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修13年終通車,看見南橫公路大地的傷痕
在埡口看雲海、在檜谷欣賞參天古木、參加救國團高山健行隊⋯⋯南橫公路是許多人心中的「最美公路」,承載著山林風光的記憶。
然而,這條公路也反覆記錄著大地傷痕。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南橫全線中斷長達近13年。
今年(2022)5月1日,南橫公路終於迎來全線有條件通車。透過地圖及影像,《報導者》帶你見證此艱鉅工程的地景與身影。
由於位處地質脆弱帶,南橫公路常一遇風災就中斷;根據公路總局2008年至2019年數據,12年間台20線累積超過300多起道路或橋梁災情事件,公路常在中斷與修復間來回循環。
過去10年間,南橫部分路段逐步修復完成:2015年寶來到桃源通車;2017年完成勤和到復興;2020年1月13日,公路總局開放梅山口到天池約25公里路段有條件通行,吸引遊客重新造訪天池、中之關古道等景點。
這次的最後通車範圍,是「天池到向陽」約19公里路段,其中有2大工程影響至深。
「這張照片是我的一個背影,我每次看這張照片,總特別有感覺。 「莫拉克風災那時,我是寶來監工站站長,當時整個道路都斷掉、被關在甲仙3天,往台南、高雄市區方向都無法通行,我們想說往南橫山邊,看有沒有別的路可以走,這張照片是我在南橫公路的第一個災害點,也是我的莫拉克風災起點。每次只要看到那張照片,就想說這13年,總算把這條道路修復起來了。 「在劇烈變遷的氣候環境下,未來這條道路受損機率依然很大。南橫公路受損最嚴重的是梅山口到向陽,還有勤和到復興這兩個路段,水文地質非常不穩定。以道路複雜性來講,勤和到復興路段挑戰更大,它的水文地質夾雜在荖濃溪、布唐布那斯溪、玉穗溪在3條河流之間,上面還有清水溪跟拉庫斯溪,這幾條河流都有如2021年玉穗溪致災(明霸克露橋毀損)的風險,都可能是土石流爆發的區域。 「勤和到復興路段的好與壞,會影響未來梅山口到向陽通車是否順暢,如果前端斷掉,後面就要有應變機制,通車策略要不斷修正調整。這次通車至少已完成一個階段性任務,挑戰後面還是會持續,而養護、通車是責任的開始。」
南橫沿線修復工程常地處陡峭坡面,須仰賴「蜘蛛人」吊掛施工才得以逐步完成。八方聯合工程負責人林文龍團隊,是參與南橫公路邊坡工程的其中一個工班,參與南橫工程約3~4年,曾參與埡口大崩塌修復工程,目前團隊有約15位蜘蛛人在東側的摩天路段施作。
林文龍分享,團隊最遠曾要上到馬路上方500公尺(超過百層樓高)位置施工,光走上去就要走將近一小時。最初「開路」階段,師傅會帶著鐮刀、鋸子、鏈鋸、繩子等工具,循著稜線往上走,有時不小心還會愈走愈遠,「我們都會去拜託當地部落在地人,請教這個地方該要怎麼走,以節省時間。」
若環境條件許可,工程團隊通常每隔百米高度會設置休息點,不過高處作業下,上廁所相當不方便,師傅們會選擇少喝點水或憋尿,等中午吃飯才下來休息。
蜘蛛人面臨最大的風險則在於落石,林文龍解釋,開路完成、進入坡面施作時,會先從崩塌面固定繩索位置,接著往下「刷坡」,也就是清除破碎岩塊,讓邊坡平整化。由於此時還沒有鋪設「金屬網」包覆石頭,若人員沒有注意好位置,就可能被落石擊中。
天氣則是另一項挑戰。由於部分路段海拔高達2,000多公尺,早上可能太陽很大,但中午過後可能起霧,能見度差時可能只剩2、3米,此時師傅們需要用無線電來確認彼此位置以及進度,避免人員在不同高度施作,而發生危險。林文龍說,夏季、冬季是他們最害怕的時節,早期曾因颱風路斷而被困在山上,而冬天嚴峻低溫更是考驗,曾遇過工區被雪覆蓋的狀況,「修那麼久有它的原因。」
另外,由於地處偏遠,林文龍常要上下山進行油料補給;若機械發生故障,師傅們也各個練就「馬蓋先」般功夫,自行排除各種技術問題。
儘管修復路艱辛,但林文龍對南橫復建工程仍充滿使命感。他分享道,一次補給完、準備要回工地時,看見前方車輛遭巨石擊中,所幸車上一對老夫婦無大恙,他和其他民眾趕緊將受困的二人拉出,以防落石持續發生。事後,老夫婦的孫女立即騎摩托車衝上山查看,那一刻她害怕、無助的神情,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林文龍心裡。
「我覺得她眼神在說,南橫這一條路什麼時候可以安全?在那一刻,我覺得我一定要把這邊的路修好,讓他們在走這條路的時候能夠安心,」林文龍說。
位於台東海端鄉霧鹿村的天龍飯店1998年開始營業,是南橫旅客停留住一晚的熱門選擇。經營飯店、人稱「張姐 」的張紅雲,見證過去南橫觀光榮景。
「目前5月、6月訂房表現很好!」張紅雲分享,南橫通車對生意的影響「很有感」,自由行旅客不斷增加;多家旅行社開始包裝南橫旅遊套裝行程,與飯店聯繫、希望可以合作。
如此盛況其實睽違多年,2009年八八風災造成南橫路斷後,飯店好長一段時間只能慘澹經營。
「差不多1、2年都沒有客人!」張紅雲感嘆,生意進入黑暗期時,員工數量從約20人掉了一半,也沒有辦法付薪水,白天時員工外出從事農務,種菜、番茄、青椒等,晚上再回宿舍睡覺。
艱難處境也一度讓她和同為經營人的姊姊張紅霞,萌生暫停營業的念頭,不過後來還是決定為來訪南橫的工程人員、包商,留下一盞燈。
張紅雲回顧,2007年左右可說是生意最好的時候,那時高鐵台北到高雄通車,台鐵也啟用太魯閣號,許多遊客會一路自花蓮往南遊覽花東縱谷,在霧鹿待一晚後繼續向西行,在西側寶來再住一晚,最後再從西部搭高鐵北返。
八八風災後,旅遊轉型成「東進東出」,生意曾因陸客來台一度好轉;近5年,則由於栗松溫泉、嘉明湖遊客成長,飯店生意回溫,約可達過去最好榮景的一半。
張紅雲坦言,對於南橫通車雖然開心,但仍有些擔憂,怕再因天災而中斷。未來通車後,張紅雲也說想再去走一回,她記得莫拉克風災前幾個月曾駕車經過,當時埡口的雲海之美讓她深受感動。
南橫風光名聞遐邇,旅客在此地留下珍貴回憶。張紅雲表示,有一對香港夫婦來台旅遊後愛上花東環境,後來太太去世後,先生還是常來,用餐時總把太太的背包放在對面座位。
「很多常客跟我們都做朋友!」張紅雲說,自己對南橫公路非常有感情,這也是20多年來堅持經營的重要原因。
公民記者、台東利稻國小退休教師洪春景,記錄南橫風光超過20載,熱愛影像紀錄的他,不只保存了八八風災前南橫風貌,更持續在災後見證南橫公路的復健之路,其作品《南橫的美麗與哀愁》及系列作品在YouTube上破百萬人次觀看,不少民眾都是透過洪春景的作品更加認識南橫,甚至主動協助配樂及字幕翻譯。
八八風災深深影響洪春景踏上公民記者之路,他回顧,當年好山、好水、好人情的地方,竟一夕成為重災區,他希望將原先記錄的美景影像,與災後情況進行對照,「我應該做這個紀錄,特別是讓台東以後的人,或者是外地人知道台東經歷過什麼。」
秉持關懷土地的精神,每當風災發生,洪春景都持續記錄,至今不輟。光是2008年到2010年2月,約2年時間就至少走訪南橫不下30次。大部分時候,洪春景都會帶著攝影器材、自己開著四輪傳動車上山;他也多次繞過屏東,至南橫西段對話。
總站在第一線記錄的他,過去最驚險拍攝經驗是八八風災後10餘天,他曾到利稻橋附近拍攝工程團隊搶修狀況,結束後,發現回程道路已被一顆巨大落石擋住、無法通行,工程人員耗時約3~4小時切碎岩石才搶通,這也是他遇過最大的落石,「講起來,那個時候我算很幸運,如果剛好經過塌下來就沒命了。」
南橫公路終於迎來通車,洪春景坦言「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在地居民多了返鄉就業的選擇;南橫山林愛好者也終於能親臨現場,或回溯自己曾在這條公路上經歷的生命軌跡。不過,在極端氣候下,未來潛在災害仍令人憂心。
洪春景認為,南橫公路其實是非常好的環境教育機會,「最好的教育,就是帶到現場,讓你親身的體驗這個環境,這一個山的地形、地貌,發生了什麼樣的災害?為什麼會這樣?我們是不是應該做改變?如果開始有反思,那開放讓人進去就存在很正面的意義。」
除了看雲海的埡口外,天池到埡口中間經過的「檜谷」,正是南橫公路上洪春景最喜歡的地點之一。他透露,有一次以空拍機進行拍攝時,意外發現神木下方有疑似向源侵蝕痕跡,也因此趕緊向嘉義林管處通報。他表示,神木活生生見證了當地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希望在氣候變遷威脅下仍能屹立不搖。
本身是彰化人的洪春景,為何鍾情於南橫公路?洪春景分享,1987年暑假,他獨自騎著摩托車、第一次造訪南橫,中午行經向陽森林遊樂區時,碰巧遇到一位熱心的管理員老伯伯詢問「吃飯沒?」並招待煎餅,那份熱情、樂於分享的善意讓他深深記在心中。
10年後,洪春景帶著禮盒上山,不過已找不到當年的老伯伯表達謝意,而與年輕管理員分享,他也希望將山裡面「人們互相照顧」的溫情傳承下去。他說,若有碰到外地人沒有準備食物,或年輕人沒有查什麼資料就衝了,結果冬天冷得受不了,相信當地管理員都會不吝提供協助;此外,向陽派出所一直以來協助高山症民眾、照顧遭捕獸夾夾傷的犬隻,同樣展現互助精神。
「對我來講,南橫是一條有溫度的、有熱情的公路,」洪春景說。
由於山區脆弱路段仍有通行風險,公路總局規劃從梅山口經天池、再到向陽近45公里路段,將限制通行時間及車種。
未來用路人可在7時至14時(週二、週四不開放),從西側梅山口管制站、或東側向陽管制站完成車號辨識登記後進入管制區,但17時前須離開。
開放通行車種:5公噸以下貨車、9人座以下客車、大型重機及機車。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