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屆滿20年之際,「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從齊柏林導演25年空拍歲月所累積的30萬照片中,挑選極具指標意義的地景照片,對比地震前後的改變與復原樣貌,供民眾閱覽、省思。他鏡頭下的每一張照片不只是紀錄,而是這座島嶼的記憶;不只是當下,而是可做為每一個當代的暮鼓晨鐘。
彭國棟(前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現任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南投縣九九峰是最具代表性的火炎山地質區,但在921大地震中,遭受巨大衝擊與改變;農委會在2000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自然保留區,我當時任職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並擔任復原監測計畫的主持人,開始瞭解及喜歡它。現在每天早上打開書房窗戶,便面對著它;我也常會走入持續恢復中的九九峰,並進行固定監測點的拍照及觀察。
回顧及對照齊導留下的經典照片,意義非凡。歷經20年,九九峰愈見雄壯氣宇、渾然天成與原生純樸;我也深深體認:自然生態系有很大的恢復能力,我們應避免不當的人為干擾或介入。這種獨一無二的地景與生態系,是人類共同襲產,捍衛它的價值,落實在地保護與管理是國民的共同責任。
王鑫(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名譽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兼任教授):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自然體系。它的面貌也在不斷地改變中。地殼板塊運動帶動的造山運動,引起的褶皺和斷層、山崩和侵蝕作用等使地球表面出現了如九份二山附近的各種地質和地形現象以及後來的山脈及深谷。921地震造成車籠埔斷層,這個發生在僅約一分鐘時間裡的事件,說明了地形變動的驚人面貌。
齊柏林在921地震後多年連拍九份二山地貌改變的空照影像是研究地滑型地形變動的珍貴資料。他的空照影像紀錄作品更留下大量的地形、地質、水土保持等環境研究的一手資料,有待後來的各學科師生深入探討。
齊柏林忠於自己對台灣的愛,並且竭盡所能為愛出行,把他鍾愛的台灣空拍成影像分享給世人,他的作品是有不朽的價值的;這本是他的生存價值。符合了顏回說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也就是:「盡己之謂忠,推之人曰恕。」
詹順貴(前環保署副署長、本全律師事務所負責人):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網頁記載,草嶺潭歷經4次堰塞與潰決,原因都是地震或颱風暴雨。
其中第4次因1999年的集集大地震,所造成的春秋斷崖上方山頭大規模崩滑阻斷清水溪,形成最新草嶺潭;到2004年敏督利颱風暴雨,再次沖毀壩體。因為齊柏林先生的努力,首次讓我們有完整空拍畫面可以前後對照,具體感受大自然的威力,有機會反省改變。
齊柏林先生的《看見台灣》,曾經改變台灣。但面對更趨極端的氣候型態,立命在台灣的我們,必須做得更多,改變更多。很高興基金會將繼續齊先生志業,持續進行空拍影像紀錄;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現在起,開始愛護山林,保育野生動物,節約能源與用水,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做好垃圾分類回收。為了自己,更為子孫。
盧思岳(台灣社區重建協會理事長):
看見災難很簡單,看見災難背後的原因比較困難,看見之後能展開行動就更難能可貴了!基金會給我的照片是石岡壩及它所攔截的大甲溪,正是20年前我帶領無殼蝸牛聯盟的青年志工隊,進駐協助災後重建的台中石岡主要地景。隨後,我從駐點到定居,成為一個石岡人。
921大地震對中部地區造成嚴重的傷害,但危機何嘗不是轉機?關鍵在「人」面對災難的態度,也就是受災居民從「社區重建」走向「社區營造」的學習和實踐。重建,不只是恢復原狀,而要比災前更好;因此必須社區參與、長遠思考,為30、50年後打算。而社造,不只是社區營造,也是社會改造;因此必須擴大聯結、跨域合作,關注並參與整體社會變遷的脈絡。這正是921震災給台灣人民的最大啟示!
陳文山(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
921集集大地震的發生並非偶然,是數百萬年以來台灣島的既定宿命。台灣是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島嶼,只要擠壓力量繼續存在,就會不斷的發生地震;只有瞭解台灣的地質環境與認識地震的本質,學習如何與地震共處,才能夠避開災害。尤其斷層位置提供日後重建的依據,建築物不可以原地再蓋在斷層上。
照片是齊導拍攝台中市大坑大里溪於中台科技大學附近,地震時與災後重建對照的影像。車籠埔斷層經過的區域,道路與河堤被錯移數公尺,道路右側房屋呈現傾斜。地震之後重建,道路重新修復,照片下方道路被隆起高約2~3公尺,呈現斜坡,右側房屋已經拆除成為農地。
古地震研究結果,顯示3,000年以來車籠埔斷層共發生7次大地震,並造成地表破裂,大地震週期約300~400年。雖然,未來300~400內,車籠埔斷層不會再發生大地震,但唯有避開斷層帶才是長期的安全保障。
楊嘉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
在面對大自然的巨大力量,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開始思索如何在這大震後,將生態社區的觀念注入災後重建的鄉鎮中,埔里的桃米生態村就是一個相當知名的案例。農委會更在2000年12月9日在集集舉辦「繽紛的世界──2000年生物多樣性保育展」,短短一個月的展期參觀人數達8萬人次,對保育的宣導及地方觀光產業發展很有助益,更讓大家看到集集地區震災後的重生。
看著齊柏林先生在1999年921震災後拍攝的集集空拍街景,再對照基金會所提供的2019年集集空照影像,令人感觸很深。20年前的921大地震,大自然用巨大無比的力量,在台灣大地上撕開一道長長的傷口,警惕我們要敬畏自然。20年後這道傷口慢慢結痂癒合,而人們的開發行為,卻不斷地在台灣的土地上造成一塊又一塊的傷疤。在齊柏林先生的鏡頭中,我們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值此921大地震20週年前夕,衷心期盼大家心手相連,共同疼愛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片大地。
簡史朗(邵族文化學者):
齊柏林先生從1997年到2008年之間拍攝的日月潭Lalu島空照相片,完美地連結了日月潭地景和人文景觀的三段重要變化節點,方位和角度竟然也契合時間和空間的比對需求,這不能說是突發的「神來之筆」,而是齊柏林心中有一套既定的先設理念在主導著他的「拍攝之眼」。堅持並實踐心中的理念需要多少相關的配合條件呢?常人做不到,而齊柏林做到了,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地震前的相片像是精簡版的日月潭殖民發展史,從漢式的涼亭、月下老人神像、龍柏植栽到「日本巡查殉難紀念碑」及「玉島神社」遺跡,顯示的是外來人群對本土的影響;地震當下的相片則呈現殖民遺跡的全面崩解,象徵著一個老舊、糾葛時代的終結;地震後的Lalu島恢復了地標小島的本來面目,反映當下台灣的族群與文化及社會發展的真實樣貌,蘊含著在地原住民族群「邵族」的重生契機。
賴志彰(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我長期浸淫在霧峰林家調查研究,團隊是直接面對林家所有七大建築組群,林家建築的精緻、細部與裝飾之美,我們都點滴在心頭。1999年8月《大地地理》雜誌為製作「霧峰林家傳奇家族專輯」,有齊柏林導演利用直升機攝製一系列的高空攝影,有從霧峰市街群聚的建築群上空掌鏡,空拍照片將林家頂厝、下厝與萊園等三大部分同時框格起來,為從天空近距離鳥瞰的視覺享受,它有林家整體建築群落的群聚美,是一種震撼的美感。
921之後,齊導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再藉高空攝影掌握災後的林家宅園與霧峰市街,我們看到地表破裂的傷痕,成了另一種感傷。我們在災後的清理工作,面對東倒西歪、殘破零碎、幾乎分不清建築東西南北,有一種不知所措、時間凍結的愣住,對照齊導的空拍照片真有如人間煉獄。
災後的重建,歷經很長一段時間,齊導且在2004年與2016年兩度空拍林家,讓我們看到災後的復建,好像在補破網,露出紅瓦白色邊縫者,表示它已修復完成,還披著鐵皮屋頂者,則是還在修復施工。大地則慢慢展現花草樹木植栽的復生與回春。齊導用心對待我們這塊土地,與它搏感情,讓我們藉不同時間的影像紀錄,長久記憶、緬懷。
詹偉雄(社會觀察學家):
我的老家在豐原,準確地說,是位於豐原火車站西南方約莫一公里、在地人稱之為「林場」的林務局大甲林區管理處員工宿舍;由林場往東邊看,是一座蓊鬱的山稜,它不算高,但也是我們孩童歷險的邊界了。1999年9月21日之後,我才知道那道綿延起伏的山頭,就是車籠埔斷層;但眼前的畫面卻是摧枯拉朽的劫掠後,無言且沉默的荒涼。
我再次回到車籠埔斷層下,是2012年處理母親的喪事。我再次開車繞行圓環東路,921的陰影早已遠颺,如同地震帶上的破裂缺口,被新生的植物藤蔓爬滿,風雨一點一滴磨平帶銳角的土石。
凝視齊柏林生前的空中攝影,一前一後的921地貌照片,讓我們生命中那些已然佚失、漫溏的記憶又緊張地聚攏起來,這是好幾層的創傷疊加在一起:那些因地震而離開的鄰人、那些在時間中亡故的親人、這位因記錄台灣地理而由空中殞落的癡情導演,以及我們無盡遠去的童年⋯⋯。
邱文傑(大涵設計主持建築師、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1999年,霧峰光復國中出現一條運動場跑道瞬間隆起、跑道被車籠埔斷層切過的傷疤。
在2006年的相片中,這大地的傷疤已隱身於地震斷層館中,被新的紀念構造物好好地呵護著,讓我們學習關懷自己、關懷土地、關懷台灣也關懷世界;一張是震後受傷的大地,而另一張是已漸復甦的人文地景。
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我們到底為這地球、為人類做了什麼,或許一切都將如浮光掠影閃過,然而對我而言,齊柏林永遠是台灣上空一顆溫暖、耀眼、閃爍著人性關懷的那顆永不熄滅的星星,謝謝他短暫然而「巨大」的停留,留給我們這麼多大地的資產。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