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委訪問團2月12日前往印度訪問期間,中國外交部公開向印度提出嚴正交涉,意外引發了一場隔空外交戰火,也讓這個台灣立委訪問團,一躍成為中國、印度與台灣媒體的新聞熱點。
這場外交戰火,始於印度媒體於2月13日報導台灣立委團在訪印期間,向印方提案升級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5號對印度提出嚴正交涉,「我們歷來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同台灣方面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觸與往來,互設任何具有官方性質的機構。這一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印方在涉台問題上是有承諾的,希望印方尊重和理解中方核心關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斯瓦魯普(Vikas Swarup)在15日同天,罕見地在外交部官方頁面發出回應,表示「了解到」(understand)有一個台灣的學術與商業團體正在訪問印度,其中也包含了幾位立委。他表示,過去也有這樣的「非正式」團體,因為商業、宗教和旅遊緣故訪印,而類似的代表團也以相同模式訪問中國,「這樣的訪問既不新奇也沒有不尋常 (nothing new or unusual),毋須有政治意義的解讀。」
從印度的回應,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 印度一直以來保持與台灣的互動,未來也將會繼續,並將持續著重於商業、宗教、旅遊與文化交流。
- 印度官方清楚知道,本次代表團成員中包含台灣現任立委。印度外交部對於這3名立委(管碧玲,吳玉琴、陳曼麗)的背景,特別是他們都來自台灣執政黨民進黨,不可能不知情。
- 若是台灣這樣的代表團能夠與中國有類似互動,印度認為,同樣類型的代表團訪印,並無不妥。
- 印方強調本次台灣代表團的性質,是非正式且毋須政治意義解讀,也代表印度目前並沒有要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然而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印度仍有與台灣互動的空間與彈性。
率團的「台灣與印度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立委管碧玲在Facebook頁面上,形容印度的回應是「輕描淡寫地把中國的抗議打臉回去」,並稱「炒熱新南向政策,真的讓中國氣壞了!」
不禁引人思考:台灣的新南向之舉,究竟怎麼牽動各國與中國之間微妙的關係?
台灣立委團此行中,印度總理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秘書長馬達哈夫 (Ram Madhav) ,曾安排在14日設宴款待。馬達哈夫是印度人民黨極具政治影響力的人物,與莫迪關係親近,具有左右政策的實力。這並非印度執政黨秘書長首次會晤或宴請台灣代表團,然而本次在宴請隔天,馬達哈夫卻在推特上公開貼文表示,前晚(14日)設宴接待台灣國會議員。
對於馬達哈夫14日宴請,卻在15日才推文公開,台灣前駐印外交官、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方天賜表示,他並不排除馬達哈夫公開推文,是為了對北京15日的公開抗議,作一種「軟回應」。他也認為,馬達哈夫的推文,代表印度執政黨肯定本次台灣立委團的拜訪。
除了馬達哈夫的公開設宴外,印度國會去年成立了印台國會友誼論壇(ITRAF),做為台灣立法院的台印國會議員友好協會的對口,也是一項新的發展。雖然印台國會友誼論壇並不是印度國會成立的第一個友台小組,然而相較於2005年印度國會議員組成的友台小組,重新建立的台印「國會外交」正式平台,顯然較之前有了互動更活躍的機會,這可能對台灣新南向政策注入動能。
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其中一個不言自明的原因,是為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往南開拓外交空間;而印度近期與中國磨擦不斷,自然也尋求機會借力使力,平衡中國勢力。由此看來,中國因素實為台印關係推了一把。
過去一年多以來,中印之間出現許多的戰略磨擦。包括中國投資460億美元建設的中巴經濟走廊,經過了印巴領土爭議區克什米爾,引發印度不滿;加上印度申請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受阻,以及印度希望在聯合國制裁巴基斯坦恐怖組織穆罕默德軍首腦阿茲哈爾(Masood Azhar),卻接二連三被中國技術性擱置等等,都讓中印關係磕磕碰碰起伏不定,在這樣的時刻,台灣又開始受到印度更多的注意。
「台灣牌」長期在印度對華政治、外交與戰略討論中,都是一直存在的聲音,也常被用來與「西藏牌」或「達賴喇嘛牌」一起比較討論。特別是在中印關係不平順時,台灣與西藏這兩個中國的敏感字詞,自然又會浮上檯面。
川普當選總統後,打破美國近40年來避免總統當選人或總統與台灣領導人直接對話的傳統,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而後進一步試圖以一中原則來與中國談判時,印度知名評論網站Daily O就刊出知名媒體人梅昌特(Minhaz Merchant)的評論,表達印度對華的戰略機遇。
該文中指出,台灣蔡英文政府提供了印度一個「有趣的機會」(interesting opportunity),在核供應國集團、聯合國制裁恐怖組織首腦以及中巴經濟走廊上,印度並無太多利器可以應對中國,文中將台灣形容為中國的弱點,並稱現在正是莫迪政府打「台灣牌」的好時機。
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辛格(Dr. Swaran Singh),接受《報導者》記者採訪時表示,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內,一直都有一股強硬派勢力,想要讓中國學點教訓(Give China a lesson.) ,而本次接待台灣立委團的馬達哈夫,也是偏向打「台灣牌」的黨內領袖。然而他認為,台印雙方關係的發展關鍵,反倒要把握的是「不要掐捏中國,不要過度張揚(No pinching China. No Advertising.)」
當然,中國肯定不會樂見包括印度在內的任何國家打「台灣牌」。因為打「台灣牌」,某種程度上帶有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意味。
一個中國原則主要強調中國對西藏與台灣的主權和領土不可分割性,然而中國要求印度堅守一中的同時,印度也要求對等的回饋。如果回頭看2014年,印度外交部長斯瓦拉傑(Sushma Swaraj)上任後的第一個記者會,她當時已表示,中國若要印度承認「一個中國」政策,那麼中國也應該尊重「一個印度」政策 。
雖然「一個印度」目前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明顯指涉中印邊境爭議的領土,位在印度東北方、中國西藏自治區南方的阿魯納恰爾邦,以及印巴爭議地區克什米爾。這些正是印度最敏感的核心利益。
從2010年開始至今,中印領導人會面之後的共同聲明中,都沒有重申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一般認為這是因為印度不滿中國對克什米爾的態度;而這在近期,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日益實現之際,也激起印度更大的憂慮。
前聯合國副秘書長,現任印度國會外交事務常設委員會主席的國會議員塔魯爾(Shashi Tharoor),在瑞辛納對話場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印度不否定一個中國原則,然而如果中國不能給予印度對等互惠的回應,那麼印度也不會為一個中國原則背書。
某種程度上,這體現印度對一個中國原則承諾設下條件;而如此的背景,也是台灣思考一中原則下,台印關係發展可有的彈性。
一直以來,印度與台灣的往來交流都沒有中斷。2012年,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出訪非洲途中在印度孟買轉機的「過境外交」,2012年增加台灣在印駐點、成立台灣駐清奈辦事處等等,都是重要而具有指標性的進展。近一年來,除了延續先前與印度的合作,在新南向政策的加強推動下,也看見了一些成果,包括去年簽署的「航空運輸服務協議」、「農業合作諒解備忘錄」、今年簽署的「鐵道遺產合作意向書」等等。
再加上多年來台灣在印度成立華語文中心,派遣師資到印度教中文的軟性互動,都可以看出,即使存在中國壓力與外交限制,印度與台灣依然長期維持著一定程度的互動。
但印度是個務實的大國,在面對中國這巨大的鄰居,極度謹慎小心。
先前美國邀請印度一同巡弋南海,印度因為此舉針對中國的意味濃厚而拒絕。而美、印、日的年度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演,澳洲原本表示加入演習的意願,但印度擔心會傳遞出圍堵中國的錯誤訊息,因此一直沒有正向回應。這些都可以看出,印度清楚知道,針對中國、對抗中國是不可行、也不可為的。
印度正建立著自己的「朋友圈」,積極與其他國家增強合作。這是台灣在推動新南向政策時,對印度應有的認識,並藉此成為印度朋友圈裡的一環。但作為中印關係博弈中,隨時可能「打出去」的一張牌,對台灣的挑戰是,如何在兩個大國間求取平衡,防止主體性受到傷害。
台灣的新南向政策與印度的東進政策(Act East Policy)具有戰略對接的潛力,同時在莫迪的諸多政策,包含「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智慧城市(Smart City)」與「技術印度(Skill India)」等等,都是台灣具有經驗、技術與能力,可以加強與印度合作的領域。
清華大學助理教授方天賜也提到,台印目前的政策對接尚有落差。包括成立新南向獎學金,並沒有準確的與「技術印度」對接;在智慧城市方面,也尚無針對台商或台灣的項目,即使要談戰略合作,也要規劃出實質的內容,這些都是較為可惜的部分,也正是新南向政策與印度戰略對接、推進關係發展上,更該精準著力之處。
去年8月剛剛上任的印度-台北協會會長史達仁(Mr. Sridharan Madhusudhanan),也為台印關係發展帶來了積極氛圍。據悉他已向台灣官方表態,希望成立100個台灣教育中心,在他的推動之下,2月底第一屆印度春漾嘉年華也將在新北市舉行,增加台印的文化交流。
從近期變得相當活躍的印度-台北協會Facebook專頁,可看到史達仁走訪台灣各地,並與產官學界建立緊密的互動。這其中自然帶有個人的外交風格,然而作為印度駐台代表,史達仁也一定程度地代表著印度官方對台印關係的態度。
印度現在一躍成為新南向政策的重點之一,也加速台印關係的發展。管碧玲訪印期間,在Facebook上的貼文寫道:「印度是台灣的外交漏洞,無論是亞洲和平的安全戰略,或著眼它廣大的市場,台灣過去對印度的陌生與疏離,導致交流上的薄弱。台灣在印度更要加速布局,姿態可以細膩,決心要非常堅強。」
如何堅決而細膩地佈局印度,正是新南向政策的重要考驗。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