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印度尤/印度起飛看這招?──印度獨立以來最大稅改案過關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印度統一商品與服務稅法案(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8月7號在印度國會下議院風光過關(443席支持、無反對票),早前此案也在8月3號於印度上議院拍板通過。這項走了13年才在印度國會通過的法案,被譽為印度獨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稅改,也是印度總理莫迪經濟改革的最大勝利。這項重要稅改方案究竟對正在崛起的印度有什麼樣的意義?又有什麼樣的風險呢?

「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將為印度帶來2%的GDP成長,我預計這將會在24到36個月內發生,這也代表依照印度現在的經濟成長速度,如果今年是8%,那麼我們在2019~2020會計年度,就會達到兩位數的經濟成長。」印度稅務專家馬達范(Subramanin Madhavan)接受專訪時,樂觀看待這項法案所帶來的長期正面成效,但他也強調,短期內可能的負面影響,能否落實是真正的挑戰。

馬達范從印度資誠會計事務所資深合夥人與執行董事退休,先前曾擔任印度工商協會稅務委員會聯席主席,現在則是印度工商聯合會 的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專責小組聯席主席,是印度首屈一指的稅務專家,他指出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將帶來三大助益:

  • 增加稅務透明度,消除重複徵稅問題,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增加經商容易度,刺激印度內需市場
稅上加稅,300種稅碼疊床架屋

印度繁複的稅制是舉世聞名的,中央稅、地方稅、跨省邦徵稅,還有各種巧立名目的間接稅。

一位在印度從事採購工作的台籍幹部透露,自印度各省邦採購原物料,都會遇到不同的稅制。以他待過的企業為例,因為採購產品多元,其印度分公司的內部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中,各項採購所產生的徵稅排列組合,就有超過300種的稅碼與稅碼群。公司得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因應各省邦隨時可能變動的稅率,重新修正調整合約內容。但通過的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將簡化超過10項的稅收項目。

Fill 1
位於印度新德里的精品店。(攝影/吳逸驊)
位於印度新德里的精品店。(攝影/吳逸驊)

印度一向被人詬病的,就是商品在中央稅與各邦不同的稅制中,每次交易不斷的稅上加稅,造成成本與商品價格的增加,雖然目前統一商品與服務稅的實際稅率尚未確定,但普遍預估會在18%上下。

如果是在同一省邦的交易,18%的統一商品與服務稅中,9%為中央商品服務稅,另外9%為地方商品服務稅。跨省邦的交易則統一徵收「綜合商品服務稅」,稅率應該如同統一商品與服務稅訂為18%,但最終在納稅時,採購方都可以抵免供應商在前一次交易中所支付的商品服務稅,這也解決了先前因為交易次數與商品價格增加,不斷稅上加稅的情況。

更簡單的來說,新推出的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在第一次交易中,假設商品的價格為100元,要納稅18元。如果這項商品又被轉賣,定價為200元,原本應納稅36元,但採購方可以就先前第一次交易中,供應商已經繳納的18元主張稅收抵免, 依此類推。

馬達范強調,雖然就數據上而言,印度國庫的稅收似乎因此而縮水,然而印度最大的問題在於,許多買賣交易都不在納稅體系之中。透過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層層的交易紀錄,以此作為採購方的稅收抵免依據,就可有效避免產業供應鍊逃避繳稅的陋習,長遠看來反而會增加印度的國庫收入。

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增加經商容易度

印度總理莫迪曾誓言要將印度打造成全世界最容易經商的國家,然而回頭看印度在國際經商容易度的排名紀錄卻是慘不忍睹,特別是莫迪政府把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的「2016年經商容易度排行」(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印度排行「進步了12名」一直放在嘴上,作為莫迪在經濟改革上的「成績」。然而,莫迪政府沒有說的是,即使進步了12名,印度依然在189個國家中,排名第130名。

其中,在「繳稅容易度」這項指標,印度排名第157,比2015年的排名退步一名。反觀印度周圍鄰國,緬甸排名84、孟加拉排名86,尼泊爾排名124;中國雖然在繳稅容易度上表現不亮眼,卻仍排名132,足見印度在稅制上的複雜與混亂。

今年年初,我採訪了從台灣起家、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羽球運動品牌勝利體育印度分公司負責人柯喬然,他也是德里台商會的總幹事,他提到印度各省邦繁複的稅制讓他頭痛萬分,「我們公司目前設立在首都圈(編按:印度首都為新德里,周圍三個鄰邦的部分地區作為德里的衛星城市,結合為印度的國家首都轄區,又稱為首都圈),那麼我從首都圈裡的古爾岡(Gurgaon)要銷售到新德里,就是銷售到另一個邦,實際交通距離才30公里,如果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要去做一些公司組織架構上的調整去規避法規?我想這不是印度政府樂見的。」

以勝利體育的營運狀況為例,同一樣商品在新德里的衛星城市古爾岡銷售,服務稅是2%,銷售到新德里則是12%,30公里的距離就差了10個百分點。依照現行規定,企業可以向經銷商要求一份名為 C Form 的扣抵證明,拿回10%的跨邦稅差。但柯喬然表示,這其實是一項有名無實的政策,雖然企業可以向經銷商要求扣抵證明,但這並非經銷商的義務,經銷商通常不願意耗時耗力額外申請抵免單,這增加了營運時的風險。

而柯喬然所說的「公司組織架構調整」,也顯現了印度現行制度對於公司營運的困擾,包括總公司設置、廠房、倉儲物流以及配銷網絡,都因為各省邦稅制的不同而有所限制。柯喬然表示,勝利體育有意將印度打造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但這樣的稅制卻讓成長速度充滿了不確定性。

柯喬然也提到,印度各地政府的稅制不僅複雜,如果希望透過法令獲得稅務上優惠,文件繁瑣且不易取得;若是沒有取得,可能又要面對這個繁雜稅制下的罰則。柯喬然所面對的問題,正是所有來到印度投資的外國廠商所面對的難題,不過在推行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後,一切都有了新氣象。

「執行的成本、文件的成本、文書的成本還有管理稅務的成本,都是我們所說的交易成本,執行納稅義務的成本預期將會降低,與各政府部門之間的互動往來成本也預期會降低。」馬達范也提到,統一商品與服務稅除了稅制統一外,也代表稅制的電子化。

印度中央與各省邦已經聯合註冊了商品服務稅務網路公司(GSTN),商品服務稅的登記、退稅、繳納以及審核等等,都會以此作為統一平台,大幅簡化企業的交易成本,更能減少貪污賄賂問題。

「在印度,我們有所謂的Tax Raj,現在他們就不會存在。」Raj在印地語(Hindi)有統治者、國王的意思,馬達范所說的Tax Raj就是「稅務流氓」,泛指以收稅名義騷擾企業,要求賄賂的政府人員,在消除紙本與人工作業,全面電子化的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制度之下,也將改善這些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統一商品與服務稅通過後,預期將大幅刺激外國投資者進入印度的原因之一。

商品價格降低,刺激印度內需市場

印度12.5億人口的內需市場龐大,雖然金字塔頂端的富人有龐大的消費力,但仍需要刺激更多中產階級與中低階級的消費意願與能力,包括中小型家電、電子產品、日用品與消耗品等等。馬達范認為,「現行10%到12%的中央貨物稅,加上12.5%的地方增值稅,商品稅大概是在22%到24%之間。推行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後,未來標準稅率會落在18%,這也將有助於商品的成本降低,回饋至消費者身上。商品價格降低,就會增加消費。」

過去從製造商到最終端的消費者之間,有著一層又一層的複雜稅制,當商品實際來到終端消費者手上時,已經承擔了大量的隱藏成本,雖然不能保證企業端會將所有降低的成本百分之百回饋到消費者身上,但統一商品與服務稅預期將成為降低商品價格、提振印度內需市場的一大動力。

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可以說是印度經濟起飛的「必要」,因為一向以12.5億人口的巨大內需市場為傲的印度,依照現行的稅制看來,實際上每一個省邦就像是另一個國家,無法真正展現大國市場的經濟潛力,這也是為什麼印度財政部長賈伊特利在統一商品與服務稅通過後表示,印度終於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市場」,也是為什麼這項新法案,被類比為「歐盟成員國消除彼此關稅」的原因。

印度總理莫迪一向被視為是印度的經濟推手,過去治理古吉拉特邦(Gujarat)實現了維持多年、超過兩位數經濟成長的傲人紀錄,然而從他2014年上任至今,經濟改革的步伐卻不如期待,也讓人擔憂執政中央的莫迪,並無法複製過去在地方上的經驗。特別是莫迪在2014年風光贏得下議院過半席次,許多人都預期,這樣的絕對多數優勢能讓印度突破過往在民主制度下難以大破大立的困境,莫迪將以強人姿態,推行如同中國90年代的經濟與市場改革。然而,印度的上下議院制度以及聯邦制,卻讓莫迪的改革面臨重重關卡。

統一商品與服務稅的通過,似乎是莫迪的改革的里程碑,它向外界證明印度經改實現的可能,也證明民主與聯邦制的各黨派,能為印度未來放下成見,往同目標邁進。

在中國經濟趨緩之際,印度成為全球投資人的目光焦點。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旗下的fDi Intelligence調查,印度2015年已經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而統一商品與服務稅也將作為一個重要的奠基石,強化國內外投資人對印度的信心。

雖然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在印度國會上、下議院獲得通過,受到一致歡迎,然而這並不代表統一商品與服務稅能夠立刻實現利多。印度稅務專家馬達范就指出,目前所提到的好處都是中長期才能實現的,「如果要說現在或短期之內,我預見兩個可能挑戰,一個是通貨膨脹的挑戰,另一個則是商業上的混亂。」

新稅制兩大挑戰:通貨膨脹與商業混亂

印度現行的稅制,服務稅和商品稅有所不同,雖然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將有利於降低商品價格,然而就服務稅而言則會增加。現行印度的服務稅約為15%,新的統一商品與服務稅預期落在18%,增加三個百分點。除了服務業之外,最終的統一商品服務稅細節制定後,也可能使部分產業的賦稅增加。

今年印度6月的通膨率已經達到5.77%,馬達范認為,如果最終統一商品與服務稅訂為18%,基本上可以控制通貨膨脹情況,但如果訂為20%或更高,則很有可能會面臨通貨膨脹的挑戰。

雖然印度國會上下議院已經通過了統一商品與服務稅法案,印度財政部長賈伊特利也期待在2017年4月1日,讓新稅制正式上路,但是目前稅務的細項制定還不清楚,而法案也必須由印度過半省邦議會在30天內通過後,才算真正通過。

如果順利,預期在兩到三個月後的印度國會冬季議期,能確認最後稅率。但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堅持統一商品與服務稅不能超過18%,如果執政黨評估的結果,稅率必須高於18%,那麼莫迪政府與在野黨還有諸多紛擾需要處理。「要在明年4月1號正式上路,其實是一個非常具有野心的想法。」馬達范對此持保守態度。

除了政府的效率外,馬達范更擔心產業界對新稅制的適應問題,「統一商品與服務稅將會影響整條供應鏈,包括市佔率、獲利、貨物定價、供應商、企業內部系統還有合約等等,這也代表整個供應鏈都必須要重新協商、定價、計算成本以及配置組織架構。」

在印度從事製造業的另一家台商表示,雖然他所屬的產業受惠於莫迪的「在印度製造政策」(Made in India),無論是在銷售、原料採購還是關稅,都已獲得特殊減免,新稅制基本上不影響其營運與納稅比例,然而該企業已經著手請會計師評估新稅制的影響,以及舊制轉新的過渡作法。

像這家不被影響納稅比例的製造業者,都必須開始評估與建立內部系統,以適應新上路的稅制,更遑論整條供應鏈都受到影響的產業。

莫迪讚許法案的通過,是印度「真正的歷史性時刻」,然而如何落實這項新稅制,實現莫迪所打造的的印度經濟夢,印度眼前還有著重重挑戰,但不能否認,這確實是印度經濟改革的一大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