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戰略、民主、產業價值不再「被隱形」
台灣從未像此刻一樣,在歐洲成為一個重要話題。年初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推出封面故事「台灣,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只是掀開歐洲對台關注的一頁;歐盟對台灣的興趣、注意,在2021年的10月20日達到歷史時刻──580位歐洲議會議員以壓倒性支持通過「歐台合作報告」。11月3日,歐洲議會首次派出官方代表團拜訪台灣。
過去30年來,歐洲面對中國一直是從市場和經濟主導其外交政策的價值,是在何時開始悄悄改變?歐盟的決議、歐洲各國、當地人民怎麼看待中國與台灣?這個天秤是何時開始有了變化?這些關注是否能對台灣帶來實質的助益?
2021年的10月初,一場劍拔駑張的對峙在台灣周遭空域與海域展開,中國4天內派了149架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對壘在沖繩西南海域以美為首的六國聯軍軍艦演習。同時,在9,665公里外的布魯塞爾也上演一場中歐外交熱戰,導因是歐洲議會正要通過第一份明定歐盟與台灣政治關係的官方文件「歐洲台灣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以下稱「歐台合作報告」)。
「中國從(我們)提案開始,就無所不用其極,要求撤銷報告或變更提案的文字內容,」提案的瑞典籍歐洲議會議員魏莫斯(Charlie Weimers)接受《報導者》專訪時,談起來自中國壓力,語氣間還不免帶點情緒。當時提案和表態支持的議員們都收到了中國的抗議信,被無禮的言詞威脅「如果投下贊成票,後果自負」。中國駐歐盟大使張明甚至寫信施壓歐洲議會主席薩索利(David Sassoli),要求他善用主席的角色,讓歐洲議會充分理解台灣議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
580位議員投下支持票,僅26位反對。這壓倒性支持的對象並不尋常,連歐洲人都覺得驚訝。
長期來,在歐洲人的認知裡,台灣是一個非常邊緣的客體。曾任《經濟學人》歐洲事務記者的盧卡斯(Edward Lucas),目前是《泰晤士報》(The Times)專欄作家,正在競選英國的國會議員,他精準描述歐洲長期忽略台灣的心態:
「對歐洲人來說,台灣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但對歐洲人的生活來說無關緊要,大多數人不會花心思去了解;台灣近期就像從地方聯賽突然升格到最高等級的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
「歐洲國家對台灣價值的覺醒,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邦達茲表示,從今年6月G7峰會聲明、8月的法國與澳洲(2+2)會談、9月《歐盟印太合作戰略》的初稿,都開始強調台海穩定的重要性。
根據台灣外交部統計,從今年初以來,在歐盟議會上,共有11個大小決議案中,都帶有對台友善的文字。而10月歐洲議會的報告讓國際挺台聲量達到高峰,如同讓長期擔任地下選手的台灣,首次被邀請進國際賽局,被當成一位確實存在和具實力的正式選手。歐台合作報告表決後幾日,外交部長吳釗燮開啟訪歐之旅,稱「台灣跟歐洲交往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這新時代的到來,是反映歐盟與中國關係的惡化?還是歐盟真正在尋求與台灣建立實質且具建設性的合作關係?可以解釋為歐洲從親中變為挺台嗎?台灣如何在賽局裡,打好比賽?
我們試著先進入「歐台合作報告」,近距離解讀歐洲內部的聲音。
歐台合作報告於今年4月提案,9月在外交委員會表決通過草案,提出了36項具體建議,幾項關鍵包括:
- 歐洲議會明確指出台海危機影響歐洲利益,敦促中國停止任何破壞台海穩定的活動,並堅持兩岸關係的任何改變都不得違背台灣人民的意願;報告也呼籲歐盟積極主動與國際合作,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及鞏固台灣的民主。
- 建議緊急推動已經延宕6年的「台歐盟雙邊投資協議」(B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BIA)。
- 建議將目前在台灣的「歐洲經貿辦事處」的名稱改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顯示台歐盟關係超越經貿面向,冀望開展多層次的合作關係。
- 建議台灣積極加入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等。
這份報告10月19日登上歐洲議會辯論台,10月20日進行表決。
在歐洲議會可查的紀錄上,台灣二字以主角之姿出現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屈指可數。第一次可考據到2009年有關台灣在莫拉克颱風後的重建事宜,另外兩次談歐盟與台灣的貿易關係,第四次則是2019年談及中國與台灣關係。今年10月19日的歐洲議會辯論場上,台灣成為主角,議員們的挺台聲浪震耳欲聾。
分析這一場長達69分鐘的辯論會,27個歐盟成員國中,共有17個國家、35位議員為上場為台灣發聲。歐盟前三大核心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具人數優勢,各有3~5位議員發言,但以比例來看,立陶宛、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出席發言的比例最高,他們都是現階段被認為對台相對友好的國家。
德國的蓋勒(Michael Gahler):「我們要維護台海現狀,要求中國不要單向改變現狀,更不要使用暴力。同時,我們應該有興趣確保台灣的半導體供應,並促進台灣在歐盟這一領域的投資。」 (蓋勒是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曾多次反對新疆再教育營。2021年3月22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對他等10名人員實施制裁。)
法國的圭塔(Bernard Guetta):「我們要讓中國知道,我們不會開戰,但一旦衝突爆發,歐盟會在一個小時內立即結束與中國的所有經濟關係,中國必須承擔後果。」
匈牙利的塞赫(Katalin Cseh):「中國是一個霸道的國家。歐洲必須領導一個全球聯盟,以確保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同時呼籲中國立即停止軍事威脅。」
德國的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我們要告訴台灣,我們跟你站在一起;我們要告訴中國,重新思考你的政策;我們要告訴歐洲,對中國政策上我們必須團結。」
立陶宛的朱克尼維切恩(Rasa Juknevičienė):「我國政府邁出了勇敢的一步,在立陶宛設立了台灣代表處。我鼓勵其他會員國以立陶宛為榜樣。」
西班牙的科明(Antoni Comín I Oliveres):「歐洲必須放棄一個中國政策,或者更確切地說,它必須承認中國和台灣從根本上說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並這樣對待它們。」
場中唯一歐洲執委會代表的發言相對謹慎。掌管競爭事務的歐盟執委會副主席維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表示,歐盟重現實且務實,必須在「一中」框架下,加強與台灣關係。台海穩定直接影響歐洲的安全與繁榮,兩岸維持現狀對歐洲有利,且希望台灣成為「歐洲晶片法案」的重要夥伴。
議員們的發言中有價值面的對於威權和極權的反對、對民主國家和人權的支持,但深入其中,更看到歐洲議會和執委會最終的兩大論述:「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影響歐洲安全」、「台灣的半導體技術對歐洲的數位發展不可缺少」。
台灣駐歐盟大使蔡明彥接受《報導者》專訪時指出,台海安全對歐盟的利益至關重要,已是歐盟立法及行政部門的共識。這個共識也被媒體闡述為「歐盟避免談敏感台灣問題的時代正式終結」。
台灣罕見地佔據政治人物、媒體版面的背後,展現的是歐洲各國近年對中國關係反思的積累。
法國發行量最大的《費加洛報》(Le Figaro)10月18日的社論以「如何阻止中國?」為題,提及台灣不再只是一個小島的問題,而是涉及全世界的地緣政治,台灣若被武攻,象徵專制對民主的勝利,小小台灣的命運從某種程度上決定全球21世紀的政經面貌。文章最後也強調,台灣在全球的半導體市場舉足輕重,歐洲缺乏軍事籌碼,但可以透過外交與經濟手段維護台灣的現狀。
也大約在同時,法國軍事學校戰略研究所(IRSEM)發表了600頁「中國的影響力行動」報告,文中描述了北京政權最近的轉變,直擊歐洲人心中的最深的恐懼──中國正在「俄羅斯化」。研究人員描述中國用類俄羅斯式的激進地下活動,以同心圓展開,把台灣和香港當優先目標和訓練場,再向外擴展到世界各地。而具長期抵抗經驗的台灣,正是歐洲可尋求的關鍵合作夥伴。
從歐盟行政、立法到媒體輿論上,台灣的安危與歐洲利益前所未有的緊密掛鉤。務實的歐洲人願意淌混水的原因還是為了歐洲利益。
歐洲利益究竟所指為何?魏莫斯點出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他表示,「歐台合作報告的時機剛好,歐盟的印太戰略正在進行。」對台關係,也是歐洲尋找地緣政治動態過程的一部分。
今年世界熱點區,轉移到印太區域。世界強權中、美、歐三方在該區的戰略布局,相互制衡。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拋離川普(Donald Trump)的孤立主義,高舉國際主義大旗向歐盟示好,展現重視跨大西洋合作的決心。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北約國家在今年都派遣軍艦到印太地區實施「航行自由」行動,其中法國和德國都罕見地進入南海水域。
邦達茲形容,歐洲在印太區域戰略的參與像是一輛慢行火車,但確定的是,歐洲從被動的觀察者,逐漸成為積極的參與者。
維持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台灣被視為關鍵角色。
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曾將台灣形容為讓歐洲人相當有感的「富爾達缺口」(Fulda Gap)──富爾達缺口是冷戰時期的東西德邊界,這是許多歐洲人最有感的近代史,是面對共產主義入侵的身體和心理的記憶。
若說台灣議題進入歐盟的利益核心,印太區域的戰略布局是拉力,與中國的關係惡化則是推力。從德國籍的全球安全論壇(GLOBSEC)副主席佛洛伊登斯坦(Roland Freudenstein)表示,「任一國家與台灣關係親疏,某種程度反映與中國關係的更迭。」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10月公布的一項新調查顯示,許多已開發國家對中國負面觀感,達到這個中心調查十多年來的最高點。在歐洲國家中,瑞典有85%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觀感,反應最為強烈,其次為前歐盟會員英國達74%,荷蘭73%、法國70%、西班牙63%、義大利62%。
歐洲公眾的厭中情緒從而何來?2020年中國隱匿COVID-19疫情爆發是導火線,中國的戰狼式外交則是到處引爆的地雷。佛洛伊登斯坦直言戰狼外交嚴重傷害中國形象,「現在看到中國外交官都是因愛國熱忱被獎勵,而非他的實質外交績效。」
中國戰狼外交官在歐洲的兩大代表人物,一是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曾以「小流氓」等字眼辱罵邦達茲,之後他接受法媒採訪時,反擊說:「戰狼是在中國是褒義詞,我很榮幸得到戰狼的稱號,擋在祖國前面,要擋住攻擊中國的『瘋狗』的路。」
第二位是前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是第一位被瑞典各政黨要求驅逐的中國大使,於9月24日已經離任。他曾批評報導中國新疆棉事件的瑞典記者「道德敗壞」。他最著名的談話為抱怨瑞典媒體批評中國,根本是不自量力,「像是一個48公斤級的輕量級拳擊選手,天天跑到一個86公斤級的重量級選手家門口叫囂要打擂台。」瑞典1950年成為最先承認中共政權的第一個西方國家,近期卻成了第一批率先對中國威脅覺醒的歐盟國家之一。
其實歐洲政治決策圈對中國威脅的覺醒更早。
歐洲政界近年對中國大陸的覺醒,回溯到2017年。佛洛伊登斯坦表示,「2017年中歐高峰會發生的事,對歐洲來說,絕對是一個震驚的時刻。」
在中歐峰會的前幾週,雙方代表敲定一份聯合公報,以氣候行動聯合聲明作為附件。
歐洲人第一次嚐到面對中國無語的滋味。
北京擅長以各個擊破方式與各國互動,例如對德、法開放中國市場,讓兩國對中國高度依賴;對第三大成員國義大利則簽署龐大的「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案。同時,中國也透過16+1組織跟外圍的中東歐國家建立利益關係。這些舉動迫使歐洲開始意識到,北京有意造成歐洲分裂,從中圖利。對中國的逐漸覺醒,讓歐洲各國逐漸朝向現實主義。
2019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的「歐中關係戰略展望」(EU-China–A strategic outlook)文件,將中國定義為是維護多邊主義的戰略夥伴,是經濟的競爭者,還是一個「體制性對手」(Systemic Rival),這是歐盟官方文件上,第一次將中國掛名為對手。佛洛伊登斯坦表示,當時他曾與中國代表團就此辯論,中國代表認為歐洲因為輸了經貿競爭,才把中國列為體制性對手。「這個反駁是沒有意義的,事實是歐洲已經覺醒中國共產黨對全世界是個威脅。」
歐盟看中國,從機遇變成威脅,即使在全球議題上需合作協商,但在其他層面上已經正式進入亦敵亦友的新階段。許多歐洲政治人物也都不諱言,歐盟對中國的天真幼稚時代正式結束了。
不過這個現實主義的轉向仍是帶著模糊策略的。
至於今年送台灣疫苗、積極與台灣建立關係的立陶宛,為何無畏中國的壓力?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以經貿角度分析來看,是因為「立陶宛在中國的投資金額是中國在立陶宛的十倍之多」、「泱泱大國中國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The big China is small.)」。
但多數成員國並不像立陶宛。
根據台灣和歐盟官方數據,儘管2020年台灣投資歐盟的金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約13億歐元,但中國在歐盟同年的投資額是65億歐元;2020年台灣和歐盟的進出口加總是493億歐元,中國和歐盟則是5,867億歐元。歐洲對中國威脅雖已覺醒,但多數成員國對中的經貿依存已盤根交錯,這也是中國得以在歐洲以商圍政的底氣。
佛洛伊登斯坦坦承:「歐洲政經菁英對中國的對抗性,不若美國強烈。」歐洲國家內部不僅意見分歧,普遍在對遏制中國方面比美國更為謹慎,他們不想讓自己處於兩極對抗的中心。
歐洲人也自問,在衝突爆發時,要和台灣同一陣線嗎?
10月19日法國《回聲報》(Les Echos)以「為台灣獻身嗎?」題,文中指出中國如果攻打台灣,將無疑成為柏林牆倒塌以來最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而西方國家最有可能採取的做法是:因政治和經濟現實考量,答案是不介入。
邦達茲頻繁在歐洲媒體上撰文,公開呼籲歐盟成為台海危機的調節者,盡一切所能防止衝突發生。他主張歐盟要展開與中國建設性的談話,讓中國知道開戰的代價高昂且難以承受的。這個論述也逐漸被歐洲政界和社會接受。
確保開戰代價的高昂,正是台灣博弈的籌碼。
「歐台合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台灣有三大籌碼:戰略位置、民主價值、佔全球市占率50%的半導體產業優勢。受訪的幾位專家都認為,對很多歐盟政治人物來說,半導體上的合作是首要議題之一,而歐洲人寧可是由一個民主國家掌握關鍵供應鏈。歐盟目前也正積極對台積電招手,實現歐盟的戰略自主願景。
而在對中國威脅覺醒後的時代,歐洲需要台灣的輔助重新認識中國。歐洲對中國戰狼式外交和五毛充滿無力,台灣可以是關鍵助手。邦達茲則舉出台灣如何抵禦威權中國的滲透,打擊中國網軍的假消息,高科技供應鏈的韌性等,當下也都是歐洲急需借鏡的經驗。
在瞬息萬變的國際賽局中,從來沒有憑空而降的位置和戰友。2021年10月,台灣迎來台歐交往的新時代,乘上難得一見的浪頭,從政經、社會文化、高等教育、智庫和媒體等各方面,全面建立與國際社會的連結,才有機會讓台灣的影響力真正地在歐洲落地扎根。
※本報導為《報導者》與自由亞洲電台(RFA)中文部共同製作。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