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本文為《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部分章節書摘,由游擊文化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文內小標由《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明明擁有一身絕活、以自身技術為豪,這些有「工夫」底的車斗師傅,為什麼卻不想創業成為頭家?為何在家中處處貶低自己的工作、甚至恐嚇子女「不好好念書,長大就跟我一樣」?
身為工人子女,謝嘉心直到大學接觸社會學,才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家庭與成長經歷,並在回望過程發現自己對父親工作的陌生,彷彿有一條界線,把她和弟弟隔開。
界線另一邊是什麼樣風景?謝嘉心在研究所期間訪問父親與16位不同資歷的拖車師傅,並以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史與生命史織就論文,從離鄉背井當學徒說起,書寫他們如何拓寬職涯、捧好「鐵」飯碗,以及「甘願做師傅就好」思維背後,師傅們對於技術與文憑的矛盾。
「追求自我實現、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這番對工作意義的論述存在已久,直到今日,也還是許多人對工作的看法。
在資本主義大行其道的現代社會,工作往往成為人們生活的重心之一,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當然也成為重要的課題。我們會嚮往白手起家最後成為大老闆的故事,即便在組織中工作,我們也會評估組織結構、考慮這份工作能帶給自己未來多大的升遷管道。
許多人對工作價值的判定或評估自我實現的標準,就是以能夠「往上爬」到什麼地步來衡量,幾乎沒有人能免俗。
在技術類產業中,想要達到階級向上流動,大抵只能選擇成為頭家。至今仍然支撐著台灣經濟的眾多中小企業,以及隨處可見的小型商店,就是在這種主旋律之下發展出來的。不過在如此風行、至今也未曾退燒的主旋律當中,我的父親以及我所看到的港都黑手師傅,卻譜出了不一樣的樂章。
我詢問父親為何拒絕當頭家?他如此回答:
自己自由自在的,為什麼要開工廠?開工廠當然比較累,你請師傅進來,有時候可能沒有工作給人家做,還要負擔成本。若你自己一個人,有多少就做多少,也不用煩惱沒有工作,但你請師傅就還要去找工作給師傅做,那不是「加忝的(ke thiám--ê,形容更累,隱含自找麻煩的意思)」。
做小頭家也要看你有什麼門路,有時候也是要從頭開始,不是說要做就做,也是要重新摸索,比如說你現在不上班了,想要去開一間小吃店,一開始也不會很順序(sūn-sī,順利的意思),你也一樣要從頭開始、用心經營啊,做什麼都一樣啦!
農村長大的父親,小時候生活環境不佳,導致他習慣穩健保守的生活方式,這很明顯表現在他不喜歡貸款、借錢,若要花大錢買東西,傾向先存好所需資金再出手購買。比較保守的資金觀念讓父親傾向尋求安穩的生活而不成為頭家,似乎也是情有可原。但是,隨著我對港都拖車師傅的挖掘越是深入,就越是察覺這並不是個別的現象,尋求安穩也不是師傅不願成為頭家的唯一原因。
資本大概是師傅最先考量到,也是我們最容易想到的首要限制。
拖車的車體相當龐大,我到訪過的拖車工廠,最小的可以同時停放3台拖車,最大的可以停放十數台,如果工廠要能進行製造工作,那麼首要條件就是擁有占地廣大的工廠。同時,為了調動沉重的鋼材,也須配備能夠懸吊重物的起重機(俗稱天車),除此之外,切割、黏接鋼材所需使用的切割機、CO2等等都是耗材,光是廠房機具所需的資本額就不小。
拖車雖是高價商品,一台40呎的車斗造價約50萬,但生產成本也相當高昂,其中絕大部分都消耗在製造拖車的鋼材及零件,光是這部分就占去收入的五分之三,而給師傅們的工資約占十分之一,剩下的利潤必須負擔工廠租金、營運耗材、文職人員的薪資等等。
由上可知,無論是工廠機具或材料,都是一大筆開銷,開設拖車工廠的高昂成本,並非一般拖車師傅可以輕鬆負擔的,若非資金雄厚或一開業即有管道可以大量或穩定接單,必定難以支撐營運。
任何人想創業,都必須先找到工作來源,拖車產業自然也不例外,在這個產業中,許多工作機會都來自人脈。當過老闆的李仔、以及現在是老闆的罐仔,都不約而同說起創業的契機是「有人叫我出來做」。
罐仔在學了幾年拖車技術後,曾經一度想轉換跑道去當雞隻中盤商,但是一位業界前輩勸誡他都已經學會這項工夫了,若是轉換跑道,就要重新學習。罐仔說:「所以我又縮回來做車體。做車體就是同樣這一途,就是一開始做過的那個。」
勸誡罐仔的這位關鍵人物是一位車主,他甚至願意將自己的一塊空地填平填高、租給罐仔做拖車工廠。
車主是拖車廠、拖車師傅唯一的顧客,與車主之間的關係無疑是師傅工作來源的保障。有些車主習慣給某位師傅修理車子,不管師傅跳槽到哪家工廠,只要價格差異不大,他們都會跟著師傅轉移到不同的修理廠,有些車主甚至跳過工廠聯絡人,直接與師傅聯絡。
事實上,在拖車師傅考量是否要創業時,車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有車主願意提供固定的拖車訂單或維修案件,拖車廠的起步就會順利許多。不只罐仔,現在是修理廠老闆的板台忠,當初也是因為有位車主願意將維修案件都交給他,他才能順利從船上的機具維修技師轉而創業成為拖車保養廠老闆。明仔的師傅當初也是因為獲得幾位熟識的車主支持,才得以開設一家小型製造廠。
除了物質條件和人脈之外,師傅要成為老闆還有一個必須克服的條件,就是個人特質。
在拖車產業中,當頭家所需要的特質與做好一名師傅是截然不同的。頭家必須跑業務、與客戶斡旋、管理資金、設備及人力、與公部門打交道,此外,對於師傅的製造工作與文職工作,都要有一定的知識和處理能力。
麒仔就認為頭家跟師傅工作的本質不同,師傅只要面對車體與材料就可以了,但頭家是一種服務業,接工作、經營管理都必須動頭腦,不是任何一位師傅都能勝任的。而明仔底下的這段話,非常能代表師傅認為頭家應有的能力:
做下去就要請牌(申請執照)、叫料、還有薪水。還要聘人、還要租地,齁,費氣(huì-khì,意指麻煩)啦!而且要當老闆,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得力助手。像那種麻吉的,兩、三個、三、四個,願意挺你的,那種你接了工作,他們就願意拚出來給你的,這樣才做得起來,不然很難做啦。(明仔)
頭家與師傅在面對業主時,他們的立場也有微妙的差異,明仔對此就有所體認:
因為我們現在是師傅,所以車主來可以跟他說這裡怎樣怎樣、那裡怎樣怎樣,但如果是頭家,車主來在講什麼,你就不能這樣了,你就要說好、對啊,但是怎樣怎樣改進?就不一樣的應對啦。如果是師傅,車主這樣,你就可以跟他反駁這個東西就這樣!那個東西就那樣!你可以把你的專業知識跟他說。但是做頭家就不能這樣說了。(明仔)
在工作場域當中,能不能對業主就事論事、直言不諱,都因為師傅與老闆的角色不同而有所變化。在之前的篇章,我們曾經提到師傅對於長期不待在現場,而導致對實務工作現場判斷失靈的頭家常有微詞,甚至有點輕蔑,但從這段訪談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事實上,師傅很清楚頭家在拖車製造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跟他們不同,並且能客觀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成為頭家。而且師傅也清楚認知到,拖車生意要能順利經營下去,仰賴的是頭家與師傅各司其職。
從上一段明仔的訪談內容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師傅清楚意識到頭家必須背負的責任與師傅不同,所以才無法隨心所欲發言。而我接觸到的師傅,絕大多數不願成為頭家的理由,就是「責任」。
在師傅們心裡,頭家必須背負的責任,不僅是收支平衡、保障產品品質或是維持公司的營運,還包括必須提供給公司所有員工足以支撐家庭的工作機會及薪資。而一旦要背負的責任不只有自己,還包括其他員工與師傅時,肩上的重量就大為不同,從而不能隨心所欲。
忠仔年輕時也曾有即將退休的車廠老闆叫他接下公司,但是他除了礙於資金不足,考量更多的是當上老闆所須負擔的責任,從而選擇打退堂鼓。在我訪談的師傅中,明仔、忠仔、祥仔以及我父親,無論一開始提出的理由是資金還是人脈,最後一定會提到「責任」。
值得玩味的是,那份責任是來自對於員工的責任感,明仔就說:「當老闆也是有當老闆的累啦。做老闆的,你有師傅沒工作,師傅也要領錢,對不對?做老闆有做老闆的壓力啦。當工人比較不會有壓力。」已經是老闆的師傅就更不用說了,就像罐仔當初為了讓生活好過一些而甘冒創業的風險,如今已經小有成就的他,偶爾也會羨慕師傅們的自由自在、沒有太多煩惱。
無論是拖車師傅還是工廠老闆,他們對於成為老闆所必須負擔的責任,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特別是曾經當過師傅的老闆,他們對於員工的責任感,與師傅們的想法幾乎如出一轍。
我想他們之所以重視「照顧員工」,很大一部分來自產業的傳統。拖車產業過去都採用師徒制,師徒、老闆與員工之間,除了工作之外,在私生活上,也帶有照護責任,更不用說第一代工廠老闆幾乎在當老闆之前人人都是師傅,也都曾經是別人的員工。在這種家父長培訓制度下成長的他們,對於員工的責任感自然不同於現代單純的聘僱關係。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工作的理由不外乎以下兩項,其一是賺得足以溫飽的收入,其二是透過工作來實踐自我的價值。就後者來說,師傅在一台接一台車體的製造過程中,就已足夠讓他們體現自己的價值,而不必當上頭家才能實現。而另一個驅使他們工作的理由當然就是溫飽了,而且,只有溫飽。
「穩穩仔趁」這個概念是指可以安定地領取薪水。相對於務農看天吃飯,常常一個風災、雨災、旱災,就會讓大半年的心血泡湯,無法「穩穩仔趁」。而能讓生活溫飽的工作也不能隨便選擇,比如工作來源穩定卻只能領取微薄收入的月薪制師傅,可能就無法很好地滿足一家子的生活,或提供有品質的教育給孩子。所以對於師傅來說,當計件師傅會是最佳選擇,他們只要付出勞動力、拿出好成果,就能跟業主談條件,並且獲得比較好的酬勞。
我們就認分嘛,做師傅反而自由自在,不用去操煩那些有的沒的,有師傅沒工作、有工作沒師傅,追完師傅、追工作,追完工作接下來還要追錢,一天到晚就在那裡追這個、追那個,自己操得要死,還不一定有得賺,費氣啦!我做師傅就好啦。(李仔)
事實上,在台灣那個「拍拚出頭天」為主旋律的年代,這種「甘願做」的「認分」精神也同時存在。無論是「拍拚出頭天」還是「做師傅就好」,這兩種心態並沒有哪個比較好,相反的,這兩種特質的工作者,正好組成了台灣由農轉工並引領著經濟起飛的那個時代的工業帝國,反映了台灣社會隨著農業轉向工業,人們心中價值觀隨之而來的多元化。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