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Omicron疫情進入指數上升期,隨著社區確診人數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進一步修改對於接觸確診者的居家隔離指引,將隔離天數縮短,並以快篩取代PCR檢驗作為解隔離的依據。這個政策的調整確實能部分舒緩目前公衛行政端瀕臨崩潰的業務量,但我們同時也看到了醫療端已開始面對的暴增量能壓力。
在平衡公衛行政端壓力的同時,台灣可以如何來紓解以及避免醫療端的超載呢?
以新加坡為例,在今年(2022)2月Omicron疫情邁入單日上萬的高峰時,各大公立醫院的急診室湧進排山倒海的民眾,這些民眾大多不屬於急診檢傷分類標準下需要緊急醫療的,因此在急診室形成非常長的等待看診排隊人潮,這樣的狀況一方面造成急診醫療端的海量壓力,也壓縮到真正需要緊急照護的急重症患者。
不過在Omicron疫情升溫之時,民眾會有想要求醫的焦慮情緒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新加坡衛生部就在2月6日發出一則呼籲,標題是「急診室是只給緊急狀況的(Emergency departments are only for emergency conditions)」。
新加坡此波Omicron疫情,兒童的確診率相當高,原因之一是5~11歲年齡層兒童的疫苗是從2021年12月底才開始施打,在2022年2月Omicron疫情升溫至高峰的過程,還有許多孩子們尚未完整接種疫苗。從2021年12月到2022年2月底,新加坡總計有2萬7千名5~11歲的兒童確診COVID-19。
新加坡兩間設有專門兒童急診(Children’s Emergency, CE)服務的醫院,竹腳婦幼醫院(KKH)以及國大醫院(NUH),在2月初的兩週內接到海量的兒童病患,從1月平均單日450例就診快速上升到單日650例。這些到兒童急診就診的病患,包括COVID-19確診的孩子,80%都只有輕微的症狀不需要住院治療,在急診看診之後就可以返家休養。在需要住院觀察治療的兒科病患中,大部分都可以在2~3天內出院;而產生嚴重併發症「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維持在1,000位COVID-19確診的孩子中、只有1位,是非常低的比例。
因此新加坡衛生部呼籲民眾,只有在以下的情況才需要至急診就醫:胸痛、呼吸困難、出血不止。
那麼有輕症就醫需求的成人與兒童,該去哪呢?
新加坡長期實施分級醫療轉診,大部分家戶都由所謂一般科的家庭醫師作為長期基層照護的第一線。另外,在COVID-19疫情初始就啟動的「公衛預備診所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s, PHPC),民眾可經由醫師判斷後進行快篩或是PCR採檢。在新加坡衛生部網站上可以查詢到這些公衛預備診所的完整清單,上面詳列診所看診的時間,也有6家診所提供兒童的採檢服務。基層公衛診所的動員,是新加坡能夠成功執行「Protocols 1-2-3」非常關鍵的因素。
新加坡從2月初疏導民眾不要湧向急診就醫,但基層醫療也同時來到空前的乘載壓力。2022年2月22日,新加坡衛生部在單日確診人數突破2萬5千例時,又再度公開呼籲大眾的協助與配合,因為各層級的醫療單位與醫療人員都已身負巨大的壓力,而距離政府所預測的高峰還有一段時間。
那麼他們是如何在這個醫療系統負載快要炸鍋的時間點,做出應變呢?
為了進一步舒緩急診端的醫療壓力,新加坡政府在疫情最高峰時的兩週(從2月25日到3月10日)延長公衛預備診所的看診時間,有些診所延長到平日晚間11點,有些診所加開週末下午2至5點的門診,有些診所週末加開診到晚間11點等等,以提供有不同需求民眾的就醫選擇。
新加坡同時大力動員醫療單位進行遠端醫療,在衛生部的網站上詳列提供遠端醫療的醫療單位清單,讓有就醫需求的民眾可以隔空問診,一方面能夠及時針對症狀做檢傷分類,一方面也能降低民眾染疫焦慮。
首先,雖然需要進入加護病房的COVID-19確診病患數不高,但因為許多確診患者本身有慢性疾病還是需要住院觀察,對於專責病房的需求量也大增。新加坡便啟動專責的照護中心(不是只把感染者隔離的方艙),也將確診病患疏散至私立醫院,加快對於急性病房占床的流動。這個措施能夠執行,需要各醫療端對於醫院感控清消流程的同步放寬,因為在醫療需求大增之時,關病房靜置清消已經不可能會是個能支撐醫療量能的選擇。
第二,因為人力吃緊,新加坡各大醫院動員內部非急診人力,各科部共同支援急診。新加坡在幾次的疫情高峰時,都曾經對公立醫院作出非緊急醫療的降載,保留醫療人員輪班支援的彈性。例如在非緊急排程手術降載後所閒置的外科人力,就輪班支援急診對於輕症COVID-19患者的診療,在人力最忙的時候,家醫科的一般科醫師也被動員到急診處理輕症。新加坡在醫療文化上,將急診雍塞視為「全院性」而非「單科別」的問題,全力幫助醫療體系度過難關。
對外,則調動新加坡國軍的軍系醫療人力,作為醫院醫療人力的補充支援。在疫情高峰時,許多醫療人員也會成為確診者,此時對於醫療人員也已無法再像過去嚴格清零時期需要強制隔離動輒長達7~10天的作法。因此,確診醫療人員同樣按照「Protocols 1-2-3」原則,在居家隔離休養之後快篩陰性即可繼續上班。
最後,新加坡的勞工在請病假休養期間,有需要附上醫師診斷證明的規定,但這樣的要求在疫情高峰期間對於醫療院所造成非常大的額外行政負擔。因此,新加坡衛生部要求勞動雇主配合政策,讓確診員工在沒有醫師診斷證明時也能夠請假在家休養。
新加坡在COVID-19疫情開始後,針對一些行業別開始要求有企業常規PCR篩檢。由於執行PCR採檢也需要動用醫療人力,因此除了醫療人員、養老院的照護人員、以及幼兒園人員之外,新加坡政府將這個企業常規採檢回歸至一般民眾的「Protocols 1-2-3」,希望能精簡防疫作為、優化防疫資源的配置。
在指揮中心進一步鬆綁確診居家照護以及接觸者居家隔離的防疫處置的同時,台灣的防疫現況是:1922熱線及各轄區衛生所的防疫專線都已無法繼續負載指數上升的確診個案需求。我們目前還未看到基層醫療診所被指揮中心動員加入這一波疫情醫療網中,一些基層診所也沒有配發快篩試劑能夠及時就地幫助診斷,民眾就算以輕症就醫也無法排除是否確診,一切的通報還是卡在Omicron爆發之前中心化的作為。
我們應該趕緊賦權與基層診所,讓這些醫療單位肩負類似新加坡公衛預備診所的角色,達到去中心化。而大部分的基層診所在流感大流行時,已是台灣社區公衛防護的第一線,面對Omicron以輕症為主的疫情,加速徵招布點,配發快篩試劑,擴大落實基層確診通報,刻不容緩。我們盼望看到台灣基層醫療也能夠像COVID-19疫情起初之時,挺身而出號召更多會員加入Omicron疫情的分級醫療行列中。
台灣在醫院端必須再度啟動非緊急醫療降載,各專責醫院動員調整內部非急診的跨科部醫療人力,幫助急診疏通雍塞的輕症病患,保留急診醫療量能給真正的緊急醫療需求。我們必須調整心態,將「感染科的COVID-19病患」轉變成「各科的病患同時伴隨COVID-19」,朝向對COVID-19的全面防疫措施原則(universal precaution for COVID-19),如此才能更有效運用醫療資源。
指揮中心必須鼓起勇氣做會讓人討厭、但是對的事,也就是公告宣布:「急診只給緊急情況,COVID-19確診不是緊急情況,」繼續與民眾溝通無症狀或是輕症在家休養的原則。
然而,當不久之前才發生過2歲確診幼童疑因延遲轉診而不幸因重症死亡,民眾 (尤其是5歲以下幼童的家長)對於等待系統決定是否能轉診就醫的判斷已經缺乏公共信心。但在Omicron疫情持續升溫之時,若無差別地將確診兒童一律收治住院對於保存醫療量能絕非上策。因此,要能夠重建公眾信心,必須持續有效正向溝通,就算公衛行政端的確已做出合乎當下規定的處置,在行政回應上也不應顯露無感的冷漠。
對於行政流程上的僵化,例如只有匡列案例才能派送救護車、或是在PCR結果沒有出來之前無法派送救護車等等遠離醫療實務的防疫處置,在目前的疫情現場仍然存在。台灣公衛行政體系的成功,一方面是由於這些公衛行政人員長年遵循法規忠心地執行公務,他們的專業訓練是建築在依法行政的基礎,而不是要求他們跳脫行政流程自主應變。在前所未有的Omicron疫情爆發之下,如何幫助公衛行政端簡化流程,鬆綁清零期間嚴格執行的居家隔離規定,讓公衛行政執行面能夠不陷入兩難,是指揮中心需要持續與地方衛生局溝通努力的方向。
新加坡在與「病毒共存(Living with COVID-19)」前提下,採取以「Protocols 1-2-3」為醫療照護系統的架構,以不同情境將民眾分流:
Protocol 1
自覺有明顯症狀者,可搭乘自用交通工具前往指定的公衛準備診所(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s,PHPCs),或是選擇有提供遠距醫療問診服務的診所,由醫師針對臨床風險的高低來判斷臨床處置的流程。
Protocol 2
自覺無症狀的確診者或是有輕微症狀的低風險民眾,必須立即停止所有社交活動以及上班上學,以檢測陽性當日起算為第一日,進入72小時的居家隔離期,在72小時期滿時以快篩自我檢驗,若陰性則可以恢復正常生活,若陽性則是繼續居家隔離、自我快篩,直到陰性為止。與上面相同,若居家隔離期滿7天(已完全接種疫苗的成人或是12歲以下的兒童)、14天(未接種或未完全接種疫苗的12歲以上民眾)之後無須檢測,即可恢復正常生活。若在居家隔離期間症狀加劇,則進入Protocol 1,可再度至公衛診所就醫或是聯繫緊急醫療網。
Protocol 3
密切接觸者,或是接到健康風險通知(Health Risk Notice,HRN)的民眾,進行5天的自我快篩監測週期,在24小時之內做第一次快篩,若是陰性則可以正常外出活動;若是無症狀陽性則進入Protocol 2;若是有不適症狀,則是進入Protocol 1。在5天內若要離家活動,必須每天出門前,在距離上一次快篩24小時之內再次快篩,到第5天快篩陰性後就解除HRN,報告不須上傳。
(資料來源/黃韻如)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