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

【投書】從台灣到香港的陸生:關於「代表」和「被代表」
在中國國旗後的畢業生。(攝影/REUTERS/Aly Song/達志影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從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香港,我從來沒有打算過要成為政治的一部分,也一直以為自己可以拋開政治,卻沒意識到生活裡的點點滴滴都和政治如此息息相關,而學會如何在生活中和政治相處,也許也是每個人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議題。

2015年剛來台的時候,正是馬英九執政的最後一年,11月還舉行了令人矚目的「馬習會」,那年陸生來台人數到達了歷史頂峰。但在經歷2014年的服貿風波後,兩岸的蜜月期已經開始漸漸褪去,而意識形態的差異隨著經濟、文化等的交流再度浮上檯面,各種因素促使了2016年小英領導的民進黨在大選中大獲全勝。但在那個時候,一切還遠不像現在如此緊張。

2015年,Facebook上的網友們比起緊張和害怕中共,更多的是以一種揶揄搞笑的氣氛來調侃當時轟動的「馬習會」,稱其為「死亡之握」,各種迷因圖更是被玩的樂此不疲。而在2016年,較少人在當時那麼強烈地認為投給蔡英文是因為「支持民主自由」、「不被統一」,而投給國民黨則是這一切的完全相反。那時,沒有那麼多政治網紅,政治相關議題沒有那麼火熱,做政治議題的YouTuber、Facebook粉專都沒有那麼多關注和觀看。我很難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那麽多自己的同溫層們站出來呼籲大家投票,去保護台灣的自由和民主。更多的人甚至並不在乎,也並沒有行使自己的權力。

從周子瑜到反送中,兩岸矛盾愈滾愈大

而僅僅4年後,再在Facebook上打開與中國大陸有關的新聞,評論裡亡國感的沉重撲面而來,爭吵謾駡從未停止,鮮少看到一方能夠成功說服另外一方。而政治議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每個編輯都知道,兩岸話題永遠最能撥動網友的神經,吸引足夠的流量和口水。這4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才讓這一切發生?

2016年初,在大選前夕,韓團TWICE的周子瑜事件讓兩岸網友群情激憤,那是我第一次陷入了兩岸的矛盾之中,微博和Facebook好像兩個世界,叫囂著完全相反的意見,讓我第一次感覺到牆是一個多麼可怕的存在。當然也有好奇的台灣朋友跑來問我的想法,而當時的我才剛來台灣半年,第一次直面這些國家認同的撕裂和矛盾,陷入了很多疑惑和恐慌之中,也讓我第一次開始思考這些家國教育。一個人能不能代表一個國家?而政治的錯綜複雜該不該讓個人來承擔?當時兩岸網路上都沒有出現很多深刻的政治分析,更多的流量都是毫無意義的謾駡、開戰。

而當時的我更不知道的是,這樣的矛盾在接下來的4年裡不斷上演,就像雪球一般愈滾愈大。如今,似乎什麼都無法再將其融化了。金馬獎的發言、資訊戰引起的恐慌、還有香港的反修例運動,每一次都能讓評論區吵得不可開交,漸漸各類的深度分析在台灣和大陸都成為熱門,無數的警告、科普文來自無數的專家學者和網紅。為什麼這些人從對中國無感,都漸漸變成了反共反中?或者說願意把這些反感的意願大聲表露出來?甚至漸漸地將很多攻擊轉移到個人身上,無論是支持國民黨的「韓粉」、支持民進黨的「辣英粉」,還是最直接的中國大陸人。

在每場論戰中,不斷「被代表」

2019年,我離開台灣,來到香港,以為自己逃離了藍綠紛爭和兩岸糾葛,但沒想到陷入了一個更大的政治漩渦,幾乎快要將我生吞活剝。

說句實話,來香港之前,天真如我沒想到香港站在身分認同的第一線,與大陸的衝突和分裂比台灣來的顯著和猛烈得多,也沒想到這種對立已經深入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比起台灣,在香港的大陸人的確是多太多,水客和觀光客的行為的確是讓香港人避之不及,但是刻板印象帶來的歧視和仇恨也蔓延在香港每一個角落,從線上到線下,甚至是熟識的朋友,也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從小在香港長大的南亞朋友告訴我,如今,因為反修例以來發生的種種,大陸人在香港所受的歧視已經遠比南亞族裔來的嚴重了。我想每一個在香港用中文生活過的人都會有過類似的體驗,而這是我從來不曾如此頻繁地在台灣感受到過的。

在反修例一場這樣大型的運動中,焦點是如此簡單地會被轉移、迷失,情緒是如此容易被挑撥,從反對中共到反對中國人,往往只在一瞬之差。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政治立場之外,各地線民總是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易被操弄也容易出言不遜。從這些網友的言論來看,如果一個人不能代表一個國家,那麼一個人是不是也不能被國家、被其他人代表?但在香港,這種「被代表」似乎愈來愈多,也正在製造更多的仇恨和對立。而對於抗爭者來説,敵人從來都不是這些政治體系下的人,而更多的是體系本身,因為正是體系製造了這些人。這種「被代表」傷害了那些更為中立、希望了解香港的大陸人的心,某種程度上阻礙了真正平等的交流對話,而讓抗爭者失去了更多可能的支持者。

因為香港的反修例運動和總統大選,台灣的輿論環境似乎也愈來愈與香港趨同,針對個人的攻擊言論正在變得愈來愈普遍,無論是藍綠兩黨陣營的互相攻擊,還是和翻牆而來的內地小粉紅們爭論,或者是在各類警示文中的「被代表」。

從2019年9月到現在,我們也聽到了太多太多校園內兩地學生的爭吵甚至於肢體衝突,將對立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峰。這些聲音被媒體報導、放大,整個群體好像就被局限在這一種印象之中。因為這樣的「被代表」,部分陸生在兩岸三地彷彿都成為了失語人。在台灣和香港,我不敢大聲支持民主自由,因為害怕被別人歧視、被人誤解或者過分解讀、被舉報喝茶(甚至來自是我的同胞),我也感受到大部分台灣、香港人不願和我談論此事的微妙心情。回到家,更不敢和親戚朋友過分交談兩岸政治,要是碰到意見相左,我不願意撒謊但也不知道如何繼續話題,總是顯得尷尬而生分,好像在哪裡都顯得是個異類。

個人總是大於群體,願仇恨言論不成為日常

至少香港和台灣人的手裡還握著言論自由,至少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去了解事情的全貌,所以請好好行使和珍惜自己自由和民主的權利,不要將其成為傳播仇恨和對立的工具,也不該被用來讓誰顯得更為優越,因為我們都只是這形形色色的政治體制下的一個人而已。

我不希望台灣變成香港,不希望針對個人的仇恨和歧視在台灣生根發芽。在政治之外和之內,個人總是大於群體的,刻板印象不該代表所有人,仇恨的網路言論也不該走向日常生活,這或許是兩岸三地都需要的一課。

其實我們都有同一個目標,都希望獲得自由和民主的生活,但那絕對不是建築在充滿仇恨和歧視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之上的。

(閱讀英文版,請點:From Taiwan to Hong Kong, the Lives of Mainland Chinese Nationals: ‘Representing’ vs. ‘Being Represented’。)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