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花蓮縣政府將於17日舉行環境差異分析審查會,議決通往花蓮著名景點七星潭的「193縣道拓寬案」。《報導者》特別刊登作家吳明益專文,在環差會議前夕深刻反思此案的必要性,進一步看見193縣道這條優美秘境的真正價值。
百分之九十的道路,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處於不擁擠的狀態中。交通學者馬丁‧華克斯(Martin Wachs)
長住花蓮的人都知道,從台九線轉進美麗的七星潭有三條路,兩條從華西路、民有街,一條從三棧溪旁進入。這條連接海灣兩側,穿過數個小型聚落、保安林及海邊公墓的道路,就是193縣道,它是單車客的秘境,也是一條平時安靜美麗的海岸路。
開放陸客觀光後,七星潭成了必遊之地,陸客或直接搭乘火車來到花蓮,或從蘇澳搭遊覽車經過蘇花公路進入花蓮,通常會停留在花蓮市區,再轉到各個景點。因此,在特定時間中,193縣道的南段承受了遠比過去要擁擠的車潮。
近年時時聽聞193縣道可能拓寬的消息,日前則是由花蓮縣政府提議,交通部核定,193縣道將拓寬為十六米至二十米寬的道路。理由是「疏導台九線觀光車流」,並且能在0至六公里處通行甲類大客車。根據縣政府的說法,193縣拓寬之後,會成為一條同時能通過大客車、自行車、人行道的「景觀道路」。
問題是,拓寬這條8公里左右的縣道得花費高達7億元,而拓寬後真能解決縣府所說的壅塞問題?
我在閱讀《馬路學》這本書時,曾讀到裡面引述美國針對增加道路、拓寬道路進行的研究。一些交通工程師發現,工程施作完成以後,並不像原本預計的車流量變得更順暢,而是跟原來的差不多,似乎馬路就是會憑空出現了一堆汽車,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潛在需求」(latent demand)。「這種需求會由於系統的限制而無法顯現出來,」交通工程師昆昂如此解釋。「但系統容量增加之後,這些需求便會浮現,並填滿多餘的容量。」簡而言之,原本因某條路太過擁擠而不會行駛這條路的駕駛人,突然之間會因為拓寬而全部湧進這條路。(Tom Vanderbilt, 2009:194)
這種情形也被形容為「誘發旅次」(induced travel),意思就是,拓寬道道路引發了新的行車動機。原本這些駕駛人會自動選擇其它方案(比方說選擇人潮較少的時段來七星潭)來避開車潮的,新增車道後,一開始交通狀況會有所改善,但過了一陣子,交通流量或許會變得更高。
回過頭來看193縣道,這些來到七星潭的中國遊客,多半停留時間不長,而又因周遭商家並不多,反而導致特定時間攤販增加,製造了附近居民的交通痛苦。根據縣政府提供的資料,七星潭周邊各車種尖峰停車需求發生於一般假日十至十一時,這意味著壅塞時段亦是這個時間再往前、後一、兩個小時之內。拓寬之後,這個時間必然也仍是熱門時段。
七星潭做為一個腹地有限的熱門觀光地區,在特定時間湧入的人潮如果再「倍增」,只能在局部區域讓遊客戲水的七星潭,在灘上與淺水區將形成更可怕的另類壅塞景觀,遊客的安全維護也將更形複雜。讓海灘上擠滿人潮,不是在剝削自己擁有的美麗觀光資源?再把臺灣一處觀光區變成旅客負面印象,難道就是縣政府期待的提升旅遊品質的手段?
從思考解決壅塞狀況的概念來看,縣政府至少還有數種手段未嘗試,卻直接朝向拓寬道路這個最昂貴的手段前進,令人費解。這些可能紓解車潮的手段包括了「限制車輛駛入」、「充分披露交通狀況」(以讓遊客能做更聰明的旅遊時段選擇)、「發展公共運輸系統」,「建立單、雙車號特定時間上路」、「高承載」,以及「收費」等等。
在很難設限觀光人口的狀況下(畢竟七星潭是一開放海灘),在特定的時段,以車輛為對象徵收費用或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方向。一方面可以抒解假日的觀光人潮,二方面也向外地的觀光者徵收了適當的固定消費,用以維護因觀光而損害的道路與環境狀況。
交通學者馬丁.華克斯(Martin Wachs)說:「百分之九十的道路,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處於不擁擠的狀態中。」縣府想拓寬一條多數外地用路人並不知道的193縣道,恐怕創造的是更多時間、更多空間的閒置資源浪費。為了滿足這少數時段湧進的人潮,去花費高額的建設基金,毋寧說是一條「自私」的道路,這條自私的道路將給道路兩旁的居民與嚮往品質的旅人帶來的是大型遊覽車與砂石車的灰塵、噪音與「對悠閒、美麗、安靜、安全的威脅」。更別忘了,這條預計在道旁「種滿蝴蝶食草」的景觀道路,未來將不斷在颱風過後投入可觀的維護經費(眾所周知七星潭附近的海風驚人,連棕櫚樹都常活不了,只有那片可貴的保安林和種植的草海桐伏地而生。)
珍‧雅各(Jane Jacobs)在她的經典著作《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曾提到1960年代時,一小群紐約市民(包括她自己)在發起一項反對運動,主動將行經格林威治村華盛頓廣場公園裡的一條街道予以封閉。他們認為公園不是應該見到汽車的地方,也反對當局為了容納繞道行駛的車輛,而拓寬這座公園周遭街道的計畫。交通規畫人員預測該地的交通狀況將會急轉直下。但事實正好相反:既然無法直接通過這座公園,駕駛人便也不把此地視為行車捷徑。整體交通流量於是逐漸降低──而這座公園和其鄰近地區的交通狀況也未受到任何影響。直到今天,廣場公園仍是格林威治村居民的重要公共財。而到歐洲許多重要景點旅行時,更可以經常發現,管制交通是對自然景點觀光的維護與尊重。
倘若我們從193縣道靠太魯閣的那一頭進入,我們將會遭遇到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的交錯出現,村落、部落墓地、保育林地、防風林地,而太平洋閃現其間。這正是193縣道的在地價值,原生魅力。
七星潭當然是整個花蓮居民、台灣民眾的重要公共財,它不該被短暫的觀光利益剝削。拓寬道路,當然能容納更多的進入人口和交通流量,卻未必能解決壅塞的問題。但我認為這個事件爭議的焦點將更強調於「拓寬」此一政策的政治與社會意涵(這也包括我們為什麼漠視其他縣市因種種理由徵收土地,只為了建一條沒有必要的快速道路):我們要什麼樣的生活和工作型態?我們要什麼樣的七星潭?我們要什麼樣的未來?
這或許才是這些年已被「活在當下」的盲目觀光開發,變得庸俗化,不管能留下多少公共財、自然資源給未來的花蓮,該認真思考的事。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