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前陣子有則新聞簡直鬼故事,首都幼兒園發生性侵疑案,教育局接獲檢舉後並未立刻將該師停職,而檢方調查後則以罪證不足為由不起訴。事過兩年,又有幼兒家長提出性騷指控,家長還發現該師過去已有遭指控但不起訴的紀錄,因此輿情爆炸。正逢#MeToo風暴,檢方找到關鍵證據迅速押人,教育局也速速祭出停職處分,不過傷害已經造成,多年來受害童超過20人。
有家長說,如果該校早被揭露,就不會將小孩送去;政府媒體則喊冤,認為依照《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揭露學校、老師很可能造成受害者「足以被識別身分」的二度被害。不過也有立委批評,同法已指出例外狀態,「如係為增進兒童及少年福利或維護公共利益,且經行政機關邀集相關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團體與報業商業同業公會代表共同審議後,認為有公開之必要,不在此限」,所以問題在政府不作為。
怎麼辦?每一個經手過類似案件的公務員都在問自己。
沒有揭露、未予停職,是因為手上僅有檢舉,證據正在調查當中;若貿然處分,調查結果卻是不起訴,會不會是誤傷無辜,也為自己找來麻煩?但反過來說,最後一審判決是28年,想想如果當初政府勇敢揭露、予以停職,那是不是就不會有兩年後的第二批被害者了?
事後諸葛的捫心自問已經如此困難,遑論在案發當時做出判斷。於是當時的場景,變成公務員一個章、兩個章、三個章往上蓋,文官沒人敢做決定,政務官事後都說自己毫不知情。這就是基層公務員的苦。空有裁量,卻層層節制不能發揮;勇於裁量,出事時長官兩手一攤。這樣的困境,也成為民眾批評政府無能的強大佐證。
「裁量權」意指法律到執行之間的空白之處,津貼發放資格的認定、業務辦理許可的准駁,儘管法有敘明,但個案百百種,也難免會有一些遠看符合、近看怪怪的個案。對於個案的處理,常奠基於前線公務員的裁量,而這些裁量也可能因為公務員個別對法條的理解、對陳情人的愛憎,甚或今日心情所影響,比如下班的5點00分整時要收新案,還是關上櫃檯?這是前線公務員每日的課題。
政治學者伯納德.札卡(Bernardo Zacka)的作品《誰讓公務員生了病?》談的,就是「裁量權」問題,究竟這些裁量有沒有道德模式,風險又如何?怎麼解決,都是本書的討論主題。在介紹這本書前,倒是要有個提醒,這本書雖然有個有趣書名,但內容相當嚴肅,這不是大眾讀物,沒辦法站著坐著躺著隨意讀,是本要找張桌子坐下來,拿起紅筆畫線邊讀邊想邊反省的書。
此書的英文原名 “When the State Meets the Street”,當國家遇上街頭,談的是公共服務機構在第一線上的裁量,如何讓公務員把自己變成為什麼樣公務員的過程。他透過民族誌調查社福第一線的文官,把極端狀況歸類成冷漠、正義、呵護3種道德傾向,並據以做出原因分析、批評以及解決建議。
札卡指出,「冷漠型」文官會顯示出事不關己,一切依法辦理的樣子,容易讓被一刀切陷入困境的陳情人落入苦境;「呵護型」的文官雖然比較能夠同理陳情人的痛苦,但很可能因為個案拖累了整體行政效率,影響了其他需要幫忙者繼續處於無人搭理的狀態;「正義型」文官則偏向體系內防弊的功能,會把所有搭政策便車者抓出來,但抱著懷疑心理,也可能造成對陳情個案的傷害,或者給人一種冷衙門感。
既然是分類,就是說3種道德傾向都是極端,大多數服務第一線上的公務員,都處在這3種類型之間。對札卡來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在於怎麼引導公務員在這3種類型間取得中間值,提供依法、具有效率、可以防弊,也能照顧到最大多數人的公共服務。
政治學家的分析很到位,解方也很好。可我常常覺得,公務體系運作得好不好,長官的態度要負最重要的責任。
多年來我經常和公務員來往,我深知文官有其困境,擁有裁量權而不被授權運用,通常是最嚴重的問題;但反過來說,裁量權全部釋放,但長官完全以此規避自己的決策責任,也是另一個大問題。
台灣的公務體系支柱是科長,科長不僅要熟稔業務、知悉法規,還要實際執行,自然得管得很細。可有些長官一生不管升到哪個層級,他都只是一個科長,把業務抓得很細,不允許任何裁量空間,或者任何裁量都要由他來決定。這使得他與第一線上的公務員經常處於下情無法上達、上情也不能下達的困境。明明就有分層決行表,但基層公務員連辦活動椅子要用什麼顏色都無法自己判斷,也會讓長官每天為了決定這些小事而累趴。
反過來說,也經常會有不願扛責的長官,美名把所有的裁量空間都交給下屬,但出事時他一律不知情。這樣沒肩膀的長官,也會使得基層公務員被迫扛起太多責任,而採取比較冷漠、正義防衛的態度來處事。同樣用活動椅子的顏色為例,當基層公務員考量後決定用紅色椅子,結果引來和典禮配色不合的新聞風波,長官卻把責任推給基層,最後推出一位替死鬼來懲處,這正是公務員的壓力來源,也是今日官場難為的典型案例。
札卡的書談的體制解決,其實也不出要長官多負點責任、也多授權一些的想法。我想起多年前在政府服務時,經常和機要同仁提醒,不要為難文官,不要常常要他們提出創意,因為官僚體系的訓練和養成從來都不是為了創意。創意應該要來自政務和機要人員的刺激,和文官的日常衝撞,進而找出他可以執行,你可以負責的解決之道,我一直都覺得這才是理想中的公共政策形成過程。
國家如果是機器,政務官和文官就是運轉的齒輪,而其中的機要更應該扮演能夠上下溝通的角色。要能準確地傳達政治意志,也要能理解文官中立的精神,在其中潤滑,將政策順利地推動起來。就像機械中的齒輪可以推動運轉,也可能卡死不動,政務官、機要和文官之間,也應該要建立這樣的信任,公共政策才能穩定地往前推進。
因此閱讀《誰讓公務員生了病?》後,我倒覺得這本書不該只推薦給民眾或基層公務員讀,反而是那些身負重責大任的中高階官員和機要人員們,更應該花時間閱讀,因為能運作好體系、治好公務員生病的人,不就是各位?
(編按:本文由臉譜出版提供,文章標題與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寫。)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