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洪雅芳/當問候語從談天氣變成電費──直擊英國10%通膨風暴
傍晚忙碌的下班時刻,英國民眾走在滑鐵盧大橋上,遠方的倫敦金融中心大樓映射著金黃日光。(攝影/REUTERS/Toby Melville/達志影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久居英國的人會發現一個英國和台灣極度不同的習慣,就是不談錢的文化。親朋好友間,不會互相詢問薪資、存款和負債,也不會問前一晚在餐廳吃晚餐的價格。在英國,請人到家中作客也是天大的事,因為會完全暴露主人的家庭隱私,特別是經濟狀況;即便再驚豔對方豪宅的奢華,客人也不會開口問房價,但一回家會立刻上房屋網站Zoopla,查探對方的房價。

所以讓英國人私下開始談錢,那絕對是象徵著巨變來臨。

從2021年初,英國通膨率就不斷飆升,從不到1%,到了今年(2022)的7月飆破到10.1%,8月依舊在9.9%的高檔,一口氣創40年來的新高。英國通膨率已居G7之首,對40多歲的這一代英國人來說,是有明確記憶以來,面對的最大物價漲幅。

通膨率10%的生活,是什麼模樣?我試著用一些生活瑣事來描述。

問候語從「今天天氣真糟」變「開暖氣了沒」
Fill 1
洪雅芳、嚴峻物價、英國、通膨
面對即將來臨的冬天,8月一份民意調查顯示,由於能源價格飆漲,英國有四分之一成年人今年不打算開暖氣過冬。(攝影/REUTERS/Hannah McKay/達志影像)

10月倫敦清晨的氣溫已經降到10度以下。往年此時,許多人的家裡已在清晨起床前開了暖氣,讓孩子不用抖著換制服上學,但今年我和朋友們都忍住了,一位好友宣布,沒有冷到哈出氣時,絕不開暖氣!英國的暖氣大多是瓦斯加熱的,大家都知道歐洲瓦斯短缺是誰的作為。英國的能源價格(瓦斯加電費)從去年底到今年9月已經翻了兩倍多。我們四口之家去年底月付約100磅(約新台幣3,600元),今年9月已到了275磅(約新台幣9,900元)。電費高漲讓不談錢的英國人終於破戒,以前問候語談天氣「今天天氣真糟」,現在問候語改成「你開暖氣了嗎?」。

電費高漲也讓家庭產生糾紛,一位英國男性友人用耗電量大的烤箱,整整一個半小時,只烤兩顆馬鈴薯,他的太太心疼高昂的電費發難說:「難道你不用能微波爐先烤軟,再用烤箱烤焦外皮嗎?」英國人開始想方設法要節省電費,大家瘋搶相對節能省電的氣炸鍋。

能源費用高漲延伸到生活各種的開支。孩子的才藝課紛紛喊漲,漲幅從1到4成不等。游泳課上的一位英國媽媽也忍不住跟我談錢:「游泳課漲價漲到不可思議!」公立游泳池的游泳課收費從去年底就漲了一波,到今年又漲了第二次,現在一堂30分鐘的課,約要10磅(約新台幣360元)。溫水游泳池的瓦斯用量大,大家理解也忍耐下來了,問題是水依舊很涼⋯⋯。幾次看到孩子在泳池裡抖到牙齒打顫、嘴唇發紫,我和其他家庭都做了同樣一件事,就是狠下心帶孩子到私人俱樂部試上游泳課。到了泳池,孩子第一件事摸了摸水,眼睛發亮地說:「媽媽,水是溫的耶!」但私人俱樂部漲價更不留情,現在一堂30分鐘的課要價18磅(約新台幣648元)。最後大家都打消了這個念頭,又默默地回到公立泳池,無奈地一起看著孩子在水裡發抖。

半小時18英磅(約新台幣648元)是什麼概念?有人會說,英國所得高,消費比台灣翻個幾倍都很正常。略過不談那些住在倫敦切爾西(Chelsea)豪宅公寓或是在薩里郡(Surrey)後院有加溫獨立泳池的世界頂端的有錢人。英國最低薪資,一個小時9.50磅(約新台幣342元),是台灣目前基本工資的168元多一倍;英國年薪最低薪資約18,000英鎊(約新台幣65萬元)。但英國還是一個稅率不低的國家,最低所得稅率是20%,第二級稅率是40%(5萬英鎊、約新台幣180萬元以上繳交此級等)。

而在能源費用漲價前,汽油已經率先漲了一波──去年初,無鉛汽油1公升不到1.2磅(約新台幣43元),之後一路飆漲,到今年7月的歷史高點1.9磅(約新台幣68元),目前依舊維持高檔價位。而接續在能源後頭漲價的是食材。

大概從這兩個月開始,英國超市出現超現實景象。以往英國超市的肉類價格相對台灣便宜許多,例如一隻全雞,在今年初最便宜的只要2~3磅(約新台幣100元)。英國人很愛週日烤雞(Sunday roast),廣泛的需求促進平易近人的價格,也有不少在英台人愛多花一點錢買玉米飼料雞,一隻全雞6磅(約新台幣216元),價錢還不到台灣市場賣的現宰母雞一半;但最近超市的玉米飼料雞從6磅一口氣漲到了7.45磅(約新台幣268元),漲幅是24%,遠遠超過通膨數字10%。

消費者物價指數裡各類別的變動來看,超市裡的超現實世界真不是幻覺,非酒精飲料和食物類漲幅為32%。有媒體整理出油膩膩的一盤英國早餐的成本變動,各項食材的平均漲幅為18%,奶油和培根最驚人,高達32%。

能源、食物價格飛漲,房貸利率從2%驟升至6%
Fill 1
洪雅芳、物價飆漲、英國、通膨
在倫敦超市裡,英式早餐食材平均漲幅到18%。(攝影/洪雅芳)

英國的食物價格標籤幾乎每週都在換新,漲價不是完成式,是現在進行式。同時,食品市場供需還失調,缺貨成了日常。原本食物過剩的國家,開始出現貨架上貨品短缺的情況。

一開始是因疫情造成物流停頓,但更長遠原因是英國脫歐後的貿易障礙與物流運輸人員短缺,讓約5成食物靠進口的英國,在食物供應上開始捉襟見肘。如前陣子靠南法跟西班牙進口的櫛瓜,就消失了許久。英國家庭的日常飲品豆奶、杏仁奶和蔓越莓汁等也常見短缺。

除了民生與食品物價飛揚,讓英國人真正驚慌的是住的問題。為了抑制通膨,英國央行不斷加息,預估現行不到2%的房貸利率,將驟升到近6%;如果不是綁約固定利率的貸款者,下個月就會受到影響。同時,租屋者面臨的是一場前所未見的大災難──高額房貸反映在租金上,租金飆漲,市場還是供不應求,因為首次購屋者無法負擔高利率房貸,只能持續租屋。目前英國租屋市場瘋狂且無秩序,一有租屋釋出,租屋者直接略過看房程序,看了照片就付訂金,一個物件在市場上待不過一天。如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周邊的一人房公寓月租金900磅(約新台幣32,400元),當晚一釋出引來500人申請瘋搶。學生租屋問題難解,格拉斯哥大學甚至建議找不到租屋的學生,不要入學。

租屋市場的失序,直接影響外來的勞工人口。不少來自東歐的勞工,在英國退歐之後,已經離開了一波;當下歐盟勞工無房可租、薪資漲幅趕不及通膨,又新增一波返鄉潮。我的一位東歐清潔工朋友,在英國十多年後也做了這樣的決定:「我回波蘭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另一位捷克朋友一家四口也正面對租約即將到期的窘境,但尋屋近半年,依舊一無所獲,也在思考舉家搬回捷克。

來自歐盟勞工的流失,導致勞力市場持續惡化;而勞工短缺讓經營者得用更高的薪水找人,並將成本反映在產品上,像是進入一場鬼打牆的循環。脫歐後的英國,面對的是削減的公共支出和緊縮的社會福利,一個更窮更停滯的社會,這個共業全英國人正共同承擔。

啤酒也會暴貴嗎?保守黨12年執政面臨危機
Fill 1
洪雅芳、嚴峻物價、英國、通膨
英國民眾在唐寧街外燃燒能源帳單,抗議政府近期的能源政策失當,造成通膨下漲。(攝影/Dinendra Haria/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物價高漲為英國人民的生活帶來了40年來未見的衝擊與恐懼,下一步會帶給英國整體什麼影響?

政治層面來看,保守黨新任黨魁特拉斯(Liz Truss)是靠著保證能源費用停止漲價上位的。能源公司原本計劃在今年10月執行第三波的漲價,幅度高達80%,讓家戶的能源費用(電費加瓦斯費)從去年一年平均費用1,277磅(約新台幣4.6萬元),屆時直接翻3倍,變成3,549磅(約新台幣12.8萬元)。但特拉斯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阻止漲價,設定能源費用一年的上限為2,500英鎊(約新台幣9萬元)。

然而,即便特拉斯擋下了第三波的能源費漲價後,還有更多經濟難題待解。她先祭出的經濟改善計畫慘遭滑鐵盧,市場失去信心,英鎊兌美元崩盤,跌破37年來的新低。新黨魁的支持度來到歷史新低點,認同其執政的比例只有16%,不認同者上升至64%,特拉斯成為比強生(Boris Johnson)還不受歡迎的英國首相。當下的英國社會要求提早普選的聲音四起,10月中已有近60萬人簽署請願書。一般輿論相信,保守黨政府再無正面作為,保守黨長達12年的執政將告終結,即使提早普選未果,2024年英國或許將迎來工黨執政。

社會上,貧富落差加劇。今年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英國富者生活優於其他OECD國家。但底層5%的窮人生活水平比斯洛伐尼亞等中歐開發中國家卻還要辛苦。近200萬英國人甚至無法三餐溫飽,這數據比去年惡化57%。物價飆漲,禍及中產階級也得縮衣節食。最近媒體上有幾個觀察,包括有三分之一的英國人開始婉拒要花大錢的婚禮邀請,年輕人也不隨便出門約會。通膨危機,也迫使餐廳和酒吧漲價,酒吧業者已經放話,如果政府不出手解決危機,明年一杯啤酒可能要從3.95磅暴漲到8.48磅(約新台幣313元)。對嗜酒如命的英國人來說,這將是非暴動不可的超級大事。

通膨甚至造成荒謬的社會現象。最新調查顯示,高昂的生活成本讓三分之一的離婚夫妻,在離婚之後還被迫同居。八分之一的離婚夫婦還得同房,甚至得接受對方的新歡同時在家過夜。

通膨率10%將不再只是英國的家務事

通膨率10%,不只是一個數字,更是一股鋪天蓋地的負能量,從社會底層置入躁動與不安。即使此時生活品質尚未需要妥協的民眾,面對未來一波波來襲的經濟衝擊,普遍充滿悲觀。

"I am lucky now, but I am not feeling safe."《BBC》 Radio4上的英國民眾這麼說著。

英國政府預計,通膨率在2023年還會升到17%,且未來整整3年平均都會維持在11%。

不只英國,尤其鄰近的歐洲國家都在為俄烏戰爭付出慘痛的代價──英國通膨率10%,歐盟通膨至9月底也達10%,其中最嚴重的是愛沙尼亞24.2%、拉脫維亞22.4%、立陶宛22.5%和荷蘭17.1%。歐洲深受戰爭效應波及,不僅身處在俄羅斯的核武威脅下,更深陷能源危機引爆的通膨風暴。在戰爭初期,英國超過10萬家庭敞開大門歡迎烏克蘭難民,半年之後,已經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決定退出收容計畫,原因正是政府每個月針對收容計畫補助的350磅(約新台幣12,620元),難補償物價飆漲後的支出。

有餘裕之人才能紳士有禮,慷慨從容。當西方強權自顧不遐,開始緊縮在國際社會上的援助之手,通膨率10%將不再只是英國的家務事。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