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兩廳院和瑞士洛桑維蒂劇院(Théâtre Vidy-Lausanne)聯合製作的《這不是個大使館》,繼德國、奧地利、瑞士巡迴演出15場後,4月12日將首度在台灣登台。這部以台灣外交處境為主題的創新劇作,因著近來台灣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在歐洲吸引爆滿觀眾,預料也是今年(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的重頭戲。
過去幾個月,歐洲劇場的門外紛紛升起中華民國國旗,場內模擬台灣大使館風光的開幕典禮,結果吸引滿場觀眾,引起劇場界熱議。巡演多國後,《這不是個大使館》過幾天也將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上演。負責編導的瑞士導演凱吉為何想做一齣探討台灣認同和國際地位的劇作?他對台灣夠了解嗎?
凱吉到台灣演出和帶工作坊的經驗有10年了,台灣劇場界對他不陌生,他在往返歐洲和台灣的過程中,逐漸對台灣產生好感。有次,他突然意識到瑞士在台灣沒有大使館,想弄清楚瑞士以民間的工業名義在台灣成立的「實質大使館」(de facto embassy)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從此對台灣的國際地位感到好奇:
「大使館牽涉到『代表』的問題:誰在舞台上代表誰、演出什麼角色正是古典劇場的核心。」
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台灣最近成為歐洲輿論的焦點,報導篇幅遠比過去還多,「但在我眼中,台灣比媒體呈現的要複雜許多,一般新聞報導難以解釋清楚,我對這樣的複雜性一直感興趣,」凱吉說。
為準備創作,2022年底,他接受兩廳院邀請到台灣駐村,前後待了2個月,像記者一樣採訪、觀察和研究,一共與外交官、學者、商人、情報人員和半導體專家等70多人交換意見,「我想知道這些每天面臨台灣『特殊外交處境』的人的想法。」
透過試鏡和試演,他最後選出退休外交官吳建國、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音樂家王思雅3人擔任主角,看看這3人能撞出什麼火花。
吳建國現年72歲,外交資歷完整,派駐越南時台商正好大舉投資,在台灣少數的邦交國貝里斯當過大使;郭家佑32歲,經常走訪各國從事公民外交,增加台灣在國際上的曝光度;王思雅27歲,長年在國外讀書和演出,來自珍奶原料供應的家族。
這3人分別代表不同的世代和政治光譜,照劇團的說法全是人生歷練豐富且有話要說的「專家」。吳建國唱《中華民國頌》時感情豐沛,對兩岸關係有「失散親人終將團聚」的期待;郭家佑用創意方式突破外交限制,可說是天然獨世代和台灣軟實力的代表;演出配樂的王思雅,父親是拎著皮箱闖盪海外、建立珍奶事業王國的台商,對政治相對冷感,顯然為了保護從商的家人避談。
凱吉透過與3人的深度訪談,探究他們的出身和經歷,從這原本不相識3人的對話和爭執過程中醞釀出劇本,去年(2023)12月起在洛桑整整排練了2個月。他們在舞台上敞開心胸談自己,說的終究是台灣在國際壓力下生存的故事──畢竟3人某種程度上都是努力打破外交瓶頸、在國際上行銷台灣的「外交官」。凱吉靈機一動,乾脆讓他們攜手成立一座台灣大使館:
「藝術創作的自由允許劇場做現實上做不到的事,我們比過去的紀錄劇場更進一步,為一座台灣大使館舉行開幕典禮。」
劇情從此融入虛構元素,模擬大使館成立,觸及國歌、國旗等敏感議題,觀眾身歷其境彷彿台灣大使館揭幕的見證者。
凱吉還提醒,《這不是個大使館》原劇名Dies ist keine Botschaft(Made in Taiwan)的Botschaft在德文是雙關語,除了大使館還有訊息、公告的意涵,可見演出本身也是對外發聲的動作。演完後,劇院把大使館拆除,「因為這不是個大使館,」凱吉笑說,就像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名作《這不是一支煙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
他舉這幅畫上的煙斗不是真的煙斗為例,比喻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弔詭存在,「因為台灣不被承認,這當然不是大使館,但明明執行外交任務,代表一個國家──至少在劇場觀眾的心目中。」
凱吉等3人在2000年成立里米尼紀錄劇團,多年來創作不斷,劇作貼近現實已成其獨有特色,加上台海局勢推波助瀾,2月在柏林舉行的世界首演大獲成功。接下來在奧地利維也納、瑞士巴塞爾和洛桑的演出,也吸引爆滿觀眾,部分場次甚至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引起大報劇評熱議。據工作人員透露,也有劇院受到政治壓力,幸好至今演出順利。
紀錄劇場的素材來自真實世界,劇場建築與作品的關聯也是凱吉關心的面向。例如柏林的演出場地「柏林藝術節之家」(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原是西柏林一座劇院,建築方正簡約屬現代主義風格,冷戰年代是自由孤島的文化樣板。凱吉對新作在此首演感到相當驕傲,「這座劇場活躍的1960、70年代,中華民國正好被國際社會排擠,這門面非常適合大使館。」
凱吉還會根據演出地點調整文本,調侃歐洲各國與中國的關係。在柏林的演出,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和在中國擁有逾10萬名員工的福斯汽車(Volkswagen)代表竟坐在觀眾席;到了維也納,換成紅牛(Redbull)飲料和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 Group)等大企業代表入戲。他正考慮今年秋天在西班牙演出時,加入加泰隆尼亞的獨立運動。
柏林的首演觀眾十分入戲,從頭到尾笑聲不斷,結束後許多人起立歡呼和鼓掌。大使館門外中華民國國旗飄揚的畫面令人難忘,高掛在舞台背景的「國」一字,尤其令人回味再三。「國」中間的「或」是或許、也是疆域;「或」時有時無的閃爍,讓「國」只剩下外面的框,不免讓人思考台灣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領土的範圍在哪?這些問題觀眾得自己找答案。
凱吉在戲中努力放進台灣與國際對話的元素,連結板塊碰撞、國際地位和手搖飲料的點子也令人印象深刻;凱吉還用打太極,隱喻兩岸互動和國際輿論看中國和台灣態度此消彼長的連動關係。
劇中的3位主角儘管政治立場迥異,卻同樣珍惜自由的生活方式,深知國家處境的困難,極力把台灣行銷到國際。對台灣觀眾來說,最感動的應該是攜手團結的一幕,凱吉似乎想藉此表達共同體的基礎和想望。
落幕後,演員走下台與觀眾熱切互動。吳建國面對觀眾提問滔滔不絕,對退休後還能站上舞台「演」大使、為外交生涯補上歐洲拼圖感到非常自豪。郭家佑分享排練時被迫揭露自己的辛苦,坦言因政治立場不同不時與吳建國爭吵。不同聲音可同時並存,意見不同卻不否認對方的存在,正是導演在舞台上呈現的台灣。
劇院迴廊並展出場景和家族照片模型,猶如台灣歷史和風土展。歐洲人即使聽過台灣的半導體和中國的威脅,對歷史背景也是一知半解,觀眾彷彿上了一堂台灣課,走出劇院後對台灣多一點理解和同理心。
凱吉不僅對台灣觀察入微,他還相信戲劇比報導更適合說台灣的故事,因為劇場觀眾願同理和認同劇中的角色,「對這遙遠的國家產生親切感,覺得自己與台灣有某種聯繫。」他甚至相信演出能為台灣交朋友,「如果台灣真的出事,這齣戲可能有幫助。」
從歐洲巡演15場現場觀眾的熱烈反應來看,他的付出正得到回報。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