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印邊界對峙到廈門金磚峰會,印度為何自覺佔上風?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印度6月18日派遣武裝人員,進入都克蘭高原(Doklam,中國稱為「洞朗地區」),阻撓中國解放軍在當地的道路建設。中國則指控印度越過中印錫金段劃定的邊界,非法進入中方領土,兩軍緊張對峙超過兩個月,一度有爆發武裝衝突的態勢,也使中印關係面臨近年來最嚴峻的考驗。

8月28日,印度外交部率先發出聲明,表示中印在過去幾個星期的外交溝通下,雙方同意從都克蘭對峙點撤軍,為中印僵持72天的軍事對峙劃下句點。

究竟洞朗對峙,中印孰勝孰敗?雖然中國官方依然嘴硬,表示會持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並提醒印方要從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訓,但某種程度上,從中國媒體的一片安靜,或許能夠略窺一二。以下幾點或能解釋,為何印度方面幾乎一面倒地慶祝,讚揚洞朗對峙撤軍是印度對中國的外交勝利

1. 中國的進退維谷

自中國6月底公開指控印度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開始,中國便設下一個對話前提──「印度必須立即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面對印度不斷主張透過外交渠道,以對話解決本次衝突,中國則一再強硬地堅持這個前提,並放話威脅印度若不這麼做,就會面臨更加嚴重的後果。

然而從8月28日的結果看來,中印過去幾週持續透過外交渠道溝通,並透過高層對話解決此次爭議──在印度單方面無條件撤軍之前。印度媒體就披露,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與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一直保持電話溝通,兩人也在德國漢堡G20峰會時舉行長時間的會面,此外,在印度外交秘書蘇傑生(Dr. S. Jaishankar)和印度駐華大使顧凱傑(Amb. Vijay Gohale)的推動下,也與中國展開外交對話。這些顯然都與中國開出的這個前提條件不符。

中國外交部對於中方是否同時後撤,僅表示:「鑑於現場情況已出現變化,中方將根據現地情況做出必要調整和部署。」以相當迂迴的方式,承認中方也做出調整。印度外交部的第二份聲明,用詞從之前的「邊防人員正在脫離接觸(撤軍)」,用詞改為「中國和印度的邊防人員正在脫離接觸」,被視為確認中印同時撤軍。

中國對印度無條件撤軍的強力要求前提,但之後卻和印度以外交對話解決衝突,讓外界看到中國「進退維谷」的尷尬。

2.印度不惜進入/侵犯他國領土

就在中印宣布撤軍隔天,回答中國是否停止洞朗地區的道路建設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為了守邊需要和改善當地軍民生產生活條件,中方長期以來在洞朗地區進行包括道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將綜合考慮天氣等各方面因素,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有關建設規劃。」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可被視為中國暫停在洞朗地區的道路建設的迂迴說法。

洞朗位處不丹、印度與中國三國交界,為不丹與中國尚未劃定邊界的爭議領土。不丹認為中國建設道路是單方面改變現狀,抗議中國違反中不兩國曾簽署的協議。印度方面則認為,中印曾在2012年的邊界協商中,同意三國交界點需要經由三方共同磋商,且此洞朗位置敏感,中國若在此建設道路,將對印度造成嚴重安全威脅,因而印度派遣武裝人員阻撓中方建設,拒絕中國單方面改變現狀。

於是,印度本次以自家安全顧慮,與不丹合作,進入/侵犯他國領土,成功阻撓中國建設道路,這明顯讓印度士氣大振。

3. 中國不斷釋出威脅,卻未有實際行動

在中印洞朗對峙的72天裡,中國通過官員、國防部、外交部、官媒、智庫以及公共輿論等所有渠道,對印度發出各種警告與威脅,但喊了兩個多月要印度撤軍,印方不僅不撤還加大軍事部署,中國卻沒有對印方採取行動。這讓中方各種表態,包括:「撼山易,撼解放軍難」、「不要低估中國捍衛領土的決心」、「中國軍隊耐心有限」、「印度不要心存僥倖,抱持著不切實際的幻想」這些很兇悍的口號,成了單方面的演出。

「這讓中國看起來像是一隻紙老虎。」前印度內閣秘書處副秘書長,新德里智庫中國分析與戰略中心創辦人拉納德(Jayadeva Ranade)表示,隨著經濟與軍事能力的崛起,中國在亞洲有獨霸一方之姿,然而本次洞朗對峙卻暴露出中國的虛張聲勢,而這都會成為南海、南亞國家以及國際社會看待與應對中國的範例,「印度站起來對抗中國,這會改變區域局勢,也會改變這些國家日後與中國互動的態度。」

4. 印度加大在南亞的影響力

此次中印兩軍對峙的洞朗地區,是中國與不丹未劃定邊界的爭議領土,印度主張印方武裝人員是與不丹合作,進入洞朗地區阻止中方的道路建設。中國則批評,印度打著保護不丹的大旗,侵犯中國與不丹的主權。

面對中國,不丹顯然沒有能力與其對抗。與不丹簽有友好條約的印度,此次為不丹出頭,派兵直入洞朗,終讓中國停止道路建設並後撤,某種程度上是對不丹、尼泊爾以及南亞諸國,展現印度的區域實力,形塑其南亞安全守護者的角色。

尤其中國近年用雄厚的投資積極經營南亞各國,中印間的競爭更顯白熱,洞朗對峙撤軍結果,使印度在這場南亞新角力中,鞏固其主導地位,並對外證明,這個區域裡不是中國說了算。

5. 莫迪強力型塑新印度,少有退讓

在對峙的72天裡,相較於中國不斷發動言語攻勢,印度官方的回應則相對保守收斂。除了外交部發表正式聲明與內閣部長在國會中質詢應答外,並未加入與中國的口水戰。

時任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巴格萊(Gopal Baglay)在例行記者會中,連連被當地記者質問,為何不透露相關細節與作出直接回應時,則饒富意味地說:「我認為我們是更講道理的(Reasonable)。」中國分析專家拉納德認為,印度官方的低調與冷靜,展現了印度的自信,他也指出,中國認為印度不會派兵進入洞朗,並認為印度會在威脅下低頭,是在洞朗對峙上的兩大誤判。

印度此次強硬的態度,也體現了印度總理莫迪的外交風格。掌握國會下議院過半席次,並橫掃印度各大地方選舉,同時擁有政治實權與高民調支持的莫迪,被視為自1984年來,印度近代最有實力的領導人。相較過去受制於多黨聯盟,一向溫和寡言的前總理辛格(Dr. Manmohan Singh),莫迪是從印度極右派印度教組織國民志願團(RSS)起家,他將自己形塑為「新印度(New India)」的愛國者,在國家核心利益、領土主權與戰略安全上,少有退讓。「目前看來,莫迪執政印度十年幾乎毫無懸念,中國必須重新思考,如何與莫迪交往。」拉納德說。

當然,洞朗對峙的落幕不僅是中印的雙邊角力,還有諸多外部因素,包括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國不斷挑戰南海問題、中國19大在即,以及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9月3號要在廈門召開等等。

就在中印宣布撤軍的隔天,莫迪確認出席金磚峰會,這也點出中印結束對峙的時間點,與金磚峰會有相當程度的關聯。

就在金磚峰會日益靠近時,2016年離任的前印度駐華大使,現任印度著名智庫中國研究所(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ICS)所長康特(Ashok K. Kantha),以及的尼赫魯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中國研究權威謝鋼(Srikanth Kondapalli)都指出,若是洞朗緊張局勢未解,中國態度與言辭又如此強硬的狀況下,莫迪有必要嚴肅思考是否出席金磚峰會,這也成為印度談判上的籌碼。

回想中國今年的第一場主場外交「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莫迪的缺席讓中國顏面無光,若莫迪再度缺席金磚峰會,金磚國家中,唯二經濟成長動力仍強的中印,很難與其他金磚國家攜手前進。

近來因為俄羅斯、巴西與南非經濟表現不佳,金磚五國
BRICS,即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
在地理位置、社會和經濟結構有相當的落差,而引來「金磚褪色」一說,但總體而言,超過十年的金磚合作,仍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合作平台,更是中印兩大國增加影響力與話語權、挑戰由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的主要機制。

「以更大的格局來看,就是經濟發展。」曾駐中國的印度退休駐外大使阮瑞山(Amb. TCA Rangachari)指出,中印當前的首要任務都是推動經濟成長,「如果中印無法好好相處,將對亞洲區域與全球局勢造成嚴重的干擾,中印的經濟成長與崛起也難以達成。這將破壞建構亞洲多頭勢力並存的環境。中印必須對外釋放正確的政治訊號,那就是中印是可以攜手合作的。」

雖然洞朗對峙結束,印度退役陸軍少將班納吉卻不全然樂觀,「目前只能說是對峙的緊張解除,然而實際問題的解決,端看兩國領導人在金磚峰會中的溝通是否能夠取得共識,否則在金磚峰會過後,可能還有變化。」

班納吉指出,中印邊防人員目前只是撤離洞朗對峙點,但過去兩個月以來,雙邊各自部署數萬名士兵並運送大批軍事武器裝備,需要更長的時間方能完全撤離,「在實際問題解決之前,中印仍會在洞朗地區周圍,保持相當程度的軍事準備,以應對可能的形勢變化。」班納吉此言點出了中印的互信不足與不確定性,兩國問題顯然並不是撤軍就能解決

「最困難的不是解決對峙,而是在這起事件之後,中印如何能夠拾起這些碎片。」拉納德指出,洞朗對峙後,中印過去建立起來的細微互信,基本上已被摧毀。尤其是中國透過各種渠道,對印度發出嚴重威脅──對印度採取軍事行動、派軍進入印巴爭議領土克什米爾、進入印度與尼泊爾爭議領土、資助印度東北武裝份子──這些都成為印度決策圈與社會輿論,短時間內無法忘記的中國形象,「中印關係已經受損,得花很長的時間才能修復。」

前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梅農(Shivshankar Menon)表示,從中國在聯合國技術性阻擋印度制裁巴基斯坦恐怖組織首腦、中巴經濟走廊、中國阻撓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以及中國在印度洋的擴張等等,都可以看出中印還有更大的問題沒有解決,「一點小事情就很容易引發巨大的反應,這才是最令人擔心的。」

中印洞朗對峙,揭露了中印間的互信不足與戰略猜疑,撤軍只是暫緩當前的緊張;若中印無法建立有效的戰略溝通,類似事件恐怕將層出不窮,擦槍走火的機會也將增加。21世紀的亞洲龍象共舞也還會是遙遠的憧憬。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