琴關心教育、人權議題,並試圖在工作中實踐。(攝影/楊子磊)

過去我們通常是「人求事」,開缺的時候會收到很多履歷;近幾年卻變成「事求人」,台灣人不願來產線上,所以我們的招募管道必須更多元,找不同類型或國籍的人才。像是新南向政策下有了僑生專班,我們就跟高雄的高職、科大開始合作,至今大約10年了,很多東南亞的僑生來到我們這裡實習,從個位數開始,到現在70、80個人。

第一次聽到僑生專班時,我以為學生的中文還不錯,畢竟叫做華僑,語言應該還可以通吧?像我有些朋友去東南亞玩,發現不少當地人都會講國語、甚至講台語,對話應該沒有問題吧?沒想到學生進來後,我們才知道現在的「僑生」大多聽不懂中文,產線上的溝通成為一大障礙。

語言不通怎麼辦?初期我們也不理解,直到上產線實際運作後,生產部門的主管逐步向我們(人資)回報狀況,大家再針對問題逐一調整,就像電動打怪,一關過了再破一關。剛開始產線主管、培訓人員和行政團隊有一段4、5年的磨合期,我們在這過程裡慢慢熟悉照顧僑生的方法,後來狀況就好很多。

備好詞彙對照表和「輔導老師」

現在我們挑選僑生時,會在面試時了解他的華語程度、對實習的想法,第一輪實習會挑中文好一點的,語言比較差的學生就先在學校上課3個月,第二輪實習再換他們進場。而且進場前,我先提供他們產線上每個部門、各站別初階工作會用到的中文、英文以及母語詞彙對照,讓他在報到前就先有概念,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我們不確定學生能吸收多少,但這些資訊會先在他們的生活中出現,再根據每個人的語言能力、個性分配到不同的工作。我們還安排學長姊擔任產線幹部,負責照顧同國籍的新生,從技術面到生活面,讓新生盡快適應公司。

我知道一些廠商同業還不願意投入僑生實習,因為進用僑生的成本很高,像我們在高職端唯一合作的中山工商規定比較嚴格,廠商端必須為學生安排交通車、住宿、輔導老師,所以每位僑生每個月的成本比台灣員工多出4,000~6,000元不等。不過這對學生和公司都有幫助,當他們一進入狀況,我們馬上就有即戰力。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輔導老師」,我們會支付薪水請同仁兼任,負責關懷學生、了解每個人的日常所需;事務很瑣碎,但若不處理,往往會影響學生們的狀況,例如生病了要帶去看醫生,提款卡不見了要幫忙掛失和重辦,這些都需要輔導老師協助。

我們也發現,高職端的僑生比較關注自己有沒有被「好好照顧」,所以在勞動條件上,我們禁止學生留廠加班,只讓高職學生上早上7點到下午3點50的早班,原因是年紀太小,他們總是需要時間休息,或和同學玩樂。我們必須讓學生感到被照顧、有學到東西,他們才更有持續精進的意願。

穩定養才長路漫漫,辛苦但值得
Fill 1
華東科技聘用近80名僑生,他們的國籍以越南與印尼為主,高一首次入廠前就會接受完整的語言、職前訓練。(攝影/楊子磊)
華東科技聘用近80名僑生,他們的國籍以越南與印尼為主,高一首次入廠前就會接受完整的語言、職前訓練。(攝影/楊子磊)

至於說,我們公司為什麼願意接受高職僑生?其實不僅是為了當下的人力需求,我們看的不只這3年。高職端學生年紀小,需要更多照顧,但他可以慢慢養成,如果有興趣上大學繼續做,累積進一步的學術知識,將來可以成為工程師,這是對學生、公司和社會責任的考量。

像我們廠裡的總員工大約1,000人,其中菲律賓籍移工220人左右,這些移工就和僑生的定位不同,移工更偏向補充人力。但如果廠商把一個僑生當成一個補充人力,就失去了實習的意義,我覺得對公司沒有幫助,因為公司可能常常需要換人、補人,而我們更希望的是穩定。

公司與其不斷去外面找,不如直接培養內部的現有人才。當這些僑生已經理解所有的工作,表現不錯,那讓他直接晉升成幹部或正職員工,其實對公司更好。這是一條很辛苦的路,但長遠來看是值得的。

索引
Ⅰ.熬過7年了,我想申請台灣的永久居留
Ⅱ.念「3+4」才4個月就想回國,準備二度來台讀僑大
Ⅲ.飯店人資面對缺工第一線,想辦法說服老闆引進僑生
Ⅳ.拒把僑生當移工,產線上也能不分國籍培訓和照顧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