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評論

沈柏逸/遺物、汙漬與傷疤──《石內都》溫柔又瘋狂的皺摺劇場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發黃的衣服、人體的義肢、用到一半的口紅、發皺的皮膚、燙傷的傷疤,大大小小的物件與人體片段,我們彷彿走入支離破碎的身體內部,感受時間、皺摺與細膩的肌理表面。而深處,恰恰就在表面,在攝影表面所顯現的汙痕與暗影,使得觀者跟物件在當下的相遇中重新展開對話。

近來,在亞紀畫廊舉辦的《石內都》個展可以分成黑白與彩色兩區。黑白展區收錄著生者的身體,展示著石內都40歲時拍攝同齡女性手腳皺紋的《1.9.4.7》(1988-1989),前後則是擺設兩張關於女性傷疤的《Innocence》(1994-)。《1.9.4.7》以水平線低下的位置擺設充滿肉體皺紋的照片,看似經典的展法卻讓觀者必須低頭觀看(而非崇高化的讓觀者抬頭),有如「往下」看到我們平常少留意的身體暗處。

另一方面,踏進門的彩色展區,則是收錄死者的物件,包含母親遺物、跟逝者重新展開對話的《Mother's》(2000-2005)、廣島和平紀念館遺物選件拍攝的《ひろしま/hiroshima》(2007-)、拍攝墨西哥藝術家芙烈達・卡羅(Frida Kahlo)遺物的《Frida by Ishiuchi》(2012-2015)。石內都精彩地以大小不一的韻律精彩布置照片,亡者物件隨著照片的放大縮小,彷彿在展場中重新擁有呼吸的頻率。

微觀日常,用眼睛撫摸物件觸感
Fill 1
沈柏逸、遺物、汙漬、傷疤、石內都、攝影評論、皺摺劇場
隨時間乾裂的口紅顯現出物件觸感。石內都自2000年開始拍攝母親的身體,而其母也在同年因癌症病逝。其後,石內都整理母親的遺物,並拍攝了《Mother's》(2000-2005)系列。(攝影/余志偉)
石內都不是運用日本男性攝影家慣用的崇高美學,將核爆過後的場景或死亡崇高化,對現代性進行批判。而是以一種微觀、細膩、溫柔、多層次的方式,碰觸死亡的肌理,攝影的靜止特質,也讓不斷運動的生活停格,讓我們重新以視覺觸摸這些物件(註)
關於視觸與石內都作品的相關討論,參考許鈞宜的《時間物誌學——石內都的攝影創造》
。如果說消費主義往往運用視覺凝視固化物件;那石內都則是將物攤開,曝露當中脆弱的痕跡,並且以擷取的片段視角賦予這些物件有血肉的身體。

她不是將物件化約成客體,成為凝視的審美物件(不過在畫廊場域勢必會淪為可消費的物件)。事實上,我們無法一眼掌握物件中的皺摺紋理,當中過多的複雜細節,也反穿凝視的控制,進而邀請觀者重新想像,這些痕跡是怎麼來的?恰恰是在想像的過程中,這些物件在我們腦補時重新復活。

時間顯影,從瑕疵中溢出細節
Fill 1
沈柏逸、遺物、汙漬、傷疤、石內都、攝影評論、皺摺劇場
石內都在台灣首次攝影個展,包含數個她拍攝遺物的系列。(攝影/余志偉)
她以素色背景擺置物件,將其以去脈絡的方式拍攝;也不同於攝影家東松照明
東松照明是日本戰後代表性的攝影家,他1966年出版以長崎核爆後記憶景象為主題的代表作《(11時02分)NAGASAKI》,也拍攝了核爆物件,其中包含一支時間停在11點02分的焦黑懷錶,該作也成為攝影集名稱。 而石內都這次有展出的《ひろしま/hiroshima》(2007-)系列,則是以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收藏的衣物等物件,作為拍攝對象。
直接拍攝核災後的環境物件。在素色背景的襯托下,在物件上的時間汙痕也更加顯現出來。

然而,去背方式搜羅物件的「圖錄感」跟消費主義「商品圖錄」的差異為何?石內都的作品多少還是有強烈的戀物傾向,但是跟消費形象的最大差異,恰恰在於當中「過多的瑕疵」,如果說我們日常看到的廣告充滿了「完美無暇」又高度清晰的象徵(消費主義的形象一樣是勾起我們「想像」,彷彿擁有商品後,我們會更好);那石內都的作品則是充滿了瑕疵、裂痕以及各種痕跡,她彷彿揭示了,再怎樣光鮮亮麗的物件,都將隨著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Entropy),走向衰頹與死亡。無論是身體、物件或空間,都避免不了時間無情的刻痕。

日本傳統美學中的「侘寂」(Wabi-Sabi),多少都在讚頌物件的不完美細節(註)
歐納.科仁(Leonard Koren)在西方發揚光大的日式侘寂美學,嚴然成為一種高度消費化的生活風格(Lifestyle)。關於侘寂近一步探討可以參考大西克禮的《日本美學3:侘寂──素朴日常》
。然而,今天這套美學也被消費主義收編,越簡約、有痕跡、斑駁感的東西越貴,這些商品的紋路再度成為昂貴商品,更甚至成為一套生活樣板。相較來說,石內都照片中過多的斑駁痕跡,不止於被收編的侘寂生活風格,而是在照片中不斷溢出形式的痕跡體驗,進而反穿固定化的商品形式。
物的皺摺與身體疤痕的擴展
Fill 1
沈柏逸、遺物、汙漬、傷疤、石內都、攝影評論、皺摺劇場
(攝影/余志偉)
攝影的停格,恰恰停止時間,以機器之眼留下被人眼忽視的細節(註)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視覺無意識」( optical unconscious ),也是關於機器之眼記錄下人眼沒法掌握的細節。
。這些物件的痕跡讓人沒辦法用眼睛掌握,觀者不再只是觀看的穩定主體,而是得進入表面讓人不安的摺痕。我們開始想像使用這些物件的人是什麼樣,同時開始想像展覽中物件的大小關係。放大展示的高低鞋與義肢腳,似乎透露著生者身體上的殘缺(註)
藝術家芙烈達・卡蘿的身體因為小兒麻痺而萎縮,青年時也遭遇嚴重車禍,導致身體長期依賴「義肢」才能行動。她身體不斷拼裝的過程,有如賽伯格般混雜,而義肢也成為她身體的延伸。
;小的發黃包包紋理、斑駁的口紅、與衣服修補的痕跡,再加上物品的花樣紋路,也顯示著生者對於美學的追求。這些物件,延伸到今日,彷彿是生者肉體的延伸,他們不是外在於人的物件,讓人變更完整;相反地,這些物件在今天,恰恰就是逝者的皮膚延伸。

這些皺紋是「誰」的呢?沒有臉的曖昧性,以及細緻外表下滿是疤痕的皮膚,讓人進一步想像擴張,而不局限於特殊人物(不露臉的拍法,也不同於報導攝影對具體人事時地物的要求,反而召喚觀者更多想像)。從逝者的疤痕,擴延到觀者身上衣服與皮膚上的紋理。

在亞紀畫廊的展示中,由於照片跟觀者相當接近,身上穿著的衣服也因為反光被反射在照片上,無論是攝影大哥、文青學生、附庸風雅的藏家、路過吹冷氣的路人、畫廊老闆的套裝,身上的衣服與皮膚痕跡全部變作品一部分(註)
在《石內都》個展中,我們都是脆弱與互相依賴的共同體,而不是主流意識形態獨立堅強的個人主義,在當中物跟人沒有階級的上下之分。關於脆弱的「可悲慟共同體」,可以參考政治哲學家茱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

我們,不再是完美平滑的廣告形象;而是充滿無盡地皺摺。生命本身在時間的刻鑿中,本來就充滿了缺憾、疤痕與傷痛。由此,石內都的物件劇場,不只是展示照片的物件,而是進一步將我們全都異化成「物」。只是,這物不是消費主義靜滯的完美商品物件,而是不斷流動的劇場。人、衣服、照片(照片中的痕跡)與我們對照片的腦補想像;全都藉由皺摺纏繞在一起,一起演出這場關於生命與消逝的物件劇場。

模糊界線的物件劇場
Fill 1
沈柏逸、遺物、汙漬、傷疤、石內都、攝影評論、皺摺劇場
芙烈達.卡蘿的故居在 2004 年改建為博物館後,石內都受邀拍攝芙烈達從未曝光過的遺物,包括她因小兒麻痹症與車禍經歷所穿戴的義肢、高低不齊的鞋子以及身軀的護具等,成為《Frida by Ishiuchi》(2012-2015)系列。(攝影/余志偉)

除了逝者的細節,她也讓我們重新想像生者的痕跡。在此,生/死、有機物/無機物、純潔/汙穢、現場/再現的界線,突然變得模糊,我們一起交織與共振。如果說當代流行的沉浸展演體驗(例如teamLab),多為運用燈光、聲音、特效與多媒體等打造五光十色大舞台,邀請觀者互動體驗,並區別於傳統凝視的靜態展示;那石內都則看似老派地單純運用平面照片,讓人體驗生命本身的複雜肌理,神奇的是,由於照片水平與大小不一的排列,再加上觀者身體的印射,靜態展示的物件細節,打開有別於浮光掠影的沉浸體驗。

當代藝術經歷全球化洗禮,再加上數位將媒材的界線變得更加混淆,媒材也陷入了後媒介情境──好像不夠後媒介或裝置化就不夠當代?然而,誰說運用攝影媒材就不夠當代?石內都看似經典的操作手法,依然可以感受到她對攝影、底片、物件、痕跡、此曾在的本格熱情,但她並不是鞏固物件形象,而是從物件中提取一股不完整的脆弱神祕氛圍。

儘管不同於數位時代的各種複雜操作,但是在展場的佈置上,比很多特意追求當代感(裝置、複合媒材、社會介入、檔案翻玩與觀念創作等)的作品還能啟動觀者的想像,對照於日本年輕攝影家片山真理自拍自己身體的變形,將義肢以詭譎劇場地形象呈現;可以感受到石內都拍攝他人的義肢更加抽離,同時讓觀者更接近這些物件與傷痕(反而片山真理的義肢與身體成為浮誇的奇觀展示)。

為什麼我們不可以一起腐朽?
Fill 1
沈柏逸、遺物、汙漬、傷疤、石內都、攝影評論、皺摺劇場
石內都在40歲時創作了《1.9.4.7》(1988-1989)系列,是她從街景轉向靜物拍攝的首個系列。石內都從自身年齡關注起身體改變,邀請了年齡相仿的女性友人與高中同學,並拍攝不露臉的特寫,用純粹方式呈現出略顯老化的皺摺、有著勞動痕跡的手掌,以及皮膚上的些許疤痕與斑點。(攝影/余志偉)

石內都不用濫情的方式渲染照片情感;而是用冷靜克制、乍看像檔案建檔的方式拍攝遺物。然而,不同於德國新即物主義(New Objectivity Photography)搜羅檔案的冷冽客觀,她的照片帶有溫柔的無盡細節,觀者也「安靜地」從死的皺摺去想像生的樣貌。她更不是如同東松照明用強烈聲響的噪音打擊觀者,讓人悲痛;而是透過冷冽形式,啟動觀者內在的幽微感受,重新感受往往在日常中被我們忽略或遮掩的細微皺褶(疤痕),進而湧現斑駁痕跡中的瘋狂生命力,以粉碎消費主義、商品化、單一凝視,帶來的無暇神話。

如果說今天的大數據推送,將大家形塑成完美無缺的形象、虛擬元宇宙的沉浸劇場與永生上傳神話似乎賜予我們不朽的生命(註)
永生上傳技術如果真能成立,也只有特定階級才能上傳意識,虛擬烏托邦中一樣有不平等的階級問題。
。那石內都則是透過攝影向我們提問,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平等地」隨著時間老去、腐朽、消逝與擁抱死亡呢?
石內都攝影個展

時間:2022.06.24–2022.07.30|週二~週六 12 p.m. – 7 p.m.

展場:EACH MODERN亞紀畫廊(台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79巷38號)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