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模樣》展覽,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台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台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台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抽象混沌的「台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台灣的吾土」?誰是「台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台灣」(孕育我們的母地),在這個展覽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我們選擇優先凸顯台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並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台灣攝影創作」共同脈絡。
長年來因為台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台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台灣攝影史鋪路。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台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台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台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台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台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台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台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台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台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被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 展出日期:2021.07.29~12.05
- 展出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8:00(週一休館)
- 展出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201、202、203展覽室
導覽人簡介
│黃建亮│
是導演,是新聞攝影師。執導為人熟知的電影《燃燒吧!歐吉桑》、Discovery頻道「聚焦台灣」系列,曾任《紐約時報》駐台攝影師,並且成立亮相館,關於攝影有獨到見解。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