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漫時代

安古蘭篇

亞洲不只有日漫──在歐洲試圖找到定位,「複雜又迷人」的台漫面貌重塑中
去年因疫情停辦後,2022年的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從1月底延期到3月中旬舉辦,開幕式以漫畫音樂會揭開序幕,在鋼琴家拿迪慈(Dimitri Naïditch)演奏下,漫畫家接棒手繪漫畫,演繹出戰火中尋常人家故事,聲援戰火裡的烏克蘭。十多位演出的漫畫家裡,包括旅法台灣漫畫家林莉菁(圖中綠衣者)。(攝影/陳怡靜)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台北國際書展6月初甫結束,今年主題國法國帶來大量漫畫,其中包括多本法文版的台灣漫畫,漫畫家Pam Pam Liu、日安焦慮、林莉菁、左萱、吳宇實、常勝、陳沛珛、鄭問等人作品都在其中。在更早的3月底,第49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回歸,這場世界漫畫盛事裡,台灣是今年唯一以官方為單位參展的亞洲國家,成為Manga City展區裡特別的存在。

過去幾年,台灣新銳漫畫家在法國市場漸漸發光,台漫授權法國比例在兩年間從2.44%提高至16.67%,作品不但被法國文化單位納入推薦給高中生的書單,台灣的國姓爺、台北都會女子、殯葬業禮儀師等漫畫家筆下的主題,也被法國出版社相中推出法文版。這些作品為什麼吸引法國出版社?在日漫與韓漫強勢夾擊下,台灣當代漫畫家如何為自己的創作定錨?

時間是2022年3月下旬,地點是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la Bande Dessinée d'Angoulême)現場。在Manga City展區
Manga City是安古蘭漫畫節其中一個展區,以亞洲漫畫為主,以法國的日漫出版社為大宗,而過去除了台灣,香港亦會參展。
的舞台上,6位台灣漫畫家
2022年獲選參與安古蘭漫畫節展出的台灣漫畫家有Adoor Yeh、Pam Pam Liu、Nobi璋、小島、陳沛珛、葉長青等6人,另有駐村漫畫家Doz lin與雷,兩人已先行返台,因此僅作品參展。
兩人一組,手上的畫筆唰唰不停,大型螢幕正即時投影著漫畫家的創作過程,音樂在空氣裡流動,現場吸引近百名國外讀者屏息觀看。這是一場專屬於台灣漫畫家的「秀」,挑戰的是漫畫家的手繪功力,以及如何在20分鐘內留住讀者的眼光。讀者是殘酷的,一旦覺得無聊了,站起來就會走人。

台灣漫畫家Pam Pam Liu是第二次參展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了,她不急不徐地在畫紙上展開6格漫畫故事,從左上角開始、右下角結束。畫紙上的孩子生日了,吹熄蠟燭前,他正在許願。許什麼願望呢?他只有一個希望,「世界和平」,但這是一個很難實現的願望。隨著畫格的移動,我們聽見台下觀眾發出喟嘆聲,當天是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第23天,這6格漫畫快速擊中歐洲讀者的內心。

安古蘭(Angoulême)位於法國中南部夏朗德省,是個人口數量4萬多人的山城。從1974年開始,每年1月底的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便是年度盛事
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漫畫展,於1974年1月舉辦首次展覽後,每年1月底固定在法國夏朗德省的小山城安古蘭舉辦,美國加州聖地牙哥漫畫節並稱為國際兩大漫畫節。
,數以萬計的漫畫從業人員遠道而來,從作者、編輯、出版商、評論家、記者到讀者皆匯流在此。這也是安古蘭山城的漫畫嘉年華,小鎮上處處可見漫畫元素,烘焙店櫥窗裡有角色造型的巧克力、酒莊推出當年度漫畫限定酒⋯⋯,就連快餐店的餐紙都印上漫畫塗鴉。
Fill 1
安古蘭市區裡充滿漫畫圖像,從房舍外牆、商店布置、公共垃圾桶到路口紅綠燈柱等都可一窺法國人的閱讀習慣,讀者也從小到老,有適合各種不同年齡層的漫畫讀物。(攝影/陳怡靜)
安古蘭市區裡充滿漫畫圖像,從房舍外牆、商店布置、公共垃圾桶到路口紅綠燈柱等都可一窺法國人的閱讀習慣,讀者也從小到老,有適合各種不同年齡層的漫畫讀物。(攝影/陳怡靜)

今年是台灣組團參加安古蘭漫畫節的第10年,也是在大疫之年唯一參與安古蘭漫畫節的亞洲國家。過去在歐陸漫畫書市裡,台灣是個陌生的存在。但10年過去,2022年的現場似乎有點不一樣了──版權交易中心的台灣攤位3天共安排了23場會議,來自法國、義大利、美國、斯洛維尼亞、日本、西班牙等12個國家的出版社早預約好時段,其中幾個法國出版社是熟悉的面孔,例如Nazca、Chattochatto、Kana⋯⋯都已陸續出版過台灣漫畫。

根據台灣文化內容策進院的《2021年台灣文化內容產業調查報告》指出,2020年,台灣漫畫對外授權仍以日本(33.33%)占比最高,其次依序為中國(23.67%)、港澳(16.67%)、法國(16.67%)以及馬來西亞(8.33%)與泰國(8.33%)。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時,台灣漫畫授權法國的比例僅為2.44%。也是2019年,法國出版社Kana推出旗下第一本台灣漫畫《神之鄉》
台灣漫畫家左萱的作品,故事環繞在左萱的故鄉大溪,每年農曆6月24日的是關聖帝君聖誕,也是大溪一年一度的盛事,被認為是大溪人的第二次過年,遊子們會返鄉參與。該漫畫去年也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神之鄉》,獲得極高收視率。
,同時邀請原作左萱遠渡重洋到法國舉辦簽名會
今年再度迎來好消息。光磊國際版權資深經紀人武忠森手邊剛完成一份授權合約,那是去年(2021)剛拿下金漫獎年度大獎、漫畫家小島的作品《獅子藏匿的書屋》
台灣漫畫家小島的作品,於2021年獲得金漫獎年度漫畫獎與年度大獎,以職業棋士、傳統租書店與精神疾病患者等主軸發展的故事。
,在安古蘭漫畫節之後,多家法國出版社提出激烈競價,最後其中一家年輕的法國出版社以破紀錄的金額與條件拿下版權,「以我經手過的台漫來說,已來到一般均價的4~5倍,確實是前所未見的授權金額的與首刷條件,感覺他們想要一個鎮社之寶。」

為什麼是台灣漫畫?這或許不是偶然。近年來,台灣積極參加歐洲、美國、日本等國際出版與漫畫展會,文化部也推出外譯本補助政策,鼓勵海外出版社看向台灣原創作品,積極向國際授權招手。同時,文策院也分進合擊,透過線上與線下展會、Books from Taiwan等版權推介方式,試圖讓台灣漫畫走向國際。以今年的安古蘭現場為例,版權會議甚至包括國際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

但在政策之外,台灣作者或許也正在嘗試走出一條新路。

新世代漫畫家:安古蘭駐村經驗,帶來安心、方向和機緣
Fill 1
台灣漫畫家Pam Pam Liu(右)是第二次參與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展出,她也出版了第一本法文作品,在安古蘭現場與法國編輯莫禾爾(Benoit Maurer)相見歡,兩人俏皮合照。(攝影/陳怡靜)
台灣漫畫家Pam Pam Liu(右)是第二次參與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展出,她也出版了第一本法文作品,在安古蘭現場與法國編輯莫禾爾(Benoit Maurer)相見歡,兩人俏皮合照。(攝影/陳怡靜)

法國出版社Éditions IMHO今年甫出版台灣漫畫家Pam Pam Liu的作品《Toi et moi le jour de la grande catastrophe(我們的災難)》,這是Pam Pam第一本在法國出版的漫畫。有趣的是,這本作品集結的是她自2010年開始創作的小誌《聖誕特輯》,明年才計畫發行繁體中文版。透過旅法漫畫家林莉菁推薦,IMHO總編輯莫禾爾(Benoit Maurer)在Pam Pam的漫畫裡看黑色幽默的魅力,兩人也在安古蘭現場對談這本「新作」。

莫禾爾這麼描述這本畫風童趣但內容殘酷的漫畫:「一個想變成女人的玩偶,一個不想被一直被丟進垃圾桶的男人,一個不知道自己是誰的人形模特兒,《我們的災難》裡隱藏的感受性十足黑色幽默,也帶出現代男女關係的群像。愛,總是變得荒謬。」童趣但殘酷,也正是Pam Pam作品帶給讀者的第一印象,漫畫裡那一團小小的棉花,無法控制總是想討好他人的小棉花,象徵的是從小到大想要受到肯定的自己。

Fill 1
Pam Pam Liu以《瘋人院之旅》獲得2021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小說獎首獎,首開書展漫畫奪小說獎先例。該作取材自作者個人及家庭經歷,目前也已授權法文版。(圖片提供/慢工出版)
Pam Pam Liu以《瘋人院之旅》獲得2021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小說獎首獎,首開書展漫畫奪小說獎先例。該作取材自作者個人及家庭經歷,目前也已授權法文版。(圖片提供/慢工出版)

2021年,Pam Pam以漫畫《瘋人院之旅》拿下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這是書展大獎首次將「小說類首獎」頒給漫畫敘事作品,這無疑讓台灣漫畫圈非常振奮,也讓許多讀者發現「原來漫畫可以這樣畫」,甚至是「原來台灣也有漫畫」。事實上,Pam Pam一直在畫,她曾是上班族,長達4年早晚擠在捷運裡,花一小時從城市的西邊通勤到東邊,下班後急著回家畫畫,有時連吃飯都省略了,「感覺吃飯好浪費時間。」

36歲的Pam Pam告訴我們,她從小想當小說家,每天都有好多好多話想說,「我記得小時候,我下課回家有好多事情想講,如果我媽沒時間理我,我就會對著冰箱一直講。」想當小說家,但她說自己文筆不好,好在她很愛畫畫,獨立出版過10多本小誌,真誠地說了很多自己的故事,成長過程、生活瑣事、性別關係與留學時期的痛苦與不快,都像蚌殼吐沙,一點一點從漫畫裡吐出來。

漫畫,是她情緒的出口。她埋首畫畫多年,覺得自己畫得還算不錯吧,但也總是懷疑:「真的有人喜歡我的畫嗎?」她曾二度申請安古蘭駐村藝術家失敗,已經打定主意放棄的那一年,是獨立漫畫書店Mangasick店長黃廷玉再推了她一把。這一推,把Pam Pam推上漫畫家之路。2018年底,留職停薪的Pam Pam遠赴安古蘭,在素樸的山城裡畫畫,讓她確信,漫畫是自己最喜歡的敘事方式。

那是怎麼樣的3個月?在文化部旅費與住宿經費支持下,Pam Pam起床就是到「作者之家」的工作室畫畫,晚上再回住處。作者之家匯集不同國家創作者,彼此最大的交流就是創作。那也是特別有意思的經驗,她回憶:

「在台灣的創作者有點辛苦,常常會一直檢討自己。但在那裡不太一樣,大家交流時會看對方好的地方,討論那些觸動到自己的部分,相較之下,鼓勵多於檢討,很有趣的經驗。」

Pam Pam記得是其中一天,她和國外創作者聊起畫畫和生活,「我說想到要回去上班,覺得好累好辛苦,對方很疑惑地問我,為什麼我不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如果生命有限,一定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吧。」回國後,Pam Pam辭職了,搬離台北專心畫畫,完成10年前開始構思的《瘋人院之旅》。在書展大獎頒獎典禮上,她的致詞末尾是這樣的:

「我想跟小時候的自己說:『妳很勇敢,謝謝妳讓我成為現在的我』。」
法國編輯:每當有人的圖像觸動了我,我就想做那些書
Fill 1
近年陸續在法國安古蘭、布洛瓦駐村的陳沛珛,今年也前往安古蘭為法文新作《Somnolences》簽書,並於台灣館現場繪圖留念。(攝影/陳怡靜)
近年陸續在法國安古蘭、布洛瓦駐村的陳沛珛,今年也前往安古蘭為法文新作《Somnolences》簽書,並於台灣館現場繪圖留念。(攝影/陳怡靜)
另一個現場是安古蘭漫畫節的新世界展區
該展區以風格強烈的小型出版社、獨立出版社或個人出版為主,是安古蘭漫畫節裡最受歡迎的展區。
,摩肩擦踵的帳棚展場裡,台灣漫畫家陳沛珛正以色鉛筆慢慢地在法文版新作《Somnolences》的扉頁上簽繪。她曾在法國安古蘭、布洛瓦等地駐村創作,法國出版社Actes Sud的編輯加畢松(Thomas Gabison)記得,他在2019年時看駐村展覽時留意到陳沛珛的一幅畫,那是以台北南機場國宅為景、描繪台北都會女子生活的漫畫,看著那遙遠的亞洲城市一角,加畢松深深被觸動,「我感覺她有話想說。」

那「第一眼」牽動出《Somnolences》,相對於繁體中文版書名《暫時先這樣》,法文版書名更增添韻味,陳沛珛在Facebook上分享這段故事:「編輯是個浪漫的大叔,他覺得書名要有某種美感和意境,所以選了裡面其中一篇的標題當書名,意思是『睡意』,整體感覺是有半睡半清醒的朦朧美。」正巧呼應加畢松曾說過的:

「用圖像表現現實中的詩意,也只有漫畫才做得到。每當有人的圖像觸動了我,我就想做那些書。」

圖像即時帶來的觸動與衝擊,確實也是漫畫的一大特色。

2021年1月底,法國出版社Nazca Éditions推出台灣漫畫家李隆杰《怕魚的男人》,那是一本沒有對白但充滿聲音感的漫畫,描述一個男人從小怕魚而引發的故事。李隆杰強勁的手繪風格與流暢的漫畫敘事,快速吸引了Nazca的兄弟檔創辦人卡密耶・枚西耶(Camille Mercier)與達米安・枚西耶(Damien Mercier),在法文版的章節頁,他們甚至加上舒伯特的〈鱒魚〉樂譜,達米安笑說:「我們去談了樂譜版權,那是真的可以演奏的!」

Fill 1
法國出版社Nazca致力尋找精采的亞洲漫畫,繼出版台灣漫畫家李隆杰《怕魚的男人》法文版後,還計畫收齊李隆杰的所有漫畫。《怕魚的男人》描述一個男人從小怕魚而引發的故事。(圖片提供/李隆杰)
法國出版社Nazca致力尋找精采的亞洲漫畫,繼出版台灣漫畫家李隆杰《怕魚的男人》法文版後,還計畫收齊李隆杰的所有漫畫。《怕魚的男人》描述一個男人從小怕魚而引發的故事。(圖片提供/李隆杰)

這是Nazca第一本台灣漫畫,其後成為法國文化單位推薦給高中生的書單之一,至今銷售近2,000本。枚西耶兄弟檔在安古蘭漫畫節現場接受我們的訪問,達米安顯得相當興奮:「李隆杰的作品很棒!確實有點非典型,即使有人會不喜歡他的圖,但沒有人敢說這很醜,或是這畫得不夠好,這真的是不可能的。我們知道他最近有新作,我們也正努力取得他過去至今的所有作品。」卡密耶也忙不迭補上:

「還有一點很重要,也很有趣的是,他很有台灣漫畫的代表性。我覺得,台灣漫畫有一種雙面性,在一個東方的小島上,有西方的影響,大量混合美國漫畫、歐洲漫畫和日本漫畫。在一個概念裡,但還有更加複雜的東西。這麼說好了,台灣的漫畫呈現出兩造觀點,但卻不只是這些,還有更加複雜的面向。這一點,非常非常吸引我們。」
兩人隨即從今年的台灣漫畫版權圖錄挑出已做好備忘的筆記,「像這本《畫電影的人》
台灣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描繪早年台灣電影海報繪師故事。
,還有我們即將出版的《1661國姓來襲》
漫畫家李隆杰的作品,描繪台灣從荷治轉為鄭氏政權的關鍵時刻,亦是2018年金漫獎年度漫畫大獎得主。
,都有它們的時代性,呈現的是年輕創作者眼中的歷史。」Nazca編製中的台灣漫畫還包括《百花百色》
台灣漫畫家D.S.作品,以性別與自我認同為議題,曾獲日本國際漫畫獎銅賞。
《送葬協奏曲》
台灣漫畫家韋蘺若明作品,曾獲日本國際漫畫賞最優秀賞,是第一個拿下該獎項最大獎的台灣漫畫家。
,前者關於性別與自我認同,後者則描繪台灣殯葬業。枚西耶兄弟異口同聲:
「我們不是因為台灣,所以熱愛台灣的漫畫。而是它們都是好漫畫,我們發現好漫畫,而它們剛好來自台灣。」
那些勇於開拓在日系漫畫外風格的人

海外參展開拓了台灣漫畫家的世界,Pam Pam也不是唯一的例子,同年於安古蘭駐村的漫畫家丁柏晏(筆名:日安焦慮)在國內長期個人出版自己的漫畫小誌,也陸續為《熱帶季風》《新活水》等刊物繪製短篇漫畫。2019年時,甫駐村結束的丁柏晏在法國出版他第一本由出版社發行的漫畫《ROAD TO NOWHERE 世界邊緣之旅》,看中他的是Misma Editions,也是法國知名的獨立出版社,風格強烈也多元。

Fill 1
曾挑戰過商業性高的作品,33歲的曾耀慶漸漸明白自己內在的模樣。如今他潛心創作,以適合自己的方式揮灑,也試圖以自己的方式跟世界溝通。(攝影/楊子磊)
曾挑戰過商業性高的作品,33歲的曾耀慶漸漸明白自己內在的模樣。如今他潛心創作,以適合自己的方式揮灑,也試圖以自己的方式跟世界溝通。(攝影/楊子磊)

33歲的漫畫家曾耀慶則是另個例子。2013年,曾耀慶以〈漫畫的女兒〉入圍金漫獎漫畫新人獎。但接下來的日子,畢業自美術系科班的他幾乎迷航在商業市場裡,想構思能為他帶來收入、甚或得獎的日系風格漫畫,但往商業風格傾斜的他,連帶摧毀生活。他一度無法畫畫,對世界失去興趣,整整一個多月笑不出來、也無法出門;是父母緊密關照,陪他走出黑暗期,再提筆後完成《縫裡嬉戲》,談的是生活與生存。創作,成為他的復健手段。

台灣進入溽夏的6月初,我們造訪曾耀慶的住家兼工作室,屋子裡沒有開冷氣,但他顯得相當自在。客廳裡掛著他的畫作,工作室裡是持續進行著的工作,他有強烈說故事的渴望,畫圖則是他最想做的事情。日子有點苦,他接商業案的同時,卻也無法單純以工作相待。但相較過去總是冷靜沉思,曾耀慶似乎柔軟了一些,偶爾還會說笑,受訪時他盤腿坐著,模樣竟有些像苦行僧。我們問:「你的個性不太一樣了?」曾耀慶眼神柔和:「我一直在練習跟世界溝通。」

去年,他出版第一本商業作品《說故事遊戲》,400頁全手繪漫畫運用了粉彩、水彩、壓克力等十多種媒材,敘事模式也相當突破。作家馬尼尼為如此形容:「地表上應該沒有人會拒絕這種美。」而在漫畫連載時,曾耀慶曾在Facebook貼出其中一頁,那是女主角看著讀者的視角,有歐洲讀者以西班牙文留言給曾耀慶:「她看起來很放鬆,但我覺得她在評價我。我感覺恐懼、幸福也痛苦⋯⋯這樣複雜的情緒是正常的嗎?」即使語言並不相通,但因著一幅漫畫,遠方的讀者卻看懂了一些什麼。

另類、實驗、狂野,「找到自己走的路,也是一個跟世界對抗的方式」
Fill 1
我們好奇,曾耀慶是如何決定完稿媒材的?他的回答倒也有趣:分鏡草圖完成後,進入完稿階段前,就會找到適合那個作品的媒材。在《說故事遊戲》裡,他就運用了壓克力、粉彩、水彩等十多種媒材。(攝影/楊子磊)
我們好奇,曾耀慶是如何決定完稿媒材的?他的回答倒也有趣:分鏡草圖完成後,進入完稿階段前,就會找到適合那個作品的媒材。在《說故事遊戲》裡,他就運用了壓克力、粉彩、水彩等十多種媒材。(攝影/楊子磊)

在商業市場裡擠壓出自己的縫隙,曾耀慶確實比過去從容自在了。他很明白,自己不是不願意做主流日漫類型的漫畫,而是做不到。「我嘗試過、體會過,知道自己不行,不適合。這不是選擇,這是可行性的問題。」2018年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參展後,他曾在法國小住了一段時間,許多個下午他會出門散步,看光影在樹影間的流動變化,看法國書店裡多元的漫畫樣貌,都成為他的養分。

相對於所謂的主流日漫與新一代的漫畫敘事,曾耀慶覺得自己更像夾縫間的作者,「我不那麼傳統,但也不那麼新(指適合手機、平板或電腦等載體閱讀的漫畫)。」但外界的熱鬧於他已無影響,在大眾與小眾之間,他不再糾結了:

「找到自己走的路,也是一個跟世界對抗的方式。就是說,用行動告訴世界,也說服自己說,不是只有服從在主流裡,才有生存的資格,才有生存的空間。」

彷彿有一種踏實感。這跟安古蘭或法國有關嗎?曾耀慶這麼回答:

「理智上我很清楚,即使在台灣,像我這樣非主流的創作者肯定是存在的,但我們這種類型,就不太會積極出來交友。但在法國,面對面感受到讀者與創作者的反應,會有一種感覺是,『啊,這些人真的存在』。我想他們在比例上還是少數,但看見他們反應、聽到他們的回饋,對我這種創作有所期待的讀者,增加了真實感。」

如今,曾耀慶非常忙碌,他正和法國漫畫編劇德波米(Frédéric Debomy)合作《Des jours sombres》(暫譯:日闇之時),描繪一個虛構的當代國家中的三段故事,談的是民主政體與極權政體間的演變。雙方透過網路遠端討論,溝通故事、分鏡與完稿,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而他另個新計畫「惡夢花園」獲得西班牙Hablar en Arte(「談論藝術」藝術村)評委的青睞,將於9月赴西班牙駐村兩個月。

另個受到安古蘭影響的台灣女孩是漫畫家劉倩帆。2018年,年僅28歲的她以作品〈潛水〉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數位漫畫獎銀獎,也是台灣作者首度在安古蘭拿下獎牌。當時甫從法國貝桑松美術學院畢業的她,有一搭沒一搭的找工作,想著日子該往哪裡走時,想起好友曾跟她提過安古蘭國際漫畫節,背景是平面設計的她於是提筆畫下漫畫極短篇,第一次以漫畫作品參賽,也自此開始了漫畫家生涯。

相對於安古蘭是多位台灣漫畫家的轉捩點,對劉倩帆來說,卻是漫畫的起點。後來,她與漫畫家Elainee藍尼創辦獨立刊物《波音漫畫誌》,隨性也狂放,這是一本聚焦在漫畫家個人風格的合輯,每期有一個主題(還是靠網路抽籤機抽的),邀約5到6位漫畫家創作。《波音漫畫誌》二度入圍安古蘭另類漫畫獎,她們也帶著《波音》走遍安古蘭、英國和美國的獨立出版展,今年遠赴紐約MOCA,「看著美國讀者現場用高八度的聲音給我們回饋,感覺有夠快樂。」

近年來,劉倩帆也確實感覺,台灣的漫畫創作圈有一點點不一樣了。所謂的主流價值正在打破,愈來愈多有趣的、風格化的作品出現,實驗性的合輯也在增加,有種狂野的力量在。

日本強勢、韓國崛起,台漫如何塑造自己的面貌?
Fill 1
以日漫風格為主的「Manga」是歐陸漫畫市場上強勢的漫畫類型,展覽或書店裡的「Manga」區也愈來愈豐富,但同時崛起的也有以韓漫為代表的「KBooks」。(攝影/陳怡靜)
以日漫風格為主的「Manga」是歐陸漫畫市場上強勢的漫畫類型,展覽或書店裡的「Manga」區也愈來愈豐富,但同時崛起的也有以韓漫為代表的「KBooks」。(攝影/陳怡靜)

過去10年來,台灣漫畫正在尋找一條可能的道路。在日本漫畫與韓國條漫強勢夾擊下,國內市場確實委靡,但創作能量卻在新生。我們也好奇,台灣組團赴安古蘭10年來,版權經紀人與歐陸出版人如何觀察亞洲漫畫的變化?

過去兩年,即使法國書店2020年時曾暫停營業數月,但熱愛閱讀的法國人仍帶動書市銷售成長;法國出版協會(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統計,2021年銷售較2019年相比,約成長19個百分點。根據外電報導,法國政府針對青少年發放的文化通行證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約8成符合資格的青少年提出申請,而日漫更佔通行證支出的80%。

武忠森觀察,「2020年和2021年,法國出版市場是正成長。兩度封城隔離期間甚至有一波輿論呼喊『什麼都可以封,但書店不能封』,因為民眾必須獲得足夠的文化養分。甚至有人自發性為獨立書店製作軟體程式,便利讀者快速訂書與到鄰近書店取書,避免大型網路通路壟斷書市。」

Fill 1
在漫畫節期間,安古蘭美術館固定會有漫畫大展,今年展出日本經典漫畫家、《鬼太郎》作者水木茂的逾百幅原稿,還為展覽出版精緻的圖錄。同一個場地,去年與前年則分別展出柘植義春與松本大洋。(攝影/陳怡靜)
在漫畫節期間,安古蘭美術館固定會有漫畫大展,今年展出日本經典漫畫家、《鬼太郎》作者水木茂的逾百幅原稿,還為展覽出版精緻的圖錄。同一個場地,去年與前年則分別展出柘植義春與松本大洋。(攝影/陳怡靜)
近年在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上,也確實有愈來愈多的日本漫畫與亞洲漫畫,就連安古蘭美術館裡的大展,也陸續展出過日本漫畫家松本大洋柘植義春水木茂等大師原稿。走進法國書店,以「Manga
源自日語漫画(まんが),後成為西方對日本漫畫的通稱。
」定義的書區空間愈來愈大,《鬼滅之刃》
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的作品,描述主角炭治郎為了尋求被變成鬼的妹妹變回人類的方法,並踏上斬鬼之旅的熱門漫畫,於2016年2月15日至2020年5月18日在《週刊少年Jump》連載,全205話。
《航海王》
《ONE PIECE》是日本漫畫家尾田榮一郎創作的少年漫畫,自1997年7月22日起在集英社旗下雜誌《週刊少年Jump》連載、同年12月發行第一冊單行本,至今已出版102冊單行本,亦已有30多個國家翻譯版本發行。台灣目前翻譯為《航海王》。
等作品皆是排行榜上常客。如今,韓國漫畫也搶上灘頭,書店甚至出現「KBooks」專區,專門銷售韓國漫畫。
我們專訪第49屆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亞洲區藝術總監佛士托・法舒婁(Fausto Fasulo)時,他坦言,法國書市確實對亞洲作品有高度興趣。曾5度擔任安古蘭台灣館版權人的武忠森也記得,2018年第一次造訪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時,韓國出版社、漫畫平台就以小單位方式參展,有些攤位規模不大,只擺上3C產品讓讀者可以「滑」條漫
條漫指「長條漫畫」,為一種漫畫形式。和以雜誌、單行本作為主要閱讀載體的紙本「翻頁式漫畫(頁漫)」相對,進入網路時代後,無限的刊載篇幅讓條漫有了發展空間。
條漫在日本被稱為「縦スクロールマンガ」,韓國則獨創「Webtoon(網路漫畫)」一詞,積極在手機、數位平台上發展條漫相關內容,將此形式發揚光大。
。接著幾年,隨著韓國娛樂文化席捲全球,耕耘多年的韓漫正式成為強勢文化,也能感覺到韓國政府在亟欲輸出版權強烈企圖心。

前有日漫,再有韓漫,這讓台灣漫畫真的是在夾縫中了,但或許也因著亞洲漫畫強勢而獲得空間。

今年擔任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台灣館版權專員的吳平稑觀察,版權會議確實熱絡,有些出版社沒聽過台灣漫畫,基於好奇而走近一觀。其次則是日漫雖然強勢但也開始飽和,這讓出版社開始尋找新的可能,「一種有點日漫,但又不是日漫的作品。」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10年前種下的種子或許正在萌芽,「有些出版社會追蹤固定作者,像出版過《海色北極星》的Chattochatto就很關注漫畫家吳宇實的新作《為了愛上春天》。」

非日漫類型的漫畫,偏向風格化、手繪或歐陸風格的漫畫敘事也很受關注,如陳沛珛、Pam Pam Liu、阿尼默等漫畫家的作品,詢問度也不低。吳平稑觀察,「版權人多是先被畫面風格吸引,接著是內容。」她舉例,穀子的《T子%%走》描繪台灣女孩到日本約炮的故事,強而有力的女性自主意識,故事搞笑也有趣,讓許多出版社好奇讀者的迴響如何。

武忠森分析,因著日漫授權的極高成本,法國對於台灣漫畫的興趣,確實逐年在提升。但台漫仍有普遍性的問題,其一就是故事性不足。武忠森認為,歐陸出版社看的不是類型或主題,第一眼是風格,第二點是故事的普世性,「比如《神之鄉》環繞在大溪的民俗活動,但真正的精神在親情與家庭。再如《獅子藏匿的書屋》,以圍棋和租書店開端,但談的是精神疾患與創傷,這些都是能吸引海外出版社的普世性價值。」

說一個好故事,讓台灣的文化能對應到世界
Fill 1
今年是台灣第10年組團參與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每年都會由文化部徵選參展漫畫家與參展漫畫,讓歐洲讀者有機會認識台灣漫畫。(圖片提供/文策院)
今年是台灣第10年組團參與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每年都會由文化部徵選參展漫畫家與參展漫畫,讓歐洲讀者有機會認識台灣漫畫。(圖片提供/文策院)

武忠森坦言,「直白來說,台灣漫畫家的畫技已足夠好,但有時候讀完會覺得少了些什麼,主要是故事架構不夠完整,故事性還必須加強。」吳平稑也認為,「法國讀者是非常好奇的一群讀者,對國外文化接受度很高,我們要如何找到一個方式讓他們可以接受台灣本土文化?而不是用說教的方式?」她認為,或許可以嘗試跟法國編劇或出版社合作,嘗試透過出版品,讓台灣的文化能對應到世界,讓台灣漫畫更好入口。

這也呼應了法舒婁的觀察,他直言,台灣漫畫目前仍是「面貌模糊」的,「法國漫畫愛好者或漫畫專家可能會知道台灣漫畫,但大眾還是很難清楚地去辨識台灣漫畫是什麼」。法舒婁認為,首要任務或許是文化傳播,「要讓台灣文化更加被認識」:

「我一直覺得台灣文化很有趣,好像處在很多不同影響的十字路口,但這正是台灣身分認同的力量,這一切都很混雜,但又變成很有趣的標誌。」

或許是想起台灣經驗帶給他的感受,法舒婁笑得非常開心,「那麼,簡單來說,就是要讓這個特殊的混雜性,能夠在台灣漫畫中被找到吧?!如果這樣,最後就真的能夠給世界一種樣貌,除了Manga(日本漫畫)、Webtoon(韓國條漫),啊,還有台灣漫畫,或許,台漫就能從三者中跳脫出來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