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政治、宗教、科學、媒體都逐漸失去威信,公民彼此互不信任,社會對立嚴重⋯⋯這是當代諸多「自由+民主」政治體制國家、包括台灣正在面對的問題,這是否代表我們的自由(或民主)出了什麼問題?「不是自由主義出了什麼問題,而是自由主義本身就是個問題。」美國政治哲學家迪寧(Patrick J. Deneen)直言自由主義的弊病──不管是左傾的進步自由主義,還是右傾的古典自由主義。
本文為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邱師儀,針對迪寧《自由主義為什麼會失敗?當代自由社會的陷阱、弊病與終結》所寫,經八旗文化授權刊登。
美國政治哲學家迪寧(Patrick J. Deneen)的這本《自由主義為什麼會失敗》,在某種意義上是一本宣言,他點出自由主義的弊病,最後指出一條隱晦不彰的未來路徑。
與許多政治思想著作一樣,這本書有強批判但弱解方的特徵,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今世界民主潮流之下,許多民主國家的運作,真的就只剩下「投票」這個民主形式,但民主的品質堪慮。選民可能流於民粹(如美國)或被剝奪實質的投票人選(如俄羅斯),選民對於公共事務的不了解或者不關心,讓他們選出來的官員良莠不齊。
更關鍵的是,從美國政治的觀點來看,美國選民獨特於全球的「個人主義」,讓彼此間缺乏聯繫、互不關心,迪寧認為這樣的個人主義非常弔詭的是由日漸擴張的國家主義所引起。國家主義理當是集體主義的,卻成了個人主義的培養皿。而自由主義正是國家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接著劑。
迪寧批判自由主義,但讀到最後會發現他缺乏推翻自由主義的決心,他甚至要讀者承認自由主義的成就,並且不要急著擁抱下一個意識形態。迪寧看似站在某一個跨越左右的高位批判自由主義,但其實大部分的時間他對於左翼的各種論述批判得更重,而對於右翼的內涵批評較輕。我羅列了迪寧在全書中對於各議題的立場,迪寧批判A欄,但褒揚的是B欄(AB兩欄互相對立),包括:
讀者可以先不用急著細看每組對立的元素,可以讀完全書後再回來一一回憶玩味。基本上所有A欄元素都是與自由主義相容的概念,B欄元素都是與保守主義相容的概念,B欄元素與柏克的保守主義相通,也是迪寧心中的治事之學。
儘管如此,在本書中還是有一些想要超越左右來批評自由主義的痕跡:包括在迪寧的眼中,古典自由主義與進步自由主義都汲取自由主義的養分。從亞當・斯密(Adam Smith)「市場上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恰如其分的調節供給與需求來看,古典自由主義會是市場至上的右翼,但迪寧批判的是它個人主義的成分。而針對進步自由主義,迪寧則是批判其大政府的成分,又支持政府擴張的自由主義是左翼。等於迪寧對左、右翼的意識形態都有負評,而他自己則是喜好柏克(Edmund Burke)的保守主義,當中重視習俗、傳統與宗教。
另一個跨越左右的企圖是「後結構」與「後現代」的學者會替自由主義服務,尤其是從事「懷疑解釋論」(hermeneutic)的學者。這些「後」的學者習於批判過去的經典,由於自由主義與科學陣營是互相支援的,所以「後」的學者替自由主義講話等於成為科學陣營的鷹犬。但一般教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教授都很清楚,「後」的陣營與科學陣營(實證學派)誓不兩立,不僅在語言上難以溝通,在方法論上也是平行世界,但迪寧卻把「後」的陣營歸類到與科學陣營相通。
最後一個跨越左右的企圖是,在迪寧花了許多篇幅批評連接自由主義的左翼之後,他也有一些對於右翼的批判。首先,迪寧談到自由主義者相信「人生而平等並且都是白紙一張」(blank slate),並從這裡談到自由主義所內建的契約論,而在這套體系之下,自由國家的「科學」(不管是自然科學或是社會科學)才能蓬勃發展。所以在自由的國家當中,理工商管這種比較能夠賺錢的學科,就會比人文史哲更受到青睞。迪寧說自由主義的風氣會驅使年輕人「重理工商管」而「輕人文」,也就是進步(左)一點的社會,理工科會比較發達;但迪寧也說,因為右翼重市場,所以右翼同樣也會重理工商管而輕視人文。換言之,迪寧左右都想批判。總之,如果迪寧要批判右翼,他是針對比較極端的那種市場動態,也就是全然的無政府、接近自由意志主義者(libertarianism)所描繪的個人主義。但從我所整理二元對立的清單來看,迪寧對於與自由主義更直接相關的左翼元素批評多了許多。
政治哲學著作最難寫得好的總在解方,容易流於收不了邊的「柏拉圖式」結語。迪寧似乎也有這樣的問題,甚至他在作者序的部分就自承受到不少這樣的批評。本書的貢獻在於一針見血的點出自由主義的局限,甚至揭開了不少自由主義虛偽的面紗。但迪寧卻要美國人回到像阿米許人(Amish)那樣的「在地市場」與「家戶經濟」,也就是讓這個連現代化都已經渡過到後現代的美國,再回到「前現代」。在結論最後其實就連迪寧自己都不是十分肯定這樣的解方會是什麼好的出路,他只是要大家不要著急於找尋另一個像自由主義這樣曾經大獲全勝的意識形態,要先學著回到在地社群。
整體而言,這本書對於讀者了解美國政治中兩個不同世界彼此之間的對立與辯證很有幫助。尤其當川普崛起、消退又再崛起的這幾年,許多川粉對於美國的不滿,大概都是由於寡占政治市場太久的自由主義而起。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