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因
黃子佼事件而引起社會全面關注的兒少性剝削影像,在不斷被檢舉、檢警偵辦、以公權力下架之餘,《報導者》長時間調查卻發覺一個「獵童網絡」正在台灣擴大和變形。
獵童網絡指的是一群對未成年人,特別是兒童偷拍、誘拍、侵犯,以及製造和散布性影像的犯罪網絡。網絡裡的偷拍社群讓「求車」與「開車」的病態文化蔓延,偷拍者與誘拍者也已轉而走入更私密與實體的「交流」,他們以「學徒傳授」的方式,相互模仿,甚至組織化地運作;他們鎖定並追蹤兒少的數位足跡,包括Instagram、Facebook大頭貼、姓名、學校、各種生活照和長相特徵,連結兒少的實體生活,並出售兒少性剝削影像。他們用「狩獵」形容自己在學校或捷運站的偷拍行為。
另一股新起、甚而加速獵童網絡風暴的,是全台最大的線上博弈集團。《報導者》在過去幾年一路調查
線上博弈產業,我們調查發現,線上博弈的生意與兒少性犯罪徹底揉合在一起,演化出共生關係。業者大肆宣傳上萬部自拍、偷拍、外流等色情影像,設立「N號房」、「YOYO幼幼」等社群軟體頻道,定期播送數百部未成年性影像作為博弈賭客的「獎賞」,讓性剝削影像的傳播迅速擴大到原本不會接觸的族群身上。《報導者》獨家報導,九州娛樂旗下硬幫集團是其中的大宗。
像是一個兒少性剝削的暗黑產業,不只違法販售更製造他人的長期痛苦。有論壇甚至設有「被害人下架專區」,要求受害者要「帶著禮貌私訊」,並準備身分證明、生活照片、含輕生想法的截圖等「相關資料」,才能申請下架。囂張的行徑讓人咋舌。
儘管網路連結與平台不斷被封,犯罪者總能彼此代位,定罪後仍捲土重來。《報導者》獨家掌握20年前販售並性侵未成年女童和少女的「權自立」案後續,發現這並非他一個人的行為,背後是一個尚未瓦解的共犯結構,加害者包括美術館館員。
台灣的獵童風暴在擴大中,然而性剝削影像快速流通於國際。在美國NCMEC的各國網路線索報告(CyberTipline Reports by Country)中,台灣通報案件數2019~2022年間從3萬上升到7萬多;而台灣衛福部的兒少性剝削案件通報量每年飆高,2023年已達4,310件。受害者年齡層往下探,而無法永遠下架的影像,帶給當事人的是無數次的羞辱與侵害。
當歐美各國政府將兒少性剝削相關內容都視作「恐怖攻擊」等級的犯罪,台灣除了修法與加重罰責,刑事警察、檢調等公權力如何面對快速組織化、集團化、網絡化、科技化的暗黑產業鏈成形?我們試著從檢察官們對台版N號房的偵查過程、防制兒少性剝削全球網絡的經驗,以及兒少性影像審查員的處理,深入探詢可能的解方。
私密影像外流,給受害者帶來的汙名與創傷無法言喻。《報導者》揭開這個暗黑產業鏈,也同步把相關證據提供給刑事局,希望有助於檢警的偵辦。
(註:封面影像非取自真實人物和場景,由AI Midjourney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