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從關心街友議題的角度,我們能如何識讀這樣的新聞呢?看完新聞後,又有哪些議題能深入挖掘呢?
首先,我要肯定蘋果日報、三立新聞、中國時報的編輯們,他們在下標時,沒有刻意放大當事人的「街友」的邊緣身分。反之,他們改以「長期失業」、「無業」、「心情不好」作為新聞標題。這樣的新聞呈現手法,能引導讀者去思考當事人的弱勢處境,避免使人單憑犯案人的經濟階級,就加以對他進行道德責難。
人之所以成為街友,通常是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歷個人層面和社會結構因素雙重打擊的結果,才會流落街頭。李先生成為街友的原因,我歸納為個人層面和社會層面兩大方向。
社會結構面則是,當低技術勞工的產業外移到中國,底層勞動者工作機會減少,而街友所從事的工作大多是臨時、替代性高的低技術工作,易受失業所困。社福制度建置和社會住宅建置不足,亦是無家者的形成原因。台灣社會住宅供給率只有 0.08%的住宅是社會住宅,而且這個數量稀少僅存朔果的 0.08%還必須照《住宅法》由 12 種弱勢族群(含街友)瓜分,形成弱勢族群內部競爭社會住宅的現象。至於,是否有街友成功申請到社會住宅?我找不到任何官方資料能印證此事來告訴我們,是否有街友成功申請到社會住宅?(恐怕沒有!)
社福制度建置的不足,使弱勢者無法被社會安全網承接,以致於掉到社會最底層。例如更生輔導的缺席,使更生人出獄後,難以從法務機關或更生保護會獲得適當支持;政府任其自生自滅,更生人在走投無路下,最後淪為街友。其次,現行台灣的街友安置輔導系統,因資源不足,目前大多僅消極地提供緊急庇護(3到6個月),而未積極幫助街友在庇護期間獲得脫遊的能力。
雖然英國政府的街友安置輔導服務實施至今,跌跌撞撞,但至少政府還有這方面的sense。反觀台灣政府呢?台灣政府有意識到街友安置輔導制度的不足嗎?還是將街友輔導的失敗都歸咎於街友自己懶惰不工作、不努力呢?
李先生在個人層面跟社會結構因素雙重夾殺下,終至淪為街友,但是並非每個街友都會闖總統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介壽派出所所長受訪時透漏,李先生是因為長期失業、身無分文、情緒極度低落,今天才會跑去總統府。
其實,依據台大社工系教授2013年的研究發現,14.9%的街友有輕度憂鬱症的狀況,18.4%的人屬中度憂鬱症的類型,而18.8%的人可能相當於重度憂鬱症的診斷;而雖然有47.8%的人是屬於正常範圍,但未來有可能因為街頭生活的不易,而有高度罹患憂鬱情緒的風險。面對這樣的狀況,學者呼籲「亟需心理衛生系統介入與關切」!
換言之,街友情緒低落的現象,已經不是個別案例,而是相當普遍的現象,這需要公部門積極提供輔導與支持(別跟我說強制安置跟驅離=積極輔導);而街友的憂鬱原因大多來自嚴峻的經濟壓力,這同時也是他們酗酒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若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必須先從積極輔導街友進入定居狀態開始,因為人唯有在居住方面進入穩定的狀態,才有餘力去處理其他關乎健康跟就業的問題。畢竟人若處於身心不安的露宿狀態下,就算幸運找到臨時工作機會(大多體力勞動黑髒低薪),如果洗澡不方便、晚上睡覺會被驅離被攻擊被蚊蟲叮咬,白天焉能有精神工作?就算能勉強工作,這種狀態能維持多久?一堆上班族就算是有家可歸,白天工作都累得要死,更何況大多只能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街友?
對於這起「失業民眾持刀闖到總統府」的事件,如果我們把這件事情定調為單純的治安問題,並對當事人或街友進行道德責難,並無助於解決社會問題。本案只是冰山一角,我們若進一步探尋海面下的冰山本體,會發現這是社福機制建置不足所促發的社會事件。
(作者簡介:「看見窮人」粉絲頁主張要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網站致力以分享貧困資訊的方式,喚起人們對於貧困議題的關注。)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