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 The g0v News】
中國、西藏(圖博)、台灣,能不能一起談民主?
3天、來自23國民眾參與的g0v年會,上千人在台北中研院,手作、口辯「數位科技,能不能讓民主社會進步?」來自達蘭薩拉、中國的兩個身影,爭取上台,即使演講時間已到、麥克風關掉了,也要用口吶喊:「我希望大家,用你們的自由,來支持我們的自由!」帶著口音的一句話,打破上千人腦中的天花板,喊出台灣公民科技社群在亞洲的可能想像。
台灣人愛談政治眾所皆知,但有一群人不甘只動嘴,他們寫程式,推動開放資料,每兩個月一次以黑客松(hackathon)方式聚會、做點事。從工程師的組成開始,一路引來NGO、記者、公務員的加入。
6年過去,每兩個月一次的黑客松沒有斷過,每兩年一次的雙年會,也邁向第三屆,成就一場「亞洲最大公民科技盛會」。為期3天的g0v零時政府雙年會,吸引全球33國民眾投稿、23國講者與上千人參與。
以科技想像為橋,民主價值實踐為目標, 這座行政院長、政務委員接連登上的舞台,今年(2018)迎來了最令人意外的訪客:西藏(Tibet,又稱圖博)流亡政府公務員和中國社會運動者。除了分享成果,他們告訴台灣人,他們的未來,有台灣可以扮演的角色。
以個人身分來台的Tenzin Chokden,是位於印度達蘭薩拉的西藏流亡政府資安部門公務員,也是國際開源軟體Fedora的大使。同樣奠基於對開源的信仰,Chokden在g0v年會分享西藏社群如何成為中國駭客的獵殺目標,以及開源社群與軟體能夠提供的協助。
「資訊科技的範圍很廣,但對我來說,資安是最重要、最急迫的。」大學畢業之後加入西藏流亡政府,他從此投身資安領域,「尤其對五毒的群體來說,這是最關鍵的一環。」五毒(亦稱五獨)是中國共產黨的用語,指稱西藏、台灣、新疆、蒙古、香港等區域。
Chokden表示,西藏流亡政府投入資安領域的能力建置,關鍵來自2009年,達賴喇嘛遭遇各國政府的拒見。透過耗時10個月的調查,流亡政府證實,中國駭客透過GhostNet大規模、系統性的對西藏流亡社群進行網路攻擊,還對西藏流亡政府的主要官員進行追蹤、滲透,分散在103個國家、至少超過1,295台西藏使用者的電腦,都被透過GhostNet網路諜報網絡被感染或「劫持」,導致一系列的祕密會面全都曝光。
另外,關於自焚、藏傳佛教、藏獨意識等訊息,也都成為中國控制網路言論的標的。2009年,一起對中國鎮壓的自焚抗議事件,海外藏人社群在6週之後才得知,那是當年第145起自焚抗議。
雖有意識要打資訊戰,但作為中國網軍的首要目標,「我們從人、產品到資訊,都缺乏,這些都是問題,」Chokden坦承,西藏流亡政府從2009年後展開資訊安全能力的建置,首要任務是向外求援,同時對藏人社群展開教育訓練。
Chokden解釋,對藏人來說,人人都是資訊戰的一部分,除了官員、領袖之外,每一個藏人在網上公開的隱私、使用微信的紀錄、或是誤開佯裝成電子郵件的病毒,都可能讓戰線失守。
歷經10年全員資訊戰,Chokden認為最危險的,「是覺得『我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他表示,一般民眾常常成為資訊戰中的關鍵破口,中國駭客的無所不用其極,任何一個藏人的社交帳號密碼被破解,就可能連累到其他家人、朋友;任何不起眼的生活資訊,也都是資訊戰中「社交工程」的材料,駭客了解了特定人士的生活圈、每天的行程,便能冒充家人、朋友,向攻擊目標發出假訊息。
「例如在採訪前發一封訊息給你,告訴你我們的採訪改地點,或是我的電話改了,請你點看附件,你再小心,也可能會點開來看,」Chokden舉例。其他,如「德國總理對西藏拉薩抗議活動發言」、「西藏婦女聯合會在聯合國發言全文」、「1959西藏抗暴行動53週年紀念行動」,都是病毒曾經假冒的電子郵件標題。
為此,Chokden除了以月為單位,為公務員上課、提供訓練,民間也出現 Tibet Action等組織,在各單位、學校,提供教育訓練。「我自己的願望,是找到資源,發起駭客學校,」Chokden解釋,自己平日雖然做了許多分析,但對一般人來說,技術性的資訊價值不高,反而是從日常習慣開始的溝通開始──例如千萬不能使用微信、帳號密碼的設定該如何管理等──進一步,他想透過早期的教育,提供高中學生對於資安領域的認識,或是以資安專家為目標來安排自己的職涯,為藏人族群盡一分力。
但要提高一般人對於資安的意識已經是個挑戰,對青少年,該如何著手?
「我在他們面前示範,駭客可以做到什麼樣的事,」Chokden總以團體中的一人為例,在眾目睽睽下,破解他的社交帳號,然後展開網路足跡的追蹤、拿取個人資料,「他們有的會覺得好笑,有的覺得自己被破解很糗,有的覺得駭客很酷。」Chokden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從小跟著平板電腦長大的他們,或許可以是資訊戰中最有力的一支。或者,若不從小提高資安意識,對於一切皆上網的數位世代來說,他們洩漏的數位足跡、隱私,都可能成為駭客手中未來用來威脅他們安全的「彈藥」。
Chokden提醒,西藏過去10年面對的挑戰跟威脅,同樣發生在台灣。今年年初的另一波大規模攻擊,與過去對台灣外交部、資策會的攻擊,屬同一波攻擊的分支。如何在跨國間建立合作框架、技術交換,或是像g0v這樣的開源社群,能不能透過提供技術支援、人才培訓,或是提供資訊安全較高的數位產品,都是同樣屬於「五毒」地區的台灣與西藏,未來可能互相連結的著力點。「或其實像(g0v)接受我的投稿,讓這個議題被更多人看見、讓我接觸到來自各個領域的人,就是對我們很大的協助了。」
「台灣與西藏是一樣的,(現實中)我們必須為自己所信仰的不斷奮鬥,」Chokden對台下的參與者說,「必須記得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為自己的社群貢獻。」
他的演講結束在一張達賴喇嘛的照片和名言:「如果你覺得自己太渺小、不可能改變什麼,你不妨跟一隻蚊子睡覺看看吧。」
以開源為原則運作的g0v,不只是吸引西藏流亡政府公務員登門投稿,中國的社會運動者,也希望在此找到協作的可能。
自稱為「熊」的中國參與者,是長期參與中國社會運動的民眾,她透過Facebook看見會議的資訊,沒趕上投稿期限,直接買票入場。她先是透過大會登記了自由交流區,讓有意願了解中國社會議題發展的民眾,能夠和她直接互動,「我在桌子上等,都沒有人來,」熊笑著說。她只好爭取「閃電講」的名額,在3天活動的最後,用5分鐘向全場說話。
「大家(台灣)對中國缺乏興趣,可能因為覺得也做不了啥,我們就覺得不是那樣子,大家沒有看到行動者的那一面,」熊解釋,中國的社會運動,從性別平權到環保議題,雖然都在近年進入低潮,官方給的空間愈來愈小、運動成本愈來愈大,但運動分子仍然在這樣的擠壓中,創造空間,賦予了中國社會運動兩個特色。
第一,夠緊密。因為無法公開舉行實體聚會,各個議題的推動,都靠著各區域組織人帶著人建立網絡、資訊交換、培訓,還有地方小組以戲劇的方式傳播議題。
「社群間的連結是緊密的,」熊形容,這樣不得不的緊密網絡,其實也試圖以區塊鏈等新技術突破,例如將運動者被捕的資訊、或個別運動的成功或失敗案例,利用區塊鏈建檔傳播,作為運動的紀錄、經驗的累積等。
第二,夠快。「大家都知道,很多東西一下就沒了,所以傳得夠快,在禁令之前、刪帖之前,就是要比快。」兩大特色讓中國的社會運動雖然在官方打壓力道加大之下邊緣化,在熊的眼中,社群的積累跟扎根沒有停。
「技術是可能突破現況的機會,」她以近期#MeToo運動中,「每一片雪花」程式為例。
當時,中國被性騷擾的受害者響應全球#MeToo運動,卻遭到官方打壓,在網路上連性騷擾3個字都變成禁語,此時卻出現一個微信小程序「每一片雪花」,讓受害者能夠在地圖上標示自己的位置,準確度以縣為單位的中國地圖,一晚之間在各地「落下」滿滿的雪花。
「性騷擾3個字就發不出去,但地圖小程序可以讓受害者有連結感,讓受害者知道『我不孤單』,」熊解釋。
與g0v兩千餘人的開放社群不同,她用「星星點點的個人」來形容中國開發者參與社會運動、政治改革的現況。過去,當出現大規模的掃蕩時,的確連科技工具的開發者也被牽連。
開源成了解套的方式,「別讓人知道是誰開發的。」以開源軟體釋出,讓運動者使用,或許是開發者參與中國社會運動的方式。
對於開源,熊有另一個詮釋:「我們的開源可能不只是技術,還包括共享資源。基本上(在中國社運社群)什麼都是共享的,像這一段時間,大家都需要心理諮商。」她苦笑,經歷一連串大規模的打壓跟逮捕,中國許多社運組織其實正仰賴台灣方的支持,以線上方式進行心理治療,緩除「運動傷害」。未來,熊呼籲建立一個翻牆之後就能去的社運資料庫,或稱行動者的工具包,把個人應對到運動的個案經驗,都放在共享平台上。
第一個原因,是能夠共享資源與經驗傳承,進一步還能拓展思路、讓各方(包括台灣)了解中國社會運動實況。「中國有那麼多人在抗爭,很多沒辦法很好的傳出去。」
第二個原因,來自熊自身的經驗。「我從念書就開始被『找』,」熊解釋,在中國,參與社會運動的學生,都會被學校、國家安全局「找」,「到現在他們還是不停的被找,如果有一個平台跟學校裡的學生說,我可以告訴他們在被學校打壓的時候,該怎麼辦。」
她希望,大家用台灣的自由,支持中國的自由,她從g0v這3天活動現場看到政治創新的能量,但也看見兩岸的距離。
「我覺得大家(台灣)好幸福啊,可以投入這麼多的錢、精神、人力,來處理路平不平的問題,」熊笑著回憶,她在年會現場看見的專案之一,是蒐集數據、建立路不平的資料庫,讓政府能夠更有效率的改善道路品質。「感覺(我)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的會議,連緬甸都有自己的一套可以談,」看見來自23國的講者如何討論民主政治的弊病、科技能扮演的角色,熊心裡想解答的,是非民主國家能不能也用公民科技實踐創新。
她認為,兩岸需要更多交流、需要非表面性質的認識,彼此的想法跟技術交流,必能在夾縫中創造空間。「中國真的要民主自由,需要世界的支持。」而g0v現場那股政治創新的野生能量跟氣氛,給了她期待。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